CN213446426U -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6426U
CN213446426U CN202022391059.1U CN202022391059U CN213446426U CN 213446426 U CN213446426 U CN 213446426U CN 202022391059 U CN202022391059 U CN 202022391059U CN 213446426 U CN213446426 U CN 213446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ower
pipe
aer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10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际学
魏皓
张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x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10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6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6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6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包括充氧塔,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中间水池,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好氧池,充氧塔的底部与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充氧塔底端设有布气管,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曝气器,布气管连接至设于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进水装置将中间水池内的废水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回水装置将好氧池中的上清液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与废水混合,通过混水喷淋装置使混合水在充氧塔内喷淋自由下落,在布水板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废水溶解氧的能力,有效的降低了好氧曝气的能耗和废水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废水,一般处理工艺流程包括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其中物化预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非溶解性CODCr和SS,但对溶解性污染物去除率相对较低,因此废水经物化预处理后需进行生化处理,即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提高出水水质。
生化处理主要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两部分,其中厌氧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其出水一般需再经好氧系统进行进一步降解污染物的浓度,然后再进入后续水处理工艺单元或外排。而好氧系统一般包括好氧池和二沉池。在好氧池中悬浮生长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通过向好氧池中通入空气,这一部分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新陈代谢,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并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进行生命活动,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好氧池中废水溶解氧的高低,对好氧系统的稳定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溶解氧的高低取决于曝气系统的充氧效果,曝气目的是为了给好氧微生物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常见曝气方式有鼓风曝气、表面曝气、潜水射流曝气和沉水曝气。其中鼓风曝气是使用具有一定风量和压力的鼓风机,通过管道向曝气设备供气,曝气设备使空气变成小气泡,小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与水充分接触,向水中提供充足氧气;表面曝气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轮,将废水由导管向四周扬水,扬出的水珠与空气接触,以及落下时溅起的大量水花,使水中含氧增加;潜水射流曝气的原理实际上是文丘里效应,该系统由循环水泵、喷嘴、气室、进气导管、喉管、扩散管所组成,循环水经水泵增压后,由喷嘴高速射入气室,空气由进气导管导入,在喉管处与水流混合搅拌,经扩散管排出,完成曝气充氧;沉水曝气是利用电机直接传动叶轮之旋转来造成离心力,使附近的低压吸进水流,同时,叶轮进口处也制造真空以吸入空气,在混气室中,这些空气与水混合之后由离心力作用急速排出,完成曝气充氧。虽然上述各曝气方式原理不同,但缺具有共同的缺点,即都需要较大的动力消耗才能达到预期的曝气效果,因此不利于节能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耗能、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布水板,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中间水池的下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水管延伸至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且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好氧池内的所述回水管上布置有进水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水喷淋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充氧塔安装的混水管,所述混水管的出水端至少连接一个喷淋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充氧塔的顶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氧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自上而下布置安装有布水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水器包括设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布置有出水孔,所述布水管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充氧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好氧池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溢流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布水板,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水装置将中间水池内的废水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回水装置将好氧池中的上清液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与废水混合,通过混水喷淋装置使混合水在充氧塔内喷淋自由下落,在布水板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废水溶解氧的能力,然后进入至好氧池内进行生化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废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曝气的能耗,进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水池;2-好氧池;3-塔体;4-布水板;5-进水管;6-提升泵;7-回水管;8-回流泵;9-布水管;10-混水管;11-喷淋头;12-布气管;13-布水板;14-曝气管;15-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1与好氧池2之间,所述中间水池1用来收集水处理工艺中前一工艺段的出水,废水在所述好氧池2内进行生化反应,形成上清液可直接外排,进入下一水处理工艺段。本实施例包括充氧塔,具体地所述充氧塔包括塔体3,所述塔体3内自上而下布置安装有布水板4,所述布水板4实质为一板体结构,且贯穿该板体布置有若干便于废水下行的过水孔。所述塔体3的具体结构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充分利用了气液界面传质过程的经典理论---双膜理论,即相接触的气、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附近各有一层很薄且稳定的气膜和液膜,溶质需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此两膜层,因此气液传质的阻力主要来自这层两膜层。气液两膜在不断更新时,传质阻力较小,气液界面稳定时阻力较大,且当不断产生新气泡时传质速度会提高。废水在所述充氧塔内的下行过程中,在所述布水板4的阻挡作用下,会不断的产生新气泡,从而提高了废水溶解氧的能力。
本实施例的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1,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2,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2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上安装有提升泵6,所述进水管5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中间水池1的下部,从而避免所述中间水池1上部的悬浮物被提升至所述充氧塔内,防止所述提升泵6及所述布水板4上过水孔的阻塞,进而确保所述中间水池1内废水的有效提升,保证废水的溶解氧能力。
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7,所述回水管7上安装有回流泵8,所述回水管7延伸至所述好氧池2的上部且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好氧池2内的所述回水管7上布置有进水孔。所述回流泵8将所述好氧池2内的上清液泵送至所述充氧塔处,与所述提升泵6泵送的废水混合,混合水体经过层层的所述布水板4流至所述充氧塔的底部,经过所述布水器回流至所述好氧池2内,且在所述好氧池2内均匀分布。
所述布水器包括设于所述好氧池2底部的布水管9,所述布水管9上布置有出水孔,所述布水管9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充氧塔。混合后的水体经过所述布水管9可以均匀的释放至所述好氧池2内,使新输送入所述好氧池2的废水可以在池中均匀分布,以保证废水充分且均匀的进行生化处理。在实际使用时,所述布水器的进水端不低于所述好氧池2的最高液面,以保证有足够的压力使混合水体从所述布水管9中自然的流入至所述好氧池2内。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布水器上设置提水泵,以增加所述布水管9出水速度,当设置所述提水泵时,则无需考虑所述布水器的进水端与所述好氧池2的液面高度问题。
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混水喷淋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充氧塔安装的混水管10,所述混水管10的出水端至少连接有一个喷淋头11,所述混水管10固定安装于所述充氧塔的顶端。所述提升泵6输送来的废水和所述回流泵8输送来的上清液在所述混水管10内混合,然后经过所述喷淋头11均匀地释放到所述塔体3内。
本实施例在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还设有布气管12,所述布气管12上布置安装有布水板13,所述布气管12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14,所述曝气管14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所述曝气管14可以向所述充氧塔内补充气体,以增加塔内的氧含量,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以供废水溶解使用。所述好氧池2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溢流堰15,将所述好氧池2内的上清液排出,完成所述好氧池2的生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装置将中间水池1内的废水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回水装置将好氧池2中的上清液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与废水混合,通过混水喷淋装置使混合水在充氧塔内喷淋自由下落,在布水板13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废水溶解氧的能力,然后进入至好氧池2内进行生化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废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曝气的能耗,进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曝气器,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中间水池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水管延伸至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且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好氧池内的所述回水管上布置有进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喷淋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充氧塔安装的混水管,所述混水管的出水端至少连接有一个喷淋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充氧塔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氧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自上而下布置安装有布水板。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包括设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布置有出水孔,所述布水管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充氧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溢流堰。
CN202022391059.1U 2020-10-23 2020-10-23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Active CN213446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059.1U CN213446426U (zh) 2020-10-23 2020-10-23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059.1U CN213446426U (zh) 2020-10-23 2020-10-23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6426U true CN213446426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1059.1U Active CN213446426U (zh) 2020-10-23 2020-10-23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6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3853B (zh)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
CN206255888U (zh) 立体式射流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CN103613195B (zh) 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9912029B (zh) 一种自流内循环好氧颗粒污泥连续流反应器
EP2239234A1 (en) Jet aeration apparatu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N102161554A (zh)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和ao-s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池
WO2020211525A1 (zh) 一种应用生物倍增和流化床工艺的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罐
CN106746385A (zh) 推流式竖向三循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7746111A (zh) 自发循环式ao反应器
CN108423827B (zh) 黑臭水体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CN102363537A (zh) 一种二级生化系统污泥回流处理系统
CN103864215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2050834U (zh) 熄焦废水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N101941778A (zh) 自吸式射流曝气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13446426U (zh)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CN216998084U (zh) 一种基于罗茨风机驱动的污水处理站输送系统
KR100882818B1 (ko) 폭기조
CN103936158B (zh) 一种分点进水好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处理污水方法
CN203048733U (zh)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5313178U (zh) 一种分区进水式a2/o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KR100437923B1 (ko) 회분식 하폐수처리장치
CN212504213U (zh) Aao+mbr工艺污水处理设备
CN107963782B (zh)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系统
CN209778574U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反应装置
CN113896325A (zh) 一种气提内循环膜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