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2945U -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2945U
CN213442945U CN202022395711.7U CN202022395711U CN213442945U CN 213442945 U CN213442945 U CN 213442945U CN 202022395711 U CN202022395711 U CN 202022395711U CN 213442945 U CN213442945 U CN 213442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base layer
protective
layer
h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57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957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2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2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2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包括基层和保护丝,基层和舰船的壳体外壁相连,舰船的壳体外壁设置有多个相互拼接的基层;保护丝设置在基层的表面,保护丝设为柔性结构,多个基层表面覆盖的保护丝形成对舰船壳体的保护层;基层和保护丝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小于等于1g/cm3。本实用新型在舰船底部设置全新的丝状保护层,利用丝状物柔软、光滑、不易附着的特性,在舰船底部形成一层针对海洋附着物的保护层,并且对丝状保护层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对舰船产生的阻力相对附着物产生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丝状保护层与舰船底部采用随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对保护层随时进行替换、更新,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维护更换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舰船长期在海水里面泡着,水线以下的舰体表面会附着寄生大量的海洋动植物,例如:贝类、海草,舰船在海中长时间航行后,其船底附着的生物会越来越多,整个船底会被彻底覆盖。那么这些寄生物会给舰船带来哪些危害呢?第一,不要小瞧这些寄生物的重量,它能让舰船船体变重,吃水变深,影响航行安全;第二,船体的设计都是流线型,且表面光滑,为的就是减小航行阻力,而这些寄生物会增加航行阻力,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舰船底部附着的生物过多后甚至会让舰船白白浪费十分之一的动力;第三,附着的生物分泌的酸性物质会腐蚀船底,影响舰船底部壳体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海中航行的舰船需要定期对底部的附着物进行清理,这项工作无论对小型、中型还是大型舰船来说都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耗费相当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在舰船底部设置全新的丝状保护层,利用丝状物柔软、光滑、不易附着的特性,在舰船底部形成一层针对海洋附着物的保护层,并且对丝状保护层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对舰船产生的阻力相对附着物产生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丝状保护层与舰船底部采用随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对保护层随时进行替换、更新,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维护更换效率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包括:
基层,所述基层和舰船的壳体外壁相连,所述舰船的壳体外壁设置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所述基层;
保护丝,所述保护丝设置在所述基层的表面,所述保护丝设为柔性结构,多个基层表面覆盖的保护丝形成对所述舰船壳体的保护层;
所述基层和保护丝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小于等于1g/cm3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设为柔性结构,其外形可跟随所述舰船的壳体表面变化以贴附于所述舰船的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和所述舰船的壳体采用磁力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设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和所述舰船的壳体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基层内部或设置于所述基层的外表面,所述气腔用于减小所述基层和保护丝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和连接层相连,所述连接层用于和若干所述保护丝一体式连接,以构成所述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舰船壳体表面的多个所述基层相互拼接,使相邻的所述基层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多个所述基层在磁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状态下构成一个整体,以增加多个所述基层和所述舰船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设有无线信号感应芯片,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能够在一定距离内接收并反馈无线信号收发器的发送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用于向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判断对应所述基层是否位于信号传输距离内。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由防水层包覆设置,包覆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的所述防水层和所述基层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和所述舰船的壳体胶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设计巧妙,在舰船底部设置全新的丝状保护层,利用丝状物柔软、光滑、不易附着的特性,在舰船底部形成一层针对海洋附着物的保护层,并且对丝状保护层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对舰船产生的阻力相对附着物产生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丝状保护层与舰船底部采用随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对保护层随时进行替换、更新,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维护更换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内置于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和基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层;101、永磁铁;
2、保护丝;
3、气腔;
4、连接层;
5、无线信号感应芯片;
6、无线信号收发器;
7、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4所示,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包括基层1和保护丝2,基层1和舰船的壳体外壁相连,舰船的壳体外壁设置有多个相互拼接的基层1;保护丝2设置在基层1的表面,保护丝2设为柔性结构,多个基层1表面覆盖的保护丝2形成对舰船壳体的保护层;基层1和保护丝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小于等于1g/cm3。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本实施例中将整体结构的密度控制在小于等于1g/cm,确保增加的基层1和保护丝2构成的结构对舰船不产生额外的下沉力,而是利用结构自身密度产生上浮力,有效降低阻力;更重要的是,利用保护丝2的柔性特性,能够避免附着物的粘附,在舰船的底部外壳形成一层由保护丝2组成的保护层,对舰船底部壳体进行有效防护。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和舰船的壳体外壁进行良好稳定的连接,基层1设为柔性结构,其外形可跟随舰船的壳体表面变化以贴附于舰船的壳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基层1和舰船的壳体采用磁力连接。考虑到舰船的壳体在制造时候将安全、可靠、减小阻力放在首位,而且舰船的底部始终位于海水中,尤其在航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因此不适合对舰船的壳体进行结构设计,会影响舰船壳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考虑使用磁性连接的方式。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基层1设有永磁铁101,永磁铁101和舰船的壳体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气腔3,气腔3设置在基层3内部或设置于基层1的外表面,气腔3用于减小基层1和保护丝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因为基层1要增加永磁铁101与舰船壳体进行磁吸连接,而永磁体势必会增加结构的单位密度,因此增加了气腔3来平衡和进一步减小整体结构的密度,确保增加气腔3之后的基层1和保护丝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小于等于1g/cm3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基层1和连接层4相连,连接层4用于和若干保护丝2一体式连接,以构成保护层。因为保护丝2的外形尺寸微小,因此为了保证保护丝2结构的可靠性,将若干保护丝2和连接层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连接层4和保护丝2可采用抗腐蚀材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舰船壳体表面的多个基层1相互拼接,使相邻的基层1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多个基层1在磁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状态下构成一个整体,以增加多个基层1和舰船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参与附图3和4,基层1设有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能够在一定距离内接收并反馈无线信号收发器6的发送信号,无线信号收发器6用于向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判断对应基层1是否位于信号传输距离内。无线信号感应芯片选用sim800c型号,该芯片以SIM为基础的流量数据传输,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无线信号传输,当某个基层1从舰船壳体脱离后,无线信号收发器6发出的信号将无法得到对应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的反馈,以此能够得知对应的基层1丢失脱离,方便及时维护补充,而且sim800c型号技术成熟,成本低,应用性强。
具体的,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可以内置于基层1的空腔3内部,或直接连接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由防水层7包覆设置,包覆无线信号感应芯片5的防水层7和基层1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基层1和舰船的壳体胶粘。具体的,可选用海洋生物提取胶,利用胶水的抗腐蚀性和对海水的适应性,将基层1牢固地粘结在舰船的壳体外壁。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所述基层和舰船的壳体外壁相连,所述舰船的壳体外壁设置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所述基层;
保护丝,所述保护丝设置在所述基层的表面,所述保护丝设为柔性结构,多个基层表面覆盖的保护丝形成对所述舰船壳体的保护层;
所述基层和保护丝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小于等于1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为柔性结构,其外形可跟随所述舰船的壳体表面变化以贴附于所述舰船的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和所述舰船的壳体采用磁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和所述舰船的壳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基层内部或设置于所述基层的外表面,所述气腔用于减小所述基层和保护丝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和连接层相连,所述连接层用于和若干所述保护丝一体式连接,以构成所述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舰船壳体表面的多个所述基层相互拼接,使相邻的所述基层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多个所述基层在磁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状态下构成一个整体,以增加多个所述基层和所述舰船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有无线信号感应芯片,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能够在一定距离内接收并反馈无线信号收发器的发送信号,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用于向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判断对应所述基层是否位于信号传输距离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由防水层包覆设置,包覆所述无线信号感应芯片的所述防水层和所述基层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和所述舰船的壳体胶粘。
CN202022395711.7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Active CN213442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5711.7U CN213442945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5711.7U CN213442945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2945U true CN213442945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5711.7U Active CN213442945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2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510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fouling of an underwater surface
US20020083880A1 (en) Remote operated vehicles
CN106965905B (zh) 海洋声学测量浮标系统
CN213442945U (zh) 一种舰船的水下部分外壳防护装置
US7131877B1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
CN111572735B (zh) 水下机器人
CN114884004B (zh) 一种动态缆保护系统及风电系统
CN201804552U (zh) 水声换能器
CN216185848U (zh) 一种用于海洋测绘作业中的警示装置
CN211532431U (zh) 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
KR102423960B1 (ko) 부구형 자가발전 발광 부상 조립체
CN210427786U (zh) 一种救生用水声示位信标
CN215868689U (zh) 一种船舶辅助型的漂浮电源电缆
CN218384544U (zh) 一种漂浮式海上动态电缆
CN211318425U (zh) 一种可视化养殖在线多参数监测仪
CN212993901U (zh) 一种分离结构的无线探鱼器
US5684755A (en) Underwater pinger automatic deployment switch
CN219904690U (zh) 一种防止水生物生长的浮体结构
JP2001182663A (ja) 深層水回収装置
CN215554044U (zh) 一种自主式近海域水下监控潜航器和系统
CN215986027U (zh) 一种应用于电磁耦合传输锚系的甲烷监测节点装置和系统
CN212809866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零浮力电缆
CN214667333U (zh) 边界层温度链
CN219780728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遥控作业电缆
CN215868720U (zh) 一种水上漂浮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