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2846U -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32846U
CN213432846U CN202022671293.XU CN202022671293U CN213432846U CN 213432846 U CN213432846 U CN 213432846U CN 202022671293 U CN202022671293 U CN 202022671293U CN 213432846 U CN213432846 U CN 213432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device
pressure sensor
control modu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12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喜
刘振泽
张瑶
梁亮
程丽丽
梁楠
向孝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6712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32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32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32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台和训练装置,所述的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屏,操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数个均匀布设的凹孔,每个凹孔内设有指示灯,每个凹孔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的训练装置包括柱体、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所述的柱体表面设有凹槽,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设在柱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利用目前发展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手部功能障碍训练装置相结合,增强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效率,通过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数据作为诊断依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而避免了传统形式上的偶然失误。

Description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康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也正在通过科技创新为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寻找最佳的治疗方式。这促使国内外开始大量探索稳定、科学的辅助康复治疗的机器人研究。我国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中80%以上患者主要为手部功能障碍,而能使手功能完全恢复的患者不到30%。根据功能障碍的分级标准,由于上肢功能占全身功能的54%,而手功能占上肢功能的90%,所以说如果单手功能丧失,可使整体功能丧失高达27%。由于手承担的动作较复杂、精细,且与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手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目前,手部功能训练依然处于原始阶段,缺少准确的数据统计方式与科学的数据分析理论。现状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截止至201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3.6亿,需要康复服务的近半数,但我国目前康复专业人才缺口很大,供需关系极其不平衡;目前手部功能障碍程度以及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完全由治疗医师根据经验确定,缺少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这往往使诊断结果过于主观,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目前缺少具有趣味性且效率高的手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和测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台和训练装置,所述的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屏,操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数个均匀布设的凹孔,每个凹孔对应有位置编号,每个凹孔内设有指示灯,每个凹孔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操作台内部设有第一控制模块,显示屏、指示灯、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训练装置包括柱体、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所述的柱体表面设有凹槽,方便使用者手指拿捏训练装置;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设在柱体内部,第二压力传感器紧贴凹槽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分别通过线路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手指拿起训练装置的力度信号,陀螺仪用于检测训练装置的移动数据,包括加速度等。所述的训练装置的柱体粗细与操作台的凹孔直径大小相匹配。
所述的操作台内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线路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该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外部服务器相连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医师向服务器输入相应的指令,服务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向操作台的第一控制模块发送指令;操作台的第一控制模块也可以将数据向服务器传输。
所述的训练装置内还设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线路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训练装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服务器建立联系,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的训练装置的凹槽开设在柱体的周圈或对称两侧,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椭圆形凹槽。
所述的训练装置的第二压力传感器设在柱体凹槽外表面或者设在柱体凹槽内表面。
所述的操作台侧边设有收纳抽屉,训练装置可以放在收纳抽屉内防止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步骤1,通过服务器分别向操作台和训练装置发送开始指令;
步骤2,操作台接受指令,第一控制模块向显示屏和指定凹孔的指示灯发出指令,对应的指示灯开始闪烁,显示器播放引导动画,训练装置准备记录数据;
步骤3,康复训练者用手抓取训练装置开始移动,训练装置处于运动状态,并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数据,陀螺仪采集训练装置的运动数据,并传输给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记录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实时传输给服务器软件;
步骤4,康复训练者按照显示屏和指示灯的提示将训练装置放到操作台对应的凹孔内,凹孔内第一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值判断出有物体放置,并将数据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训练装置被放置后将对应凹孔的位置信息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向操作台反馈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此次训练情况,包括用时、压力值、准确度等;
步骤5,服务器软件同时将数据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上供医师参考,重复执行步骤1-5直至服务器发出停止训练指令;
步骤6,分析数据,生成诊断报告;
步骤7,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数据监测精准,利用目前发展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手部功能障碍训练装置相结合,增强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效率,并且对患者的情况作出最为严谨、科学的诊断结果;通过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数据作为诊断依据,并且用预先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不断训练分析模型,使其不断优化,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从而避免了传统形式上的偶然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形式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1、操作台 2、训练装置 3、显示屏 4、凹孔 5、指示灯
6、第一压力传感器 7、第一控制模块 8、柱体 9、第二控制模块
10、第二压力传感器 11、陀螺仪 12、凹槽 13、数据传输模块
14、服务器 15、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16、收纳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训练装置2,所述的操作台1上设有显示屏3,操作台1的台面上设有数个均匀布设的凹孔4,每个凹孔4对应有位置编号,每个凹孔4内设有指示灯5,每个凹孔4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操作台1内部设有第一控制模块7,显示屏3、指示灯5、第一压力传感器6分别通过线路与第一控制模块7相连;所述的训练装置2包括柱体8、第二控制模块9、第二压力传感器10和陀螺仪11,所述的柱体8表面设有凹槽12,方便使用者手指拿捏训练装置2;第二控制模块9、第二压力传感器10和陀螺仪11设在柱体8内部,第二压力传感器10紧贴凹槽12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0和陀螺仪11分别通过线路与第二控制模块9相连。第二压力传感器10用于检测使用者手指拿起训练装置2的力度信号,陀螺仪11用于检测训练装置2的移动数据,包括加速度等。所述的训练装置2的柱体8粗细与操作台1的凹孔4直径大小相匹配。所述的训练装置2的柱体8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实物制作,可以根据患者手部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的不同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半球型、椭球形、圆柱型。
所述的操作台1内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13,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13通过线路与第一控制模块7相连。该数据传输模块13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外部服务器14相连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医师向服务器14输入相应的指令,服务器14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向操作台1的第一控制模块7发送指令;操作台1的第一控制模块7也可以将数据向服务器14传输。
所述的训练装置2内还设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5,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5为WiFi模块,通过线路与第二控制模块9相连。训练装置2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5与服务器14建立联系,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的训练装置2的凹槽12可以根据患者手部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的不同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可以开设在柱体8的周圈,如图3;或者开设在柱体8的对称两侧,如图4,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椭圆形凹槽。
所述的训练装置2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0设在柱体凹槽12外表面或者设在柱体凹槽12内表面。
所述的操作台1侧边设有收纳抽屉16,训练装置2可以放在收纳抽屉16内防止丢失。
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7和第二控制模块9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步骤1,整个装置接通电源,通过服务器14分别向操作台1和训练装置2发送开始指令;
步骤2,操作台1接受指令,第一控制模块7向显示屏3和指定凹孔4的指示灯5发出指令,对应的指示灯5开始闪烁,显示器3播放引导动画,训练装置2准备记录数据;
步骤3,康复训练者用手抓取训练装置2开始移动,训练装置2处于运动状态,并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0采集压力数据,陀螺仪11采集训练装置2的运动数据,并传输给第二控制模块9;第二控制模块9记录数据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5实时传输给操作台1和服务器14软件,与此同时服务器14软件将数据同步到操作台1;
步骤4,康复训练者按照显示屏3和指示灯5的提示将训练装置2放到操作台对1应的凹孔4内,凹孔4内第一压力传感器6测量压力值判断出有物体放置,并将数据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7,训练装置2被放置后将对应凹孔4的位置信息传输给服务器14,服务器14向操作台1反馈数据,在显示屏3上显示此次训练情况,包括用时、压力值、准确度等;
步骤5,服务器14软件同时将数据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上供医师参考,重复执行步骤1-5直至服务器14发出停止训练指令;
步骤6,分析数据,生成诊断报告;
步骤7,结束。

Claims (6)

1.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和训练装置,所述的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屏,操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数个凹孔,每个凹孔内设有指示灯,每个凹孔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操作台内部设有第一控制模块,显示屏、指示灯、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训练装置包括柱体、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所述的柱体表面设有凹槽,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设在柱体内部,第二压力传感器紧贴凹槽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和陀螺仪分别通过线路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内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线路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训练装置内还设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线路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训练装置的凹槽开设在柱体的周圈或对称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训练装置的第二压力传感器设在柱体凹槽外表面或者设在柱体凹槽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侧边设有收纳抽屉。
CN202022671293.X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3432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1293.XU CN213432846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1293.XU CN213432846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2846U true CN213432846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1293.XU Active CN213432846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328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346A (zh) * 2021-08-31 2021-12-07 山东大学 一种面向脑功能认知障碍人群的训练装置
CN114832321A (zh) * 2022-04-25 2022-08-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趣味性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346A (zh) * 2021-08-31 2021-12-07 山东大学 一种面向脑功能认知障碍人群的训练装置
CN114832321A (zh) * 2022-04-25 2022-08-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趣味性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9135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and outputting data regarding a bodily characteristic
US11857349B2 (en)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to facilitate test via a computing device
Sanchez et al. Automating arm movement training following severe stroke: functional exercises with quantitative feedback in a gravity-reduced environment
CN213432846U (zh) 一种手部功能障碍智能康复训练装置
US2013006016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nd rehabili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hand function
CN105852846A (zh) 测试心脏运动功能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US200700604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ng arm and grasping movement training for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motor impairment
CN107273677A (zh) 一种多通道神经功能定量评价系统
WO2021184957A1 (zh)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及执行运动意图的方法
JP2002369818A (ja) 脳・神経系疾患の病状診断、投薬処方及び機能回復訓練のための支援システム
CN116030676A (zh) 一种医学教学训练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TW201121525A (en) Training system and upper limb exercise function estimation for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
TW202221621A (zh) 用於照護教育之虛擬環境訓練系統
Sun et al. A survey of technologies facilitating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stroke rehabilitation
Hidayat et al. LOVETT scalling with MYO armband for monitoring finger muscles therapy of post-stroke people
TW201443818A (zh) 目標導向復健輔助系統與其工作設定方法
CN113576857A (zh) 一种基于刮痧量学下的智能鍉圆针系统痧疗健康管理仪
CN203609411U (zh) 中医自动脉诊装置
Yeh et al. Virtual reality for post-stroke shoulder-arm mot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 assessment method
CN208111088U (zh) 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与饮食指导的智能机器人
US114504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iagnosis of disease progression
Fazeli et al. A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hand motion analysis
Posada‐Gómez et al. An interactive system for fine motor rehabilitation
CN208126880U (zh) 利用问切模块实现中医体质辨识与饮食指导的智能机器人
CN113331844A (zh) 基于测试云的测评系统的脑卒中调理成长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