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5867U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5867U
CN213425867U CN202021269881.4U CN202021269881U CN213425867U CN 213425867 U CN213425867 U CN 213425867U CN 202021269881 U CN202021269881 U CN 202021269881U CN 213425867 U CN213425867 U CN 213425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ilicon steel
winding
core
moto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98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Hardcore P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98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5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5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5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其中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包括电机定子铁芯和电机定子绕组,所述电机定子铁芯包括铁芯主体,所述铁芯主体具有内环侧壁、外环侧壁和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缠绕在铁芯主体上,构成绕组的绕组线材斜拉在外环侧壁上,从外环侧壁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的直径尺寸;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上;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加工制造简单,能够使得绕组缠绕更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定子是发电机和起动机等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其中,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一起组成电机的完整的磁路,定子铁芯的结构、设置关系到电机的整体性能。
现有技术中,轴向磁通电机的定子铁芯多采用有定子槽的硅钢条卷绕而成,其定子齿部和定子轭部是整体结构。由于齿部和轭部的磁力线走向不同,齿部的磁力线走向平行于轴向,轭部的磁力线垂直于轴向,定子铁芯的材质多采为无取向的硅钢卷,相比于有取向硅钢卷,在定子齿部,铁芯的损耗较高,磁密饱和点较低,影响电机的整体效率和最大输出转矩。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沿铁芯厚度方向堆叠多块硅钢片制造铁芯的情况,但由于需要使得铁芯具有呈梯形且侧边尽可能平滑的截面形状,所以堆叠的多片硅钢片的尺寸渐变、各不相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冲压磨具分别冲压成形,加工工艺复杂,组装难度较大,制造成本高。
并且,现有技术中绕组的缠绕方式为在铁芯主体上采用圆形截面的绕组线材进行常规的螺旋缠绕,即,圆形截面的绕组线材始终以斜拉的方式沿着铁芯主体螺旋上升或螺旋下降。这种绕组的缠绕方式看似比较紧密,但是由于绕组线材具有圆形截面,在相邻的两层线材之间存在间隙,常规的螺旋缠绕无法形成线材填充率最高的蜂窝状六边形排列,导致绕组缠绕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上述电机铁芯加工工艺复杂、组装难度高以及在铁芯主体上以常规螺旋缠绕方式缠绕的绕组不紧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包括电机定子铁芯和电机定子绕组,所述电机定子铁芯包括铁芯主体,所述铁芯主体具有内环侧壁、外环侧壁和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缠绕在铁芯主体上,
构成绕组的绕组线材斜拉在外环侧壁上,从外环侧壁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的直径尺寸;
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上;
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组线材具有圆形截面,各层绕组线材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的外边缘不超出电机定子铁芯的极靴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电机定子铁芯,包括铁芯主体和绝缘倒角部件,
所述铁芯主体具有内环侧壁、外环侧壁和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具有一定厚度,至少设置在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和外环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附近,能够使得缠绕到所述电机定子铁芯上的绕组与铁芯主体间隔开;
在所述绝缘倒角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绕组导向槽,能够使得绕组线材斜拉在外环侧壁上,从外环侧壁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的直径尺寸,能够使得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上,能够使得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倒角条,所述倒角条纵向设置在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和外环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位置上,并且所述倒角条的一部分伸出到其与所述铁芯主体的固定部之外;或者,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对第一倒角板,所述第一倒角板固定的覆盖在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倒角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或者,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对第二倒角板,所述第二倒角板分别固定的覆盖在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倒角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或者,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环状型腔,所述环状型腔固定并覆盖在铁芯主体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角条固定在所述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壁、外环侧壁或者台阶状侧壁上,所述台阶状侧壁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定子铁芯的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上还设置有倒角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倒角板与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倒角板具有与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的形状的相匹配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型腔具有与铁芯主体的外表面的形状的相匹配的内壁;所述环状型腔为分体结构,或者,所述环状型腔在所述铁芯主体上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铁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铁芯主体两端的极靴,
所述电机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硅钢条构件,所述硅钢条构件包括铁芯主体部分和分别设置在铁芯主体部分两端的极靴部分;
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长度相同,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的至少两个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不同,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位于同一端的至少两个极靴部分的宽度不同;
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以各铁芯主体部分中心线对齐的方式且按照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尺寸顺序叠置固定,构成具有台阶状侧边部的所述铁芯主体和/或具有台阶状侧边部的所述极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至少包括第一硅钢条构件与第二硅钢条构件,基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所形成的宽度大小关系与基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所形成的宽度大小关系不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铁芯的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边部的多条台阶凸棱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和/或,所述电机定子铁芯的极靴的台阶状侧边部的多条台阶凸棱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和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的宽度的比值与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的宽度的比值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由层叠的多块硅钢片构成,所述硅钢片为有取向的硅钢片,硅钢片的取向方向与铁芯磁通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钢条构件呈对称的工字型,所述硅钢条构件的侧壁为平滑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模块或者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加工制造简单,能够使得绕组缠绕更紧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所适用的电机定子铁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所适用的电机定子铁芯的又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的绕组缠绕的内环侧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的绕组缠绕的外环侧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的绕组缠绕的外环侧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的绕组缠绕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的绕组缠绕的内环侧正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截面图;
图9和图10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第一实施例的电机定子铁芯的组装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第二实施例的电机定子铁芯的组装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第三实施例的电机定子铁芯的组装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15和图16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第四实施例的电机定子铁芯的组装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现有技术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截面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缠绕的绕组线材的示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如本文中所述,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上”、“下”及其类似表述仅用于表示相对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术语“第一”、“第二”及其类似表述仅用于表示不同的技术特征,并无实质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包括铁芯主体11,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缠绕在铁芯主体11上。所述铁芯主体11具有内环侧壁111、外环侧壁112和形成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电机定子铁芯1包括铁芯主体11和分别设置在铁芯主体11两端的极靴12。当然,电机定子铁芯1也可以不包括所述极靴12。
所述形成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为一对台阶状侧壁113,所述台阶状侧壁113具有沿电机定子铁芯1的外环侧壁112到内环侧壁111方向形成的台阶。
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包括多个硅钢条构件13,所述硅钢条构件13包括铁芯主体部分131和分别设置在铁芯主体部分131两端的极靴部分132;所述硅钢条构件13的侧壁为平滑侧壁。
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的铁芯主体部分131的长度相同,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的至少两个铁芯主体部分131的宽度不同,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位于同一端的至少两个极靴部分132的宽度不同。其中,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至少包括第一硅钢条构件与第二硅钢条构件,基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所形成的宽度大小关系与基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所形成的宽度大小关系不相反,也就是说,如果第一硅钢条构件13的铁芯主体部分131的宽度大于第二硅钢条构件13的铁芯主体部分131的宽度,则第一硅钢条构件13的极靴部分132的宽度也大于或等于第二硅钢条构件13的极靴部分132的宽度,但不会小于第二硅钢条构件13的极靴部分132的宽度,反之亦然。优选的,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和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的宽度的比值与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的宽度的比值相同。更优选的,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的铁芯主体部分131与极靴部分132的宽度之比均相同。
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以各铁芯主体部分131中心线对齐的方式、按照铁芯主体部分131的宽度尺寸顺序叠置固定,例如粘接,构成具有台阶状侧边部的所述铁芯主体11和/或具有台阶状侧边部的所述极靴12。优选的,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的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边部的多条台阶凸棱133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和/或,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的极靴12的台阶状侧边部的多条台阶凸棱134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在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的铁芯主体部分131与极靴部分132的宽度之比均相同时,上述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硅钢条构件13呈对称的工字型,包括长方体状的铁芯主体部分131以及在铁芯主体部分131两端分别横向设置的长方体状的极靴部分132。所述硅钢条构件13的侧壁与硅钢条构件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且与硅钢条构件13的前壁和后壁垂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铁芯主体部分131与极靴部分132的形状仅是一种示例,尤其是极靴部分13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呈月牙形等。图1所示的四个硅钢条构件13的中心线重合,以从宽到窄的顺序叠置,电机定子铁芯1的外环侧(宽度尺寸最大的一侧)的一个硅钢条构件13具有第一厚度,其他硅钢条构件13具有相同的第二厚度,所述四个硅钢条构件13的宽度呈等比例增加或等比例减小,如1:0.8:0.64:0.512,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以调整增加铁芯的厚度,使得轴向磁通电机的转子磁钢不超出定子铁芯的厚度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构成电机定子铁芯1的多个硅钢条构件13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预成型的电机定子铁芯1(铁芯主体11和极靴12)的横截面形状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可由多个硅钢条构件13叠置构成,优选的采用粘接固定,由此可以在单独加工硅钢条构件13后再进行叠置固定,工艺简单。同时,可以采用较薄的硅钢条制造硅钢条构件13,降低了对铁芯原材料的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13中的至少一个由层叠的多块硅钢片构成。如图1所示,所有硅钢条构件13分别由层叠的多块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硅钢片构成,其中外环侧的硅钢条构件13包括六片硅钢片,其他三个硅钢条构件13包括三片硅钢片。
由于采用多片硅钢片加工制造硅钢条构件13,从而使得硅钢片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有取向的硅钢板冲压成型,使得冲压成型的硅钢片的取向方向均与铁芯磁通方向相同,均为从一个极靴指向另一个极靴,能够优化电机性能,提供较大扭矩,减小铁耗,提升电机效率。
为使得电机定子绕组在电机定子铁芯1上缠绕的更为紧密,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参照图3至图8,采用圆形截面的绕组线材,例如铜线。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采用斜拉方式在外环侧壁112上缠绕绕组线材15,从外环侧壁112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15的斜拉高度大约为绕组线材15的直径尺寸;如图3、图7所示,采用平拉方式在内环侧壁111上缠绕绕组线材15,由于采用平拉方式,所以在内环侧壁11上的一条绕组线材15高度不变;如图6所示,采用平拉方式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缠绕绕组线材15,由于采用平拉方式,所以一条绕组线材15在经过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后,高度不变。
这样,在一条绕组线材15缠绕电机定子铁芯1的铁芯主体11一圈的过程中,绕组线材15在外环侧壁112上斜拉绕组线材15直径的高度,而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以及内环侧壁111上,绕组线材15的高度不变,绕组线材15缠绕电机定子铁芯1的铁芯主体11一圈的过程中共计上升或下降了约一个绕组线材15直径的高度。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螺旋缠绕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缠绕方式能够减少0.134倍的绕组线材15的直径高度。
如图8所示,各层绕组线材15交错设置,即,一根绕组线材设置在相邻层的两个绕组线材之间。并且,电机定子绕组的外边缘不超出电机定子铁芯1的极靴12的边缘,为了能够更多的缠绕线材,电机定子绕组的外边缘与电机定子铁芯1的极靴12的边缘平齐。
基于上述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包括电机定子铁芯和电机定子绕组,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包括铁芯主体11,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缠绕在铁芯主体11上。所述铁芯主体11具有内环侧壁111、外环侧壁112和形成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构成绕组的绕组线材15斜拉在外环侧壁112上,从外环侧壁112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15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15的直径尺寸;如图3、图7所示,绕组线材15平拉在内环侧壁111上,在内环侧壁11上的一条绕组线材15高度不变;如图6所示,绕组线材15平拉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高度不变。
现有技术的常规螺旋缠绕方式中,绕组线材15例如开始从铁芯主体11的底部向顶部以右上旋(绕组线材15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方式缠绕一层绕组线材15,绕组线材15缠绕到铁芯主体顶部时,需要向下反向缠绕,即绕组线材15以右下旋的方式缠绕另一层绕组线材15,如此反复缠绕绕组线材,直至形成绕组。由于每层绕组之间的绕组线材15的缠绕方向存在交叉,例如一层是右上、一层是右下,使得绕组具有如图17所示的绕组截面,绕组厚度为n*d,其中n为绕组线材15的层数,图17中n=3,d为绕组线材15的直径。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缠绕方式中,仅是外环侧壁112上不同层的绕组线材15的缠绕方向存在交叉,而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以及内环侧壁111上的各层绕组线材15始终是平行的,由此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以及内环侧壁111(未示出)上的一条绕组线材15能够嵌入在相邻层的两条绕组线材15之间的夹缝中,如图18所示,因此,能够在电机定子铁芯1的极靴12范围内缠绕更多的绕组线材。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以及内环侧壁111(未示出)的各层绕组线材15交错设置,即,一根绕组线材设置在相邻层的两个绕组线材之间。并且,电机定子绕组的外边缘不超出电机定子铁芯1的极靴12的边缘,为了能够更多的缠绕线材,电机定子绕组的外边缘与电机定子铁芯1的极靴12的边缘平齐。
基于上述电机定子的绕组缠绕方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铁芯1,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包括铁芯主体11和绝缘倒角部件,如图9-16所示。所述铁芯主体11具有内环侧壁111、外环侧壁112和形成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所述绝缘倒角部件具有一定厚度,至少设置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宽度尺寸最小的一侧)和外环侧(宽度尺寸最大的一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135附近,能够使得缠绕到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上的绕组与铁芯主体11间隔开。在所述绝缘倒角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绕组导向槽,能够使得绕组线材15斜拉在外环侧壁112上,从外环侧壁112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15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15的直径尺寸,绕组线材15平拉在内环侧壁111上,绕组线材15平拉在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之间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倒角条141,所述倒角条纵向设置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和外环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135位置上。所述倒角条141固定在所述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外环侧壁112或者台阶状侧壁113上,并且所述倒角条141的一部分伸出到其与所述铁芯主体11的固定部之外,呈悬空状。
由于倒角条141具有一定厚度,且设置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和外环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135附近,呈悬空状,所以当在铁芯主体11上缠绕绕组时,只要调整伸出到其与所述铁芯主体11的固定部之外的倒角条141部分的悬空尺寸,或者,在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上另外设置倒角条,就能够使得缠绕到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上的绕组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间隔开,这样,台阶状侧壁113的台阶凸棱133就不会直接接触并损伤在台阶状侧壁113上的绕组。同时,由于倒角条141具有一定厚度,且倒角条141的一部分伸出到其与所述铁芯主体11的固定部之外,所以缠绕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上的绕组也分别与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对第一倒角板142,所述第一倒角板142固定的覆盖在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上,所述第一倒角板142优选的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的形状相匹配,尤其是所述第一倒角板142具有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的形状的相匹配的内壁,并且所述第一倒角板14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呈悬空状。
在缠绕绕组后,由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上整体覆盖有第一倒角板142,所以绕组不会接触到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同时,由于所述第一倒角板14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呈悬空状,所以缠绕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上的绕组也分别与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对第二倒角板143,所述第二倒角板143分别固定的覆盖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上,并且所述第二倒角板143的两端分别凸出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呈悬空状。
由于所述第二倒角板143的两端分别凸出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呈悬空状,所以当在铁芯主体11上缠绕绕组时,只要调整第二倒角板143的两端凸出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的悬空尺寸,就能够使得缠绕到所述电机定子铁芯1上的绕组与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间隔开,或者,在铁芯主体11的台阶状侧壁113上另外设置倒角条,这样,台阶状侧壁113的台阶凸棱133就不会直接接触并损伤在台阶状侧壁113上的绕组。同时,由于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上整体覆盖有第二倒角板143,所以绕组不会接触到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所以缠绕在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上的绕组也分别与铁芯主体11的内环侧壁111和外环侧壁112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环状型腔144,所述环状型腔144固定并覆盖在铁芯主体11的外侧,所述环状型腔144优选的具有与铁芯主体11的外表面的形状的相匹配的内壁。所述环状型腔144为分体结构,例如扣合在铁芯主体11上,或者,所述环状型腔144在所述铁芯主体11上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绕组缠绕在所述环状型腔144上,不与铁芯主体11接触。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在所述绝缘倒角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的绕组导向槽,第四实施例为连续的导向槽,第一至第三实施例至包括多个分离的绝缘倒角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为了实现前述绕组线材的缠绕方法,可以调整不同绝缘倒角部件的高度位置,使得相应的绕组导向槽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1或电机定子绕组模块。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定子铁芯和电机定子绕组,所述电机定子铁芯包括铁芯主体,所述铁芯主体具有内环侧壁、外环侧壁和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缠绕在铁芯主体上,
构成绕组的绕组线材斜拉在外环侧壁上,从外环侧壁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的直径尺寸;
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上;
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材具有圆形截面,各层绕组线材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的外边缘不超出电机定子铁芯的极靴的边缘。
4.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主体和绝缘倒角部件,
所述铁芯主体具有内环侧壁、外环侧壁和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具有一定厚度,至少设置在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和外环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附近,能够使得缠绕到所述电机定子铁芯上的绕组与铁芯主体间隔开;
在所述绝缘倒角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绕组导向槽,能够使得绕组线材斜拉在外环侧壁上,从外环侧壁的一侧到另一侧缠绕的绕组线材的斜拉高度约为绕组线材的直径尺寸,能够使得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上,能够使得绕组线材平拉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倒角条,所述倒角条纵向设置在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和外环侧的端面的侧部转角位置上,并且所述倒角条的一部分伸出到其与所述铁芯主体的固定部之外;或者,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对第一倒角板,所述第一倒角板固定的覆盖在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倒角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或者,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对第二倒角板,所述第二倒角板分别固定的覆盖在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倒角板的两端分别凸出于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或者,
所述绝缘倒角部件为一环状型腔,所述环状型腔固定并覆盖在铁芯主体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条固定在所述铁芯主体的内环侧壁、外环侧壁或者台阶状侧壁上,所述台阶状侧壁形成在内环侧壁和外环侧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定子铁芯的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上还设置有倒角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板与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倒角板具有与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壁的形状的相匹配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型腔具有与铁芯主体的外表面的形状的相匹配的内壁;所述环状型腔为分体结构,或者,所述环状型腔在所述铁芯主体上一体注塑成型。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铁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铁芯主体两端的极靴,
所述电机定子铁芯包括多个硅钢条构件,所述硅钢条构件包括铁芯主体部分和分别设置在铁芯主体部分两端的极靴部分;
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长度相同,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的至少两个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不同,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位于同一端的至少两个极靴部分的宽度不同;
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以各铁芯主体部分中心线对齐的方式且按照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尺寸顺序叠置固定,构成具有台阶状侧边部的所述铁芯主体和/或具有台阶状侧边部的所述极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至少包括第一硅钢条构件与第二硅钢条构件,基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所形成的宽度大小关系与基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所形成的宽度大小关系不相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铁芯的铁芯主体的台阶状侧边部的多条台阶凸棱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和/或,所述电机定子铁芯的极靴的台阶状侧边部的多条台阶凸棱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和所述第一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的宽度的比值与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铁芯主体部分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硅钢条构件的极靴部分的宽度的比值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硅钢条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由层叠的多块硅钢片构成,所述硅钢片为有取向的硅钢片,硅钢片的取向方向与铁芯磁通方向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条构件呈对称的工字型,所述硅钢条构件的侧壁为平滑侧壁。
16.一种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模块或者如权利要求4-15之一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
CN202021269881.4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Active CN213425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9881.4U CN213425867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9881.4U CN213425867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5867U true CN21342586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9881.4U Active CN213425867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5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05350A1 (ja) 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07043B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电子泵
CN1234141A (zh) 具有单极绕组的电机
KR100585691B1 (ko) 비엘디시 모터의 스테이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651924B2 (ja) 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モータ
JP2007089400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213425867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CN213461262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模块、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CN213937555U (zh) 定子铁芯及具有其的定子组件
JP2014011850A (ja) ステータ
JP3660532B2 (ja) 電動機および電動機コアの製造方法
US20230163647A1 (en) Motor rotor and motor
CN113890213A (zh) 电机定子绕组缠绕方法、绕组模块、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CN113890214A (zh) 电机定子绕组缠绕方法、绕组模块、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CN212969228U (zh)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EP3200319B1 (en) Stator assembly, and, motor and electric pump having the same
CN115528844A (zh) 一种复合槽楔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2751947U (zh)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和轴向磁通电机
CN111181349B (zh) 低电磁力波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CN212969191U (zh) 电机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和轴向磁通电机
US20220131450A1 (en) Segmented stator laminations
CN217240409U (zh)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模块和轴向磁通电机
CN113890212A (zh) 电机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模块、电机定子和轴向磁通电机
US20150372549A1 (en) Motor
CN219436721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009, No. 585-483, Shiyuan West Road, Dongqian Street,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Hardcore Pa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44000 Tong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ling hardco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