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3233U -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 Google Patents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23233U
CN213423233U CN202020821624.0U CN202020821624U CN213423233U CN 213423233 U CN213423233 U CN 213423233U CN 202020821624 U CN202020821624 U CN 202020821624U CN 213423233 U CN213423233 U CN 213423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flying
arm
swing
flying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16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瑞铭
李明仁
卢保胜
徐荣华
范海俊
温仙进
王海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ding Wux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ding Wux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ding Wux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ding Wux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16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23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23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23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长臂式摇摆座,第一摆臂的两端和第二摆臂的两端分别与座体部和飞针部铰接,第一摆臂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形槽,第一长形槽关于第一摆臂的中轴线对称,第二摆臂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长形槽,第二长形槽关于第二摆臂的中轴线对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飞针测试机构,飞针和金属片通过导电固定件固定在飞针部上,传感器连接在金属片上。本实用新型提供设有第一长形槽和第二长形槽,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应力能够分布在第一长形槽与第二长形槽,进而改善现有的摇摆座常有的侧向不稳定问题,并且提升摇摆座的弹性与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由多层薄板经过蚀刻、钻孔、压合制成,为了确保线路的质量且避免断线与短路问题,每一块出产的电路板都需要经过测试。由于终端产品走向轻薄短小,市场要求电路板尺寸更小,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因此,电路板线路密度越来越高,测试难度也相对提高,飞针测试机构成为了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现有飞针测试机构的摇摆座多为其边缘形成半圆凹槽来吸收缓冲能量。然而,现有摇摆座在形成有半圆凹槽的中央最窄部位的结构较弱,容易有侧向非预期震动,导致扎针点非预期测试点之位置误差问题。由于上述缺陷,在对高密度板进行测试时,现有的测试机构容易将良品打为不良,进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再者,由于测试数量庞大,飞针需要频繁的接触测试。然而,现有飞针测试机构却在测试时,因所产生的应力过于集中在半圆凹槽的中央最窄部位,导致摇摆座损坏,所以容易造成飞针测试机构的寿命缩短,进而大幅地影响设备的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长臂式摇摆座和飞针测试机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摇摆座在形成有半圆凹槽的中央最窄部位的结构较弱,容易有侧向非预期震动,导致扎针点非预期测试点之位置误差问题,因频繁测试所产生的应力过于集中在半圆凹槽的中央最窄部位,导致摇摆座损坏,所以容易造成飞针测试机构的寿命缩短,进而大幅地影响设备的产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长臂式摇摆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长臂式摇摆座,包括座体部、飞针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座体部固定设置,所述飞针部与所述座体部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摆臂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体部和所述飞针部铰接,所述第一摆臂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形槽,所述第一长形槽关于所述第一摆臂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摆臂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长形槽,所述第二长形槽关于所述第二摆臂的中轴线对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部呈L形,所述飞针部呈长方形,所述第一摆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摆臂的长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部包括梯缘和阶缘,所述梯缘和所述阶缘之间的夹角95-135°。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部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座体部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飞针测试机构,包括上述的长臂式摇摆座和飞针,所述飞针位于所述飞针部的下侧面上,所述飞针部的上侧面上还设有金属片,所述飞针和所述金属片通过导电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飞针部上,传感器连接在所述金属片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针部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二摆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针设有固定端和测试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靠近所述第二摆臂设置,所述测试端呈尖状突出于所述飞针部设置,且远离所述第二摆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片上开设有第二辅助孔,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辅助孔和所述第二辅助孔均对齐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固定件为铆钉,所述铆钉穿设所述第二辅助、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辅助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第一摆臂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形槽,第二摆臂的两端开设有两个第二长形槽,据以使得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应力能够分布在第一长形槽与所述第二长形槽,进而改善现有的摇摆座常有的侧向不稳定问题,并且提升摇摆座的弹性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长臂式摇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长臂式摇摆座的摆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飞针测试机构的上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飞针测试机构的下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飞针测试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飞针测试机构的摆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长臂式摇摆座1,如图1和图2所示,长臂式摇摆座1,包括座体部11、飞针部12、第一摆臂13和第二摆臂14,座体部11固定设置,飞针部12与座体部11相向设置,第一摆臂13和第二摆臂14互相平行设置,第一摆臂13的两端和第二摆臂14的两端分别与座体部11和飞针部12铰接,第一摆臂13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形槽131,第一长形槽131关于第一摆臂13的中轴线对称,第二摆臂14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长形槽141,第二长形槽141关于第二摆臂 14的中轴线对称。
长臂式摇摆座1定义长度方向L及垂直于长度方向L的宽度方向W。长臂式摇摆座1大致呈长形,且长臂式摇摆座1于长度方向L上的长度大于长臂式摇摆座1于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长臂式摇摆座1 的外围轮廓可依据实际需求变化。
第一摆臂13具有两个第一长侧缘132,且两个第一长侧缘132皆大致与长度方向L。在本实施例中,平行第一摆臂13在彼此相邻但分属于不同所述第一长侧缘132的任两个所述第一长形槽131之间形成有第一长臂连接段133,每个第一长形槽131包含有两个第一圆弧壁面1311及连接于两个第一圆弧壁面1311 之间的第一平坦壁面1312。第二摆臂14位于飞针部12与座体部11之间,第二摆臂14在彼此相邻但分属于不同第二长侧缘142的任两个第二长形槽141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长臂连接段143,每个二长形槽141包含有两个第二圆弧壁面1411及连接于两个第二圆弧壁面1411之间的一第二平坦壁面1412。
座体部11、飞针部12、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共同包围形成有一形变空间SP。于本实施例中,形变空间SP呈类似菜刀状,且形变空间SP可以依据需求或对应于座体部11、飞针部12、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的外型而变化,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座体部11呈L形,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座体部11的外型可以依据需求变化,不以本实施例为限。第一摆臂13的长度大于第二摆臂14的长度。座体部11的外型可以是梯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座体部11包括梯缘113和阶缘112,梯缘113连接阶缘112及第二摆臂14,梯缘113在本实施例中是倾斜地连接于阶缘112,梯缘113和阶缘112之间的夹角95-135°。
座体部11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1,座体部11通过固定孔111固定设置。座体部11形成有两个固定孔111,且座体部11可以透过两个固定孔111固定于外部装置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孔111的外型皆大致呈圆形,且两个固定孔111的尺寸大致相等。在宽度方向W上,两个固定孔111的其中一个与第一摆臂13之间的距离等于另一个固定孔111与第一摆臂13之间的距离。座体部11可以形成有三个固定孔 111,并且三个固定孔111的其中两个为圆形,且另一个固定孔111为椭圆形。据此,通过固定孔111的不同外型设计,可以使座体部11能对应固定于不同的外部装置。详细来说,外部装置可以是移动架,并且通过移动架的移动,而能方便地移动透过固定孔111固定于移动架的长臂式摇摆座1。
飞针部12包含有相反的两个表面12a。在本实施例中,飞针部12的外型是以长方形为例。飞针部12 的短边是平行于长度方向L,飞针部12的长边是平行于宽度方向W。飞针部12的其中一个长边是连接于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
本实施例中长臂式摇摆座1能有稳定且较强壮的结构,且还能在进行测试时,避免垂直于摆动方向的震动所产生的误差。于实际应用时,与现有的摇摆座相比,长臂式摇摆座1的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 于本实施例中的摆动次数较少且回弹速度较快,藉以使长臂式摇摆座1能提高测试速度。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时所产生的应力能较均匀地分散至两个第一长臂连接段133(或多个第一长形槽131)及两个第二长臂连接段143(或多个第二长形槽141),据以降低损坏机率。如此一来,长臂式摇摆座1的寿命周期能被延长。
实施例2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飞针2测试机构,包括实施例1的长臂式摇摆座1和飞针2,飞针2位于飞针部12的下侧面上,飞针部12的上侧面上还设有金属片32,飞针2和金属片32通过导电固定件3固定在飞针部12上,传感器4连接在金属片32上。金属片32设置于飞针部12未被飞针2覆盖的表面12a。金属片32与飞针2分别设置于飞针部12的相反两个表面12a。传感器4可以是通过焊接方式与金属片32连接。于实际应用时,通过传感器4与导电固定件3连接,传感器4能完整地接收飞针2执行测试所获得的测试信号。据此,避免因测试动作过于频繁、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的材料颜色影响、或其他因素而造成飞针2执行测试所获得的测试信号丢失。
飞针部12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121,安装孔121靠近第二摆臂1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21的外型大致呈圆形且安装孔121略大于固定孔111。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121的外型、尺寸、形成于飞针部 12的位置、及其他相关性质皆可以依据需求变化,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飞针2设有固定端和测试端22,固定端开设有第一辅助孔21,第一辅助孔21靠近第二摆臂14设置,测试端22呈尖状突出于飞针部12设置,且远离第二摆臂14。第一辅助孔21大致呈圆形并且第一辅助孔 21的尺寸大致等于安装孔121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辅助孔21的外型、尺寸、及其他相关性质等皆可以依据需求变化,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测试端22呈尖状,且测试端22形成于飞针2 远离第二摆臂14的一端。在实际应用时,飞针2可以对电路板进行相关测试。
金属片32上开设有第二辅助孔321,安装孔121、第一辅助孔21和第二辅助孔321均对齐设置。导电固定件3为铆钉,铆钉31穿设第二辅助、安装孔121和第一辅助孔21。在本实施例中,铆钉31是以铜质为例。然而,铆钉31及金属片32的材质、外型、尺寸、及其他相关性质皆可依据需求变化,不以本实施例为限。铆钉31穿设于飞针部12的安装孔121、飞针2的第一辅助孔21、及金属片32的第二辅助孔 321,藉以使飞针部12、飞针2、及金属片32能互相固定,且使飞针2固定于飞针部12。
如图6所示,实际操作时,第一摆臂13及第二摆臂14能受外力而开始摆动,且摆动的第一摆臂13 及第二摆臂产生压力。当上述压力符合设定压力需求时,飞针测试机构即可开始进行测试。另外,飞针测试机构能藉由第一长形槽131及第二长形槽141的不同尺寸,以使飞针测试机构能缩短摆动周期,增加强度及使用寿命,且使飞针2能在进行测试时提供适当的接触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长臂式摇摆座1及飞针测试机构,其在第一摆臂13的每个第一长侧缘132 之两端各形成有第一长形槽131,并在第二摆臂14的每个第二长侧缘142之两端各形成有第二长形槽141,据以使得应力能够分布在多个第一长形槽131与多个第二长形槽141,进而改善现有的摇摆座常有的侧向不稳定问题,并且提升摇摆座的弹性与寿命。
上述仅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长臂式摇摆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部、飞针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座体部固定设置,所述飞针部与所述座体部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摆臂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体部和所述飞针部铰接,所述第一摆臂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长形槽,所述第一长形槽关于所述第一摆臂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摆臂两端分别平行于摆动平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长形槽,所述第二长形槽关于所述第二摆臂的中轴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式摇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呈L形,所述飞针部呈长方形,所述第一摆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摆臂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臂式摇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包括梯缘和阶缘,所述梯缘和所述阶缘之间的夹角95-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臂式摇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部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座体部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设置。
5.飞针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长臂式摇摆座和飞针,所述飞针位于所述飞针部的下侧面上,所述飞针部的上侧面上还设有金属片,所述飞针和所述金属片通过导电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飞针部上,传感器连接在所述金属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针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针部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二摆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针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针设有固定端和测试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靠近所述第二摆臂设置,所述测试端呈尖状突出于所述飞针部设置,且远离所述第二摆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针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上开设有第二辅助孔,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辅助孔和所述第二辅助孔均对齐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针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固定件为铆钉,所述铆钉穿设所述第二辅助、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辅助孔。
CN202020821624.0U 2020-05-15 2020-05-15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Active CN213423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1624.0U CN213423233U (zh) 2020-05-15 2020-05-15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1624.0U CN213423233U (zh) 2020-05-15 2020-05-15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23233U true CN213423233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1624.0U Active CN213423233U (zh) 2020-05-15 2020-05-15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23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7780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contact arm connected in between two connecting arms
CN109283371A (zh) 探针装置
CN109061238A (zh) 一种翻盖式垂直压接pogo导通装置
KR101932509B1 (ko) 다 접점 에지 접촉으로 접촉 특성이 개선되는 fosp 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소켓
CN108539464A (zh) 一种双接触点的内存插座
CN213423233U (zh) 长臂式摇摆座及飞针测试机构
KR102631577B1 (ko) 프로브 카드 장치 및 스프링형 프로브
KR20180111221A (ko) 코일 스프링의 쐐기 작용에 의하여 틸트 가능한 핀셋 타입 플런저,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하여 테스트 소켓에서 코일 스프링의 간섭이 최소화되는 pion 핀
KR20120037593A (ko) 테스트 소켓
KR102615603B1 (ko) 프로브 모듈
CN204116399U (zh) 飞针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探针
CN214622745U (zh) S型弹性测试片及测试设备
CN210954247U (zh) 飞针测试机构及蜂巢式摇摆座
CN206945903U (zh) 集成芯片测试座及集成芯片测试模组
CN101424702B (zh) 一种探针、测试插座及其测试机
TWM599911U (zh) 飛針測試機構及長臂式搖擺座
CN214750460U (zh) 一种探针弹片
CN220084941U (zh) 一种用于芯片连接测试的新型探针
CN215497163U (zh) 一种btb连接器测试用弹片针
CN221039183U (zh) 用于转接导通的片状探针
CN214473538U (zh) 探针装置
CN113281541B (zh) 用于空间电子元器件的非焊接式引线装置
CN217717871U (zh) 一种具有刻蚀尖部的mems悬臂梁探针
CN219201724U (zh) 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用测试探针
CN217561644U (zh) 一种新型线型探针测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