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01326U - 软包电池 - Google Patents

软包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01326U
CN213401326U CN202022071965.3U CN202022071965U CN213401326U CN 213401326 U CN213401326 U CN 213401326U CN 202022071965 U CN202022071965 U CN 202022071965U CN 213401326 U CN213401326 U CN 213401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alf shell
hole
shell
pol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19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
金炜
李升高
周燕
胡大林
郭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ing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ing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ing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ingpow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19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01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01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01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包括极芯、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一半壳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二半壳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接形成热封边,极芯密封于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组成的壳体内;热封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内壁与壳体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热封边被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外周的裙边。通过在热封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有利于对热封边进行翻折动作,并且使得在对热封边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外周的裙边后,不会对极芯造成挤压伤害,热封边与壳体周壁的交接处也不会产生挤胶现象,降低了软包电池腐蚀漏液的风险,同时也使得热封边可以抱得更紧,减小了软包电池径向上的尺寸。

Description

软包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为采用聚合物(通常为铝塑膜)作为外壳的电池。与硬壳电池相比,软包电池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1)安全性好,软包电池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热管理失控或穿刺时,铝塑膜外壳会为电芯提供缓冲空间,发生鼓胀形变,最终只会发热或冒烟,但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2)质量轻、能量密度高,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电池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3)电化学性能良好、寿命长,软包电池的内阻较小,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的自耗电,此外软包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长。
现有的软包电池在封装时,需要对铝塑膜进行冲坑形成上壳及下壳,上壳及下壳拼接成外壳,将极芯置于外壳中,水平封装上壳及下壳拼接后形成的封边,对封边进行压花纹,直接推挤水平封边的端面对其进行折弯,使封边由水平方向(沿着软包电池的径向)直接变成竖直方向(沿着软包电池的轴向),再通过烫边机构完成折边。
此种封装方法使得围绕极芯外周的封边呈波浪形,经过烫边后,由于封边呈波浪形容易对极芯产生较大的挤压。并且,该处的封印区与外壳周壁的交接处有明显的挤胶现象,容易出现腐蚀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软包电池容易出现腐蚀漏液的问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极芯、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半壳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对接形成热封边,所述极芯密封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组成的壳体内;
所述极芯引出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的外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外端经所述热封边穿出所述壳体;
所述热封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
所述热封边被抱死形成围绕在所述壳体外周的裙边。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0.5mm。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椭圆形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多边形孔。
可选地,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热封边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热封边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半壳设置有第一极芯坑,所述极芯容置在所述第一极芯坑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半壳设置有第二极芯坑,所述第一极芯坑和所述第二极芯坑组成容纳所述极芯的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极芯采用卷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热封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有利于对热封边进行翻折动作,并且使得在对热封边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外周的裙边后,不会对极芯造成挤压伤害,热封边与壳体周壁的交接处也不会产生挤胶现象,降低了软包电池腐蚀漏液的风险,同时也使得热封边可以抱得更紧,减小了软包电池径向上的尺寸;并且通孔的内壁与壳体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即通孔与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能实现有效热封为宜),使得热封边仍然具有一定的热封宽度,保证了热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的热封边还未翻折成裙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的热封边还未翻折成裙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的热封边将要翻折成裙边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的热封边翻折成裙边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正极耳;2、负极耳;
3、壳体;31、第一半壳;32、第二半壳;33、热封边;331、通孔;34、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包括极芯(未示出)、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第一半壳31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二半壳32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对接形成热封边33,极芯密封于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组成的壳体3内;
极芯引出正极耳1和负极耳2,正极耳1的外端和负极耳2的外端经热封边33穿出壳体3;
热封边3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31,通孔331的内壁与壳体3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
热封边33被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3外周的裙边34(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热封边3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31,有利于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动作,并且使得在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3外周的裙边34后,不会对极芯造成挤压伤害,热封边33与壳体3周壁的交接处也不会产生挤胶现象,降低了软包电池腐蚀漏液的风险,同时也使得热封边33可以抱得更紧,减小了软包电池径向上的尺寸;并且通孔331的内壁与壳体3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即通孔331与壳体3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能实现有效热封为宜),使得热封边33仍然具有一定的热封宽度,保证了热封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通孔331的内壁与壳体3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0.5mm。使得热封边33仍然具有一定的热封宽度,保证了热封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孔331为圆孔。既有利于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动作,并且使得在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3外周的裙边34后,不会对极芯造成挤压伤害,热封边33与壳体3周壁的交接处也不会产生挤胶现象,降低了软包电池腐蚀漏液的风险。
当然,如图2所示,通孔331也可以为椭圆形孔。既有利于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动作,并且使得在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3外周的裙边34后,不会对极芯造成挤压伤害,热封边33与壳体3周壁的交接处也不会产生挤胶现象,降低了软包电池腐蚀漏液的风险。
或者是,通孔331为多边形孔。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通孔331沿热封边33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可以保证热封边33的强度以及热封的可靠性。
较优地,多个通孔331沿热封边33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更有利于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半壳31设置有第一极芯坑,极芯容置在第一极芯坑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半壳32设置有第二极芯坑,第一极芯坑和第二极芯坑组成容纳极芯的容纳腔。
在一实施例中,极芯采用卷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包电池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S10:获取有正极耳1、负极耳2的极芯;其中,正极耳1和负极耳2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如可以采用金、铂、铝、铜等材质的金属带或金属片;极芯没有特别限制,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卷芯或者叠片结构的电芯;所述软包装膜优选采用铝塑复合膜,该铝塑复合膜的抗压性能、热封性能和密封性能好,能有效防止软包电池中的电池漏液,延长软包电池的使用寿命;
S20:获取通过软包装膜冲压形成的具有第一封边的第一半壳31和具有第二封边的第二半壳32;其中可以是冲压成的第一半壳31具有用于容纳极芯的第一极芯坑,第二半壳32不具备容纳极芯的极芯坑,整个极芯容纳在第一极芯坑内;也可以是冲压成的第一半壳31具有第一极芯坑,冲压成的第二半壳32具有第二极芯坑,在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对接后,第一极芯坑和第二极芯坑形成容纳极芯的容纳腔,极芯容纳在容纳腔内。
其中,第一极芯坑和第二极芯坑的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其中,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可以在同一张软包装膜上形成,要将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形成容纳极芯的壳体3时,只需沿着两者之间的对称线对折即可实现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之间对接;或者是,
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可以在不同的软包装膜(即彼此相互独立)上形成,要将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形成容纳极芯的壳体3时,将相互独立的两者进行对接。
正极耳1从壳体3引出的位置和负极耳2从壳体3引出的位置可以是圆周上的任意角度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S30:将极芯放入第一半壳31中;
S40:将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对接,使第一半壳31和第二半壳32形成容纳极芯的壳体3,正极耳1的外端和负极耳2的外端分别从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之间穿出;
S50:对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进行热封,形成热封边33;其中,热封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时可以通过热封机进行热封。
S60:在热封边33切出多个通孔331;其中,通孔331可以采用切刀或者打孔器进行裁切。同时应保证切通孔331后,通孔331的内壁与壳体3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即通孔331与壳体3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能实现有效热封为宜),使得热封边33仍然具有一定的热封宽度,保证热封的可靠性。
其中,通孔331可以为圆孔、椭圆形孔或者是多边形孔。
其中,多个通孔331沿热封边33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可以保证热封边33的强度以及热封的可靠性。
较优地,多个通孔331沿热封边33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更有利于对热封边33进行翻折动作。
S70:将热封边33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3外周的裙边34。具体包括:在热封边33切出多个通孔331后,用夹具给开孔处的封印边缘整形,整形后的热封边33通过烫边抱死机构使热封边33直立并紧紧团抱在壳体3的外周形成裙边34。
在步骤S50之后,即在对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进行热封,形成热封边33之后,还包括步骤S80:对热封边33进行裁切,以切除多余的边角料。其中,可以通过裁切机对热封边33进行裁切。
在步骤S70之后,即在将热封边33进行翻折并抱死形成围绕在壳体3外周的裙边34之后,还包括步骤S90:通过套膜机在裙边34的外周套上套管,以保护软包电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芯、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半壳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对接形成热封边,所述极芯密封于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组成的壳体内;
所述极芯引出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的外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外端经所述热封边穿出所述壳体;
所述热封边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0;
所述热封边被抱死形成围绕在所述壳体外周的裙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椭圆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多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热封边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热封边的圆周方向等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设置有第一极芯坑,所述极芯容置在所述第一极芯坑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壳设置有第二极芯坑,所述第一极芯坑和所述第二极芯坑组成容纳所述极芯的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采用卷芯。
CN202022071965.3U 2020-09-18 2020-09-18 软包电池 Active CN213401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1965.3U CN213401326U (zh) 2020-09-18 2020-09-18 软包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1965.3U CN213401326U (zh) 2020-09-18 2020-09-18 软包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01326U true CN213401326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1965.3U Active CN213401326U (zh) 2020-09-18 2020-09-18 软包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01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84248B1 (ja) 電気化学セル及び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
US7736801B2 (en) Film covered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527858B2 (ja) 電 池
CN10179491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6681720B2 (ja) 電気化学セル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の製造方法
US11024908B2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6351361A (ja) フィルム外装型蓄電装置
CN213401326U (zh) 软包电池
JPH10289698A (ja) 薄型密閉電池
JP3707945B2 (ja) 筒型電池
CN110474013B (zh) 制备电池极耳封装结构的方法以及制备锂电池的方法
JP2019087336A (ja) 二次電池
CN213401325U (zh) 软包电池
JP2003007340A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57202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を複数個用いた組電池
CN212517323U (zh) 圆型软壳电池新式结构
CN211719636U (zh) 一种豆式电池
CN214099726U (zh) 纽扣电池
JP4356291B2 (ja)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の放圧弁構造
JP2007073322A (ja) 電池の封止方法
CN112382811A (zh) 圆型软壳电池新式结构
CN112886047A (zh) 纽扣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2907872U (zh) 软包纽扣电池
CN111613837A (zh) 一种交错极耳结构锂电池
CN213878222U (zh) 圆柱软包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