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95720U -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95720U
CN213395720U CN202021808926.0U CN202021808926U CN213395720U CN 213395720 U CN213395720 U CN 213395720U CN 202021808926 U CN202021808926 U CN 202021808926U CN 213395720 U CN213395720 U CN 21339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oling
ventilating
refrigeration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89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在铁
陈汪
施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8089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9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9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95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包括:壳体本体、安装口、制冷设备本体、安装槽、安装螺纹、冷却通风单元,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螺纹设置于壳体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冷却通风单元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并与所述安装槽和安装螺纹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口设置于壳体本体的顶部,制冷设备本体与冷却通风单元相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利用螺旋结构的冷却通风管来完成冷气的传送,同时与通风嘴配合来达到均衡、均化冷气的作用,方便安装、使用和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通风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
但是现在的制冷通风时,都是直接通过一个通风口直接输送冷气,这样很容易造成制冷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具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等优点,同时在制冷通风设备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包括:壳体本体、安装口、制冷设备本体、安装槽、安装螺纹、冷却通风单元,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螺纹设置于壳体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冷却通风单元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并与所述安装槽和安装螺纹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口设置于壳体本体的顶部,制冷设备本体与冷却通风单元相连通,
所述冷却通风单元包括固定支架、凸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进风管、出风管、通风嘴,所述固定支架与安装槽活动连接,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面,所述凸台与壳体本体上的所述安装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连接于第二管体的上方,且第一管体的第一螺距小于第二管体的第二螺距,
所述通风嘴设置于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上,从上往下的所述第一管体上的所述通风嘴的朝向逐渐向下,从下往上的第二管体上的所述通风嘴的朝向逐渐向上,且第一管体顶面的通风嘴和第二管体底面的通风嘴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第一管体的顶部通过进风管与制冷设备本体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末端通过出风管与制冷设备本体的进风口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本体的内壁为圆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仓门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和/或安装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安装螺纹的上方,安装螺纹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本体上的安装螺纹相配合的安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通风管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管体的顶部的两端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管体的底部的两端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吊装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有吊装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螺旋结构的冷却通风管来完成冷气的传送,同时与通风嘴配合来达到均衡、均化冷气的作用,方便安装、使用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本体1、安装口2、仓门、制冷设备本体3、安装槽4、安装螺纹11、冷却通风单元,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螺纹设置于壳体本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安装螺纹的上方,安装螺纹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所述冷却通风单元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并与所述安装槽和安装螺纹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本体的内壁为圆形结构,所述安装口设置于壳体本体的顶部,所述仓门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和/或安装口上。
制冷设备本体与冷却通风单元相连通,制冷设备本体主要用于循环将物体及其周围的热量移出,造成并维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其可以采用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的多种不同的制冷设备,例如: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通过设备的工作,将冷空气经由冷却通风单元输送至壳体本体内。
所述冷却通风单元包括固定支架5、凸台6、双螺旋冷却通风管、进风管7、出风管8、通风嘴,所述固定支架与安装槽活动连接,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面,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本体上的安装螺纹相配合的安装螺纹,以使得所述凸台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
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为两个相对设置的螺旋管组成,且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包括第一管体9、第二管体10,所述第一管体连接于第二管体的上方,且第一管体的第一螺距小于第二管体的第二螺距。
所述通风嘴设置于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上,第一管体上从上往下的所述通风嘴的朝向逐渐向下,第二管体上从下往上的所述通风嘴的朝向逐渐向上,第一管体顶面的通风嘴和第二管体底面的通风嘴保持水平状态,由于冷空气会下沉,所以通过改变通风嘴的方向来加速空气的流通速率和流通范围,保证壳体本体内的制冷可以更加均匀、更加高效。
所述第一管体的顶部通过进风管与制冷设备本体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末端通过出风管与制冷设备本体的进风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螺旋结构的冷却通风管来完成冷气的传送,同时与通风嘴配合来达到均衡、均化冷气的作用,方便安装、使用和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安装口、制冷设备本体、安装槽、安装螺纹、冷却通风单元,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螺纹设置于壳体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冷却通风单元设置于壳体本体内,并与所述安装槽和安装螺纹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口设置于壳体本体的顶部,制冷设备本体与冷却通风单元相连通,
所述冷却通风单元包括固定支架、凸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进风管、出风管、通风嘴,所述固定支架与安装槽活动连接,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面,所述凸台与壳体本体上的所述安装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连接于第二管体的上方,且第一管体的第一螺距小于第二管体的第二螺距,
所述通风嘴设置于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上,从上往下的所述第一管体上的所述通风嘴的朝向逐渐向下,从下往上的第二管体上的所述通风嘴的朝向逐渐向上,且第一管体顶面的通风嘴和第二管体底面的通风嘴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第一管体的顶部通过进风管与制冷设备本体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末端通过出风管与制冷设备本体的进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壁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仓门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侧面和/或安装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安装螺纹的上方,安装螺纹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本体上的安装螺纹相配合的安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冷却通风管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通风管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的顶部的两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管体的底部的两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吊装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有吊装环。
CN202021808926.0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Active CN21339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8926.0U CN21339572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8926.0U CN21339572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95720U true CN213395720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1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8926.0U Active CN21339572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95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54037U (zh) 蒸发冷却-风冷式直接膨胀机组复合空调机组
CN200946957Y (zh) 移动式冷冻站
CN102353106B (zh) 填料—管式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4329216U (zh)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一体化空调机组
CN211551913U (zh) 基于氟泵系统与间接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空调机组
CN213395720U (zh) 一种高效均化制冷通风设备
CN102913993B (zh) 蒸发冷却式多联机
CN211060289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露点式蒸发冷却制冷系统
CN202254036U (zh) 一种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9279267U (zh) 一种新型节能换热结构
CN207865609U (zh) 一种多效降温的空调制冷装置
CN2088177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且性能稳定的冷凝器
CN203431984U (zh) 一种静音空调系统
CN202216444U (zh) 多级套管换热型冷水机
CN215675486U (zh) 一种冷凝水冷量回收的新风空调
CN211451096U (zh) 一体式混合循环系统热泵冷暖机
CN204329215U (zh) 板管-填料复合式蒸发冷却器与机械制冷一体化空调机组
CN103292404A (zh) 热管式节能中央空调冷却系统
CN2438967Y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
CN20985727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冷却系统
CN202598688U (zh) 一种电梯空调
CN2781292Y (zh) 一种制冷机
CN203385250U (zh) 分配头带有节流口的风冷管道式空调机组
CN110848786A (zh) 一体式混合循环系统热泵冷暖机
CN212618964U (zh) 螺旋式蒸发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