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7945U -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7945U
CN213387945U CN202021868096.0U CN202021868096U CN213387945U CN 213387945 U CN213387945 U CN 213387945U CN 202021868096 U CN202021868096 U CN 202021868096U CN 213387945 U CN213387945 U CN 213387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
oxidation reactor
gas cut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80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波
刘婷婷
潘咸峰
黄斌
赵双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8680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7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7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7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调节罐、催化氧化反应器和臭氧尾气破坏器,臭氧发生器的进口连接进气管线,臭氧发生器的出口连接臭氧气路,调节罐下部设置进水管,调节罐顶部与催化氧化反应器顶部通过L曲型管道连接,L曲型管道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内部,催化氧化反应器内设有紫外催化装置,紫外催化装置包含多根紫外灯管,紫外灯管外部均罩有石英套管,石英套管上部通过螺母固定,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内部通过灯管固定架固定,催化氧化反应器内底部装有臭氧曝气器,臭氧曝气器通过臭氧支路与臭氧气路连通。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环境无特殊要求,臭氧利用效率高,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好。

Description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O3)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臭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脱色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工程化应用广的优点,在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单纯使用臭氧氧化法处理废水存在臭氧利用率低、氧化能力不足及臭氧含量低等缺点,为此开发提高臭氧氧化效率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提高臭氧降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 209652056U公告了一种催化氧化废水中COD的反应器,具体涉及一种臭氧耦合催化氧化COD反应装置。所述的臭氧耦合催化氧化COD反应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紫外臭氧联合反应装置和臭氧分解器,紫外臭氧联合反应装置内腔由隔板分为两个反应区,其中,左侧为紫外光催化反应区,右侧为臭氧多相催化反应区,隔板上端与紫外臭氧联合反应装置顶板之间设置溢流口。
中国专利CN 2700315Y中公告了一种臭氧紫外联合处理废水装置,该装置由臭氧发生器、反应腔和尾气处理器组成,整个装置密闭。反应腔下部设有污水进水口、臭氧进气口和排空口,中上部设有观察窗,上部设有污水出水口和尾气排放口;反应腔内设有竖直放置的紫外灯和石英套管,内部底侧设有布水器和微孔曝气器,中间部位有多孔筛板。具有装置简单、占地面积小、过水量灵活、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低成本且出水水质好的特点。
通过对现有行业内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的对比,可以看出此类装置仍存在:结构复杂和臭氧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环境无特殊要求,臭氧利用效率高,既可以将本装置应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在降低有机废水COD的同时有效提高可生化性,又可以将本装置应用于生化出水COD和TOC的深度处理,实现最终出水COD和TOC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调节罐、催化氧化反应器和臭氧尾气破坏器,
臭氧发生器的进口连接进气管线,臭氧发生器的出口连接臭氧气路,
调节罐下部设置进水管,调节罐顶部与催化氧化反应器顶部通过L曲型管道连接,L曲型管道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内部,
催化氧化反应器内设有紫外催化装置,紫外催化装置包含多根紫外灯管,紫外灯管外部均罩有石英套管,石英套管上部通过螺母固定,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内部通过灯管固定架固定,催化氧化反应器内底部装有臭氧曝气器,臭氧曝气器通过臭氧支路与臭氧气路连通,催化氧化反应器顶部设有残留气体出气口,残留气体出气口通过管线与臭氧尾气破坏器连接,臭氧尾气破坏器连接排气孔,催化氧化反应器上部设置出水口,催化氧化反应器底部装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
其中:
调节罐为长方体结构,催化氧化反应器为圆柱状结构,调节罐高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高度一致,调节罐横截面长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圆柱面直径一致,调节罐横截面宽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圆柱面半径一致。
催化氧化反应器内壁经抛光打磨,内壁表面粗糙度值Ra 0.03-0.05μm。
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内部通过3-5层灯管固定架固定,石英套管间距为15-25cm,每3根紫外灯管与镇流器相连,镇流器与紫外灯管间距为100-200cm,横截面内每4根紫外灯管构成正方形结构,臭氧曝气器放置在该正方形结构中心处。
L曲型管道为螺旋状管道,管道上方为进水口,下方为出水口,调节罐连接处距离调节罐顶部8-10cm,L曲型管道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内部,距离催化氧化反应器底部5-8cm。
出水口通过回流管线连接至进水管,回流管线上设置有回流泵。
臭氧曝气器包括旋流桶、混合槽、主水气切割翅、微型水气切割翅、射流管、止回阀、进气法兰连接盘、进气管、筒体支架、板状支撑层,
旋流桶为圆周状二段式圆形空心筒体结构,出口向上,下段为臭氧进气段,上段为臭氧与废水混合段,
主水气切割翅和微型水气切割翅设置在旋流桶上段内侧,主水气切割翅根部固定在旋流桶内壁上,微型水气切割翅固定在主水气切割翅上,
射流管和混合槽设置在旋流桶下段内侧,射流管位于下端,射流管的顶部连接混合槽的底部,混合槽顶部固定在旋流桶内壁上,
进气管设置在旋流桶下段外侧,进气管端部连接进气法兰连接盘,进气管穿过旋流桶与射流管的底部相连,进气管与射流管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筒体支架设置在旋流桶外部,板状支撑层环绕在筒体支架与旋流桶外壁。
在旋流桶顶部、主水气切割翅根部、混合槽与旋流桶接触处、旋流桶底部,板状支撑层环绕筒体支架与旋流桶外壁。
主水气切割翅分布方向为斜向旋流方向,为支状结构,顶端有蘑菇头状,主水气切割翅根部与旋流桶连接,连接处水平面内存在8条主水气切割翅,8条主水气切割翅之间的夹角为45°,垂直面上主水气切割翅在旋流桶内分布自下而上依次分布,主水气切割翅根部垂直距离为10cm,主水气切割翅与旋流桶水平夹角为30°。
微型水气切割翅设置在主水气切割翅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单根主水气切割翅上分布4条微型水气切割翅,微型水气切割翅顶端有蘑菇头状,围绕主水气切割翅环状分布,微型水气切割翅长度为8cm,微型水气切割翅之间夹角为90°。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待处理污水经进水管进入调节罐,在调节罐内混合均匀后从L曲型管道旋转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在催化氧化反应器内,污水与臭氧曝气器产生的臭氧发生深度溶解,在紫外灯和深度溶解的臭氧的双重催化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到了有效降解,反应出水自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口流出后,一部分经回流泵回流至进水管,另外一部分进入后续单元处理。
氧气经臭氧发生器进气管线进入臭氧发生器后,产生的臭氧经臭氧气路和臭氧支路输送至臭氧曝气器,在臭氧曝气器的作用下,臭氧和废水发生充分混合旋转破碎,形成强螺旋状气水混合循环流,混合流中的大气泡逐层依次分割为强富集超微气泡,在螺旋作用力下强富集超微气泡在污水中深度溶解后,在紫外灯的催化下与污水发生反应,残留的气体经催化氧化反应器顶部残留气体出气口送至臭氧破坏器分解后经排气孔排放至大气。
臭氧混合气由进气管进入臭氧曝气器,止回阀在臭氧混合气流动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臭氧混合气进入射流管后,在射流管内形成螺旋状气流,螺旋状气流上升至混合槽内与废水进行初步混合,在气流上升作用下带动周围的废水上升进入旋流桶上段,利用主水气切割翅和微型水气切割翅的分割作用,使臭氧混合气和废水发生充分旋转混合,形成强螺旋状气泥水混合循环流,混合流中的大气泡经过主水气切割翅和微型水气切割翅的循环分割,逐层分割为强富集超微臭氧气泡,在螺旋作用力下强富集超微臭氧气泡深度溶解,从而提高了臭氧在废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了臭氧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臭氧利用效率高。
A.臭氧曝气器使得臭氧和废水发生充分混合旋转破碎,形成强螺旋状气水混合循环流,混合流中的大气泡逐层依次分割为强富集超微气泡,在螺旋作用力下强富集超微气泡深度溶解,从而提高了臭氧在废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了臭氧利用效率,达到臭氧与废水的最佳混合状态和最长停留时间。
B.污水通过L曲型管道流出后在螺旋力的作用下旋转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旋转状态的污水增加了臭氧的溶解效率。
C.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的回流使得部分没有反应的臭氧与出水一起回流至调节罐后,与原污水发生预氧化,臭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此外,污水在整个系统内具有一定的流速,提高了污水在L曲型管道出水口的旋转能力,增加了臭氧在污水中的溶解效果,避免了臭氧的无效消耗。
(2)催化氧化反应器内壁经抛光打磨后使得紫外光在催化氧化反应器内壁发生漫反射,增加了催化氧化反应器内的紫外辐射强度,提高了紫外灯的利用率,能够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提高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3)在紫外灯和臭氧的复合催化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能够得到有效降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曲型管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曝气器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曝气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曝气器的俯视图。
图中:1、臭氧发生器;2、调节罐;3、催化氧化反应器;4、臭氧尾气破坏器;5、进水管;6、L曲型管道;7、出水口;8、进气管线;9、臭氧气路;10、臭氧支路;11、残留气体出气口;12、排气孔;13、放空管;14、紫外催化装置;15、灯管固定架;16、臭氧曝气器;17、放空阀;18、旋流桶;19、混合槽;20、主水气切割翅;21、微型水气切割翅;22、射流管;23、止回阀;24、进气法兰连接盘;25、进气管;26、筒体支架;27、板状支撑层;28、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调节罐2、催化氧化反应器3和臭氧尾气破坏器4。
臭氧发生器1的进口连接进气管线8,臭氧发生器1的出口连接臭氧气路9。
调节罐2下部设置进水管5,调节罐2顶部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顶部通过L曲型管道6连接,L曲型管道6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直至催化氧化反应器3底部。污水通过L曲型管道6流出后在螺旋力的作用下旋转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3,旋转状态的污水在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进行催化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设有紫外催化装置14,紫外催化装置14包含多根紫外灯管,紫外灯管外部均罩有石英套管,石英套管上部通过螺母固定,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通过灯管固定架15固定,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底部装有臭氧曝气器16,臭氧曝气器16通过臭氧支路10与臭氧气路9连通,催化氧化反应器3顶部设有残留气体出气口11,残留气体出气口11通过管线与臭氧尾气破坏器4连接,臭氧尾气破坏器4连接排气孔12,催化氧化反应器3上部设置出水口7,催化氧化反应器3底部装有放空管13,放空管13上设有放空阀17。
调节罐2为长方体结构,催化氧化反应器3为圆柱状结构,调节罐2高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高度一致,调节罐2横截面长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圆柱面直径一致,调节罐2横截面宽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圆柱面半径一致。调节罐2内废水水流走向为下进上出。
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壁经抛光打磨,内壁表面粗糙度值Ra 0.03-0.05μm。在该光泽度下,紫外灯管在废水中照射,发出的紫外光经照射至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壁发生漫反射,增加了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的紫外辐射强度,提高了紫外灯的利用率,能够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提高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通过3-5层灯管固定架15固定,石英套管间距为15-25cm,每3根紫外灯管与镇流器相连,镇流器与紫外灯管间距为100-200cm,横截面内每4根紫外灯管构成正方形结构,臭氧曝气器16放置在该正方形结构中心处。灯管固定架15为3-5层可有效避免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污水流速过快导致灯管晃动。
L曲型管道6为螺旋状管道,管道上方为进水口,下方为出水口,调节罐2连接处距离调节罐2顶部8-10cm,L曲型管道6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距离催化氧化反应器3底部5-8cm。
出水口7通过回流管线连接至进水管5,回流管线上设置有回流泵28。
臭氧曝气器16包括旋流桶18、混合槽19、主水气切割翅20、微型水气切割翅21、射流管22、止回阀23、进气法兰连接盘24、进气管25、筒体支架26、板状支撑层27。
旋流桶18为圆周状二段式圆形空心筒体结构,出口向上,下段为臭氧进气段,上段为臭氧与废水混合段,上段臭氧与废水通过此区域内臭氧和废水发生充分混合旋转破碎,提高了臭氧与废水的旋流效果,增加了臭氧的传质效率和利用率,曝气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不容易发生堵塞,使用寿命长。下段进气段含有混合槽19、射流管22、进气管25和止回阀23。臭氧混合气经由进气管25进入臭氧曝气器16,然后进入射流管22,进气管25和射流管22之间安装止回阀23,止回阀23具有始终能够将所述的出气端封堵的趋势。
主水气切割翅20和微型水气切割翅21设置在旋流桶18上段内侧,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固定在旋流桶18内壁上,微型水气切割翅21固定在主水气切割翅20上,
射流管22和混合槽19设置在旋流桶18下段内侧,射流管22位于下端,射流管22的顶部连接混合槽19的底部,混合槽19顶部固定在旋流桶18内壁上。混合槽19为上粗下细漏斗式结构。射流管22为圆形空心桶状结构,筒体属于大孔气流通道,臭氧自射流管22内逸出时,带动射流管22内积存的混合液高速上升,进入混合槽19进行初步混合。
进气管25为圆形空心桶状结构,进气管25设置在旋流桶18下段外侧,进气管25端部连接进气法兰连接盘24,进气管25穿过旋流桶18与射流管22的底部相连,进气管25与射流管22之间设置有止回阀23,止回阀23为卡扣式安装型止回阀23,依靠臭氧自身流动产生的力而自动开启和关闭。臭氧曝气器16液下安装过程中,止回阀23为关闭状态,安装完毕,臭氧曝气器16正常运行时,臭氧正常经进气管25输送,止回阀23为打开状态,当臭氧曝气器16检修维护更换时,止回阀23为关闭状态。
圆柱状筒体支架26设置在旋流桶18外部,板状支撑层27环绕在筒体支架26与旋流桶18外壁。在旋流桶18顶部、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混合槽19与旋流桶18接触处、旋流桶18底部,板状支撑层27环绕筒体支架26与旋流桶18外壁,提高臭氧曝气器16的结构稳定性。
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设计加强筋,在旋流桶18上段内侧均匀分布,分布方向为斜向旋流方向,为支状结构,顶端有蘑菇头状,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与旋流桶18连接,连接处水平面内存在8条主水气切割翅20,8条主水气切割翅20之间的夹角为45°,垂直面上主水气切割翅20在旋流桶18内分布自下而上依次分布,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垂直距离为10cm,主水气切割翅20与旋流桶18水平夹角为30°。
微型水气切割翅21设置在主水气切割翅20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单根主水气切割翅20上分布4条微型水气切割翅21,微型水气切割翅21顶端有蘑菇头状,围绕主水气切割翅20环状分布,微型水气切割翅21长度为8cm,微型水气切割翅21之间夹角为90°。
工作时,待处理污水经进水管5进入调节罐2,在调节罐2内混合均匀后从L曲型管道6旋转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3。在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污水与臭氧曝气器16产生的臭氧发生深度溶解,在紫外灯和深度溶解的臭氧的双重催化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到了有效降解,反应出水自催化氧化反应器3出水口7流出后,一部分经回流泵28回流至进水管5,另外一部分进入后续单元处理。
臭氧在紫外灯的光照下,部分分解为羟基自由基,该自由基具有强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实现废水中COD和TOC的降解。催化氧化反应器3出水经回流泵28按照300%-500%比例回流至调节罐2。一方面,催化氧化反应器3出水中的部分没有反应的臭氧与出水一起回流至调节罐2后,与原污水发生预氧化,使臭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污水在整个系统内具有一定的流速,提高了污水在L曲型管道6出水口的旋转能力,增加了臭氧在污水中的溶解效果,避免了臭氧的无效消耗。
臭氧发生器1以氧气作为气源,出口臭氧浓度需要达到100-120mg/L。氧气经臭氧发生器1进气管线8进入臭氧发生器1后,产生的臭氧经臭氧气路9和臭氧支路10输送至臭氧曝气器16,在臭氧曝气器16的作用下,臭氧和废水发生充分混合旋转破碎,形成强螺旋状气水混合循环流,混合流中的大气泡逐层依次分割为强富集超微气泡,在螺旋作用力下强富集超微气泡在污水中深度溶解后,在紫外灯的催化下与污水发生反应,残留的气体经催化氧化反应器3顶部残留气体出气口11送至臭氧破坏器分解后经排气孔12排放至大气。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中,臭氧发生器1根据设计臭氧投加量自由选择臭氧发生器1规格,调节罐2和催化氧化反应器3构成一体式装置,可根据污水水水质情况对应增减调节罐2和催化氧化反应器3的数量。
臭氧混合气由进气管25进入臭氧曝气器16,止回阀23在臭氧混合气流动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臭氧混合气进入射流管22后,在射流管22内形成螺旋状气流,螺旋状气流上升至混合槽19内与废水进行初步混合,在气流上升作用下带动周围的废水上升进入旋流桶18上段,利用主水气切割翅20和微型水气切割翅21的分割作用,使臭氧混合气和废水发生充分旋转混合,形成强螺旋状气泥水混合循环流,混合流中的大气泡经过主水气切割翅20和微型水气切割翅21的循环分割,逐层分割为强富集超微臭氧气泡,在螺旋作用力下强富集超微臭氧气泡深度溶解,从而提高了臭氧在废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了臭氧利用效率。达到臭氧与废水的最佳混合状态和最长停留时间。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此类变形与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1)、调节罐(2)、催化氧化反应器(3)和臭氧尾气破坏器(4),
臭氧发生器(1)的进口连接进气管线(8),臭氧发生器(1)的出口连接臭氧气路(9),
调节罐(2)下部设置进水管(5),调节罐(2)顶部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顶部通过L曲型管道(6)连接,L曲型管道(6)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
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设有紫外催化装置(14),紫外催化装置(14)包含多根紫外灯管,紫外灯管外部均罩有石英套管,石英套管上部通过螺母固定,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通过灯管固定架(15)固定,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底部装有臭氧曝气器(16),臭氧曝气器(16)通过臭氧支路(10)与臭氧气路(9)连通,催化氧化反应器(3)顶部设有残留气体出气口(11),残留气体出气口(11)通过管线与臭氧尾气破坏器(4)连接,臭氧尾气破坏器(4)连接排气孔(12),催化氧化反应器(3)上部设置出水口(7),催化氧化反应器(3)底部装有放空管(13),放空管(13)上设有放空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罐(2)为长方体结构,催化氧化反应器(3)为圆柱状结构,调节罐(2)高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高度一致,调节罐(2)横截面长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圆柱面直径一致,调节罐(2)横截面宽度与催化氧化反应器(3)圆柱面半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壁经抛光打磨,内壁表面粗糙度值Ra 0.03-0.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石英套管在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通过3-5层灯管固定架(15)固定,石英套管间距为15-25cm,每3根紫外灯管与镇流器相连,镇流器与紫外灯管间距为100-200cm,横截面内每4根紫外灯管构成正方形结构,臭氧曝气器(16)放置在该正方形结构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L曲型管道(6)为螺旋状管道,管道上方为进水口,下方为出水口,调节罐(2)连接处距离调节罐(2)顶部8-10cm,L曲型管道(6)插入催化氧化反应器(3)内部,距离催化氧化反应器(3)底部5-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7)通过回流管线连接至进水管(5),回流管线上设置有回流泵(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曝气器(16)包括旋流桶(18)、混合槽(19)、主水气切割翅(20)、微型水气切割翅(21)、射流管(22)、止回阀(23)、进气法兰连接盘(24)、进气管(25)、筒体支架(26)、板状支撑层(27),
旋流桶(18)为圆周状二段式圆形空心筒体结构,出口向上,下段为臭氧进气段,上段为臭氧与废水混合段,
主水气切割翅(20)和微型水气切割翅(21)设置在旋流桶(18)上段内侧,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固定在旋流桶(18)内壁上,微型水气切割翅(21)固定在主水气切割翅(20)上,
射流管(22)和混合槽(19)设置在旋流桶(18)下段内侧,射流管(22)位于下端,射流管(22)的顶部连接混合槽(19)的底部,混合槽(19)顶部固定在旋流桶(18)内壁上,
进气管(25)设置在旋流桶(18)下段外侧,进气管(25)端部连接进气法兰连接盘(24),进气管(25)穿过旋流桶(18)与射流管(22)的底部相连,进气管(25)与射流管(22)之间设置有止回阀(23),
筒体支架(26)设置在旋流桶(18)外部,板状支撑层(27)环绕在筒体支架(26)与旋流桶(18)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流桶(18)顶部、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混合槽(19)与旋流桶(18)接触处、旋流桶(18)底部,板状支撑层(27)环绕筒体支架(26)与旋流桶(18)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水气切割翅(20)分布方向为斜向旋流方向,为支状结构,顶端有蘑菇头状,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与旋流桶(18)连接,连接处水平面内存在8条主水气切割翅(20),8条主水气切割翅(20)之间的夹角为45°,垂直面上主水气切割翅(20)在旋流桶(18)内分布自下而上依次分布,主水气切割翅(20)根部垂直距离为10cm,主水气切割翅(20)与旋流桶(18)水平夹角为3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水气切割翅(21)设置在主水气切割翅(20)三分之一处和三分之二处,单根主水气切割翅(20)上分布4条微型水气切割翅(21),微型水气切割翅(21)顶端有蘑菇头状,围绕主水气切割翅(20)环状分布,微型水气切割翅(21)长度为8cm,微型水气切割翅(21)之间夹角为90°。
CN202021868096.0U 2020-08-31 2020-08-31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Active CN213387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8096.0U CN213387945U (zh) 2020-08-31 2020-08-31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8096.0U CN213387945U (zh) 2020-08-31 2020-08-31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7945U true CN213387945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8096.0U Active CN213387945U (zh) 2020-08-31 2020-08-31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7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0772B (zh) 一种紫外光协同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9467283A (zh) 适用于多户生活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WO2012022104A1 (zh) 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内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塔
US20130011303A1 (en) Gas-collection-type gas-liquid reaction device, and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gas purificat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8033579A (zh) 旋流静态混合曝气装置
EA028145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KR101012273B1 (ko) 고효율의 선회와류식 표면포기장치를 이용한 하폐수의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105038B (zh) 一种水力空化耦合微纳曝气强化光催化去除微藻的设备
CN213387945U (zh)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N106430523B (zh) 有机废水生化出水臭氧深度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2897905A (zh) 一种活性污泥反应器
CN116002911A (zh) 一种组合式臭氧催化氧化净水装置及原水净化方法
CN209797566U (zh)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393863U (zh) 一种养殖废水臭氧处理设备
CN114105281B (zh) 臭氧多级催化氧化装置
CN208603809U (zh) 一种低压催化氧化反应器
CN208120836U (zh) 纳米曝气催化床
KR100786321B1 (ko) 미생물 활성 및 용존산소량이 극대화되게 한 오,폐수처리장치의 폭기조
CN21615560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
CN219194741U (zh) 一种组合式臭氧催化氧化净水装置
CN220098709U (zh) 协同高效氧化处理器
CN217323544U (zh) 一种高效旋流曝气器
CN109824141B (zh)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7202212U (zh) 高盐有机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系统
CN21627336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好氧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