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72789U -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72789U
CN213372789U CN202021413922.2U CN202021413922U CN213372789U CN 213372789 U CN213372789 U CN 213372789U CN 202021413922 U CN202021413922 U CN 202021413922U CN 213372789 U CN213372789 U CN 213372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loop bar
slippage
vertebral
redu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39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鸿
张俊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t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ngt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t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ngt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214139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72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72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72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包括床体和架体,床体中部设上推装置,架体上设下压装置,每组下压装置包括下压套杆和脊柱固定爪,下压套杆的紧固杆外设紧固手柄,脊柱固定爪的连接杆两端与套杆和凹型固定爪连接,上推装置和下压装置在床体上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装置针对性强,各种参数可量化,可控可重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椎体的滑脱程度,纠正因椎体滑脱引起的小关节紊乱,从而改善脊柱的承重力线,减轻因上下椎体位移所产生作用在上下关节突关节上的剪应力,使脊柱产生一新的平衡,恢复腰部肌肉的力学平衡状态,使脊柱重新获得新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症状。

Description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 lolisthesis,DLS)是由于腰椎退变导致上位椎体结构在下位椎节上发生向前或向后的方向性移位的骨科疾病,其椎弓保持完整且无峡部断裂,又称假性腰椎滑脱症。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DLS是腰椎滑脱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35%。DLS滑脱程度多在30%以内,且以50岁以上人群多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是造成中老年人活动障碍的重要因素。DLS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目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非手术治疗是大多数专科医生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只有10%-15%的患者最终采取了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患者中仅10%需手术治疗。因此,非手术治疗是首选,其中又以手法治疗作为重要选择。
手法治疗DLS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手法不仅能够调整滑脱的腰椎结构,改善腰曲,恢复和重建脊柱内外平衡,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或是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扩大椎管容积,故能解除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从而缓解症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是旋转类手法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治疗DLS运用最广的手法。通过该手法可纠正骶骨前倾,减小腰骶角,促进力学平衡恢复。
扳法类手法包括斜扳法和腰椎后伸扳法。侧卧位斜扳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少。斜扳法并不是一味追求椎体复位,主要是通过手法缓解临床症状,而滑椎复位与疗效并无直接关联性。
屈曲类手法亦常用于DLS前滑脱的治疗。临床针对DLS前滑脱,通过屈髋、屈膝手法,可使骶尾部受到向腹部的作用力,巧借其力,从而更有利于复位手法的实施,配合屈髋屈膝抱滚式功能锻炼可增强腰背部相应肌肉的张力,防止腰椎滑脱进一步加重,进而改善因滑脱引起的椎管狭窄和神经压迫等一系列症状。
传统俯卧双向分压法是通过在前脱椎体下方放置硬枕,应用手法直接作用于病变椎体的上下位椎体上。依据相对运动理论,通过按压病变上位下位椎体,使其产生一快速的向前位移,此时病变椎体相对处于静止状态,其上下位椎体的快速向前轻度位移同时,病变椎体产生一向后位移运动,起到对病变椎体复位的作用。
手法治疗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施术者临床操作中手法熟练度,作用力的大小、作用点,方向及作用部位等。都会影响疗效。临床发现,现有技术在应用中对操作手法各种参数难以量化严格控制,各医师操作方式及临床疗效等差异性较大。传统手法具有难规范化、不易重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低等问题,不利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包括床体和床体上方活动设置的架体,所述床体的中部设置上推装置,架体上设置一组下压装置,每组下压装置包括穿设于架体内的下压套杆和活动设置于下压套杆底端的脊柱固定爪,下压套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紧固杆、连接块、限位块和套杆,紧固杆的外部设置紧固手柄,脊柱固定爪包括连接杆和凹型固定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套杆和凹型固定爪螺纹连接,上推装置和下压装置在床体上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架体包括顶架和设置于顶架下的立杆,顶架的中轴位置设置顶梁,顶梁内设置上下贯通的滑槽,下压套杆穿设于滑槽内,紧固手柄位于滑槽上方。滑槽用于滑动调整下压装置的位置。
所述紧固杆的外径与连接块的直径相同,紧固手柄的旋转块和限位块的直径均大于滑槽的宽度。保证下压装置不会从顶架上脱落。
所述凹型固定爪的凹面向下,凹面内壁设置缓冲垫,弓面设置固定块用于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凹面用于将脊柱相对限位,缓冲垫能够防止凹面的固定形态造成对脊柱外部的过度压迫。
所述床体上设置与立杆底端一一对应的凹槽,立杆和床体上分别设置相互贯通的销孔,销孔内设置定位销。凹槽和定位销便于在治疗前后拆卸架体,凹槽能够进一步对立杆限位,防止在治疗过程中架体发生位移对患者造成伤害。
所述上推装置包括设置于床体上的固定托,固定托下设置驱动轴,驱动轴穿设于床体内,床体下设置驱动机构,床体侧面设置控制键,驱动轴、驱动机构和控制键相互连通。上推装置通过驱动轴、驱动机构和控制键实现固定托的上升和下降,从而保证对患者部分脊柱向上拱起的趋势。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序连接的传动箱、变速箱和电机,传动箱与驱动轴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轴的螺旋上升和下降,电机与供电装置连接。
所述固定托的顶端设置缓冲枕体。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推装置顶住患者腹部,置于患者需要复位对应的椎体位置,下压装置在滑槽内滑动至指定位置,通过紧固手柄固定下压装置的水平位置,通过拧动连接杆使凹型固定爪向下运动,直至患者的对应椎体的棘突进入凹面内并被局部贴合,治疗时医护人员一手扶持凹型固定爪使其保持与患者脊柱的贴合,另一手旋转连接杆使其沿套杆继续向下运动,使患者的对应椎体的棘突受到向下的推挤力,并控制驱动机构,使驱动轴带动固定托上升或下降,使脊柱在三个位点分别得到下压、上挤和下压的对抗力,从而达到放松紧张肌肉、韧带,使其下关节突产生向上方即向患者背部以及侧方的位移,增大椎间孔,接触神经根压迫。同时调整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的位置,纠正骶骨前倾、减小腰骶角、促进力学平衡恢复,从而促进腰椎滑脱的治疗与康复。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上推装置能够顶住滑脱椎体使其受到向上的应力,与相邻两个椎体上设置的下压装置配合,协同用力,从而使滑脱椎体向上移动,从而达到纠正滑脱的临床效果。
与传统手法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更具针对性,各种参数可量化,可控可重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椎体的滑脱程度,纠正因椎体滑脱引起的小关节紊乱,从而改善脊柱的承重力线,减轻因上下椎体位移所产生作用在上下关节突关节上的剪应力,使脊柱产生一新的平衡,恢复腰部肌肉的力学平衡状态,使脊柱重新获得新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症状。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定位准确、重复性高、实施力度大小等参数的规范性高,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利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下压装置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床体和立杆通过定位销固定的工作状态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床体;2、架体;3、上推装置;4、下压装置;5、下压套杆;6、脊柱固定爪;7、紧固杆;8、连接块;9、限位块;10、套杆;11、紧固手柄;12、连接杆;13、凹型固定爪;14、顶架;15、立杆;16、顶梁;17、滑槽;19、旋转块;20、缓冲垫;21、固定块;22、凹槽;23、销孔;24、定位销;25、固定托;26、驱动轴;27、驱动机构;28、控制键;29、传动箱;30、变速箱;31、电机;32、缓冲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包括床体1和床体1上方活动设置的架体2,所述床体1的中部设置上推装置3,架体2上设置一组下压装置4,每组下压装置4包括穿设于架体2内的下压套杆5和活动设置于下压套杆5底端的脊柱固定爪6,下压套杆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紧固杆7、连接块8、限位块9和套杆10,紧固杆7的外部设置紧固手柄11,脊柱固定爪6包括连接杆12和凹型固定爪13,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套杆10和凹型固定爪13螺纹连接,上推装置3和下压装置4在床体1上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架体2包括顶架14和设置于顶架14下的立杆15,顶架14的中轴位置设置顶梁16,顶梁16内设置上下贯通的滑槽17,下压套杆5穿设于滑槽17内,紧固手柄11位于滑槽17上方。
所述紧固杆7的外径与连接块8的直径相同,紧固手柄11的旋转块19和限位块9的直径均大于滑槽17的宽度。
所述凹型固定爪13的凹面向下,凹面内壁设置缓冲垫20,弓面设置固定块21用于与连接杆12螺纹连接。
所述床体1上设置与立杆15底端一一对应的凹槽22,立杆15和床体1上分别设置相互贯通的销孔23,销孔23内设置定位销24。
所述上推装置3包括设置于床体1上的固定托25,固定托25下设置驱动轴26,驱动轴26穿设于床体1内,床体1下设置驱动机构27,床体1侧面设置控制键28,驱动轴26、驱动机构27和控制键28相互连通。
所述驱动机构27包括依序连接的传动箱29、变速箱30和电机31,传动箱29与驱动轴26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轴26的螺旋上升和下降,电机31与供电装置连接。
所述固定托25的顶端设置缓冲枕体32。
治疗时,先使患者在床体1上呈俯卧位,通过上推装置3顶住患者腹部,调整患者体位,使缓冲枕体32位于患者需要复位对应的椎体位置,下压装置4在滑槽内滑动至指定位置,通过紧固手柄11固定下压装置4的水平位置,通过拧动连接杆12使凹型固定爪13向下运动,直至患者的对应椎体的棘突进入凹型固定爪13的凹面内并被局部贴合,治疗时医护人员一手扶持凹型固定爪13使其保持与患者脊柱的贴合,另一手旋转连接杆12使其沿套杆10继续向下运动,使患者的对应椎体的棘突受到向下的推挤力,此时即可通过控制键28控制驱动机构27,使驱动轴26带动固定托25上升或下降,使脊柱在三个位点分别得到下压、上挤和下压的对抗力,进行治疗。

Claims (8)

1.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床体(1)上方活动设置的架体(2),所述床体(1)的中部设置上推装置(3),架体(2)上设置一组下压装置(4),每组下压装置(4)包括穿设于架体(2)内的下压套杆(5)和活动设置于下压套杆(5)底端的脊柱固定爪(6),下压套杆(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紧固杆(7)、连接块(8)、限位块(9)和套杆(10),紧固杆(7)的外部设置紧固手柄(11),脊柱固定爪(6)包括连接杆(12)和凹型固定爪(13),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套杆(10)和凹型固定爪(13)螺纹连接,上推装置(3)和下压装置(4)在床体(1)上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包括顶架(14)和设置于顶架(14)下的立杆(15),顶架(14)的中轴位置设置顶梁(16),顶梁(16)内设置上下贯通的滑槽(17),下压套杆(5)穿设于滑槽(17)内,紧固手柄(11)位于滑槽(17)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7)的外径与连接块(8)的直径相同,紧固手柄(11)的旋转块(19)和限位块(9)的直径均大于滑槽(17)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固定爪(13)的凹面向下,凹面内壁设置缓冲垫(20),弓面设置固定块(21)用于与连接杆(12)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设置与立杆(15)底端一一对应的凹槽(22),立杆(15)和床体(1)上分别设置相互贯通的销孔(23),销孔(23)内设置定位销(2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装置(3)包括设置于床体(1)上的固定托(25),固定托(25)下设置驱动轴(26),驱动轴(26)穿设于床体(1)内,床体(1)下设置驱动机构(27),床体(1)侧面设置控制键(28),驱动轴(26)、驱动机构(27)和控制键(28)相互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7)包括依序连接的传动箱(29)、变速箱(30)和电机(31),传动箱(29)与驱动轴(26)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轴(26)的螺旋上升和下降,电机(31)与供电装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滑脱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25)的顶端设置缓冲枕体(32)。
CN202021413922.2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Active CN213372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3922.2U CN213372789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3922.2U CN213372789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72789U true CN213372789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3922.2U Active CN213372789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72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8635B2 (en) Forward head posture correction collar
Edwards et al. Early rod-sleeve stabilization of the injured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KR101521402B1 (ko) 3차원 척추 교정 로봇
CN106580630A (zh) 一种坐姿正脊按摩椅
CN106619014A (zh) 一种预防脊柱微变形的按摩椅
Oakley et al. Restoration of cervical and lumbar lordosis: CBP® methods overview
CN110433022A (zh) 一种采用气动肌肉驱动的腰椎牵引装置
US20060135897A1 (en) Forward head posture correction collar
Fortner et al. Non-surgical improvement of cervical lordosis is possible in advanced spinal osteoarthritis: a CBP® case report
WO2019183533A1 (en) Forward head posture correction collar
CN213372789U (zh) 一种脊柱滑脱复位装置
Fortner et al. Cervical extension traction as part of a multimod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 relieves whiplash-associated disorders in a patient having failed previous chiropractic treatment: a CBP® case report
KR102279549B1 (ko) 척추 견인 알고리즘 및 이를 적용한 척추 온열 마사지 장치
CN21230840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102824242A (zh) 转动式颈椎曲度牵引器
CN208799304U (zh) 用于骨盆后环骨折的经皮内固定装置
RU229473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транения деформаций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и костей таза
CN102641167B (zh)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CN112168452A (zh) 一种脊柱侧凸三维推力矫正装置及其应用
CN201968881U (zh) 胸腰椎骨折外固定器
RU226870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анения деформаций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ррекции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WO2014190805A1 (zh) 一种颈椎牵引床
CN109549767A (zh) 一种老年病临床治疗装置
CN109009607A (zh) 脊柱側弯取模架
CN218739277U (zh) 一种复位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胸腰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