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8329U -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8329U
CN213368329U CN202022500750.9U CN202022500750U CN213368329U CN 213368329 U CN213368329 U CN 213368329U CN 202022500750 U CN202022500750 U CN 202022500750U CN 213368329 U CN213368329 U CN 213368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07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007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8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8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8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板、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支撑板包括平板部和连接在平板部一端的圆弧部,圆弧部形成有圆弧面以及与圆弧面连接的切面,圆弧面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柔性显示屏组件覆盖圆弧面,切面与圆弧部的背离平板部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如此,在柔性显示屏组件相对支撑板运动以改变显示面积时,圆弧面的存在可以对柔性显示屏组件的运动进行导向,切面与圆弧部的背离平板部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组件的运动更加平缓,减少刮擦风险以有效的避免柔性显示屏组件发生移位以及产生粉屑。

Description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装置的屏幕可进行在展开以对屏幕进行扩展从而改变屏幕的大小,在屏幕的扩展运动过程中,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支撑板以对扩展的屏幕进行支撑,然而,屏幕本身为柔性屏幕,在屏幕往返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的前端容易与屏幕发生刮擦从而导致屏幕发生移位以及产生粉屑,导致运动阻滞和卡顿从而损坏屏幕,并且,在粉屑为金属物质时可能导致电子装置内部器件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支撑板包括:
平板部;
连接在所述平板部一端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形成有圆弧面以及与所述圆弧面连接的切面,所述圆弧面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覆盖所述圆弧面,所述切面与所述圆弧部背离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用于安装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平展部分和扩展部分,所述平展部分露出在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扩展部分能够隐藏在所述壳体组件内;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平展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壳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滑动以带动所述扩展部分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
所述第二壳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平板部和连接在所述平板部一端的圆弧部,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覆盖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圆弧部,所述圆弧部形成有圆弧面以及与所述圆弧面连接的切面,所述扩展部分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所述圆弧面上,所述支撑板能够在所述第二壳带动所述扩展部分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时对露出的所述扩展部分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切面与所述圆弧部背离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组件;和
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平展部分和扩展部分,所述平展部分与所述第一壳连接,所述平展部分露出在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扩展部分能够隐藏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所述第二壳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滑动以带动所述扩展部分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
其中,所述扩展部分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所述圆弧面上,所述支撑板能够对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的所述扩展部分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中,在柔性显示屏组件相对支撑板运动以改变显示面积时,圆弧面的存在可以对柔性显示屏组件的运动进行导向,切面与圆弧部的背离平板部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组件的运动更加平缓,减少刮擦风险以有效的避免柔性显示屏组件发生移位以及产生粉屑,从而避免运动阻滞和卡顿而损坏以及避免粉屑导致电子装置内部器件短路,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电子装置沿线IV-IV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电子装置沿线V-V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电子装置的V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的电子装置的V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电子装置的X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的电子装置的X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0;
壳体组件10、第一壳11、固定端盖111、固定支架112、主体1121、安装腔1122、顶板1123、滑槽1124、第二壳12、滑动端盖121、滑动支架122、框体1221、支撑板1222、安装部1223、平板部1224、圆弧部1225、圆弧面1226、切面1227、第一角度A、相切面L、第二角度B、安装槽1228、板部1229、凹槽1230、薄膜123、薄膜段1231、导向轴13、环形切槽131、柔性显示屏组件20、柔性显示屏21、平展部分211、扩展部分212、支撑件22、支撑片221、磁性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0、柔性显示屏组件20和磁性件30。柔性显示屏组件20和磁性件30均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或者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在本文中,以电子装置1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滑动连接。
请结合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11可基本呈矩形体状,第一壳11包括固定端盖111和固定支架112,固定支架112安装在固定端盖111内且与固定端盖111固定连接以形成第一壳11,固定支架112与第二壳12的滑动支架122滑动连接。固定支架112与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平展部分211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12能够对平展部分211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固定支架112形成有安装腔1122,安装腔1122可用于放置电子装置100的其它电子元器件,例如主板和电池等。固定支架112的顶板1123的上表面与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平展部分211固定连接以对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平展部分211进行支撑。
请参阅图1至图5,第二壳12位于第一壳11的一侧,第二壳12可相对第一壳11滑动从而至少部分地收纳在第一壳11内。第二壳12包括滑动端盖121和滑动支架122,滑动支架122设置在滑动端盖121内且与滑动端盖121固定连接。
滑动端盖121与第一壳11的固定端盖111滑动连接。滑动支架122包括框体1221和支撑板1222,框体1221与滑动端盖121固定连接。框体1221形成有安装部1223,安装部1223上安装有导向轴13,导向轴13能够相对安装部1223转动。也即是说,导向轴1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壳12上。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壳12向第一壳11所在的一侧滑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壳12可全部或者部分地收纳在第一壳11内,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12部分地收纳在第一壳11内。在第二壳12向远离第一壳11所在的一侧滑动时,第二壳12部分滑出第二壳11。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例如以上的描述的“第一壳”和“第二壳”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指示壳体组件仅具有两个壳,也不能暗示第一壳比第二壳重要,或者说,术语“第一”、“第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3至图5,柔性显示屏组件20包括柔性显示屏21和支撑件22,支撑件22与柔性显示屏21沿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内”、“外”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柔性显示屏21包括平展部分211和扩展部分212,也即是说,平展部分211和扩展部分212均为柔性显示屏21的组成部分。平展部分211露出在壳体组件10外。具体地,平展部分211设置在固定支架112的上方且至少部分地与固定支架112的顶板1123固定连接。扩展部分212能够隐藏在壳体组件10内,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支撑板1222和导向轴13上,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收纳在第二壳12内。
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向远离第一壳11所在的滑动时,第二壳12可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展开至壳体组件10外,从而和平展部分211共同组成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展部分211可与顶板1123通过双面胶或者光学胶进行固定。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例如可采用磁吸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可在平展部分211的背面帖附具有磁性的元件,顶板1123可由磁性材料制成,两者通过磁性的方式吸合在一起,具体的设置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请参阅图1和图4,在柔性显示屏21只有平展部分211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时,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积较小,此时,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嵌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体积较小的壳体组件10,电子装置100处于窄屏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壳12可以是部分地收纳在第一壳11内也可以是全部收纳在第一壳11内,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2和图5,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向远离第一壳11所在的一侧滑动时,第二壳12体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以调节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积,从而使得露出的扩展部分212和平展部分211共同组成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部分,显示面积较大。在第二壳12在远离第一壳11方向上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扩展部分212的露出面积最大,显示面积也最大(见图2和图5),此时,电子装置100处于宽屏模式。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在宽屏模式下,第二壳12可相对第一壳11向靠近第一壳11所在的一侧滑动,从而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收回至壳体组件10内,从而缩小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积,即从图2所示的状态向图1所示的状态运动。也即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12能够相对第一壳11滑动以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或者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收回至壳体组件10内,从而调节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积,电子装置100能够在窄屏模式和宽屏模式之间切换。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12带动扩展部分212部分地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也即是说,在电子装置100处于宽屏模式时,扩展部分212只有部分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装置100处于宽屏模式时,扩展部分212也以是全部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2层叠设置在扩展部分212的下方,支撑件22至少部分地覆盖扩展部分212。支撑件22用于支撑扩展部分212,在扩展部分212运动时,支撑件22跟随扩展部分212运动以对扩展部分212进行支撑。
支撑件2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片221,支撑片221能够沿第二壳12体的滑动方向弯折以使得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支撑板1222和导向轴13上。
如此,支撑片221可以的设置可以在不妨碍扩展部分212弯折和卷曲的情况下对扩展部分212进行支撑。并且,支撑片221能够使得扩展部分212在弯折或者卷曲时,其受力主体1121为支撑片221,从而提高柔性显示屏21的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片221在第二壳12的滑动方向上(即电子装置100的横向方向)具有弯曲特性,在电子装置100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刚性特征。也即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片221可沿电子装置100的横向方向弯折而不能沿纵向方向弯折。具体地,支撑片221可为条状钢片。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纵向”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112的顶板1123与平展部分211连接的表面与支撑件22连接扩展部分212的表面平齐,即支撑件22的上表面与顶板1123的上表面平齐。
这样,在扩展部分212被第二壳12带动至少部分地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时,支撑件22的上表面与顶板1123的上表面平齐可以使得平展部分211和露出的扩展部分212不会存在明显的高度差,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组件20较为平整,从而保证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平整度,这样既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又能够提升电子装置100的外观美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平齐”可以理解为两个表面两者高度相同,两者不存在高度差,或者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在制造误差以及装配误差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滑动支架121的支撑板1222包括平板部1224和连接在平板部1224一端的圆弧部1225,柔性显示屏组件20覆盖平板部1224和所圆弧部1225,圆弧部1225形成有圆弧面1226以及与圆弧面1226连接的切面1227,圆弧面1226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20,柔性显示屏组件20覆盖圆弧面1226,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圆弧面1226上。切面1227与圆弧部1225的背离平板部1224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A(见图10),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
如此,在柔性显示屏组件20相对支撑板1222运动以改变显示面积时,圆弧面1226的存在可以对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运动进行导向,切面1227与圆弧部1225的背离平板部1224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运动更加平缓,减少刮擦风险以有效的避免柔性显示屏组件20发生移位以及产生粉屑,从而避免运动阻滞和卡顿而损坏以及避免粉屑导致电子装置100内部器件短路,提高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圆弧部1225的背离平板部1224方向之间”所指的是与第二壳12的滑动方向平行且与远离平板部1224的方向。由图6可知,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屏21的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圆弧部1225上,圆弧部1225可以对扩展部分212的运动进行导向,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可以有效的避免圆弧部1225的端部产生尖点从而导致柔性显示屏组件20在运动时与支撑板1222发生强烈的刮擦而导致柔性显示屏组件20发生移位以及产生粉屑。此外,由图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切面1227自圆弧部1225的外侧向内侧倾斜。
进一步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A小于或者等于100°。也即是说,第一夹角A的大小范围为90°-100°。如此,第一夹角A适中,可以在给柔性显示屏组件20提供良好的导向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支撑板1222的端部产生尖点而出现与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支撑件22发生强烈刮擦的现象。具体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A可以为90°、91°、92°、93°、94°、95°、96°、97°、98°、99°、100°,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A也可以为90°-100°之间的其它任意数值,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切面1227与圆弧面1226相交形成有交线,圆弧面1226在交线处的相切面L与切面1227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B,第二夹角B的范围为28°-40°。
如此,将第二夹角B设置在28°-40°范围内可以防止在第一夹角A不变的情况下出现第二夹角B过大的情况而导致圆弧面1226的面积过小而影响对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导向作用。
具体地,相切面L可以理解为经过在交线处与圆弧面1226相切的面。由图6和图10可知,在第一夹角A的角度不变时,若逐渐增大第二夹角B的角度则会使得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支撑件22与圆弧部1225的接触面逐渐上移,但是,在第二夹角B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圆弧部1225与支撑件22之间的接触面积会越来越小,这样会也影响圆弧部1225对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导向功能,因此,将第二夹角B为28°-40°可以保证圆弧部1225能够在对柔性显示屏组件20进行稳定的导向的情况下避免与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支撑件22之间产生强烈的刮擦。
请参阅图4、5、7以及图8,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平板部1224和/或圆弧部1225上形成有间隔的多个安装槽1228,多个安装槽1228用于安装磁性件30,磁性件30用于吸附柔性显示屏组件。
如此,安装在安装槽1228内的磁性件30可以对柔性显示组件20进行吸附从而使得从壳体组件20内露出的扩展部分212能够被磁性件30吸引从而贴附在支撑板1222的上表面上,进而避免在按压扩展部分212是出现塌陷。
具体在,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磁性件30可为磁铁,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支撑件22的支撑片221可以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元件,例如条状金属片等,在第二壳12逐渐带动扩展部分212露出壳体组件10时,磁性件30能够对设置在扩展部分202下方的支撑片221进行吸附,从而使得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的扩展部分212能够紧紧贴附在支撑板1222上以防止在按压显示屏组件时出现塌陷。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平板部1224和圆弧部1225均形成有安装槽1228。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只有平板部1224或者圆弧部1225上形成有安装槽1228,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6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平板部1224和圆弧部1225上贴附有薄膜124,薄膜124包绕平板部1224的远离圆弧部1225的一端以及包绕圆弧部1225远离平板部1224的一端。
如此,一方面,薄膜124的存在可以减少避免支撑板1222与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支撑件22之间直接摩擦,从而防止在柔性显示屏组件20运动时支撑件22与支撑板1222产生较大的刮擦而导致运动阻滞和卡顿,另一方面,圆弧部1225的端部和平板部1224的端部均被薄膜124包绕,采用包边设计,可以使得薄膜124的头尾即使在多次摩擦后也不会翘起。
具体地,在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薄膜124可以为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热塑性聚酯)材质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材质,其硬度适中,在与支撑件的支撑片多次摩擦后不会破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和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平板部1224的远离圆弧部1225的一端的底面形成有凹槽1230,薄膜124的远离圆弧部1225的一端贴附在凹槽1230内。
如此,在薄膜124包绕平板部1224的端部后,可以将薄膜124贴附且容纳在凹槽1230内,从而避免薄膜124凸起而导致刮擦翘起,提高可靠性。
请参阅图8、12以及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平板部122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板部1229,薄膜124包括多个薄膜段1241,每个薄膜段1241至少覆盖一个板部1229,每个板部1229的远离圆弧部1225的一端的底面均形成有凹槽1230。
如此,薄膜124包括多个薄膜段1241,采用分段设计,可以减少小面积膜片露出,减少薄膜124贴附过程中局部凸起的尖点,避免被柔性显示屏组件往返运动时蹭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上也不贴附薄膜124,而是支撑板上喷涂有耐磨涂层,例如铁氟龙涂层。这样,可以在避免出现薄膜124被铲起的情况,也可以减少贴附加工工序,加工更便利。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板部1229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板部1229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隙,第一壳11的固定支架112的顶板1123形成有多个滑槽1124,多个滑槽1124与多个板部1229相对应,即,一个板部1229对应一个滑槽1124,板部1229与滑槽1124滑动配合,板部1229的顶面(即平板部1224的顶面)与形成滑槽1124的表面(即固定支架112的顶板1123的顶面)平齐。
这样,一方面,可通过支撑板的板部1229与第一壳11上的滑槽1124的配合而实现滑动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的滑动连接,提高滑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滑槽1124和板部1229以插接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在支撑板1222相对第一壳11滑动时,露出至壳体组件10外的扩展部分212被支撑板1222支撑,板部1229的顶面与顶板1123的顶面平齐可以使得平展部分211和露出的扩展部分212不会存在明显的高度差,保证了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平整度,这样既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又能够提升电子装置100的外观美感。
请参阅图3和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圆弧部12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圆弧部1225间隔设置在平板部1224的一端。
具体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导向轴1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壳上,导向轴13上形成有间隔排布的多个环形切槽131,环形切槽131将导向轴13分成多个直径不同的轴段,每个圆弧部1225对应位于一个环形切槽131内,圆弧部1225的直径与导向轴13的最大直径基本相同,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圆弧部1225和导向轴13上。
这样,将多个圆弧部1225分别伸入安装在导向轴13的环形切槽131内,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圆弧部1225和导向轴13上,可以通过圆弧部1225和导向轴13两者对扩展部分212的运动进行导向,将圆弧部1225的直径设置成与导向轴13的最大直径基本相同可以使得扩展部分212的绕设在圆弧部1225的导向轴13上的部分的弯折半径基本一致,从而提高扩展部分212运动的稳定性。另外,圆弧部1225设置在环形切槽131内可以有效的降低壳体组件10的厚度,从而使得电子装置100能够更加轻薄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可包括驱动组件(图未示),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扩展部分212收容在壳体组件10内的一端可以卷绕在设置在壳体10内的收卷装置(图未示)上,收卷装置可以为扭簧或者卷轴,扭簧或者卷轴可以释放扩展部分212以使得扩展部分212能够露出至壳体组件10外。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壳12上可设置有动滑轮组,扩展部分212的一端绕设动滑轮组后与第一壳11固定连接。这样,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滑动时,第二壳12可通过动滑轮组带动扩展部分212逐渐露出至壳体组件10外或者逐渐收回至壳体组件10。
此外,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还可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具体地,电机可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的方式驱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滑动,也可以是通过丝杆螺母的方式驱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滑动,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正如上述,电子装置100能够在窄屏模式和宽屏模式之间切换。在图1和图4所示的状态中,电子装置100处于窄屏模式,在图2和图5所示的状态中,电子装置100处于宽屏状态。在处于窄屏模式时,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配合从而形成电子装置100的壳体组件10,柔性显示屏21的平展部分211从壳体组件10内。此时,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较小,这样可方便用户携带。
在用户需要较大的显示区域时,可通过人工拉动第二壳12或者通过电机等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壳12相对第一壳11向远离第一壳11所在的一侧滑动,导向轴13和支撑板1222跟随第二壳12运动,从而使得绕设在导向轴13和支撑板1222上的扩展部分212也逐渐跟随运动,第二壳12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1222的圆弧部1225和导向轴113可以对扩展部分212的运动进行导向从而使得扩展部分212平稳地展开至壳体组件10外,平展部分211和从壳体组件10露出的扩展部分212共同组成电子装置100的显示区域,这样,柔性显示屏21从壳体组件10露出的部分面积面大,此时,显示区域的面积较大,可以方便用户操作以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需要从宽屏模式切换至窄屏模式时,只需通过人工拉动第二壳12或者通过电机等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壳12向第一壳11所在的一侧滑动,这样,第二壳12的支撑板1222和导向轴13逐渐释放扩展部分212,从而使得扩展部分212逐渐收回至在壳体组件10内,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配合在一起时,扩展部分212完全隐藏在壳体组件10内,电子装置100回归至窄屏模式(即从图2所示的状态运动至图1所示的状态)。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1222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20,支撑板1222包括平板部1224和连接在平板部1224一端的圆弧部1225,圆弧部1225形成有圆弧面1226以及与圆弧面1226连接的切面1227,圆弧面1226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20,柔性显示屏组件20覆盖圆弧面1226,切面1227与圆弧部1226的背离平板部1224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A,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用于安装柔性显示屏组件20,柔性显示屏组件20包括平展部分211和扩展部分212,平展部分211露出在壳体组件10外,扩展部分212能够隐藏在壳体组件10内。
壳体组件10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壳11和第二壳12,第一壳11与平展部分211连接,第二壳212能够相对第一壳11滑动以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第二壳12包括支撑板1222,支撑板1222包括平板部1224和连接在平板部1224一端的圆弧部1225,柔性显示屏组件20覆盖平板部1224和圆弧部1225,圆弧部1225形成有圆弧面1226以及与圆弧面1226连接的切面1227,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圆弧面1226上,支撑板1222能够在第二壳12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时对露出的扩展部分212进行支撑。其中,切面1227与圆弧部1225的背离平板部1224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A,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10和柔性显示屏组件20,柔性显示屏组件20包括平展部分211和扩展部分212,平展部分211与第一壳11连接,平展部分211露出在壳体组件10外,扩展部分212能够隐藏在壳体组件10内,且第二壳12能够相对第一壳11滑动以带动扩展部分212至少部分地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其中,扩展部分212的中间部分绕设在圆弧面1226上,支撑板1222能够对从壳体组件10内露出的扩展部分212进行支撑。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撑板1222、壳体组件10和电子装置100中,在柔性显示屏组件20相对支撑板1222运动以改变显示面积时,圆弧面1226的存在可以对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运动进行导向,切面1227与圆弧部1225的背离平板部1224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A大于或者等于90°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组件20的运动更加平缓,减少刮擦风险以有效的避免柔性显示屏组件20发生移位以及产生粉屑,从而避免运动阻滞和卡顿而损坏以及避免粉屑导致电子装置100内部器件短路,提高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支撑板包括:
平板部;
连接在所述平板部一端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形成有圆弧面以及与所述圆弧面连接的切面,所述圆弧面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覆盖所述圆弧面,所述切面与所述圆弧部背离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或者等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与所述圆弧面相交形成有交线,所述圆弧面在所述交线处的相切面与所述切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范围为28°-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和/或所述圆弧部上形成有间隔的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吸附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圆弧部上贴附有薄膜,所述薄膜包绕所述平板部的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端,以及包绕所述圆弧部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的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端的底面形成有凹槽,所述薄膜的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端贴附在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板部,所述薄膜包括多个薄膜段,每个所述薄膜段至少覆盖一个所述板部,每个所述板部的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端的底面均形成有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弧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喷涂有耐磨涂层。
10.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用于安装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平展部分和扩展部分,所述平展部分露出在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扩展部分能够隐藏在所述壳体组件内;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平展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壳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滑动以带动所述扩展部分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
所述第二壳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平板部和连接在所述平板部一端的圆弧部,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覆盖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圆弧部,所述圆弧部形成有圆弧面以及与所述圆弧面连接的切面,所述扩展部分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所述圆弧面上,所述支撑板能够在所述第二壳带动所述扩展部分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时对露出的所述扩展部分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切面与所述圆弧部背离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板部,所述第一壳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板部对应的多个滑槽,所述板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板部的顶面与形成所述滑槽的表面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弧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一端;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上,所述导向轴上形成有间隔排布的多个环形切槽,每个所述圆弧部对应位于一个所述环形切槽内,所述圆弧部的直径与所述导向轴的最大直径基本相同,所述扩展部分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所述圆弧部和所述导向轴上。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和
柔性显示屏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平展部分和扩展部分,所述平展部分与所述第一壳连接,所述平展部分露出在所述壳体组件外,所述扩展部分能够隐藏在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所述第二壳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滑动以带动所述扩展部分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
其中,所述扩展部分的中间部分绕设在所述圆弧面上,所述支撑板能够对从所述壳体组件内露出的所述扩展部分进行支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组件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支撑件,所述平展部分和所述扩展部分均为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组成部分且所述平展部分和所述扩展部分相互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扩展部分层叠设置;
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磁性件,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磁性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磁性件用于吸附所述支撑件。
CN202022500750.9U 2020-11-02 2020-11-02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213368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0750.9U CN213368329U (zh) 2020-11-02 2020-11-02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0750.9U CN213368329U (zh) 2020-11-02 2020-11-02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8329U true CN213368329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3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0750.9U Active CN213368329U (zh) 2020-11-02 2020-11-02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83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0654A (zh) * 2021-06-30 2021-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23201627A1 (zh) * 2022-04-21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225969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0654A (zh) * 2021-06-30 2021-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23201627A1 (zh) * 2022-04-21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225969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68329U (zh) 支撑板、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2991928B (zh) 电子装置
CN112652246B (zh)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12992368U (zh) 电子装置
CN113840482B (zh) 电子装置
CN112769982B (zh) 电子装置
CN212627983U (zh) 电子装置
CN112991930B (zh) 电子装置
CN112995364B (zh) 移动终端
CN113067915B (zh) 移动终端
CN112995365B (zh) 电子装置
CN112991929B (zh) 电子装置
US202203086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68982B (zh) 电子装置
CN213025137U (zh) 一种调整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2967597B (zh) 电子装置
CN113010027A (zh) 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347293A (zh)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5083270B (zh) 电子装置
CN113572870B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3890915A (zh) 电子装置
WO2021115433A1 (zh) 电子装置
CN113012568B (zh) 电子装置
CN114070911A (zh) 电子装置
CN113824817A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