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7832U -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7832U
CN213367832U CN202021419325.0U CN202021419325U CN213367832U CN 213367832 U CN213367832 U CN 213367832U CN 202021419325 U CN202021419325 U CN 202021419325U CN 213367832 U CN213367832 U CN 213367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ell
phone shell
color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93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93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7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7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7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在传统手机壳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多层叠加的方法,将含有变色材料的变色层以及紫外线屏蔽层贴合到手机壳靠近电池侧,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面:高分子手机背板、紫外线屏蔽层、含有变色材料的变色层、环绕手机周围的框架以及赋予手机壳整体颜色的底色层,其中紫外线屏蔽层和变色层是可以多层叠加的结构,层与层之间使用粘合剂进行贴合。设计的多层变色手机壳通过叠加不同层数的功能层,一方面为手机壳提供良好的质感,为手机壳提供动态色彩变化功能,增强其趣味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手机壳颜色变化过程中的层次感以及耐候性,为市场提供一种新型的变色手机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终端的手机在现代社会已经及其普及,具有保护性或体现个性化的手机壳也是品类繁多、琳琅满目。但受基础工业材料的限制,现在的手机壳在颜色、款式等产品外观上很难推陈出新,不能满足人们对新奇手机壳的追求,具有变色能力的手机壳能够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发生动态色彩变化的性质,有效提升了手机壳的趣味性和科技含量。目前,虽然市面上虽然有变色手机壳的商品,但是其变色速度慢、颜色变换种类单一,并且变色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紫外线的照射下易丧失变色功能。中国专利CN201621077047.9提供了一种变色手机壳,变色部与手机壳的本体通过共挤或贴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定的变色效果,但是其变色成分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丧失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颜色变换种类单一、变色速度较慢及变色材料易在紫外线作用下失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多层次变色功能的手机壳,为手机配件行业提供一种新的、专业的解决方案。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包含高分子手机壳背板和环绕手机周围的框架,其特征是由紫外线屏蔽层和含有变色材料的变色层贴合到壳体靠近电池侧,将手机壳靠近电池侧定义为内侧,手机壳背板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为高分子手机背板、紫外线屏蔽层、含有变色材料的变色层、赋予手机壳整体颜色的底色层,其中紫外线屏蔽层和变色层为多层叠加结构,一层紫外线屏蔽层一层变色层叠加组合为一个整体层,一般需要1~3个整体层,各层间使用粘合剂进行贴合。
所述高分子手机背板的透光率在70%以上,材质为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P(聚丙烯)、 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透明硅胶(有机硅树脂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紫外线屏蔽层与变色层是匹配关系,紫外线屏蔽层具有紫外屏蔽功能,可以为透光率70%以上的PET薄膜、PE薄膜、EVA薄膜、有机硅薄膜中的至少一种。在使用光致变色材料时,紫外线屏蔽层能够屏蔽光致变色材料不需要的紫外线波段,只保留能够对光致变色材料产生作用的波段,有效延长变色材料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温敏变色材料时,由于温敏染料普遍存在耐候性较差的问题,屏蔽掉紫外线后能够改善温敏变色材料的耐候性。在使用磁致变色材料时,紫外线屏蔽层能够有效避免紫外线对材料变色性能的影响。同时紫外线屏蔽层的形状可以根据变色层的需求进行变换,丰富变色形状。
所述变色层为含有变色材料的涂层,所述的变色材料为光致变色、温敏变色或磁致变色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变色层在外观上以花纹、图案或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变色或褪色将其遮盖的花纹、图案或文字表现出来;
所述底色层为具有一定颜色、纹理、形状的金属或者聚合物材料。
所述的多层次变色手机壳还包括功能层,为手机壳提供额外的强度支撑或颜色花纹效果,功能层可根据需要添加到手机壳的任何层之间,并通过粘合剂与上下层进行粘接。
采用以上结构制备出的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可以实现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多种颜色在不同层面的复合,给手机壳一种新颖的动态外观颜色变化体验,同时由于多层结构的附加,能够给手机壳提供丰富的变色效果与变色图案,从而满足消费者对手机壳外观及质感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实施例1样品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包括:所述手机壳背板1下面设置有紫外线屏蔽层2和变色层3共同组成的整体层5,在整体层5下面设置有具有颜色和纹络的底色层4,手机壳四周为起到支撑作用的手机壳框架。
进一步说明,图1的变色层3使用的是光致变色材料,图中所示的小太阳图案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从无色变为红色,根据使用的光致变色材料类型选择相对应的紫外线屏蔽层2,紫外线屏蔽层2使用透光率90%以上,能够屏蔽365nm 以上光线的特殊有机硅玻璃薄膜,当成品手机壳在室外阳光或者紫外灯照射下,实现图案的颜色变化,图案以外区域颜色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视觉差异化效果,新颖独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实施例2
图2为实施例2样品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包括:所述手机壳背板1下面设置有整体层7和整体层8,整体层7由紫外线屏蔽层2和变色层3组成,整体层8由紫外线屏蔽层4和变色层5组成,在整体层7和整体层8下面设置有具有颜色和纹络的底色层6,手机壳四周为起到支撑作用的手机壳框架。
进一步说明,变色层3和变色层5使用的是光致变色材料,图中所示的小太阳图案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从无色变为红色,根据使用的光致变色材料类型选择相对应的紫外线屏蔽层2,紫外线屏蔽层2使用透光率90%以上,能够屏蔽 365nm以上的特殊有机硅玻璃薄膜,其形状与小太阳相同;变色层5所示的多个小月亮图案,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从淡绿色变为蓝色,根据使用的光致变色材料类型选择相对应的紫外线屏蔽层4,紫外线屏蔽层4使用透光率90%以上,屏蔽395nm以外的特殊有机硅玻璃薄膜,当成品手机壳在室外阳光或者紫外灯照射下,实现图案的颜色变化,图案以外区域颜色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视觉差异化效果,新颖独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实施例3
图3为实施例3样品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包括:所述手机壳背板1下面设置有紫外线屏蔽层2和变色层3共同组成的整体层5,在整体层5下面设置有具有颜色和纹络的底色层4,手机壳四周为起到支撑作用的手机壳框架。
进一步说明,图3的变色层3使用的是温敏变色材料,图中所示的小太阳图案在温度超过33℃时会缓慢退至无色,根据使用的温敏变色材料选择相对应的紫外线屏蔽层2,紫外线屏蔽层2使用透光率90%以上,紫外线屏蔽率98%以上的EVA薄膜,当成品手机壳在温度高于33℃条件下,实现图案的颜色变化,图案以外区域颜色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视觉差异化效果,新颖独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实施例4
图4为实施例4样品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包括:所述手机壳背板1下面设置有整体层8和整体层9,整体层8由紫外线屏蔽层2和变色层3组成,整体层9由紫外线屏蔽层4、变色层5和功能层6组成,在整体层8和整体层9下面设置有具有颜色和纹络的底色层7,手机壳四周为起到支撑作用的手机壳框架。
进一步说明,变色层3使用的是光致变色材料,图中所示的小月亮图案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从淡绿色变为蓝色,根据使用的光致变色材料类型选择相对应的紫外线屏蔽层2,紫外线屏蔽层2使用透光率90%以上,能够屏蔽395nm 以上的特殊有机硅玻璃薄膜;变色层5使用的温敏变色材料,遮盖其下方功能层上的金色小星星图案,在温度超过30℃时,变色层5会由黑色缓慢退至无色,将其下方功能层的小星星图案显露出来,根据使用的温敏变色材料选择相对应的紫外线屏蔽层4,紫外线屏蔽层4使用透光率90%以上,紫外线屏蔽率98%以上的EVA薄膜。在不同的环境光线和温度条件下,手机壳可以分层次显示其图案,从而产生视觉差异化效果,新颖独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实施例5
图5为实施例5样品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包括:所述手机壳背板1下面设置有紫外线屏蔽层2和变色层3共同组成的整体层5,在整体层5下面设置有具有颜色和纹络的底色层4,手机壳四周为起到支撑作用的手机壳框架。
进一步说明,图3的变色层3使用的是磁致变色材料,图中所示的文字图案在磁场作用下会发生变色,紫外线屏蔽层2使用透光率90%以上,紫外线屏蔽率98%以上的EVA薄膜,当成品手机壳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图案的颜色变化,图案以外区域颜色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视觉差异化效果,新颖独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凡依照本实用新型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包含高分子手机壳背板和环绕手机周围的框架,其特征是由紫外线屏蔽层和含有变色材料的变色层贴合到壳体靠近电池侧,将手机壳靠近电池侧定义为内侧,手机壳背板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为高分子手机背板、紫外线屏蔽层、含有变色材料的变色层、赋予手机壳整体颜色的底色层,其中紫外线屏蔽层和变色层为多层叠加结构,一层紫外线屏蔽层一层变色层叠加组合为一个整体层,一般需要1~3个整体层,各层间使用粘合剂进行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手机背板的透光率在7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屏蔽层与变色层是匹配关系,紫外线屏蔽层具有紫外屏蔽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屏蔽层与变色层是匹配关系,紫外线屏蔽层的形状可以根据变色层的需求进行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在外观上以花纹、图案或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变色或褪色将其遮盖的花纹、图案或文字表现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色层为具有一定颜色、纹理、形状的金属或者聚合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次变色手机壳还包括功能层,为手机壳提供额外的强度支撑或颜色花纹效果,功能层可根据需要添加到手机壳的任何层之间,并通过粘合剂与上下层进行粘接。
CN202021419325.0U 2020-07-18 2020-07-18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Active CN213367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9325.0U CN213367832U (zh) 2020-07-18 2020-07-18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9325.0U CN213367832U (zh) 2020-07-18 2020-07-18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7832U true CN213367832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9325.0U Active CN213367832U (zh) 2020-07-18 2020-07-18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78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25602U (zh) 一种高透光彩色光伏组件
CN210151012U (zh) 一种抗黄变炫彩防爆膜
CN213367832U (zh) 一种多层次变色手机壳
CN213184311U (zh) 一种方便更换色彩的光伏组件
JP2019084821A (ja) 光透過性加飾フィルム、光透過性加飾フィルムを含む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照明表示装置
CN208940012U (zh) 一种移动终端结构
US20130306247A1 (en) One-Way Perforated vinyl (polyvinyl chloride) completed window screen with limited daylight privacy and with or without designed images (within and wrapped around the window screen frame)
CN202055473U (zh) 一种变色木地板
CN209724069U (zh) 智能调光渐变的中空玻璃
KR101159812B1 (ko) 실온 변화에 변색하는 가구용 몰딩재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9274786A (zh) 外观件、手机后盖及电池组件
CN201707517U (zh) 液晶显示用面壳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460055Y1 (ko) 실온 변화에 변색하는 가구용 몰딩재
CN209365534U (zh) 一种改进的帐篷面料
CN212022183U (zh) 膜片结构、壳体和电子设备
WO2022049138A1 (en) Backsheet, solar module and use of a dye
CN209167577U (zh) 有色光学膜片
CN201550732U (zh) 一种多层伞面绸
CN104780729A (zh) 外壳及具有所述外壳的移动终端
CN208630122U (zh) 具有非连续背光效果的装饰转印箔
CN207466020U (zh) 一种立体图文遮阳布
CN204612111U (zh) 带有彩色图案的空调面板
CN205233864U (zh) 太阳能电致变色餐用-棋盘多用桌
CN207077839U (zh) 光感变色智能手机屏幕保护膜
CN218404020U (zh) 一种近红外光护眼的屏幕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