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1644U -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1644U
CN213361644U CN202022210389.6U CN202022210389U CN213361644U CN 213361644 U CN213361644 U CN 213361644U CN 202022210389 U CN202022210389 U CN 202022210389U CN 213361644 U CN213361644 U CN 213361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rame
supporting
driving
limiting portion
fix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03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广
丛华伟
于悦生
丛强滋
孙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03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1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1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1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该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框架、可动框架和支撑机构,可动框架与固定框架活动连接,可动框架能相对固定框架转动而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支撑机构包括限位部、支撑件和驱动件,限位部设置于可动框架和固定框架中的一个,支撑件与可动框架和固定框架中的另一个通过枢接轴枢接,用户可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件绕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且驱动件能驱动支撑件绕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件与限位部配合或分离,当支撑件与限位部配合时,可将可动框架通过支撑件支撑于打开位置,当支撑件与限位部分离时,可调节可动框架与固定框架的相对角度,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用户自助办理业务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助设备通常包括显示屏,用户能通过显示屏自助办理相关业务。相关技术提供的自助设备还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可动框架和固定框架,显示屏设置于可动框架,可动框架能够相对固定框架转动不同角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的需求。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调节可动框架转动的操作过程繁琐,不利于用户自助办理业务的高效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自助设备,在通过调节可动框架转动以调节显示屏角度时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组件,该支架组件包括:
固定框架;
可动框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可动框架能相对所述固定框架转动而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限位部、支撑件和驱动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可动框架和所述固定框架中的一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可动框架和所述固定框架中的另一个通过枢接轴枢接,所述支撑件能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或分离,当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时,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可动框架支撑于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部分离时,所述可动框架能相对所述固定框架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可动框架和所述固定框架两者中的一个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支撑件绕所述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或分离。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可动框架通过所述枢接轴枢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可动框架插接,且所述驱动件能相对所述可动框架移动,以驱动所述支撑件绕所述枢接轴的轴线转动。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动框架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导向槽插接且能沿所述导向槽运动,且所述驱动件的第一端在所述驱动件移动时能够与所述支撑件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撑件绕所述枢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驱动件的第二端伸至所述可动框架的外部。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传动杆和支撑杆,所述枢接轴位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传动杆的交汇处;
当所述驱动件相对所述可动框架移动时,所述驱动件能与所述传动杆抵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绕所述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杆能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或分离。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具有绕所述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以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运动趋势。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动框架具有正面侧和背面侧,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枢接轴位于所述背面侧,所述可动框架还设有开口,所述传动杆能穿过所述开口伸至所述正面侧,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正面侧。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通过转轴枢接,所述限位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转轴之间;
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转动,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任一者配合或分离。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可动框架通过所述枢接轴枢接,所述固定框架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可动框架由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支撑件嵌设于安装槽内。
作为支架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可动框架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件能相对所述可动框架运动而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当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无作用力;当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绕所述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或分离;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可动框架和所述驱动件之间,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驱动件始终具有向所述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助设备,包括显示屏及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支架组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可动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该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框架、可动框架和支撑机构。可动框架与固定框架活动连接,可动框架能相对固定框架转动而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支撑机构包括限位部、支撑件和驱动件,限位部设置于可动框架和固定框架中的一个,支撑件与可动框架和固定框架中的另一个通过枢接轴枢接,支撑件能与限位部配合或分离,当支撑件与限位部配合时,支撑件将可动框架支撑于打开位置,当支撑件与限位部分离时,可动框架能相对固定框架于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驱动件与可动框架和固定框架两者中的一个活动连接,且驱动件能驱动支撑件绕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件与限位部配合或分离。用户可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件绕枢接轴的轴线转动,当支撑件与限位部配合时,可将可动框架通过支撑件支撑于打开位置,当支撑件与限位部分离时,可调节可动框架与固定框架的相对角度,实现对显示屏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用户自助办理业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支撑件与第一限位部配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支撑件与第二限位部配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支撑件嵌设于安装槽);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中:
1-固定框架;11-安装槽;12-避让槽;
2-可动框架;21-导向槽;22-开口;23-正面侧;24-背面侧;25-第一导向柱;26-安装板;27-面板;271-窗口;
3-支撑机构;31-限位部;311-第一限位部;312-第二限位部;32-支撑件;321-传动杆;322-支撑杆;33-驱动件;331-避位孔;332-第二导向柱;34-转轴;35-弹性件;
4-枢接轴;
5-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助设备,包括显示屏5和支架组件,显示屏5设置于支架组件的可动框架2。可动框架2可相对支架组件的固定框架1转动以调节可动框架2的角度,进而调节显示屏5相对自助设备的机架的角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支撑件32与第一限位部311配合);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支撑件32与第二限位部312配合);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支撑件32嵌设于安装槽1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二。请参照图1至9所示,该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框架1、可动框架2和支撑机构3。其中,可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活动连接,可动框架2能相对固定框架1转动而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支撑机构3包括限位部31、支撑件32和驱动件33,限位部31设置于可动框架2和固定框架1中的一个,支撑件32与可动框架2和固定框架1中的另一个通过枢接轴4枢接,支撑件32能与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当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配合时,支撑件32将可动框架2支撑于打开位置,当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分离时,可动框架2能相对固定框架1于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驱动件33与可动框架2和固定框架1两者中的一个活动连接,且驱动件33能驱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用户可通过驱动件33驱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当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配合时,可将可动框架2通过支撑件32支撑于打开位置,当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分离时,可通过可动框架2能相对固定框架1转动以调节可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的相对角度,实现对显示屏5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用户自助办理业务的效率。
可选地,请参照图1、图2、图4至图7,限位部31设置于固定框架1,支撑件32与可动框架2通过枢接轴4枢接。驱动件33与可动框架2插接,且驱动件33能相对可动框架2移动,以驱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中,可动框架2位于固定框架1上方,当需要将可动框架2置于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时,在使可动框架2转动的过程中,支撑件32随可动框架2同时运动,从而可直接通过驱动件33驱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以使通过支撑件32将可动框架2支撑于打开位置或使可动框架2由打开位置转动至闭合位置,操作便捷。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件33还可活动地设置于固定框架1,限位部31还可设置于可动框架2,支撑件32对应地与固定框架1通过枢接轴4枢接。
可选地,请参照图6和图9,可动框架2设有导向槽21,驱动件33与导向槽21插接,且能沿导向槽21运动,且驱动件33的第一端在驱动件33移动时能够与支撑件32配合,以驱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驱动件33的第二端伸至可动框架2的外部。可通过导向槽21保证驱动件33的移动方向稳定,并且用户可通过按压驱动件33的第二端以驱动支撑件32转动,进而调节可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的相对位置。其中,导向槽21可以设置成长槽,或者多个沿驱动件33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短槽。
可选地,请参照图4至图7,支撑件32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传动杆321和支撑杆322,枢接轴4位于支撑杆322和传动杆321的交汇处;当驱动件33相对可动框架2移动时,驱动件33能与传动杆321抵接,并驱动支撑杆32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杆322能与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具体地,枢接轴4位于支撑杆322的第一端和传动杆321的交汇处,支撑杆322的第二端能与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通过使传动杆321和支撑杆322呈角度设置,可使得驱动件33的第一端与传动杆321能可靠接触,进而使得驱动件33移动时能更可靠地驱动支撑杆322转动。优选地,枢接轴4固定设置于支撑件32,枢接轴4与可动框架2可转动地插接。进一步优选地,枢接轴4和支撑件32一体设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枢接轴4还可设置于可动框架2。
可选地,支撑件32的重心位于支撑杆322,支撑杆32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具有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与限位部31配合的运动趋势。如此设置可使得可动框架2由闭合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时,支撑杆322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支撑于可动框架2和固定框架1之间,不需要额外设置驱动力,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可选地,请参照图4至图7,可动框架2具有正面侧23和背面侧24,支撑杆322和枢接轴4位于背面侧24,可动框架2还设有开口22,传动杆321能穿过开口22伸至正面侧23,驱动件33位于正面侧23。如此设置使得驱动件33不会阻碍可动框架2向闭合位置转动,从而使可动框架2位于闭合位置时,可动框架2能与固定框架1可靠贴合,提高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优选地,传动杆321能与开口22的槽壁抵接,以限制可动框架2相对固定框架1的最大打开角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图2和图4,可动框架2与固定框架1通过转轴34枢接,限位部3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第一限位部311位于第二限位部312和转轴34之间;驱动件33能够驱动支撑件32转动,以使支撑件32与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中的任一者配合或分离。如此设置,可使可动框架2相对固定框架1位于两个不同的角度打开,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需求。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22远离枢接轴4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311及第二限位部312配合或分离,且当支撑杆322远离枢接轴4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311配合时,可动框架2相对固定框架1的打开角度最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根据需要使限位部31包括与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均间隔设置的第三限位部,可动框架2相对固定框架1将具有三个不同的打开角度。
可选地,请参照图1、图2、图4和图8,固定框架1设有安装槽11,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均位于安装槽11内,当可动框架2由打开位置运动至闭合位置时,支撑件32嵌设于安装槽11内。如此设置,可避免可动框架2位于闭合位置时,支撑件32与固定框架1发生干涉。优选的,第一限位部311为凸起,第二限位部312为凹槽,当可动框架2位于闭合位置时,传动杆321与第一限位部311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二限位部312的上方,如此设置可使得支撑件32嵌设于安装槽11时能减少占用的空间,利于实现结构的紧凑性。并且当需要将可动框架2置于打开位置时,只需要先将可动框架2抬起,然后反向推动可动框架2,即可使支撑杆322支撑于第一限位部311或第二限位部312;当需要将可动框架2置于闭合位置时,只需先将位于打开位置的可动框架2抬起,然后在驱动件33的第一端施加作用力,即可使支撑件32与第一限位部311或第二限位部312脱离,可动框架2能由打开位置运动至闭合位置,操作简单。
可选地,安装槽11内还设有避让槽12,避让槽12位于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之间,且当可动框架2位于闭合位置时,支撑件32嵌设于安装槽11且传动杆321嵌设于避让槽12,具体地,当可动框架2位于打开位置时,传动杆321插入开口22,当可动框架2位于闭合位置时,传动杆321退出开口22,并嵌设于安装槽11内的避让槽12,如此可避免传动杆321与固定框架1发生干涉。
可选地,支撑杆322远离枢接轴4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附图中未示出),安装槽11的槽口设有限位件(附图中未示出),限位件能与限位凸起抵接以限制支撑杆322远离枢接轴4的一端与安装槽11分离。如此设置可避免可动框架2转动过快导致支撑杆322远离枢接轴4的一端与安装槽11分离,进而使支撑杆322远离枢接轴4的一端能与第一限位部311或第二限位部312可靠地配合或分离。
可选地,请参照图4和图9,驱动件33能相对可动框架2运动而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当驱动件33位于初始位置时,驱动件33与支撑件32之间无作用力,当驱动件33位于工作位置时,驱动件33驱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支撑机构3还包括弹性件35,弹性件35连接于可动框架2和驱动件33之间,弹性件35被配置为使驱动件33始终具有向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优选为压簧,可动框架2上设有第一导向柱25,驱动件33上设有避位孔331,避位孔331的侧壁凸设有第二导向柱332,第一导向柱25位于避位孔331内并且与第二导向柱332相对,压簧设置于避位孔331内,且压簧同时套设于第一导向柱25和第二导向柱332,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可动框架2和驱动件33抵接,当驱动件33位于初始位置时,按压驱动件33的第二端,驱动件33压缩压簧,同时驱动件33的第一端与传动杆321抵接,并推动支撑件32绕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支撑件32与限位部31配合;当松开驱动件33的第二端时,驱动件33在压簧的弹性力下向初始位置移动,使驱动件33和传动杆321之间无作用力。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5还可设置为拉簧或者扭簧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驱动件33位于初始位置时,驱动件33的第一端与传动杆321分离。在其它实施例中,当驱动件33位于初始位置时,驱动件33的第一端与传动杆321接触,且两者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可选地,可动框架2包括安装板26和面板27,安装板26位于可动框架2的背面,面板27位于可动框架2的正面,导向槽21和开口22均设置于安装板26,显示屏5通过安装板26和面板27固定,并且面板27上设有与显示屏5相对的窗口271,驱动件33活动位于安装板26和面板27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用户无法接触到驱动件33的第一端,进而保证了驱动件33活动地顺畅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框架(1);
可动框架(2),所述可动框架(2)与所述固定框架(1)活动连接,所述可动框架(2)能相对所述固定框架(1)转动而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限位部(31)、支撑件(32)和驱动件(33),所述限位部(31)设置于所述可动框架(2)和所述固定框架(1)中的一个,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可动框架(2)和所述固定框架(1)中的另一个通过枢接轴(4)枢接,所述支撑件(32)能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当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时,所述支撑件(32)将所述可动框架(2)支撑于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限位部(31)分离时,所述可动框架(2)能相对所述固定框架(1)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驱动件(33)与所述可动框架(2)和所述固定框架(1)两者中的一个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件(33)能驱动所述支撑件(32)绕所述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1)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1),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可动框架(2)通过所述枢接轴(4)枢接,所述驱动件(33)与所述可动框架(2)插接,且所述驱动件(33)能相对所述可动框架(2)移动,以驱动所述支撑件(32)绕所述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2)设置有导向槽(21),所述驱动件(33)与所述导向槽(21)插接且能沿所述导向槽(21)运动,且所述驱动件(33)的第一端在所述驱动件(33)移动时能够与所述支撑件(32)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撑件(32)绕所述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所述驱动件(33)的第二端伸至所述可动框架(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传动杆(321)和支撑杆(322),所述枢接轴(4)位于所述支撑杆(322)和所述传动杆(321)的交汇处;
当所述驱动件(33)相对所述可动框架(2)移动时,所述驱动件(33)能与所述传动杆(321)抵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322)绕所述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杆(322)能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杆(322),所述支撑杆(32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具有绕所述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的运动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2)具有正面侧(23)和背面侧(24),所述支撑杆(322)和所述枢接轴(4)位于所述背面侧(24),所述可动框架(2)还设有开口(22),所述传动杆(321)能穿过所述开口(22)伸至所述正面侧(23),所述驱动件(33)位于所述正面侧(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2)与所述固定框架(1)通过转轴(34)枢接,所述限位部(3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12),所述第一限位部(311)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312)和所述转轴(34)之间;
所述驱动件(33)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32)转动,以使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12)中的任一者配合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可动框架(2)通过所述枢接轴(4)枢接,所述固定框架(1)设有安装槽(11),所述第一限位部(3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312)均位于所述安装槽(11)内,当所述可动框架(2)由所述打开位置运动至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支撑件(32)嵌设于安装槽(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3)与所述可动框架(2)活动连接,且所述驱动件(33)能相对所述可动框架(2)运动而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当所述驱动件(33)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件(33)与所述支撑件(32)之间无作用力;当所述驱动件(33)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件(33)驱动所述支撑件(32)绕所述枢接轴(4)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支撑件(32)与所述限位部(31)配合或分离;
所述支撑机构(3)还包括弹性件(35),所述弹性件(35)连接于所述可动框架(2)和所述驱动件(33)之间,所述弹性件(35)被配置为使所述驱动件(33)始终具有向所述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
10.一种自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5)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组件,所述显示屏(5)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可动框架(2)。
CN202022210389.6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Active CN213361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0389.6U CN213361644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0389.6U CN213361644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1644U true CN213361644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0389.6U Active CN213361644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1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7090B (zh) 显示装置
EP1855045A1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display unit
CN213361644U (zh) 一种支架组件及自助设备
CN210890692U (zh) 隐藏式投影装置
WO2006099124A2 (en) Apparatus for moving a cover of furniture
JP3063920U (ja) 液晶モニタ―の昇降装置
CN213656136U (zh) 一种坐席电脑监控台全向调节装置
CN11135092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21004604U (zh) 一种升降轮及显示装置
JP2001231641A (ja) 収納体の昇降機構
CN112344163A (zh) 屏幕翻转装置及其应用的自助设备
JP2001029146A (ja) 収納体の昇降機構
CN111565534A (zh) 电子设备、电子系统
CN209783576U (zh) 一种建筑物沉降检测装置
CN215257000U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折叠风扇
CN219734897U (zh) 一种支架
CN117366416A (zh) 一种翻转悬停机构及其视觉设备
CN220770756U (zh) 多功能支架及显示装置
CN219414101U (zh) 一种具有锁扣结构的显示屏支架
CN221042953U (zh) 一种手机夹紧支架
CN21889884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图书管理书架
CN216873707U (zh) 一种标准化集中式dtu间隔结构
CN217440542U (zh) 铰链和终端设备
CN220438972U (zh) 一种维护方便的影院用售票机
CN217975852U (zh) 用于提升推拉门的提升装置及提升推拉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