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7533U -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7533U
CN213357533U CN202021637159.1U CN202021637159U CN213357533U CN 213357533 U CN213357533 U CN 213357533U CN 202021637159 U CN202021637159 U CN 202021637159U CN 213357533 U CN213357533 U CN 213357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culture dish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71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根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nyong Dingy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371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7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7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7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弧形凹槽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与弧形凹槽相互连通,所述弧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圆形凹槽。该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具备可以单独的对培养皿进行拿出,进而防止外部的空气直接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避免空气中含有的杂质以及细菌和灰尘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保证其他培养皿不会受到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背景技术
生物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能源学等各学科的结合,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医药、食品、农林、园艺、化工、冶金、采油、发酵罐新技术和新底物的环保等方面。
生物工程研究过程中难免会用到培养皿,但是现有的培养皿存放装置在对培养皿拿出时,会导致外部空气直接进入培养皿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空气携带的细菌以及杂质和灰尘会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造成存放装置内部的其他培养皿内部的生物受到影响以及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具备可以单独的对培养皿进行拿出,进而防止外部的空气直接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避免空气中含有的杂质以及细菌和灰尘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保证其他培养皿不会受到损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培养皿存放装置在对培养皿拿出时,会导致外部空气直接进入培养皿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空气携带的细菌以及杂质和灰尘会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造成存放装置内部的其他培养皿内部的生物受到影响以及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弧形凹槽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与弧形凹槽相互连通,所述弧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夹持装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复位通槽,所述复位通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复位通槽开设在弧形凹槽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所述复位通槽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通槽的下端与弧形通槽相互连通,所述复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门。
优选的,所述培养皿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固定连接在圆形凹槽的前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套管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活动套接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套管的后端延伸出第一套管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套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圆形凹槽的后侧内壁上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后侧内壁上同样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外一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同样活动套接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套管的前端延伸出第一套管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套管的前端同样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前侧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夹板的上端高出圆形凹槽的上端5cm
优选的,所述夹板为弧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当需要对夹板夹持的培养皿进行拿出时,只需要转动转盘,进而转盘受力带动转动杆在轴承的内圈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设置的转盘的左侧活动卡接在弧形通槽的内部,进而当转盘转动时,带动夹板所夹持的培养皿进行转动,进而当夹板移动到复位门的位置时,通过转盘的继续转动,进而通过设置的夹板高出圆形凹槽,进而夹板与复位门接触,进而通过转盘的继续转动,进而夹板对复位门受力,进而复位门受力时带动复位弹簧发生转动,进而复位门打开,进而夹板以及培养皿从复位通槽的内部转出,进而当夹板从复位通槽的内部转出时,不再对复位门受力,进而复位弹簧带动复位门重新闭合,进而具备可以单独的对培养皿进行拿出,进而防止外部的空气直接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避免空气中含有的杂质以及细菌和灰尘进入存放装置的内部,进而保证其他培养皿不会受到损伤。
2、该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进而通过设置在第一套管内部的弹簧,进而当夹板受力时带动第二套管受力,进而第二套管压迫弹簧进行收缩,进而使第二套管能够缩入第一套管的内部,进而使夹板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培养皿,进而通过设置的橡胶垫本身具有弹性,进而使夹板在对培养皿进行夹持时不会造成培养皿损坏,进而提高培养皿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弧形凹槽、3密封门、4弧形通槽、5转动杆、6转盘、7轴承、8复位通槽、9复位弹簧、10复位槽、11复位门、12圆形凹槽、13第一套管、14第二套管、15夹板、16橡胶垫、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箱体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2,弧形凹槽2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弧形通槽4,弧形通槽4与弧形凹槽2相互连通,弧形凹槽2上设置有密封门3,通过设置的密封门3可以对弧形凹槽2进行遮盖,弧形凹槽2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复位通槽8,复位通槽8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复位槽10,复位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复位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门11,复位通槽8的下端与弧形通槽4相互连通,箱体1的内部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7,轴承7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上固定套接有转盘6,转盘6的左侧活动卡接在弧形通槽4的内部,转盘6上开设有圆形凹槽12,圆形凹槽12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13,第一套管13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14,第二套管14活动套接在第一套管13的内部,第二套管14的后端延伸出第一套管13的后表面,第二套管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5,夹板15为弧形,夹板15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圆形凹槽12的后侧内壁上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13,第一套管13的后侧内壁上同样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另外一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14,第二套管14同样活动套接在第一套管13的内部,第二套管14的前端延伸出第一套管13的前表面,第二套管14的前端同样固定连接有夹板15,夹板15的上端高出圆形凹槽12的上端,夹板15同样为弧形,夹板15的前侧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通过设置的两个夹板15为弧形,进而可以使培养皿放置在两个夹板15之间,进而完成对培养皿的固定,进而防止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培养皿发生倾斜歪倒的现象,进而对培养皿进行保护,进而使培养皿内部的生物进行保护,进而避免培养皿摔碎对培养的生物造成损伤,进而通过设置在第一套管13内部的弹簧17,进而当夹板15受力时带动第二套管14受力,进而第二套管压迫弹簧17进行收缩,进而使第二套管14能够缩入第一套管13的内部,进而使夹板15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培养皿,进而通过设置的橡胶垫16本身具有弹性,进而使夹板15在对培养皿进行夹持时不会造成培养皿损坏。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夹板15夹持的培养皿进行拿出时,只需要转动转盘6,进而转盘6受力带动转动杆5在轴承7的内圈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设置的转盘6的左侧活动卡接在弧形通槽4的内部,进而当转盘6转动时,带动夹板15所夹持的培养皿进行转动,进而当夹板15移动到复位门11的位置时,通过转盘6的继续转动,进而通过设置的夹板15高出圆形凹槽12,进而夹板15与复位门11接触,进而通过转盘6的继续转动,进而夹板15对复位门11受力,进而复位门11受力时带动复位弹簧9发生转动,进而复位门11打开,进而夹板15以及培养皿从复位通槽8的内部转出,进而当夹板15从复位通槽8的内部转出时,不再对复位门11受力,进而复位弹簧9带动复位门11重新闭合,进而夹板15所夹持的培养皿位于弧形凹槽2的内部,进而只需要对培养皿进行拿出就可以了,进而避免了传统的打开培养箱门的时候,所以的培养皿都暴露在空气当中,进而提高培养皿的安全系数,进而减少外部的空气进入培养箱的内部,进而避免细菌的进入,进而提高所培养生物的安全系数,进而通过设置在第一套管13内部的弹簧17,进而当夹板15受力时带动第二套管14受力,进而第二套管压迫弹簧17进行收缩,进而使第二套管14能够缩入第一套管13的内部,进而使夹板15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培养皿,进而通过设置的橡胶垫16本身具有弹性,进而使夹板15在对培养皿进行夹持时不会造成培养皿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弧形凹槽(2),所述弧形凹槽(2)上设置有密封门(3),所述弧形凹槽(2)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弧形通槽(4),所述弧形通槽(4)与弧形凹槽(2)相互连通,所述弧形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箱体(1)的内部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内圈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上固定套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上开设有圆形凹槽(12),所述圆形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夹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复位通槽(8),所述复位通槽(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复位通槽(8)开设在弧形凹槽(2)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所述复位通槽(8)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复位槽(10),所述复位通槽(8)的下端与弧形通槽(4)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复位弹簧(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套管(13),所述第一套管(13)固定连接在圆形凹槽(12)的前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套管(13)的前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14),所述第二套管(14)活动套接在第一套管(13)的内部,所述第二套管(14)的后端延伸出第一套管(13)的后表面,所述第二套管(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5),所述夹板(15)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12)的后侧内壁上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13),所述第一套管(13)的后侧内壁上同样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另外一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14),所述第二套管(14)同样活动套接在第一套管(13)的内部,所述第二套管(14)的前端延伸出第一套管(13)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套管(14)的前端同样固定连接有夹板(15),所述夹板(15)的前侧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5)的上端高出圆形凹槽(12)的上端5cm。
CN202021637159.1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Active CN213357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7159.1U CN213357533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7159.1U CN213357533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7533U true CN213357533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7159.1U Active CN213357533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7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57533U (zh) 一种用于存放培养皿的生物工程用培养箱
CN209052701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盒
CN217351336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全温培养箱
CN214088518U (zh) 一种生产高效微生物菌肥的菌种培养罐
CN214528986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胃癌细胞培养箱
CN213611427U (zh) 一种生物酶存放装置
CN209797992U (zh) 一种新型大容量细胞培养架
CN213295371U (zh) 一种叠加式细胞培养皿
CN204490877U (zh) 一种培养皿
CN111891558A (zh) 一种医疗培养皿安全存放装置
CN214270869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的划痕装置
CN202849417U (zh) 便于观察细胞病理改变的培养装置
CN213977621U (zh) 一种生物培养箱
CN214300178U (zh) 一种方便更换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皿
CN202766542U (zh) 用于培养生物细胞的培养皿
CN216192250U (zh) 一种磁合培养皿
CN206624874U (zh) 一种生物培养器皿
CN205035392U (zh) 一种医用细胞培养皿
CN217779387U (zh) 一种酵母无细胞菌株消毒后保存用存放柜
CN221026228U (zh) 一种多工位取放生物器皿机构
CN212833780U (zh) 一种用于室外采集、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培养皿
CN210916033U (zh) 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基的平皿
CN211595658U (zh) 一种医学实验用培养箱
CN215404203U (zh) 一种高识别度型玻璃培养皿
CN211871939U (zh) 一种便携式微生物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No. 97, Feihu Road, Heshan street, Pujiang County, Chengdu, Sichuan 6116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anyong Dingy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3302, building A3, Zhonghai Yucheng (Beiyuan),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 Gen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