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4976U -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4976U
CN213344976U CN202022085397.2U CN202022085397U CN213344976U CN 213344976 U CN213344976 U CN 213344976U CN 202022085397 U CN202022085397 U CN 202022085397U CN 213344976 U CN213344976 U CN 213344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art
support
adjustment structure
supporting
suppor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53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qiao renyi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icu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icu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icu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53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4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4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4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调整结构及包含该支撑调整结构的背靠装置。支撑调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间隔设置,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连,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绕连接部的卡槽。支撑调整结构通过卡槽方便的安装在背靠装置的两个支撑板上,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整支撑调整结构与支撑板的相对位置,提高背靠装置的支撑效果和使用者的舒适度。背靠装置包括支撑调整结构,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灵活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背靠装置的支撑效果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调整结构及包含该支撑调整结构的背靠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座椅时,由于使用场景和使用时长不同,很难长时间让背部与座椅靠背贴合,大部分时间腰部会悬空无倚靠,长时间久坐就会导致背部不适。
为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背靠装置,较为常见的一类背靠装置,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后侧设有缓冲件,为支撑板提供缓冲力。该类背靠装置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人们使用座椅时的舒适性。但针对不同使用人群(高矮胖瘦)、不同使用状态(工作状态、休闲状态),在使用时这些背靠装置,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导致背靠装置达不到其预定使用效果或者降低了其使用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背靠装置的支撑调整结构,能够与背靠装置配合,方便的调整对使用者的支撑,提高支撑效果和使用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调整结构,在其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调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间隔设置,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绕连接部的卡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间隔方向上,第一支撑部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厚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为弧面;和/或
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为弧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弧面为外凸弧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为平面;和/或
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为平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整体为梭形;和/或
第二支撑部整体为梭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整体为长方体;和/或
第二支撑部整体为长方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外套设有一外套;和/或
第二支撑部外套设有一外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为弹性软质材料制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弹性软质材料为海绵、记忆棉、硅胶、乳胶或聚酯纤维材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硬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上具凸凹结构设计;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上具凸凹结构设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透气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靠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的支撑调整结构,支撑调整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任一相对的两部分卡槽卡设在两个支撑板,并能够沿两个支撑板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调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间隔设置,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绕连接部的卡槽。支撑调整结构通过卡槽方便的安装在背靠装置的两个支撑板上,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整支撑调整结构与支撑板的相对位置,提高背靠装置的支撑效果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装置,包括支撑调整结构,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灵活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背靠装置的支撑效果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为说明目的提供,图中各部件的比例与数量不一定与实际产品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支撑调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支撑调整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背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半剖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背靠装置另一种支撑方式的半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另一种背靠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半剖示意图;
图8是图6中背靠装置另一种支撑方式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支撑调整结构;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连接部;14:卡槽;10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调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连接部13,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间隔设置,连接部13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 12之间,连接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之间形成绕连接部13的卡槽,使支撑调整结构1能够多方向的与背靠装置的支撑板结构。
使用时,支撑调整结构1通过卡槽14安装在背靠装置的两个支撑板上,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整支撑调整结构1与支撑板的相对位置,提高背靠装置的支撑效果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为了进一步适用不同的人群和使用场景,提高调整精度。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 的间隔方向上,第一支撑部11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部12的厚度。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第一支撑部11或者第二支撑部12支撑。
为了提高舒适度,支撑调整结构1采用弹性软质材料,例如海绵、记忆棉、硅胶、乳胶或聚酯纤维材料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和连接部13 为一体结构,其整体采用同一材质,例如海绵、记忆棉、硅胶、乳胶或聚酯纤维材料等。优选地,可在第一支撑部11和/或第二支撑部12 外套设一外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均采用弹性软质材料,例如海绵、记忆棉、硅胶、乳胶或聚酯纤维材料等,但选用不同材质,使两者具有不同硬度,例如,第一支撑部11的硬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硬度。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可以仅其中一个采用弹性软质材料,例如海绵、记忆棉、硅胶、乳胶或聚酯纤维材料等。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远离第二支撑部12的一侧面(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为弧面,即第一支撑部11的外侧面为弧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外侧面均为弧面。
优选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弧面为外凸弧面。
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的外侧面也可以为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支撑部11和/或第二支撑部12 的外侧面设置凸凹结构或纹路设计,使其具有一定按摩或防滑效果。在一些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中或第二支撑部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在相应的外侧面上形成凸凹结构。在另外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中或第二支撑部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形成凸凹的纹路设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第一支撑部11和/或第二支撑部12整体为梭形,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另一方面针对具体有外凸弧面的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位厚度最大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
当然,在一些相对较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和/或第二支撑部12也可以整体为长方体。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11 和/或第二支撑部12的整体形状也可为圆盘状或其他薄多边体结构。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透气孔,能够提高透气性。在一些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上的透气孔为贯穿第一支撑部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第二支撑部上的透气孔为贯穿第二支撑部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背靠装置,在两个支撑板 100之间设置的支撑调整结构1,该支撑调整结构1可以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支撑调整结构,该支撑调整结构1通过任一分居在连接部13相对两侧的两部分卡槽14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00连接,连接部13位于两个撑板100的之间。卡槽14与支撑板100的厚度相匹配,使支撑调整结构1能够固定支撑板100的任一所需位置。
参见图3-图5所示,所使用支撑调整结构1,其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均梭形,外侧面均为外凸弧面,第一支撑部11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部12的厚度,并且其与支撑板100结合后,支撑调整结构1的长度方向呈左右设置。参见图3和图4所示,采用第二支撑部12支撑使用者。参见图5所示,采用第一支撑部11支撑使用者。支撑调整结构1至少可以沿图3中的箭头方向沿支撑板100移动,以调整支撑调整结构1与支撑板100的相对位置。
参见图6-图8所示,支撑调整结构1与支撑板100结合后,其长度方向呈上下设置,参见图6和图7所示,采用第二支撑部12支撑使用者。参见图8所示,采用第一支撑部11支撑使用者。支撑调整结构 1至少可以沿图6中的箭头方向沿支撑板100移动,以调整支撑调整结构1与支撑板100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背靠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一种具有两个间隔支撑板或类似结构的背靠装置,在此不限定背靠装置的其它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调整结构能够与背靠装置的两个支撑板结合,灵活方便的调整支撑调整结构相对支撑板的位置,提高背靠装置的支撑效果和使用者的舒适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不存在方案冲突的情况下,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绕所述连接部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间隔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为弧面;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外凸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为平面;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整体为梭形;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整体为梭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整体为长方体;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整体为长方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外套设一外套;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外套设有一外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弹性软质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质材料为海绵、记忆棉、硅胶、乳胶或聚酯纤维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硬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面上具凸凹结构设计;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上具凸凹结构设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透气孔。
14.一种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调整结构,所述支撑调整结构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任一相对的两部分卡槽卡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板,并能够沿两个所述支撑板滑动。
CN202022085397.2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Active CN213344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5397.2U CN213344976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5397.2U CN213344976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4976U true CN213344976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5397.2U Active CN213344976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4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7676A (en) Variable support pillow
CA1209283A (en) Sleeping mattress
US9167924B2 (en) Ergonomical pillow for head rest
JP7470666B2 (ja) マットレス
CN213344976U (zh) 一种背靠装置及其支撑调整结构
US20140033438A1 (en) Ergonomical pillow for head rest
KR200440193Y1 (ko) 통풍 구멍을 구비한 쿠션
CN209863144U (zh) 一种可调整软硬舒适度的枕头
CN210471745U (zh) 一种组合枕
CN216797149U (zh) 健康床垫
CN210870602U (zh)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CN214433422U (zh) 一种组合枕头
CN212185858U (zh) 一种量子座椅靠垫
CN219323295U (zh) 午睡枕
CN213786440U (zh) 一种分区多点支撑的支撑垫
CN217365276U (zh) 一种午睡枕
CN210383485U (zh) 新型枕头
CN209769790U (zh) 一种床垫
CN221044690U (zh) 一种模块化个性定制枕头
AU2021100726A4 (en) Upholstered furniture core and upholstered furniture item
CN217089885U (zh) 一种工字型背幅及背包
US20230093997A1 (en) Mattress having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structure
KR200198751Y1 (ko) 상체의 크기에 따라 선택이 자유로운 인체공학 베개
CN218651227U (zh) 一种颈椎枕
CN218246538U (zh) 一种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8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qiao reny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09 / F, 14 / F, Huafeng youth entrepreneurship base, jia'an Road,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INICUT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