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4470U -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4470U
CN213344470U CN202021834583.5U CN202021834583U CN213344470U CN 213344470 U CN213344470 U CN 213344470U CN 202021834583 U CN202021834583 U CN 202021834583U CN 213344470 U CN213344470 U CN 213344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sewing
double
sided
plain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45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萧泳珊
王乐欧
徐江辉
温晓美
沈青松
周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tistry Guangzhou Fash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tistry Guangzhou Fash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istry Guangzhou Fash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tistry Guangzhou Fash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45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4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4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4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包括袖口,所述袖口由双面尼布料制成,所述双面尼布料为双层结构,所述袖口靠近边沿处车缝有车缝线,所述双面尼布料之间设置有直纹朴条,所述直纹朴条位于袖口靠近车缝线的外侧,所述直纹朴条与双面尼布料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直纹朴条与双面尼布料的连接件。本申请通过在止口处添加直纹朴条,直纹朴条可以有效降低车缝线处袖口的弹性,从而减少车缝处袖口的变形拉伸。

Description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装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双面尼服装是由两片绒面料,通过切割等工艺,把手感超好的薄薄两层缝合成一块,却找不到任何缝合的线头。双面尼的可贵之处在于,手感超好、薄薄两层的羊绒面料缝成一块,却找不到任何接合的缝线。由于不能机器复合,只能是手工一针一线缝制。
由于双面尼服装无挂面、无衬里的特点,其领角、驳角、袋盖拐角或者贴袋的拐角处、前门襟与底边交接拐角处等部位需要进行包角技术处理,其目的是使服装拐角处的毛边掩藏在面料中层,以保证服装拐角处的美观性。然而,因为双面羊绒面料的弹性比较大,在衣服的前襟、袖口、领子等位置的止口处,面料容易变形拉伸,成衣完成后分割线松垮,从而造成成衣的品质较差,影响服装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双面尼的止口处容易变形拉伸,影响服装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助于改善双面尼止口处容易变形拉伸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包括袖口,所述袖口由双面尼布料制成,所述双面尼布料为双层结构,所述袖口靠近边沿处车缝有车缝线,所述双面尼布料之间设置有直纹朴条,所述直纹朴条位于袖口靠近车缝线的外侧,所述直纹朴条与双面尼布料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直纹朴条与双面尼布料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车缝线翻开双面尼布料的两侧,将直纹朴条沿车缝线贴在双面尼布料之间,通过连接件将直纹朴条固定在袖口边沿处,后续再继续使用双面尼的缝合工艺进行缝合,从而实现直纹朴条的添加,直纹朴条可以有效降低车缝线处袖口的弹性,从而减少车缝处袖口的变形拉伸。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热熔胶,所述热熔胶分布在直纹朴条的其中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熔胶受热熔合,将直纹朴条贴附在双层面料的之间,从而实现直纹朴条在双层面料内侧的牢固贴合。采用热熔胶的连接方式牢固性较佳,工作人员贴合速度快,提高了双面尼服装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直纹朴条内填充有棉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绳的设置可以提高直纹朴条的弹性,确保直纹朴条能有效降低车缝处袖口弹性的同时,还能加强直纹朴条拉伸后的恢复能力,进一步延长了直纹朴条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袖口的内侧开设有拉伸口,所述双面尼布料的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远离直纹朴条并靠近袖口的边沿处,所述松紧带沿袖口的周向设置,所述松紧带相互接触的两端延伸出拉伸口,所述松紧带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松紧带收缩或扩张袖口的大小,松紧带的设置可以使袖口具有一定的收缩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袖口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第一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魔术贴对松紧带的两端进行贴合固定,从而可以快速实现松紧带的收紧或放松,方便着装者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袖口的内侧设置有裆布,所述裆布位于拉伸口的外侧用于遮挡拉伸口,所述裆布与袖口内侧的接触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裆布可以对松紧带的两端进行遮挡,可以有效减少出现松紧带的魔术贴粘附人体皮肤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松紧带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直纹朴条的宽度为0.8CM-1.2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车缝线离袖口边沿处的距离是1.8CM左右,通过限制该直纹朴条,避免直纹朴条宽度过小,不能有效实现对袖口车缝处拉伸变形的改善,同时还能将直纹朴条全部隐藏在双面尼布料内侧,以便于后续的缝制工作。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缝纫线,所述双面尼布料与直纹朴条之间通过缝纫线缝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将直纹朴条缝接在双层面料的内侧,与热熔胶连接的方式相比,该连接方式不容易出现脱胶现象,从而使直纹朴条在双层面料内的连接更为稳固,更为耐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沿车缝线翻开双面尼布料的两侧,将直纹朴条沿车缝线贴在双面尼布料之间,通过连接件将直纹朴条固定在袖口边沿处,后续再继续使用双面尼的缝合工艺进行缝合,从而实现直纹朴条的添加,直纹朴条可以有效降低车缝线处袖口的弹性,从而减少车缝处袖口的变形拉伸;
2.采用热熔胶连接直纹朴条与双层面料的方式贴合速度快,有利于工作人员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双面尼服装的生产效率,而采用缝纫线连接直纹朴条与双层面料的方式较为牢固,不会产生脱胶导致直纹朴条松脱的现象,从而使袖口车缝处更加不易变形拉伸,延长了服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双面尼布料双层剥开时的侧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袖口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袖口沿袖口轴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双面尼布料双层剥开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袖口;10、双面尼布料;12、拉伸口;2、车缝线;3、直纹朴条;4、松紧带;51、贴合面;52、被贴合面;6、裆布;71、贴合端;72、被贴合端;8、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1,防变形装置包括袖口1,袖口1由双面尼布料10制成,双面尼布料10为双层结构。袖口1靠近边沿处车缝有车缝线2,双面尼布料10的双层之间设置有直纹朴条3,直纹朴条3位于袖口1车缝线2外侧并沿着袖口1周向设置,直纹朴条3与双面尼布料1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可以将直纹朴条3连接在双层的双面尼布料10之间,降低袖口1车缝处的弹性,从而改善双面尼止口处容易拉伸变形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热熔胶(图中未示出),热熔胶贴附在直纹朴条3的其中一侧。当需要将直纹朴条3连接在双面尼布料10上时,首先剥开面料两层,一直剥到车缝线2位置,然后进行归烫,烫平布料,接着将直纹朴条3沿车缝线2放置在双面尼布料10之间,然后进行地熨烫,使直纹朴条3上的热熔胶熔化,从而使直纹朴条3与双面尼布料10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其中,直纹朴条3内还填充有棉绳(图中未示出),袖口1处容易产生拉扯现象,棉绳可以使直纹朴条3具有一定的收缩性,进一步延长袖口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3,袖口1的内侧开设有拉伸口12,双层的双面尼布料10之间设置有松紧带4,松紧带4远离直纹朴条3并靠近袖口1的边沿处,并且松紧带4沿袖口1的周向设置,松紧带4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拉伸口12,松紧带4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
固定件包括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又包括贴合面51和被贴合面52,贴合面51设置在松紧带4的其中一端,被贴合面52设置在松紧带4的另一端,贴合面51与被贴合面52相互贴合,从而实现松紧带4两端的固定。可通过拉伸或收缩松紧带4,从而实现袖口1的松紧度的调节,减少袖口1过度拉伸引起袖口1变形的情况发生。
此外,袖口1的内侧还设置有裆布6,裆布6用于遮挡延伸出拉伸口12的松紧带4,裆布6的一端与袖口1内侧缝纫在一起,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又包括贴合端71与被贴合端72,贴合端71设置在裆布6远离袖口1缝纫处的一端,被贴合端72设置在袖口1内侧,贴合端71与被贴合端72相互贴合,使裆布6遮挡松紧带4的两端,减少了松紧带4两端与人体皮肤的接触,提高了实用性。
一般车缝线2离袖口1边沿处的距离是1.8CM左右,为了避免直纹朴条3宽度过小,不能有效实现对袖口1车缝处拉伸变形的改善,同时还能将直纹朴条3全部隐藏在双面尼布料10内侧,以便于后续的缝制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直纹朴条3的宽度设置为0.8CM-1.2CM。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剥开双面尼布料10的两层,一直剥到车缝线2位置,然后进行归烫,烫平布料,接着将直纹朴条3沿车缝线2放置在双面尼布料10之间,然后进行地熨烫,使直纹朴条3上的热熔胶熔化,从而使直纹朴条3与双面尼布料10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双面尼布料10内的松紧带4可对袖口1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减少出现袖口1过度拉伸的现象,最终进一步加强袖口1车缝处的防拉伸变形能力。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的不同。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缝纫线8,直纹朴条3通过缝纫线8缝纫在双面尼布料10的内侧,采用缝纫线8的好处是直纹朴条3与双面尼布料10的连接更为稳定,不使用热熔胶,不会产生脱胶的现象,延长了直纹朴条3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延长了袖口1的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口(1),所述袖口(1)由双面尼布料(10)制成,所述双面尼布料(10)为双层结构,所述袖口(1)靠近边沿处车缝有车缝线(2),所述双面尼布料(10)之间设置有直纹朴条(3),所述直纹朴条(3)位于袖口(1)靠近车缝线(2)的外侧,所述直纹朴条(3)与双面尼布料(10)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直纹朴条(3)与双面尼布料(10)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热熔胶,所述热熔胶分布在直纹朴条(3)的其中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纹朴条(3)内填充有棉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口(1)的内侧开设有拉伸口(12),所述双面尼布料(10)的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松紧带(4),所述松紧带(4)远离直纹朴条(3)并靠近袖口(1)的边沿处,所述松紧带(4)沿袖口(1)的周向设置,所述松紧带(4)相互接触的两端延伸出拉伸口(12),所述松紧带(4)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第一魔术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口(1)的内侧设置有裆布(6),所述裆布(6)位于拉伸口(12)的外侧用于遮挡拉伸口(12),所述裆布(6)与袖口(1)内侧的接触端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纹朴条(3)的宽度为0.8cm-1.2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缝纫线(8),所述双面尼布料(10)与直纹朴条(3)之间通过缝纫线(8)缝接。
CN202021834583.5U 2020-08-28 2020-08-28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Active CN213344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4583.5U CN213344470U (zh) 2020-08-28 2020-08-28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4583.5U CN213344470U (zh) 2020-08-28 2020-08-28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4470U true CN213344470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4583.5U Active CN213344470U (zh) 2020-08-28 2020-08-28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4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172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for stitchless garment
CN112369728A (zh) 棉针织衬衫的制作方法
CN104116143A (zh) 利用折叠带的船袜、内裤和衬衫及其制造方法
JP2585957Y2 (ja) 衣 類
CN213344470U (zh) 双面尼车缝部位防变形装置
CN212368347U (zh) 一种休闲裤
CN113907447A (zh) 排汗透气防透视的双层针织t恤衬衫及其制作方法
CN114223979A (zh) 会呼吸的运动衫制作方法
CN217644632U (zh) 一种新型拼接衣服
CN207531909U (zh) 一种抗皱且舒适的衣服
CN217826821U (zh) 一种棉粘针织布的保暖耐磨套头衫
CN217065509U (zh) 一种层贴无车缝线的反包边内衣背扣
WO2018120205A1 (zh) 成衣的下摆以及成衣
CN213369975U (zh) 具有防变形领口的保暖衣
CN218164316U (zh) 一种树脂全贴合t恤
CN110558640A (zh) 多层复合隐形拷边无骨保暖裤及其生产工艺
CN220079388U (zh) 一种降低摩擦异物感的裤子牢固缝制结构
CN213281538U (zh) 一种裤子
CN218790666U (zh) 一种纤维发热保暖型大衣
CN220236108U (zh) 一种正反两穿的居家服
CN213830771U (zh) 一种防皱涤纶面料
CN216906888U (zh) 一种超轻皮肤衣
CN218650369U (zh) 一种单层正反两穿的卫衣
CN220859514U (zh) 一种polo衫及其门襟结构
CN220236087U (zh) 一种夹棉居家服上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