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1073U -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1073U
CN213341073U CN202022743735.7U CN202022743735U CN213341073U CN 213341073 U CN213341073 U CN 213341073U CN 202022743735 U CN202022743735 U CN 202022743735U CN 213341073 U CN213341073 U CN 213341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pumping source
reflecting mirror
connecting hole
light spl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37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斌
邢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oga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oga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oga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oga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437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1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1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1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波长激光器。沿泵浦源一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准直镜一和反射镜一,所述泵浦源一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一后打在反射镜一上,所述反射镜一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反射镜二反射进入分光片,通过分光片折射输出;沿泵浦源二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镜二和反射镜三,所述泵浦源二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二后打在反射镜二上,所述反射镜二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分光片反射输出;所述分光片折射的激光和分光片反射的激光同心同轴输出。本实用新型仅通过反射镜和分光片的作用,保证双波长激光同心同轴的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背景技术
固体激光器的种类较多,市场应用广泛,尤其点状的固体激光器,在指示、准直、瞄准等方面应用较多,比如激光笔、指星笔、枪瞄等。
目前市面上小尺寸的枪瞄或激光笔等产品,大多为单一波长,即只能发出一种颜色进行指示。单一波长,如绿色的530nm,在指示绿色颜色的物体时,存在指示点不明显的缺点。
目前市面上双波长或多波长的激光器也有,但都存在同心度不好、尺寸较大等问题。
如中国专利:CN201921732425.6公开了一种双光纤耦合输出激光器,包括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两种波长的激光束间隔排列后构成阵列;一种波长的激光束分别通过各自的反光镜Ⅰ入射至同一汇聚透镜Ⅰ,汇聚透镜Ⅰ通过汇聚透镜及光纤固定架Ⅰ与独立光纤Ⅰ实现同轴安装;另一种波长的激光束分别通过各自个反光镜Ⅱ入射至同一汇聚透镜Ⅱ,汇聚透镜Ⅱ通过汇聚透镜及光纤固定架Ⅱ与独立光纤Ⅱ实现同轴安装。该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器,可有效地减少高流明纯激光光源体积,降低成本,消除散斑。
但是该专利的双波长光不同轴,用在指示、准直、瞄准时,会出现两个光点,导致没法精准指示、准直和瞄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波长激光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波长光不同轴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包括两个泵浦源、两个准直镜、三个反射镜和一个分光片,泵浦源一和泵浦源二并列设置;
沿泵浦源一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准直镜一和反射镜一,所述泵浦源一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一后打在反射镜一上,所述反射镜一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反射镜二反射进入分光片,通过分光片折射输出;
沿泵浦源二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镜二和反射镜三,所述泵浦源二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二后打在反射镜二上,所述反射镜二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分光片反射输出;
所述分光片折射的激光和分光片反射的激光同心同轴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一和反射镜三均朝向泵浦源一与泵浦源二之间的对称线反射。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的透过率为20%~80%。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倾斜45°设置,所述反射镜倾斜30°-60°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和反射镜均倾斜45°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用于设置泵浦源和准直镜,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准直镜的一端设置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四个连接孔,四个连接孔平行设置,且四个连接孔均与台阶孔垂直;其中三个连接孔内设置反射镜,一个设置分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连接孔分别为连接孔一、连接孔二、连接孔三和连接孔四,所述连接孔一位于泵浦源一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所述连接孔三位于泵浦源二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所述连接孔二和连接孔四位于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三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二和连接孔四的中心连线与光路平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上壳体外,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仅设置两个泵浦源、两个准直镜、三个反射镜和一个分光片就能实现双波长激光输出,使用的设备少,降低了激光器的重量和体积,获得小型化的双波长激光器。同时仅通过反射镜和分光片的作用,还能保证双波长激光同心同轴的输出。
2、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发出两种不同波长的光,避免了激光颜色和指示位置的颜色重色导致的指示不清晰问题;且两种波长的光同心同轴,不会发生肉眼可见的两种波长光形成的光斑指示位置不同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中:1、泵浦源一,2、准直镜一,3、反射镜一,4、反射镜二,5、分光片,6、泵浦源二,7、准直镜二,8、反射镜三,9、下壳体,10、圆柱孔,11、上壳体,12、连接孔一,13、连接孔二,14、连接孔三,15、连接孔四,16、外壳体,17、连接架,18、小端盖,19、大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包括两个泵浦源、两个准直镜、三个反射镜和一个分光片5,泵浦源一1和泵浦源二6并列设置;
沿泵浦源一1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准直镜一2和反射镜一3,所述泵浦源一1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一2后打在反射镜一3上,所述反射镜一3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反射镜二4反射进入分光片5,通过分光片5折射输出;
沿泵浦源二6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镜二7和反射镜三8,所述泵浦源二6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二7后打在反射镜二4上,所述反射镜二4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分光片5反射输出;
所述分光片5折射的激光和分光片5反射的激光同心同轴输出。
如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路图。
其中,反射镜是一类具有平面反射作用的光学透镜,如分光片也是可以用作反射镜。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一3和反射镜三8均朝向泵浦源一1与泵浦源二6之间的对称线反射。可以理解为,如图1中所示,反射镜一3要使激光向下反射,反射镜二4要使激光向上反射,保证分光片5发射出来的激光光路位于泵浦源一1和泵浦源二6发射的激光光路之间,即如图1所示的情况。因为分光片5发射出来的激光光路位于泵浦源一1和泵浦源二6发射的激光光路之间,能保证激光器的横向宽度最小。
当然所述反射镜一3和反射镜三8均朝向泵浦源一1与泵浦源二6之间的对称线只是一种优选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5的透过率为20%~80%。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5倾斜45°设置,所述反射镜倾斜30°-60°设置。分光片5倾斜45°可以避免分光片5输出的光形成杂斑。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5和反射镜均倾斜45°设置。倾斜应当理解为,分光片5和反射镜相对于泵浦源发出的激光的光路倾斜。如图1所示,倾斜45°分光片5和反射镜,并不是表示分光片5与反射镜的倾斜方向一致,而是指分光片5和反射镜倾斜的锐角为45°。倾斜45°设置的分光片5和反射镜能够满足双波长光同心同轴的最佳倾斜角度,此时反射镜和分光片5的设置位置控制方便。因为该倾斜角度时,如图1所示先保证反射镜一3与反射镜二4之间的光路和反射镜二4与分光片5之间的光路垂直,然后再左右移动反射镜三8到分光片5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同心同轴时,就可以确定该位置。
反射镜一3和反射镜二4的连线应当理解反射镜一3接收激光位置,与反射镜二4接收激光的位置的连线。
如图2、图3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下壳体9和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9内设置有两个圆柱孔10,所述圆柱孔10用于设置泵浦源和准直镜,所述下壳体9靠近所述准直镜的一端设置上壳体11,所述上壳体11上设置有四个连接孔,四个连接孔平行设置,且四个连接孔均与台阶孔垂直;其中三个连接孔内设置反射镜,一个设置分光片5。
其中四个连接孔平行设置,应当理解为,任意两个连接孔是平行设置的,并不指四个连接孔位于同一平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壳体11当然能满足反射镜一3反射的激光能经过反射镜二4反射进入分光片5,和反射镜三8反射的激光能经过分光片5反射,同时分光片5反射输出的激光和折射输出的激光同心同轴。即上壳体11内一定有光路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连接孔分别为连接孔一12、连接孔二13、连接孔三14和连接孔四15,所述连接孔一12位于泵浦源一1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所述连接孔三14位于泵浦源二6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所述连接孔二13和连接孔四15位于连接孔一12和连接孔三14之间。该设置方式能保证激光器整体体积最小化。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二13和连接孔四15的中心连线与光路平行。在装入分光片5和反射镜后仅需调整倾斜角度就能保证双波长激光同心同轴输出。
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体16,所述外壳体16设置在上壳体11外,并与所述下壳体9连接。外壳体16上还具有使双波长激光输出的发射孔。
进一步地,所示泵浦源和准直镜通过连接架17固定在下壳体9内。如图6所示,为连接架17的结构示意图;所示连接架17为圆柱形,所述连接架17上设置有台阶孔,如图7所示,泵浦源和准直镜通过台阶孔的台阶定位安装,泵浦源和准直镜在装入连接架17后可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
通过连接架17连接,可以先将泵浦源与准直镜的相对位置先固定,在装入下壳体9内时更加方便,还能保证安装的精确度。
如图7所示,连接架17内还设置有小端盖18,通过小端盖18将泵浦源固定。
如图8、图9所示,所示下壳体9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大端盖19。所述大端盖19能够用于固定连接架17,同时还能起到封装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泵浦源、两个准直镜、三个反射镜和一个分光片(5),泵浦源一(1)和泵浦源二(6)并列设置;
沿泵浦源一(1)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准直镜一(2)和反射镜一(3),所述泵浦源一(1)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一(2)后打在反射镜一(3)上,所述反射镜一(3)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反射镜二(4)反射进入分光片(5),通过分光片(5)折射输出;
沿泵浦源二(6)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镜二(7)和反射镜三(8),所述泵浦源二(6)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二(7)后打在反射镜二(4)上,所述反射镜二(4)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分光片(5)反射输出;
所述分光片(5)折射的激光和分光片(5)反射的激光同心同轴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一(3)和反射镜三(8)均朝向泵浦源一(1)与泵浦源二(6)之间的对称线反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5)的透过率为20%~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5)倾斜45°设置,所述反射镜倾斜30°-60°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5)和反射镜均倾斜45°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壳体(9)和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9)内设置有两个圆柱孔(10),所述圆柱孔(10)用于设置泵浦源和准直镜,所述下壳体(9)靠近所述准直镜的一端设置上壳体(11),所述上壳体(11)上设置有四个连接孔,四个连接孔平行设置,且四个连接孔均与台阶孔垂直;其中三个连接孔内设置反射镜,一个设置分光片(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连接孔分别为连接孔一(12)、连接孔二(13)、连接孔三(14)和连接孔四(15),所述连接孔一(12)位于泵浦源一(1)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所述连接孔三(14)位于泵浦源二(6)发射的激光光路上,所述连接孔二(13)和连接孔四(15)位于连接孔一(12)和连接孔三(14)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二(13)和连接孔四(15)的中心连线与光路平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16),所述外壳体(16)设置在上壳体(11)外,并与所述下壳体(9)连接。
CN202022743735.7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Active CN213341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3735.7U CN213341073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3735.7U CN213341073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1073U true CN213341073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8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3735.7U Active CN213341073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1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7275B (zh) 一种激光雷达
WO2020191809A1 (zh) 激光雷达及其装调方法
JPH04504313A (ja) 球状反射器を介してファイバに結合された混成型励起装置
CN211236225U (zh) 一种大视场激光雷达光机系统
EP3139083B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9080345A1 (zh) 一种基于双胶合透镜的传输光器件
CN112448265A (zh)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CN213341073U (zh)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CN108490556A (zh) 光模块
WO2021016797A1 (zh) 激光发射模组及其装调方法、激光雷达及智能感应设备
CN112612065A (zh) 同轴光纤传感器
CN212341595U (zh) 激光发射、接收及显示耦合装置及直筒式双筒测距望远镜
CN115469463A (zh) 一种二维激光阵列的合束结构
CN112103768B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CN211741559U (zh) 一种双波长多线激光雷达装置
CN210490074U (zh) 半导体激光器
CN113178778A (zh) 一种包括两个以上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
CN111722393A (zh) 激光发射、接收及显示耦合装置及直筒式双筒测距望远镜
CN211717443U (zh) 一种镜头装置及激光投点装置
CN213362341U (zh) 一种反射效率高的全反射混光系统
CN220399650U (zh) 激光雷达系统和车辆
CN217982035U (zh) 一种二维激光阵列的合束结构
CN219717494U (zh) 一种空间合束光纤激光器
CN110703450A (zh) 光束整形组件、模块及激光模块
CN106443642B (zh) 相干激光雷达fc/apc光纤耦合离轴收发望远镜的装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