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9797U - 阻燃控制电缆 - Google Patents

阻燃控制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9797U
CN213339797U CN202022377716.7U CN202022377716U CN213339797U CN 213339797 U CN213339797 U CN 213339797U CN 202022377716 U CN202022377716 U CN 202022377716U CN 213339797 U CN213339797 U CN 21333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rdant
layer
fire
cable
weav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77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ye Wire And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ye Wire And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ye Wire And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ye Wire And Cab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77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9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阻燃控制电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表面固定有钢丝编织层,所述钢丝编织层内侧设置有阻燃编织层,所述阻燃编织层内侧包含有陶瓷纤维及玻璃纤维,所述陶瓷纤维与玻璃纤维相互交叉,所述阻燃编织层内表面固定有隔温岩棉条层;通过设置有阻燃编织层、隔温岩棉条层及缓冲橡胶,便于避免外侧热量向外壳传递,便于进行隔热阻燃,提高电缆芯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有环套及保持架,便于避免多个电缆芯在外壳内侧发生移动缠绕,便于提高对电缆芯位置固定保持效果,提高电缆芯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阻燃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阻燃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现有的的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很好的防止外侧高温火点向电缆内侧扩散,极易造成对电缆芯的高热损坏,安全性低,使用效果不佳,另外也不便于很好的保持电缆芯的位置,为此我们提出阻燃控制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阻燃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的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很好的防止外侧高温火点向电缆内侧扩散,极易造成对电缆芯的高热损坏,安全性低,使用效果不佳,另外也不便于很好的保持电缆芯的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阻燃控制电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表面固定有钢丝编织层,所述钢丝编织层内侧设置有阻燃编织层,所述阻燃编织层内侧包含有陶瓷纤维及玻璃纤维,所述陶瓷纤维与玻璃纤维相互交叉,所述阻燃编织层内表面固定有隔温岩棉条层,所述隔温岩棉条层内侧固定有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内侧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外侧套装有保持机构,所述钢丝绳上设置有电缆芯。
优选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环套及保持架,所述钢丝绳外侧套装有环套,所述环套外侧固定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另一端与缓冲橡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持架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保持架沿环套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阻燃编织层厚度为二毫米,所述隔温岩棉条层厚度是阻燃编织层的两倍到四倍。
优选的,所述缓冲橡胶为环形,所述缓冲橡胶厚度为二毫米到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电缆芯设置有四个,所述电缆芯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阻燃编织层、隔温岩棉条层及缓冲橡胶,便于避免外侧热量向外壳传递,便于进行隔热阻燃,提高电缆芯的安全性,阻燃编织层由陶瓷纤维及玻璃纤维编织构成,连接稳定性好。
(2)通过设置有环套及保持架,便于避免多个电缆芯在外壳内侧发生移动缠绕,便于提高对电缆芯位置固定保持效果,提高电缆芯的稳定性,增大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燃编织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钢丝编织层;3、阻燃编织层;4、隔温岩棉条层;5、保持架;6、环套;7、钢丝绳;8、缓冲橡胶;9、电缆芯;10、陶瓷纤维;11、玻璃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阻燃控制电缆,包括外壳1,外壳1内表面固定有钢丝编织层2,钢丝编织层2内侧设置有阻燃编织层3,便于减少外侧火点向外壳1内侧扩散,阻燃编织层3内侧包含有陶瓷纤维10及玻璃纤维11,陶瓷纤维10与玻璃纤维11相互交叉,便于更好的阻燃效果,阻燃编织层3内表面固定有隔温岩棉条层4,便于更好的隔温效果,隔温岩棉条层4内侧固定有缓冲橡胶8,便于减震缓冲,缓冲橡胶8内侧设置有钢丝绳7,钢丝绳7外侧套装有保持机构,钢丝绳7上设置有电缆芯9。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持机构包括环套6及保持架5,钢丝绳7外侧套装有环套6,环套6外侧固定有保持架5,保持架5另一端与缓冲橡胶8固定连接,便于降低电缆芯9的移动缠绕。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持架5设置有四个,四个保持架5沿环套6周向均匀分布,便于更好的保持多个电缆芯9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阻燃编织层3厚度为二毫米,隔温岩棉条层4厚度是阻燃编织层3的两倍到四倍,便于更好的隔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橡胶8为环形,缓冲橡胶8厚度为二毫米到五毫米,便于更好的缓冲弹性空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缆芯9设置有四个,电缆芯9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套,便于更好的绝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陶瓷纤维10及玻璃纤维11的导热率低,阻燃效果好,便于减少外部火点向阻燃编织层3内侧扩散,进一步隔温岩棉条层4的保温及阻燃效果好,通过隔温岩棉条层4可进一步降低外侧热量向电缆芯9处传递,提高阻燃隔热效果,同时隔温岩棉条层4及缓冲橡胶8的缓冲效果好,便于降低外侧较大碰撞对电缆芯9的损坏,通过保持架5及环套6便于对电缆芯9的位置进行限位,降低多个电缆芯9在外壳1内侧发生移动缠绕,提高对电缆芯9位置固定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阻燃控制电缆,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表面固定有钢丝编织层(2),所述钢丝编织层(2)内侧设置有阻燃编织层(3),所述阻燃编织层(3)内侧包含有陶瓷纤维(10)及玻璃纤维(11),所述陶瓷纤维(10)与玻璃纤维(11)相互交叉,所述阻燃编织层(3)内表面固定有隔温岩棉条层(4),所述隔温岩棉条层(4)内侧固定有缓冲橡胶(8),所述缓冲橡胶(8)内侧设置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外侧套装有保持机构,所述钢丝绳(7)上设置有电缆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包括环套(6)及保持架(5),所述钢丝绳(7)外侧套装有环套(6),所述环套(6)外侧固定有保持架(5),所述保持架(5)另一端与缓冲橡胶(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保持架(5)沿环套(6)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编织层(3)厚度为二毫米,所述隔温岩棉条层(4)厚度是阻燃编织层(3)的两倍到四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橡胶(8)为环形,所述缓冲橡胶(8)厚度为二毫米到五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9)设置有四个,所述电缆芯(9)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套。
CN202022377716.7U 2020-10-23 2020-10-23 阻燃控制电缆 Active CN21333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7716.7U CN2133397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阻燃控制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7716.7U CN2133397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阻燃控制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9797U true CN213339797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7716.7U Active CN213339797U (zh) 2020-10-23 2020-10-23 阻燃控制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9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67883U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电缆
CN213339797U (zh) 阻燃控制电缆
CN208622502U (zh) 一种光电复合中压防火电缆
CN216119657U (zh) 一种绝缘耐高压的阻燃10kv电力电缆
CN110690375A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防火层及使用此防火层的电池系统
CN209168801U (zh) 一种矿用防火型电缆
CN218038678U (zh) 一种防爆散热型本安计算机电缆
CN215183170U (zh) 一种复合防火电缆
CN216450439U (zh) 一种结构稳定性强的阻燃型电缆
CN209183286U (zh)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CN206976070U (zh) 一种阻燃电缆
CN216054008U (zh) 一种消防专用双阻燃型电力电缆
CN216902312U (zh) 一种高强抗压防火电线
CN213303730U (zh) 一种耐热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
CN216928150U (zh) 交联聚乙烯绝缘平滑铝护套电力电缆
CN212303160U (zh) 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CN217035172U (zh) 一种轻型耐高温复合绝缘电线
CN208284278U (zh) 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用耐高温特种柔性铝合金线缆
CN217767943U (zh) 一种耐火型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CN214845926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系统的传输尾缆
CN215988200U (zh) 新型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CN216849426U (zh) 一种防火隔热电缆
CN210742580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双芯缆
CN209447600U (zh) 分隔式硅橡胶玻璃纤维套管
CN212303164U (zh) 一种航空用数据总线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