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8667U - 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38667U CN213338667U CN202022484641.2U CN202022484641U CN213338667U CN 213338667 U CN213338667 U CN 213338667U CN 202022484641 U CN202022484641 U CN 202022484641U CN 213338667 U CN213338667 U CN 2133386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ib
- pen
- pen point
- reinforcement
-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屏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包括笔杆、笔头和笔头加固件;所述笔头连接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所述笔头加固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并套设于所述笔头的外周以用于固定所述笔头;笔头加固件设于笔头的外周并可拆卸连接于笔杆上,对笔头进行二次固定,使得笔头更稳固,笔头不易脱落,提高用户在使用触屏笔的过程中笔头的稳定性,同时笔头加固件可拆卸连接于笔杆上,便于拆卸笔头加固件,对笔头进行更换,结构稳定,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屏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背景技术
触屏笔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经常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装置,且除了以触屏笔在触摸屏上进行点击操作外,甚至能以触屏笔在触摸屏上以手写的方式输入文字或是绘画,透过触屏笔与触摸屏的搭配,能够取代过去大多数如写信、绘画等纸上作业。传统的触屏笔的软质笔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且脱落后不易安装,结构设计不合理,软质笔头替换困难,带给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利,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软质笔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且脱落后不易安装,或者磨损后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包括笔杆、笔头和笔头加固件;所述笔头连接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所述笔头加固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并套设于所述笔头的外周以用于固定所述笔头。
可选地,所述笔头加固件设有用于供所述笔头穿过的通孔,所述笔头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笔头远离所述笔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伸出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笔头加固件呈环形状,所述笔头加固件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笔头远离所述笔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开口、所述通孔和所述下开口。
可选地,所述笔头的外侧壁和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互抵接并紧固。
可选地,所述笔杆的第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笔头连接的笔头安装部和用于供所述笔头加固件连接的笔头加固件固定部,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和所述笔头安装部往远离所述笔杆的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笔头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外侧壁上的定位槽,所述笔头与所述定位槽卡接。
可选地,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外侧壁上的外螺纹,所述笔头加固件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笔头加固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或者,所述笔头加固件卡接于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上。
可选地,所述笔头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沿以用于提高所述笔头与所述笔头安装部之间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笔头加固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条纹。
可选地,所示笔杆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笔头连接于笔杆上,增设笔头加固件,笔头加固件设于笔头的外周并可拆卸连接于笔杆上,对笔头进行二次固定,使得笔头更稳固,笔头不易脱落,提高用户在使用触屏笔的过程中笔头的稳定性,同时笔头加固件可拆卸连接于笔杆上,便于拆卸笔头加固件,对笔头进行更换,结构稳定,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笔杆 11—固定件 12—笔头安装部
13—笔头加固件固定部 20—笔头 30—笔头加固件
31—通孔 32—上开口 33—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包括笔杆10、笔头20和笔头加固件30;所述笔头20连接于所述笔杆10的第一端,所述笔头加固件3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笔杆10的第一端并套设于所述笔头20的外周以用于固定所述笔头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笔头20连接于笔杆10上,增设笔头加固件30,笔头加固件30设于笔头20的外周并可拆卸连接于笔杆10上,对笔头20进行二次固定,使得笔头20更稳固,笔头20不易脱落,提高用户在使用触屏笔的过程中笔头20的稳定性,同时笔头加固件30可拆卸连接于笔杆10上,便于拆卸笔头加固件30,对笔头20进行更换,结构稳定,使用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加固件30设有用于供所述笔头20穿过的通孔31,所述笔头20设于所述通孔31中,所述笔头20远离所述笔杆10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伸出所述通孔31;将笔头20设于通孔31中,增加笔头20与笔头加固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笔头20的受力面积,进一步提高笔头2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加固件30呈环形状,所述笔头加固件30具有与所述通孔31连通的上开口32和下开口33,所述笔头20远离所述笔杆10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开口33、所述通孔31和所述下开口33;具体地,下开口33和上开口32均呈圆形状,下开口33的直径大于上开口32的直径,设置大直径的下开口33便于笔头20穿过,提高组装的效率,设置小直径的上开口32便于对笔头20进行限位,防止笔头20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20的外侧壁和所述通孔31的内侧壁相互抵接并紧固,以减少笔头20的晃动,提高笔头20与屏幕接触过程的稳定性,提高笔头20的接触精度,进一步提高笔头2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杆10的第一端设有固定件11,所述固定件1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笔头20连接的笔头安装部12和用于供所述笔头加固件30连接的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和所述笔头安装部12往远离所述笔杆10的方向依次设置,设置笔头安装部12和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供笔头20和笔头加固件30连接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安装部12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1外侧壁上的定位槽,所述笔头20与所述定位槽卡接;笔头20呈半球状,笔头20的上端为圆弧端,笔头20的下端为平端,笔头20的内部为空心结构,笔头20的下端设有开口,笔头20的下端连接在定位槽上以实现笔头20的固定,简单实用,结构稳定。
具体地,笔头安装部12上设有导向凸台,便于笔头20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11外侧壁上的外螺纹,所述笔头加固件30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笔头加固件30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件11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便于拆装,简单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加固件30卡接于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上,安装时,按压笔头加固件30使得笔头加固件30固定在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上,拆卸时,直接拔出笔头加固件30,笔头加固件30与笔头加固件固定部13分离,操作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20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沿以用于提高所述笔头20与所述笔头安装部12之间的稳定性,限位凸沿与笔头安装部12接触,对笔头20进行限位,防止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述笔头加固件30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条纹,便于用户拆卸笔头加固件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的所示笔杆10为中空结构;第一,设置中空以用于减轻笔杆10的整体重量;第二,用于放置备用笔头;第三,用于放置备用小型触控笔。
具体地,笔头20的半径取值范围为1mm~50mm,根据所需尺寸进行选配,笔头安装部12的尺寸与笔头20的尺寸相适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笔头和笔头加固件;所述笔头连接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所述笔头加固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并套设于所述笔头的外周以用于固定所述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加固件设有用于供所述笔头穿过的通孔,所述笔头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笔头远离所述笔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伸出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加固件呈环形状,所述笔头加固件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笔头远离所述笔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开口、所述通孔和所述下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的外侧壁和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相互抵接并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的第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笔头连接的笔头安装部和用于供所述笔头加固件连接的笔头加固件固定部,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和所述笔头安装部往远离所述笔杆的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外侧壁上的定位槽,所述笔头与所述定位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外侧壁上的外螺纹,所述笔头加固件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笔头加固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
或者,所述笔头加固件卡接于所述笔头加固件固定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沿以用于提高所述笔头与所述笔头安装部之间的稳定性。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加固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条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示笔杆为中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4641.2U CN213338667U (zh) | 2020-10-31 | 2020-10-31 | 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4641.2U CN213338667U (zh) | 2020-10-31 | 2020-10-31 | 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38667U true CN213338667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7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84641.2U Active CN213338667U (zh) | 2020-10-31 | 2020-10-31 | 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38667U (zh) |
-
2020
- 2020-10-31 CN CN202022484641.2U patent/CN2133386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0245A (zh) | 手写笔弹出机构 | |
CN213338667U (zh) | 易拆卸的触屏笔结构 | |
CN204790902U (zh) | 可更换式触控笔尖 | |
WO2024103742A1 (zh) | 电子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 |
JP2013225270A (ja) | 静電型入力ペン | |
US10709028B2 (en) | Touch pe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ouch pen | |
JP2012179887A (ja) | ノック式タッチペン付多色ボールペン | |
CN103489342A (zh) | 激光电子教鞭 | |
CN213958025U (zh) | 触控笔 | |
CN219405943U (zh) | 具有盖板安装结构的指笔 | |
CN210804345U (zh) | 一种触控笔 | |
CN215599663U (zh) | 一种带有数显的触控笔 | |
CN212411165U (zh) | 一种新式电容笔结构 | |
US10809820B2 (en) | Touch pe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ouch pen | |
CN109455018B (zh) | 笔 | |
CN210283674U (zh) | 一种笔记本 | |
CN210082735U (zh) | 一种多种用法的螺旋式笔芯 | |
CN210091119U (zh) | 触控笔及触控设备 | |
CN111823756A (zh) | 一种智能笔 | |
CN212446853U (zh) | 安全笔帽 | |
CN220820641U (zh) | 一种笔尖及具有该笔尖的电容笔 | |
CN219055816U (zh) | 一种小角度书写笔头 | |
CN212472898U (zh) | 一种智能笔 | |
CN213199283U (zh) | 一种智能笔 | |
CN204222434U (zh) | 板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