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31740U -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31740U
CN213331740U CN202022346121.5U CN202022346121U CN213331740U CN 213331740 U CN213331740 U CN 213331740U CN 202022346121 U CN202022346121 U CN 202022346121U CN 213331740 U CN213331740 U CN 213331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lectromagnetic valve
automatic
manu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61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小波
舒浩
杨城
金存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neng Kangding Hydro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neng Kangding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neng Kangding Hydro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neng Kangding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61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31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31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3174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涉及补气领域,包括包括自动补气管路、手动补气管路、两个手动补气阀、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中央控制器、排气阀、用于采集油压装置内油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自动补气管路气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的第一采集模块和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位的第二采集模块;通过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分别采集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油位和油压,从而达到更精确的补气条件,补气过程中补气正常,可以有效地避免补气过久从而致使电磁阀发热的情况,有效减少了手动补气的频率,有利于电站的无人值班模式,减少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调速器油压装置是水轮机组操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设备,可以产生并存储高压油,是机组启动、停机、调整负荷等操作的能源。油压装置所提供的压力油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同时还要保证该系统工作可靠。为保证和维护机组操作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根据要求压力油罐内压缩空气和透平油的比例要适当,压缩空气占60%~70%,透平油占30%~40%。如果不能可靠地保证该比例,将会发生因为空气过多造成承压等部件的强烈振动受损、或因为油多而能量不足在机组事故停机时无足够能量操控,造成机组飞逸,总之后果很严重,现有的补气阀组在操作和控制的可靠性上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且自动补气装置的运行存在以下问题:压缩气补进压油罐的速度非常缓慢;部分补气装置自动补气时根本补不进气;补气过久,致使自动补气电磁阀发热,由于上述原因,平时采用手动补气方式,且手动补气相对较频繁,工作量较大,不利于电站的无人值班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包括自动补气管路、手动补气管路、两个手动补气阀、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中央控制器、排气阀、用于采集油压装置内气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自动补气管路气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的第一采集模块和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位的第二采集模块,手动补气管路和自动补气管路的进气口均与气源的出气口,手动补气管路和自动补气管路的出气口均与油压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其中一个手动补气阀安装在手动补气管路上,另一个手动补气阀、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和排气阀顺着补气气体流向均安装在自动补气管路上,位于自动补气管路的手动补气阀一直处于开阀状态,位于手动补气管路的手动补气阀一直处于关阀状态,第二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一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补气电磁阀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补气电磁阀组的单次工作时长不超过5分钟。
进一步地,补气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过滤器的出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气口和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的工作状态相反。
进一步地,自动补气装置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安装在自动补齐管路上的手动电磁阀的出气口和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分别采集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油位和气压,同时利用气体定律(W=PV/T(P为气体压力,V为气体体积,T为气体华氏温度值))进行停止补气条件的确定,从而达到更精确的补气条件,补气过程中补气正常,可以有效地避免补气过久从而致使电磁阀发热的情况,有效减少了手动补气的频率,有利于电站的无人值班模式,减少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
1-手动补气阀,2-过滤器,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单向阀,6-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包括自动补气管路、手动补气管路、两个手动补气阀1、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5、中央控制器、排气阀6、用于采集油压装置内气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自动补气管路气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的第一采集模块和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位的第二采集模块,手动补气管路和自动补气管路的进气口均与气源的出气口,手动补气管路和自动补气管路的出气口均与油压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其中一个手动补气阀1安装在手动补气管路上,另一个手动补气阀1、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5和排气阀6顺着补气气体流向均安装在自动补气管路上,位于自动补气管路的手动补气阀1一直处于开阀状态,位于手动补气管路的手动补气阀1一直处于关阀状态,第二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一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补气电磁阀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补气电磁阀组的单次工作时长不超过5分钟。
如图1所示,补气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3和第二电磁阀4,第一电磁阀3的进气口与过滤器2的出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3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二电磁阀4的进气口和单向阀5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电磁阀4和第一电磁阀3的工作状态相反。
如图1所示,自动补气装置还包括过滤器2,过滤器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安装在自动补齐管路上的手动电磁阀的出气口和第一电磁阀3的进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油位、气压以及自动补气管路中的气压,并将其传输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对其进行处理,当油位高于0.35米、气压小于3.65MPa、且油泵启闭信号属于未启动状态时,中央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电磁阀3,第一电磁阀3开启进行补气;当补气时间超过五分钟或油压装置的气压与气体深度之间的积达到8.68时(等效于油泵未启动时的压力和气体深度的乘积),停止补气;通过影响补气条件的多参数的数据采集和计算从而达到更精确的补气条件,补气过程中补气正常,可以有效地避免补气过久从而致使电磁阀发热的情况,有效减少了手动补气的频率,有利于电站的无人值班模式,减少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补气管路、手动补气管路、两个手动补气阀、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中央控制器、排气阀、用于采集油压装置内气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自动补气管路气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泵的启闭信号的第一采集模块和用于采集油压装置中油位的第二采集模块,手动补气管路和自动补气管路的进气口均与气源的出气口,手动补气管路和自动补气管路的出气口均与油压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其中一个手动补气阀安装在手动补气管路上,另一个手动补气阀、补气电磁阀组、单向阀和排气阀顺着补气气体流向均安装在自动补气管路上,位于自动补气管路的手动补气阀一直处于开阀状态,位于手动补气管路的手动补气阀一直处于关阀状态,第二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一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补气电磁阀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排气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气电磁阀组的单次工作时长不超过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气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过滤器的出气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气口和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的工作状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补气装置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安装在自动补齐管路上的手动电磁阀的出气口和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
CN202022346121.5U 2020-10-21 2020-10-21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3331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6121.5U CN213331740U (zh) 2020-10-21 2020-10-21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6121.5U CN213331740U (zh) 2020-10-21 2020-10-21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31740U true CN213331740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612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3331740U (zh) 2020-10-21 2020-10-21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31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2989A (zh) * 2021-06-06 2021-10-0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水轮机调速器液压系统压力容器应急补气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2989A (zh) * 2021-06-06 2021-10-0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水轮机调速器液压系统压力容器应急补气系统及方法
CN113482989B (zh) * 2021-06-06 2023-12-0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水轮机调速器液压系统压力容器应急补气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31740U (zh) 油压装置的自动补气装置
CN108194151A (zh) 一种汽轮机轴封供汽调节装置和方法
CN203928130U (zh) 换热站无人值守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2948744U (zh) 一种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反应堆的给水系统
CN103778984A (zh) 一种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反应堆的给水系统
CN115628560A (zh) 一种电厂太阳能中低温热耦合供热水系统
CN214852398U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水冷系统
CN207471132U (zh) 一种蒸汽管道疏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2815619U (zh) 高压大容量iegt变流器全数字恒温水冷控制系统
CN202403254U (zh) 低压蒸汽利用系统
CN205908572U (zh) 一种利用综合海洋能的发电系统
CN210194749U (zh) 一种二次供水出水温度过高自动回流的控制设备
CN215002403U (zh) 恒温恒压器
CN220354026U (zh) 机械密封用循环水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16741456U (zh) 一种油井井口管道伴热系统
CN212456293U (zh) 一种油井伴生气回收增压装置
CN214035946U (zh) 一种空冷岛凝结水余能回收与液位调节发电装置
CN212156642U (zh) 用于调压阀的智能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
CN209083605U (zh) 一种双泵头离心透平机组
CN209910198U (zh) 太阳能热水器和保温水塔的水循环装置
CN218380521U (zh) 一种窑炉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2177234U (zh) 一种利用间断余热的异步电机背压发电系统
CN212930225U (zh) 一种换热站二次网闭环控制终端系统
CN216405589U (zh) 一种集成控制式供水设备
CN2526526Y (zh) 太阳能氨热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