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9672U -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9672U
CN213329672U CN202021191379.6U CN202021191379U CN213329672U CN 213329672 U CN213329672 U CN 213329672U CN 202021191379 U CN202021191379 U CN 202021191379U CN 213329672 U CN213329672 U CN 21332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main beam
reinforcement
steel
stirr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13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淑仪
黎华康
张逵
钟升月
高豪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Municipal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Municipal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Municipal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Municipal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13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96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涉及厂房建设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主梁外箍筋、主梁内箍筋、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一预应力钢筋,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一预应力钢筋串接在主梁常规钢筋框架内产生的预应力,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及梁的强度,相同的承载强度下,主梁的截面尺寸高都可以缩短,使得采用预应力钢筋的主梁在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可以减少梁的截面尺寸的高度,减少自重,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为了达到预定的承载强度,需要增加横截面的高度,使得厂房可使用空间变小,美观度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厂房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设厂房时,主梁除承受自重外,还要支撑各种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墩、台等,现有技术的混凝土主梁结构需要在主梁的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附加横向钢筋承担,由于厂房建筑面积较大,荷载主要受压区基本集中在主梁的腹部,为了达到预定的承载强度,需要增加横截面的高度,但是这种布置方式主梁的截面尺寸高,减少了厂房内部空间的可使用空间,而且在房顶周边框架上凸出梁的底部占比太大,不美观,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一预应力钢筋,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一预应力钢筋串接在主梁常规钢筋框架内产生的预应力,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及梁的强度,相同的承载强度下,主梁的截面尺寸高都可以缩短,使得采用预应力钢筋的主梁在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可以减少梁的截面尺寸的高度,减少自重,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为了达到预定的承载强度,需要增加横截面的高度,使得厂房可使用空间变小,美观度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包括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主梁外箍筋、主梁内箍筋、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梁上部纵向钢筋,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间设置有主梁外箍筋和主梁内箍筋,所述主梁外箍筋箍接在最外侧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外侧和最外侧主梁上部纵向钢筋的外侧,所述主梁内箍筋箍接在最内侧两个主梁下部纵向钢筋的外侧和最内侧主梁上部纵向钢筋的外侧,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在同一水平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与相对应的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间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上箍筋,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与相对应的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间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下箍筋,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应力钢筋上箍筋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均包括外套层和预应力钢筋本体,所述外套层套接在预应力钢筋本体的外部,并且外套层与预应力钢筋本体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主梁外箍筋和主梁内箍筋共同构成了主梁常规钢筋框架,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的一端上均焊接有锚定板,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的一端通过锚定板固定在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伸出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另一端,锚定板与主梁一端柱体钢筋框架相互扣接,然后一体式浇筑完成,这样可使得预应力钢筋在受到上部荷载作用时与柱体能够有机结合,分散荷载,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的两端设置有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所述主梁上部纵向钢筋的两端设置有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所述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朝下弯折,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朝上弯折,设置钢筋弯钩便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体中的钢筋框架扣接,提高柱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二预应力钢筋上的预应力钢筋上箍筋以及预应力钢筋下箍筋上下错位设置,并且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上箍筋以及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下箍筋之间均保持相等的间距,这样设置的预应力钢筋上下箍筋,既能保持预应力钢筋位置的相对固定,又能够使上下箍筋分担的压力保持相对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主梁外箍筋和主梁内箍筋之间相接的位置均通过钢丝绑接,通过钢丝绑接可使得主梁钢筋框架形状保持相对稳定,各功能的钢筋之间连接性更好,为后期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提供帮助。
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钢筋上箍筋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均设置在相邻两个主梁外箍筋的正中间的位置,所述主梁外箍筋和主梁内箍筋均成对紧贴设置,这样设置的上下箍筋能够与主梁外箍筋相互配合,各自发挥作用互不干扰,使主梁外箍筋和主梁内箍筋相互紧贴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一预应力钢筋,第一预应力钢筋和第一预应力钢筋串接在主梁常规钢筋框架内,然后通过浇筑混凝土与原有主梁常规钢筋框架共同组成新的主梁钢筋框架,因为梁有预应力钢筋产生的预应力,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及梁的强度,相同的承载强度下,主梁的截面尺寸高都可以缩短,使得采用预应力钢筋的主梁在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可以减少梁的截面尺寸的高度,减少自重,厂房内部的空间不因为梁占用空间太多;增加了可使用的空间,并且美观,同时克服了用普通钢筋梁的最大缺点的裂缝问题,增加房屋的使用年限,且施工程序简单,不影响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纵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预应力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梁下部纵向钢筋;2、主梁上部纵向钢筋;3、主梁外箍筋;4、主梁内箍筋;5、第一预应力钢筋;6、预应力钢筋上箍筋;7、预应力钢筋下箍筋;8、锚定板;9、第二预应力钢筋;10、外套层;11、预应力钢筋本体;12、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13、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包括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外箍筋3、主梁内箍筋4、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之间设置有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主梁外箍筋3箍接在最外侧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外侧和最外侧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外侧,主梁内箍筋4箍接在最内侧两个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的外侧和最内侧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外侧,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共同构成了主梁常规钢筋框架,施工时,钢筋工先将加工好的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上下对应绑接在两侧柱体钢筋框架上,然后通过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对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进行加固制成主梁常规钢筋框架,
请参阅图1-3所示,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在同一水平面上左右对称设置,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与相对应的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之间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与相对应的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之间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通过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上的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以及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上下错位设置,并且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以及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之间均保持相等的间距,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均包括外套层10和预应力钢筋本体11,外套层10套接在预应力钢筋本体11的外部,并且外套层10与预应力钢筋本体11之间间隙配合,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的一端上均焊接有锚定板8,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的一端通过锚定板8固定在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一端,在制成主梁常规钢筋框架后,将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未设置有锚定板8的一端从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一端插入,然后通过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将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分别与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和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相对固定,保持预应力钢筋位置的相对固定,然后在支模后浇筑混凝土即可。
请参阅图1-2所示,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的另一端伸出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另一端,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的两端设置有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13,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两端设置有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12,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12朝下弯折,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13朝上弯折,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之间相接的位置均通过钢丝绑接,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均设置在相邻两个主梁外箍筋3的正中间的位置,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均成对紧贴设置,在施工过程中,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两端的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13以及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两端的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与两侧柱体钢筋框架相互扣接,这样可使的梁柱之间连接更牢固吗,建筑的稳定性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包括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外箍筋(3)、主梁内箍筋(4)、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之间设置有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所述主梁外箍筋(3)箍接在最外侧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外侧和最外侧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外侧,所述主梁内箍筋(4)箍接在最内侧两个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的外侧和最内侧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外侧,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和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在同一水平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与相对应的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之间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与相对应的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之间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通过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均包括外套层(10)和预应力钢筋本体(11),所述外套层(10)套接在预应力钢筋本体(11)的外部,并且外套层(10)与预应力钢筋本体(11)之间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共同构成了主梁常规钢筋框架,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的一端上均焊接有锚定板(8),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的一端通过锚定板(8)固定在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的另一端伸出主梁常规钢筋框架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的两端设置有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13),所述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的两端设置有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12),所述主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钩(12)朝下弯折,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弯钩(13)朝上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预应力钢筋(9)上的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以及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上下错位设置,并且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以及相邻的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之间均保持相等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部纵向钢筋(1)、主梁上部纵向钢筋(2)、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之间相接的位置均通过钢丝绑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上箍筋(6)和预应力钢筋下箍筋(7)均设置在相邻两个主梁外箍筋(3)的正中间的位置,所述主梁外箍筋(3)和主梁内箍筋(4)均成对紧贴设置。
CN202021191379.6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2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1379.6U CN213329672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1379.6U CN213329672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9672U true CN213329672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81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13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29672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5775B (zh) 一种具有自抗裂功能的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73937U (zh) 一种具有自抗裂功能的组合桥梁
CN109680835B (zh) 一种自承式预制混凝土墙板、混凝土墙、结构体系及工法
CN213329672U (zh) 一种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主梁结构
CN215484082U (zh) 成型钢筋骨架及应用其的楼板、无梁楼盖和桩基承台
CN215211508U (zh) 一种混凝土柱和钢柱的连接节点
CN109914665A (zh) 楼承板与装配式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CN210315969U (zh) 连接节点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N211666085U (zh) 一种预应力叠合梁
CN111173193B (zh) 一种预应力叠合梁及施工方法
CN211621554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方桩
CN210459768U (zh) 一种承重能力强的混凝土建筑结构
CN113106846A (zh) 一种装配式拉筋钢管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16519B (zh) 一种钢筋骨架及其在楼板、无梁楼盖和桩基承台上的应用
CN209494127U (zh) 大跨度预应力型钢砼梁
CN21556384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双波纹腹板型钢混凝土梁
CN218813149U (zh) 桥梁独柱墩抗倾覆补强加固结构
CN215253415U (zh) 一种钢梁和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CN216428794U (zh) 一种装配式多腔复合混凝土框架柱
CN212478190U (zh) 一种建筑钢筋模板混凝土的剪力墙结构
CN218581009U (zh) 用于混凝土的变截面梁的配筋构造
CN210395785U (zh) 一种新型泡沫夹芯楼板复合结构
CN211547346U (zh) 斜索塔施工支模体系
CN213709125U (zh) 联体斜拉桥索塔
CN217974453U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基础承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