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9142U -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9142U
CN213309142U CN202021507766.6U CN202021507766U CN213309142U CN 213309142 U CN213309142 U CN 213309142U CN 202021507766 U CN202021507766 U CN 202021507766U CN 213309142 U CN213309142 U CN 213309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conducting plate
plate
inne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77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楼伟
尉迟衍敏
郭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077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9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9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9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解决了烹饪器具加热不均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器具本体和上盖,器具本体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发热装置和导热板,发热装置通过导热板与内胆进行热传导,发热装置上设有与导热板接触加热的加热面,导热板上设有与内胆的外表面导热接触的导热面,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1~9。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器具不仅避免发热装置的温度过高,保证加热效率,而且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用于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用于盛放食物的内胆、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和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为保证加热效率一般在加热装置和内胆之间设置导热板以进行热传导。例如,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热饭盒(CN201820684267.0),包括饭盒主体和扣接于饭盒主体上的饭盒盖,饭盒主体具有外壳,外壳的底部设有导热板,导热板的下方设有PTC加热器和固定座、上方设置有内胆,固定座安装于外壳上,其靠近导热板的一端设有与PTC加热器适配的插槽,所述PTC加热器插接于所述插槽内并通过导热板压紧于固定座上。虽然上述PTC加热器通过导热板提高了PTC加热器与导热板之间的导热效率,但是,导热板与内胆和PTC加热器的热接触面积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整个电热饭盒对食物加热不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不仅避免发热装置的温度过高,保证加热效率,而且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上盖,器具本体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发热装置和导热板,发热装置通过导热板与内胆进行热传导,发热装置上设有与导热板接触加热的加热面,导热板上设有与内胆的外表面导热接触的导热面,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1~9。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2~4。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装置安装于导热板上背离内胆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上背离内胆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发热装置的压板,压板将发热装置压紧在导热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为长条形结构,压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螺纹连接于导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设于内胆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焊接于内胆的外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TC加热器,所述多个PTC加热器与导热板的不同位置接触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装置包括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包括PTC加热元件、绝缘层和中空设置的导热筒,绝缘层包裹PTC加热元件并安装于导热筒内侧,加热面设于导热筒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和内胆密封配合并形成密封腔,发热装置和导热板位于密封腔内;和/或,所述器具本体还包括用于断电保护的保护器,保护器与发热装置串联设置;和/或,所述导热板为铝制导热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方面,发热装置通过导热板与内胆进行热传导,发热装置与内胆之间的热传导效率高,利于提高整个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利于节省电能;同时,发热装置与导热板接触,从而导热板可以作为发热装置的散热件,方便发热装置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板快速向外散出,保证发热装置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比为1~9,不仅避免发热装置的温度过高,保证加热效率,而且整体加热更加均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导热面和加热面的面积比小于1时,导热板3对发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差,发热装置的温度过高,无法保证发热装置的使用安全,当导热面和加热面的面积比大于9时,发热装置上与导热板接触的加热面的面积小,从而导热板上靠近发热装置的局部位置的温度高,而远离发热装置的局部位置温度低,烹饪器具的加热不均。
2、当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小于2时,从而导热板两侧的进行热传导的面积相差不大,从而热量在导热板上单向流动的速度小,加热效率低,当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大于4时,从而导热板的横向尺寸远大于发热装置,对应地,与导热板接触的内胆尺寸也较大,不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和便携化。
3、发热装置安装于导热板上背离内胆的侧面上。从而发热装置和导热板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内胆外侧,方便烹饪器具的装配,也避免发热装置与导热板发生相对移位而影响加热效果,同时,发热装置和内胆位于导热板的两侧,安装结构更加合理。
4、压板的设置不仅促进发热装置与导热板连接为一体,避免两者发生相对移动,而且发热装置受到压板的压紧力作用,促进发热装置上的加热面与导热板紧密接触,热传导效率更高。
5、压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螺纹连接于导热板。从而压板的两端与导热板连接固定,限制发热装置在压板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安装可靠性更高,同时,整个发热装置受到的压紧力在压板的长度方向上更加均匀,促进发热装置与导热板完全贴合以保证热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器具本体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胆、发热装置和导热板连接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PTC加热器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PTC加热器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装置所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和上盖2,器具本体1包括内胆11和套设于内胆11外侧的外壳12,所述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设有发热装置和导热板3,发热装置通过导热板3与内胆11进行热传导,发热装置上设有与导热板3接触加热的加热面,导热板3上设有与内胆11的外表面导热接触的导热面,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1~9。
一方面,发热装置通过导热板3与内胆11进行热传导,发热装置与内胆11之间的热传导效率高,利于提高整个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也利于降低发热装置的功率,节省电能;同时,发热装置与导热板3接触,从而导热板3可以作为发热装置的散热件,方便发热装置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板3快速向外散出,保证发热装置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比为1~9,既能避免发热装置的温度过高,保证加热效率,而且整体加热更加均匀,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导热面和加热面的面积比小于1时,导热板3对发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差,发热装置的温度过高,无法保证发热装置的使用安全,当导热面和加热面的面积比大于9时,发热装置上与导热板3接触的加热面的面积小,从而导热板3上靠近发热装置的局部位置的温度高,而远离发热装置的局部位置温度低,烹饪器具的加热不均。
优选的,所述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2~4。既能保证加热效果,又能减小烹饪器具的体积,方便用户外出携带。当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小于2时,从而导热板3两侧进行热传导的面积相差不大,从而热量在导热板3上单向流动的速度小,加热效率低,当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大于4时,从而导热板3的横向尺寸远大于发热装置,对应地,与导热板3接触的内胆11尺寸也较大,不利于烹饪器具的小型化和便携化。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发热装置与导热板3可靠接触以进行热传导,所述发热装置安装于导热板3上背离内胆11的侧面上。从而发热装置和导热板3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内胆11外侧,方便烹饪器具的装配,也避免发热装置与导热板3发生相对移位而影响加热效果,而发热装置安装于导热板3背离内胆11的侧面,从而发热装置和内胆11位于导热板3的两侧,安装结构更加合理。
为实现发热装置在导热板3上可靠固定,所述导热板3上背离内胆11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发热装置的压板4,压板4将发热装置压紧在导热板3上。压板4的设置不仅促进发热装置与导热板3连接为一体,避免两者发生相对移动,而且发热装置受到压板4的压紧力作用,促进发热装置上的加热面与导热板3紧密接触,热传导效率更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压板4为长条形结构,压板4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螺纹连接于导热板3。从而压板4的两端与导热板3连接固定,限制发热装置在压板4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安装可靠性更高,同时,整个发热装置受到的压紧力在压板4的长度方向上更加均匀,促进发热装置与导热板3完全贴合以保证热传导效率。
所述导热板3设于内胆11的外表面上,从而导热板3与内胆11连接为一体,避免内胆11与外壳12安装时发生移动,安装可靠性更高,也利于导热板3与内胆11紧密贴合以促进热传导。具体地,导热板3焊接于内胆11的外底面,保证导热板3与内胆11的连接强度,也避免在导热板3和内胆11上开孔设槽来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同时,焊接的导热效果好,利于保证内胆11与导热板3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本实施例中,导热板3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支撑脚31,支撑脚31向下抵触于外壳12的内壁,从而为发热装置的安装提供空间,避免发热装置和导热板3与外壳12接触而熔化外壳12;具体地,支撑脚31上设有螺孔,螺钉向上穿过外壳12与螺孔连接,实现外壳12和内胆11的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TC加热器2,所述多个PTC加热器2与导热板3的不同位置接触加热。不仅增加整个发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而且各个PTC加热器2与导热板3的不同位置接触,即加热位置更加分散,整体加热更加均匀。可以理解地,发热装置也可以只设置一个PTC加热器2,也可以设置多个串联的PTC加热器2。
具体地,所述PTC加热器2包括PTC加热元件21、绝缘层22和中空设置的导热筒23,绝缘层22包裹PTC加热元件21并安装于导热筒23内侧,加热面设于导热筒23的外侧面。绝缘层22包裹PTC加热元件21,保证使用安全,中空设置的导热筒23通过挤压与PTC加热元件21紧密配合,利于提高PTC加热元件21的导热效率。
为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所述外壳12和内胆11密封配合并形成密封腔,发热装置和导热板3位于密封腔内。从而将温度较高的发热装置和导热板3封装在内,避免用户触碰而烫伤,使用安全性更好,同时,温度较高的密封腔包裹内胆11,利于延长整个烹饪器具的保温时间,方便用户在户外使用。
为避免发热装置异常而引发过烫,所述器具本体1还可以包括用于断电保护的保护器5,保护器5与发热装置串联设置。从而在发热装置出现异常工作时,保护器5可以断开电路,保护整个烹饪器具。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11为不锈钢内胆,方便盛装液体和食物,而导热板3为铝制导热板,铝制导热板的导热系数大,促进热传递,保证加热均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上盖,器具本体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发热装置和导热板,发热装置通过导热板与内胆进行热传导,发热装置上设有与导热板接触加热的加热面,导热板上设有与内胆的外表面导热接触的导热面,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面与加热面的面积之比为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安装于导热板上背离内胆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上背离内胆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发热装置的压板,压板将发热装置压紧在导热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为长条形结构,压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螺纹连接于导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于内胆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焊接于内胆的外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PTC加热器,所述多个PTC加热器与导热板的不同位置接触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包括PTC加热元件、绝缘层和中空设置的导热筒,绝缘层包裹PTC加热元件并安装于导热筒内侧,加热面设于导热筒的外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内胆密封配合并形成密封腔,发热装置和导热板位于密封腔内;和/或,所述器具本体还包括用于断电保护的保护器,保护器与发热装置串联设置;和/或,所述导热板为铝制导热板。
CN202021507766.6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3309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7766.6U CN213309142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7766.6U CN213309142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9142U true CN213309142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9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7766.6U Active CN213309142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9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67328C (en) Method of conducting thermal energy, thermal conductor,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using the thermal conductor
CN213309142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器具
CN202858805U (zh) 直接感温式电饭锅
CN204764977U (zh) 带蜂窝状导热托盘的微型电饭煲
CN204100594U (zh) 防干烧装置及电热水器
CN203537577U (zh) 一种改良型电动汽车用ptc加热器
CN211204452U (zh) 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加热器
CN211692951U (zh) 用于集成加热泵的泵盖组件及集成加热泵
CN208463596U (zh) 一种具有多重导热加热结构的电饭锅
CN208973424U (zh) 一种电磁炉专用水壶
CN105105619A (zh) 微型电饭煲的加热体弹性支撑结构
CN217825399U (zh) 一种内嵌有ptc发热组件的加热器
CN22027536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煮锅
CN213821002U (zh) 加热器件
CN206443560U (zh) 一种直热式电热餐炉
CN22054613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7695501U (zh) 保温饭盒
CN216416789U (zh) 加热效率高的烹饪器具
CN214433678U (zh) 即热即冷装置
CN211511461U (zh) 一种套装器具
CN209808054U (zh) 蒸汽发生器及蒸汽烹饪器具
CN208591189U (zh) 安全节能型暖手宝
CN212280961U (zh) 一种蒸汽锅
CN212132582U (zh) 燃气灶挡火板式温差发电装置
CN21652188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