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5860U - 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95860U CN213295860U CN202021960485.6U CN202021960485U CN213295860U CN 213295860 U CN213295860 U CN 213295860U CN 202021960485 U CN202021960485 U CN 202021960485U CN 213295860 U CN213295860 U CN 2132958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an
- connecting rod
- drying
- air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晾杆之间的联接杆,联接杆内设有一风道、风机和加热模块,联接杆上设有一进风口,且进风口位于风机的后侧,风机布置于风道的后端,加热模块位于气流路径上,风道的前端设有出风口;联接杆内的风机后侧开设有进风口,且风机位于风道的后端,风道的前端开设有出风口,风机启动后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经位于气流路径上的加热模块加热后从风道前端的出风口吹出;气流发生装置本身内部结构较为紧凑,且联接杆位于晾衣架上两根平行晾杆之间,以有效利用晾杆之间的闲置区域,进一步优化晾衣系统的整体布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晾衣领域的烘/干衣装置的气流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光照不足的地区或季节,晾晒的衣服不容易晾干,市面上出现了具有烘衣功能的晾衣机。
授权公告号为CN2032122891U的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该晾衣机包括安装于天花板的主机部件及下方可升降的晾衣架,主机部件内设有气流加热器,经加热后的空气用于吹向下方晾晒的衣物。
授权公告号为CN209759845U的晾衣机,公开了晾衣杆设置在晾衣机主体的下方,晾衣架悬挂在晾衣杆上;晾衣杆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晾衣杆的内部设置有风机、发热元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向下吹出热风;晾衣架包括衣架主体和设置在衣架主体的两侧并伸入衣物内部的支撑杆,衣架主体和支撑杆为内部连通的中空结构。
晾衣主机下方的晾衣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晾杆,两根晾杆之间的区域更多时候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合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流发生装置,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气流发生装置的烘/干衣装置及晾衣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晾杆之间的联接杆,所述的联接杆内设有一风道、风机和加热模块,所述的联接杆上设有一进风口,且所述的进风口位于风机的后侧,所述的风机布置于风道的后端,所述的加热模块位于气流路径上,所述的风道的前端设有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加热模块位于风机前侧的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风道的前段弯曲并开口朝下,所述的联接杆的底部设有供风道穿出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风道内设有防护套,所述的加热模块设于防护套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风机上设有防震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气流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线路板,所述的控制线路板布置在进风口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联接杆为固定折叠架的杆座;或者所述的联接杆平行地设置在杆座的旁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风道的前端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主题为:烘/干衣装置,包括气流发生装置、衣架及干衣气囊,所述的衣架连接于所述的联接杆,并将气流发生装置产生的热气流导入干衣气囊中。
又一优选主题为:晾衣系统,包括主机部件及所述的烘/干衣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联接杆内的风机后侧开设有进风口,且风机位于风道的后端,风道的前端开设有出风口,风机启动后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经位于气流路径上的加热模块加热后从风道前端的出风口吹出;气流发生装置本身内部结构较为紧凑,且联接杆位于晾衣架上两根平行晾杆之间,以有效利用晾杆之间的闲置区域,进一步优化晾衣系统的整体布局。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晾衣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晾衣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晾衣系统上衣架的示意图一;
图4为晾衣系统上衣架的示意图二;
图5为气流发生装置和衣架的示意图;
图6为气流发生装置的结构拆解图;
图7为气流发生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所示,晾衣系统100,包括主机部件101、晾衣架及烘/干衣装置200。晾衣架的两端与主机部件101之间连接有X型伸缩组件70,当钢丝绳拉动晾衣架上升、下降时,该X型伸缩组件可以保持晾衣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地说,主机部件101内安装有钢丝绳卷绕组件,电机启动后驱动钢丝绳卷绕组件转动,以驱动钢丝上升或下降。
如图2所示,烘/干衣装置200,包括气流发生装置10、衣架20及干衣气囊30,衣架20连接于联接杆40,并将气流发生装置10产生的热气流导入干衣气囊30中。烘/干衣装置200上的气流发生装置10安装在晾衣架上。干衣气囊30挂置在衣架20上。当气流发生装置10内产生的气流通过气流通道输送至干衣气囊30内,继而得以对挂晒在干衣气囊30上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如图6、图7所示,气流发生装置10,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晾杆11之间的联接杆40,联接杆40内设有一风道41、风机42和加热模块50,联接杆40上设有一进风口40c,且进风口40c位于风机42的后侧,风机42布置于风道41的后端,加热模块50位于气流路径上,风道41的前端设有出风口40g。
联接杆40内的风机42后侧开设有进风口40c,且风机42位于风道41的后端,风道41的前端开设有出风口40g,风机42启动后气流从进风口40c进入风道41,并经位于气流路径上的加热模块50加热后从风道41前端的出风口40g吹出;气流发生装置10本身内部结构较为紧凑,且联接杆40位于晾衣架上两根平行晾杆10之间,以有效利用晾杆之间的闲置区域,进一步优化晾衣系统100的整体布局。
具体地说,联接杆40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卡扣固定的盖体,风道41、风机42及加热模块50容置在壳体内腔中。进风口40c包括安装在风口上的格栅组件,该格栅组件能够阻隔较大的灰尘、碎屑以避免堵塞风道41。进风口40c与风机42的位置互相匹配,风机42启动后在壳体内部所在区域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气流通过进风口40c进入风道41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气流发生装置10包括加热模块50,加热模块50位于风机42前侧的风道41内;具体地说,当气流进入进风口40c后经加热模块50加热后通过风道41的前端的出风口40g吹出,以对加速对衣物的烘干处理。
风道41的前段弯曲并开口朝下,联接杆40的底部设有供风道41穿出的通孔4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热模块50、风机42及风道41的排布为水平放置在联接杆40的壳体内部,而干衣气囊30竖直挂置在衣架20上,为了实现将水平流向的气流转向至竖直方向,因此将本实施例中的风道41的前段弯曲一定角度并开口朝下,且该弯曲角度优选在90度左右。
风道41内设有防护套01,加热模块50设于防护套01内。防护套01套设在加热模块50的外部,一方面是对加热模块50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加热模块50直接对联接杆40的壳体发生热辐射,防止联接杆40发烫而导致烫伤、烫痛使用者。
风机42上设有防震件02。风机42启动后会发生震动,套设在风机42上的防震件02可以减缓风机42的震动幅度。
气流发生装置10,还包括控制线路板60,控制线路板60布置在进风口40c内侧。进风口40c处具的气流具有一定流速,可以对控制线路板60进行降温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联接杆40为固定折叠架的杆座h;或者联接杆40平行地设置在杆座h的旁边。
风道41的前端设有密封圈44,密封圈44的口径与风道41前端的出风口40g的口径大致相当;且出风口40g与联接杆40上的通孔43的口径也互相匹配;该密封圈44的存在能够提高出风口40g与联接杆40的通孔43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衣架20包括与联接杆40连接的连接头21及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头21两侧的转动臂22,当需要晾晒衣物时,转动臂展开以支撑开衣物;而当不需要晾晒衣物时,则可将转动臂22向下转动并收拢,以提高其余衣架20晾晒衣物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衣架20通过连接头21与联接杆40上的通孔43连接,且连接头21的上端为与出风口40g联通的进风端口,连接头21的下端为与进风端口联通的出风端口,经过加热模块50加热的气流依次通过出风口40g、进风端口和出风端口进入到干衣气囊30内,进一步得以对晾晒在干衣气囊30上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及晾衣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两根平行晾杆之间的联接杆,所述的联接杆内设有一风道、风机和加热模块,所述的联接杆上设有一进风口,且所述的进风口位于风机的后侧,所述的风机布置于风道的后端,所述的加热模块位于气流路径上,所述的风道的前端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模块位于风机前侧的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的前段弯曲并开口朝下,所述的联接杆的底部设有供风道穿出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内设有防护套,所述的加热模块设于防护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上设有防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线路板,所述的控制线路板布置在进风口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杆为固定折叠架的杆座;或者所述的联接杆平行地设置在杆座的旁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的前端设有密封圈。
9.烘/干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气流发生装置、衣架及干衣气囊,所述的衣架连接于所述的联接杆,并将气流发生装置产生的热气流导入干衣气囊中。
10.晾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部件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衣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60485.6U CN213295860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60485.6U CN213295860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95860U true CN213295860U (zh) | 2021-05-28 |
Family
ID=7603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60485.6U Active CN213295860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95860U (zh) |
-
2020
- 2020-09-09 CN CN202021960485.6U patent/CN2132958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36550U (zh) | 晾衣架端部组件和晾衣机 | |
CN107002345B (zh) | 立式蒸汽挂烫机 | |
WO2012129752A1 (zh) | 烘挂衣一体机 | |
CN108301176B (zh) | 多用途折叠暖风干衣装置及烘干方法 | |
CN108330661A (zh) | 烘干晾衣组件和烘干下置式晾衣机 | |
CN106283574B (zh) | 一种微型挂式烘干设备 | |
CN105803743B (zh) | 便携式电吹风干衣架 | |
CN213295860U (zh) | 气流发生装置、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
CN213295861U (zh) | 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
WO2018077217A1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3173043U (zh) | 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
CN213038062U (zh) | 晾衣支架、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
CN108330660A (zh) | 独立式烘干模块和烘干下置式晾衣机 | |
CN212199744U (zh) | 一种便携式干衣装置 | |
CN208087973U (zh) | 多用途折叠暖风干衣装置 | |
CN210368381U (zh) | 一种风干效率高的衣架 | |
CN220789171U (zh) | 一种悬挂式烘干机结构 | |
CN207739038U (zh) | 晾衣器 | |
CN216514724U (zh) | 晾衣系统 | |
CN213866942U (zh) | 烘/干衣装置及晾衣系统 | |
CN213173044U (zh) | 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
CN208649729U (zh) | 带有夜灯功能的便携的衣物烘干器 | |
CN213173042U (zh) | 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
CN217266488U (zh) | 一种循环供风主机及晾衣机 | |
CN211947638U (zh) | 烘/干衣装置和晾衣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21015, 3rd Floor, Building 2, No. 188 Jinpin Road, Jiangdong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hao (Zhejiang)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21015, 3rd Floor, Building 2, No. 188 Jinpin Road, Jiangdong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inning the bid (Zhe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