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85138U -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85138U
CN213285138U CN202021361398.9U CN202021361398U CN213285138U CN 213285138 U CN213285138 U CN 213285138U CN 202021361398 U CN202021361398 U CN 202021361398U CN 213285138 U CN213285138 U CN 213285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ask
electrolytic
water cavity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13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ehui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ehui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ehui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ehui Health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613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85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85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85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包括壳体、水囊、电解电极、电池、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水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水囊上设置有注水口;所述电解电极设置在水囊内,并将水囊分隔成第一水腔以及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之间设置有SPE质子膜,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解电极电连接;以及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水腔通过排气通道与口罩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水腔通过吸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区别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电解水的有害气体进入到口罩中,危害人体。

Description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氢气在近年来研究迅速,从2007年到现在短短5年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已经达到300多篇。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氢气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所以市场上开始出现关于氢气的产品,现有技术也有出现一些制氢口罩。
经过检索,公开号为CN 106235472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口罩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口罩包括设置在口罩内的水腔和负离子发生器;一PEM膜电解电极设置在水腔内并将水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通过防水透气膜连通口罩内;一控制电路控制PEM膜电解电极的电流和/或电压大小;一喷雾器将PEM膜电解电极电解在第一腔和第二腔内产生的氢气、氧气以及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的混合气体喷向脸部鼻孔;所述喷雾器前方还竖直设置有两片柔性薄片;两片柔性薄片相互呈八字形,八字形的窄端朝向脸部鼻孔。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水电解时,电流通过水(H2O),在阴极形成氢气,在阳极形成氧气。但是在产生氢的同时会产生臭氧,以及自来水本身存在的余氯,目前市面上的口罩产品无法除去氯气和臭氧,或者去除它们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除去氯气和臭氧,或者去除它们的效果并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口罩固定部;
水囊,所述水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水囊上设置有注水口;
电解电极,所述电解电极设置在水囊内,并将水囊分隔成第一水腔以及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之间设置有SPE质子膜,所述电解电极由阳极电解片以及阴极电解片组成,所述阳极电解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腔内,所述阴极电解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腔内;
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解电极电连接;以及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水腔通过排气通道与口罩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水腔通过吸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吸气通道的出口朝向脸部鼻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进出气部,所述进出气部通过进出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所述进出气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覆盖所述进出气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过滤层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进出气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过滤层由两层以上的聚丙烯无纺布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进出气通道通过电控风扇与口罩内部连通,所述电控风扇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控风扇的出气口设置有无纺布面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按钮、电池显示LED灯,所述电源按钮、电池显示LED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SPE质子膜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之间。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解电极设置在水囊内,并将水囊分隔成第一水腔以及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之间设置有SPE质子膜,所述电解电极由阳极电解片以及阴极电解片组成,所述阳极电解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腔内,所述阴极电解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腔内,所述第一水腔通过排气通道与口罩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水腔通过吸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给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连接阳极电解片以及阴极电解片;使用时,向水囊的注水口加水,水流向阳极电解片或阴极电解片,由于SPE质子膜的透水性,使得水淹没阳极电解片和阴极电解片,形成闭合回路。在阴极电解片处产生氢气,通过吸气通道进入口罩内部;在阳极电解片产生氧气以及臭氧或者氯气等衍生气体,而这些气体无法透过SPE质子膜,通过排气通道排到口罩外部,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到口罩中,危害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的侧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的剖面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SPE质子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口罩固定部,
12、排气通道,
13、吸气通道,
14、进出气部,
15、过滤层,
16、电控风扇,
17、电源按钮,
18、电池显示LED灯,
2、水囊,
21、注水口,
22、第一水腔,
23、第二水腔,
24、SPE质子膜,
25、铰链机构,
31、阳极电解片,
32、阴极电解片,
33、固定支架,
4、电池,
5、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该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包括壳体1、水囊2、电解电极、电池4以及控制电路5;壳体1由塑料材质制成,根据人脸大小的不同,尺寸可以分为大款、中款以及儿童款。
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口罩固定部11,通过口罩固定部11与弹性系带的配合,将口罩固定在人脸上。水囊2由防水膜设置在壳体1内制成,水囊2上设置有注水口21,可以用于对水囊2加水或放水。
在本实施例中,水囊2通过铰链机构25设置在壳体1内,水囊2通过铰链机构25可以旋进壳体1内、旋出壳体1外,方便水囊2的加水。水囊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在壳体1内,并不限制水囊2的实施方式,只要可以加水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电解电极有正极以及负极,电解电极设置在水囊2内,并将水囊2分隔成第一水腔22以及第二水腔23,第一水腔22与第二水腔23之间设置有SPE质子膜24,电解电极由阳极电解片31以及阴极电解片32组成,阳极电解片31设置在第一水腔22内,阴极电解片32设置在第二水腔23内;其中,第一水腔22通过排气通道12与口罩外部连通,第二水腔23通过吸气通道13与口罩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无论是纯净水或者矿物质水都可以用来制备氢气,并且因为那些电解垃圾(例如:臭氧、余氯、金属化合物)和氧气一样,无法通过SPE质子膜24,与氧气同时从下方的排气通道12排出,不会随氢气进入口罩内。
电池4为充电锂电池4,可拆卸设置在壳体1上,电池4与电解电极电连接,电池4通过卡扣,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便于维修。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设置在壳体1内,控制电路5连接并控制电池4,控制电路5为常规的控制电路5,作为控制电池4的通断使用。
可选的,如图1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电源按钮17、电池4显示LED灯18,电源按钮17、电池4显示LED灯18分别与控制电路5电连接。电源按钮17作为口罩制氢的开关,电池4显示LED灯18用于显示电源的电量以及口罩故障灯使用。如此,可以显示电池4的电量以及是否出现故障。
可选的,如图2所示,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进出气部14,进出气部14通过进出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进出气部14设置有过滤层15,过滤层15覆盖进出气部14。如此,可以通过过滤层15,对吸入口罩内的气体进行过滤,甚至可以达到医用口罩的效果。
过滤层15可拆卸的设置在进出气部14上,过滤层15由两层以上的聚丙烯无纺布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过滤层15采用五层的聚丙烯无纺布制作而成,可以达到N95口罩的标准,不制氢时,平常也可以使用。
可选的,如图3所示,吸气通道13的出口朝向脸部鼻孔,排气通道12的出口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如此,通过吸气通道13的出口朝向脸部鼻孔,将氢气引到鼻孔处,可以有效的防止氢气向口罩外溢散,引导氢气向脸部一侧扩散。
其他实施例中,在吸气通道13与排气通道12内设置有透气膜,透气膜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吸气通道13与排气通道12的进口处,透气膜为牛皮鞋、报纸、密度大的无纺布、目数非常大的筛网等,如此,透气膜可以只透气不透水,主要是防止口罩呼吸机在不使用时,口罩呼吸机放反,将水囊2内的水倒出的情况出现。
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水腔23中设置有雾化片,雾化片为振动片,用于将第二水囊23的水进行雾化,将水和氢气一起引导至鼻孔处。
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进出气部14,进出气部14通过进出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进出气通道通过电控风扇16与口罩内部连通,电控风扇16通过控制电路5与电池4电连接。如此,通过电控风扇16可以将空气引导至口罩内,防止口罩呼吸困难以及氢浓度过高的问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控风扇16,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
可选的,电控风扇16的出气口设置有无纺布面贴。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此,可以防止口腔呼吸的水汽进入到口罩内,可以重复利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更换无纺布面贴即可。
如图4所示,第一水腔22与第二水腔23之间设置有SPE质子膜24,第一水腔22通过排气通道12与口罩外部连通,第二水腔23通过吸气通道13与口罩内部连通。控制电路5与电池4均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排气通道12的出口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第一水腔22产生臭氧、余氯、金属化合物以及氧气,由于臭氧、余氯、金属化合物比空气重量更重,根据重力,臭氧、余氯、金属化合物以及氧气会往下运动,排出口罩外。吸气通道13的出口朝向脸部鼻孔,第二水腔23产生氢气,氢气质量轻,氢气向上运动,至使用者脸部鼻孔,进行吸收。
如图5所示,SPE质子膜24通过固定支架33固定在第一水腔22与第二水腔23之间。SPE质子膜24被左右两个固定支架33夹在中间,可防止口罩在长期使用后,出现SPE质子膜24错位,导致两电解片短路和有害气体溢出的情况发生。
使用时,电池4给控制电路5供电,控制电路5连接阳极电解片31以及阴极电解片32;使用时,向水囊2的注水口21加水,水流向阳极电解片31或阴极电解片32,由于SPE质子膜24的透水性,使得水淹没阳极电解片31和阴极电解片32,形成闭合回路。在阴极电解片32处产生氢气,通过吸气通道13进入口罩内部;在阳极电解片31产生氧气以及臭氧或者氯气等衍生气体,而这些气体无法透过SPE质子膜24,通过排气通道12排到口罩外部,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到口罩中,危害人体。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口罩固定部;
水囊,所述水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水囊上设置有注水口;
电解电极,所述电解电极设置在水囊内,并将水囊分隔成第一水腔以及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之间设置有SPE质子膜,所述电解电极由阳极电解片以及阴极电解片组成,所述阳极电解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腔内,所述阴极电解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腔内;
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解电极电连接;以及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水腔通过排气通道与口罩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水腔通过吸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通道的出口朝向脸部鼻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进出气部,所述进出气部通过进出气通道与口罩内部连通,所述进出气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覆盖所述进出气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进出气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由两层以上的聚丙烯无纺布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通道通过电控风扇与口罩内部连通,所述电控风扇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风扇的出气口设置有无纺布面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按钮、电池显示LED灯,所述电源按钮、电池显示LED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SPE质子膜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水腔与所述第二水腔之间。
CN202021361398.9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Active CN213285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1398.9U CN213285138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1398.9U CN213285138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85138U true CN213285138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1398.9U Active CN213285138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85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77658T3 (es) Purificación de aire portátil
CN203154641U (zh) 便携式高效空气净化呼吸器
CN106235472B (zh) 一种便携口罩及其使用方法
US10760171B2 (en) Oxygen generator integrated with ozone removal filter
CN206150522U (zh) 一种口罩
CN213285138U (zh)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TWM585061U (zh) 氫氧氣呼吸罩
CN106418799B (zh) 一种口罩及使用方法
EP3753605A1 (en) Breathing mask
CN214129838U (zh) 一种双功能便携式氢氧混合气呼吸口罩
CN211962827U (zh) 氢氧气呼吸罩
CN213086129U (zh) 一种电解水氢氧混合口罩呼吸机
CN113513811A (zh) 混合氢气的负氧离子发生器
CN109868484B (zh) 一种气体产生装置
CN210057076U (zh) 可对排出氢气进行回流的电解水制氢制氧呼吸装置
CN214841508U (zh) 混合氢气的负氧离子发生器
CN206150523U (zh) 一种便携口罩
CN104941084A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112295122A (zh) 氢氧气呼吸罩
CN213374827U (zh) 电动引流防疫防雾霾口罩
JP2018140169A (ja) 電解水素吸引器
CN210644797U (zh) 一种氢气呼吸机送气系统及其气体控制阀
CN213252178U (zh)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机
CN219814921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制氢机
CN207980197U (zh) 呼吸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