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83152U - 一种手术缝合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缝合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83152U
CN213283152U CN202021921298.7U CN202021921298U CN213283152U CN 213283152 U CN213283152 U CN 213283152U CN 202021921298 U CN202021921298 U CN 202021921298U CN 213283152 U CN213283152 U CN 213283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suture
identifiers
wire body
sutur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1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昱萌
黄诗卉
朱耀旻
彭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921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83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83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83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术缝合线,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手术缝合线包括第一线体以及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不相同;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缝合针,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缝合针,所述第一缝合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合针的形状不相同。通过第一线体上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第二线体上的第二标识符可便于医生对第一线体以及第二线体进行区分,从而避免选错线体而导致误操作。同时,医生可通过缝合针的形状来确定缝合针所连的线体,进一步避免选错线体。

Description

一种手术缝合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缝合线。
背景技术
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性材料。手术缝针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
发明人在医疗实践中发现,对于需要双线缝合的一些手术,通过肉眼很难分辨出两根缝合线,极易出现选错缝合线,进而导致缝合出错的现象,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术缝合线,旨在解决现有手术缝合线难以区分不同的缝合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术缝合线,所述手术缝合线包括第一线体以及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不相同;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缝合针,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缝合针,所述第一缝合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合针的形状不相同。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标识符为三条等间距的环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3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标识符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标识符为五条等间距的环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3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标识符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缝合针的形状为圆弧。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45°-135°。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缝合针的形状为椭圆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术缝合线包括第一线体以及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不相同;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缝合针,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缝合针,所述第一缝合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合针的形状不相同。通过第一线体上的第一标识符以及第二线体上的第二标识符可便于医生对第一线体以及第二线体进行区分,从而避免选错线体而导致误操作。同时,医生可通过缝合针的形状来确定缝合针所连的线体,进一步避免选错线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手术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手术缝合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线体10、第二线体20、第一标识符11、第二标识符21、第一缝合针12、第二缝合针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术缝合线。现在结合图1-图2对该手术缝合线的结构说明如下:
所述手术缝合线包括第一线体10以及第二线体20。
所述第一线体10上间隔设有第一标识符11,所述第二线体20上间隔设有第二标识符21,所述第一标识符11与所述第二标识符21不相同。
通过第一线体10上的第一标识符11以及第二线体20上的第二标识符21可便于医生对第一线体10以及第二线体20进行区分,从而避免选错线而导致误操作。
所述第一线体10的一端设有第一缝合针12,所述第二线体20的一端设有第二缝合针22,所述第一缝合针1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合针22的形状不相同。
通过第一缝合针12的形状以及第二缝合针22的形状可进一步便于医生对第一线体10以及第二线体20进行区分,从而避免选错线而导致误操作。医生可通过缝合针的形状来确定其所连的线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术缝合线包括第一线体10以及第二线体20,所述第一线体10上间隔设有第一标识符11,所述第二线体20上间隔设有第二标识符21,所述第一标识符11与所述第二标识符21不相同;所述第一线体10的一端设有第一缝合针12,所述第二线体20的一端设有第二缝合针22,所述第一缝合针1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合针22的形状不相同。通过第一线体10上的第一标识符11以及第二线体20上的第二标识符21可便于医生对第一线体10以及第二线体20进行区分,从而避免选错线体而导致误操作。同时,医生可通过缝合针的形状来确定缝合针所连的线体,进一步避免选错线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识符11为三条等间距的环线。每条环线均环绕第一线体10一周。环线的设计,使得医生可从各个角度观察到第一标识符11,便于观察。
可以理解地,第一标识符中,至少有两条环线的颜色与第一线体的颜色不相同,以起到标识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识符11可通过印刷以及雕刻等方式形成在第一线体10上,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加工方式将第一标识符11形成在第一线体10上,这并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识符1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3mm。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2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2.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识符11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之间的间距为1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之间的间距为1.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之间的间距为2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之间的间距为2.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符11之间的间距为3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标识符21为五条等间距的环线。每条环线均环绕第二线体20一周。环线的设计,使得医生可从各个角度观察到第二标识符21,便于观察。
可以理解地,第二标识符中,至少有三条环线的颜色与第二线体的颜色不相同,以起到标识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标识符21可通过印刷以及雕刻等方式形成在第二线体20上,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加工方式将第二标识符21形成在第二线体20上,这并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标识符2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3mm。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2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2.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的环线间的间距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标识符21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之间的间距为1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之间的间距为1.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之间的间距为2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之间的间距为2.5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符21之间的间距为3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缝合针12的形状为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45°-135°。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4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9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10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1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缝合针22的形状为椭圆弧。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体与第二线体连接,手术缝合线的一端为第一线体,手术缝合线的另一端为第二线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缝合线包括第一线体以及第二线体,所述第一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线体上间隔设有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与所述第二标识符不相同;所述第一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缝合针,所述第二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缝合针,所述第一缝合针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缝合针的形状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符为三条等间距的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符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符为五条等间距的环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环线间的间距为1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符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针的形状为圆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45°-13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合针的形状为椭圆弧。
CN202021921298.7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手术缝合线 Active CN213283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298.7U CN213283152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手术缝合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298.7U CN213283152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手术缝合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83152U true CN213283152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1298.7U Active CN213283152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手术缝合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83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2217919B2 (en) Electrosurgical electrode shroud
CN213283152U (zh) 一种手术缝合线
CN110353784A (zh) 一种可调节深度并固定的腹腔镜穿刺套
WO2018062284A1 (ja) 子宮圧迫止血用縫合針
CN205831852U (zh) 钛镍基形状记忆合金组织闭合夹
CN213606583U (zh) 一种组织牵引线及组织牵拉系统
CN208081280U (zh) 一种新型微创腔镜吻合器的切割刀
CN106691567A (zh) 一种高强度可吸收骨折内固定骨板
CN209186815U (zh) 一种疝囊高位结扎针
CN202589590U (zh) 手术缝线固定装置
CN108078603B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自动复位带线缝合针
CN110811729A (zh) 一种卡扣式血管吻合装置
CN213787594U (zh) 一种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手术缝针
CN214285034U (zh) 一种医疗针
CN212281629U (zh) 基于单机械臂缝合的辅助打结器及手术机器人
CN218075084U (zh) 一种切肝手术用提拉装置
CN205072929U (zh) 腹腔镜打结装置
CN211583314U (zh) 一种胶原蛋白线植入装置
CN215306240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切口缝合针
CN209951316U (zh) 一种髋臼拉钩
CN106580391A (zh) 一种医疗夹具
CN211433106U (zh) 一种卡扣式血管吻合装置
CN103549984A (zh) 一种吻合器的钉仓及吻合器
CN217510525U (zh) 一种防滑出式阴式通道
CN211156066U (zh) 一种妇产科用止血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