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81777U -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 Google Patents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81777U
CN213281777U CN202022232763.2U CN202022232763U CN213281777U CN 213281777 U CN213281777 U CN 213281777U CN 202022232763 U CN202022232763 U CN 202022232763U CN 213281777 U CN213281777 U CN 213281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fastener
limiting
plu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27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pton Button Accessorie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pton Button Accessor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pton Button Accessori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pton Button Accessor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27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81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81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81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拆卸难度低的可拆式扣件,包括具有插接部的插接本体,插接本体上远离插接部的一边侧分别设有第一肩部及可相对于插接本体偏转的第二肩部,第一肩部上设有末端具有限位块、可相对插接本体偏转的横杆,第二肩部上开设有用于嵌设横杆上限位块的限位孔,且插接本体上于临近第二肩部的部位设有用于限定第二肩部偏转量的限位件,限位件与第二肩部之间设有避位空间;第二肩部在受到横杆的推力时向限位件偏转,且在限位块嵌入限位孔时复位回弹并与横杆卡接;第二肩部在受外部按压力时向限位件偏转至限位块离开限位孔以打开横杆。以及一种包含上述扣件的插扣。

Description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背景技术
插扣是用于将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可释放连接的连接件,通常包括母扣及可释放地卡入母扣的公扣,母扣和公扣分别具有带子保持杆,用于供待连接物体的带子穿设或穿设后缝合,以便于将母扣及公扣固定到相应的带子上。在插扣的诸多应用中,两个物体必须牢固的连接,同时便于拆除,如军事防护背心以及军事防护类背包,背心或背包的所有区域往往配备许多横竖交替的带子,根据穿戴者的需要,可通过插口将工具箱、手电筒、水壶以及刀具等装设在背心或背包的不同区域,以便穿戴者可以随时取用,同时要求这些物品在不需要使用时,也能便于拆除。
然而,传统的插扣结构简单,带子往往通过绕设带子保持杆后进行缝合以与插扣固定连接,在此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切断带子或破坏插扣才能将插扣从带子上移除,插扣的拆卸难度较大,为用户带来了不便,并一定程度制约了插扣的应用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拆卸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一种可拆式扣件,该可拆式扣件包括具有插接部的插接本体,所述插接本体上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边侧分别设有第一肩部及可相对于所述插接本体偏转的第二肩部,所述第一肩部上设有末端具有限位块、可相对所述插接本体偏转的横杆,所述第二肩部上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横杆上限位块的限位孔,且所述插接本体上于临近所述第二肩部的部位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二肩部偏转量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肩部之间设有避位空间。所述第二肩部在受到所述横杆的推力时向所述限位件偏转,且在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限位孔时复位回弹并与所述横杆卡接;所述第二肩部在受外部按压力时向所述限位件偏转至所述限位块离开所述限位孔以打开所述横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内远离所述插接本体的内侧面间隔设置两个卡块,所述限位块包括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的横部以及与所述横部的另一端连接的竖部,所述横部在穿设所述限位孔后嵌入两个所述卡块之间,且所述竖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上背向所述第一肩部的一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上于所述竖部临近所述插接本体的一边侧设有弧形过渡部,用于减小所述限位孔边缘对所述限位块的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上于临近所述限位块的部位设有按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肩部的自由端处于背向所述第一肩部的侧面设有拨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肩部上于背向所述第一肩部的边侧设有限位台阶,用于在所述第二肩部受力偏转时与所述限位件的末端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二肩部的偏转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台阶至所述第二肩部与所述插接本体连接部段的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插扣,该插扣包括两个上述扣件,其中一个所述扣件的插接部凸出形成的一对扣脚嵌入另一个所述扣件的插接部开孔形成的插孔时,两个所述扣件互锁连接,一个所述扣件的扣脚受按压从另一个所述扣件的插孔退出时,两个所述扣件断开。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式扣件及插扣,通过在插接本体上设置具有横杆的第一肩部以及设有限位孔的第二肩部,在待连接物体上的带子嵌入横杆与插接本体之间的区域时,将横杆的末端卡入限位孔内即实现扣件在带子上的设置;按压第二肩部,使第二肩部向插接本体偏转即可使横杆的限位块脱离限位孔,以从带子上卸下扣件,降低了扣件乃至插扣的拆卸难度,提升了插扣使用的便捷性并扩大了插扣的使用场景;且通过设置限位件,限定了第二肩部的偏转量,避免第二肩部偏转过渡时造成的第二肩部断裂失效的问题,延长了扣件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扣件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拆式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可拆式扣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式扣件100,该可拆式扣件100包括具有插接部的插接本体110,该插接部即为扣件100上用于与其他扣具连接的结构,如当扣件100作为插扣的母扣时,该插接部呈凹孔状结构,当扣件100作为插扣的公扣时,该插接部呈具有凸出的插脚结构,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仅示出了扣件100作为插扣母扣的情形,在实际生产中,还可改变插接部的形状以加工出具有同样可拆卸功能的插扣公扣,于此不再赘述。插接本体110上远离插接部的一边侧分别设有第一肩部120及可相对于插接本体110偏转的第二肩部130,具体的,第一肩部120与第二肩部130间隔设置,第一肩部120上设有末端具有限位块150、可相对插接本体110偏转的横杆140,第二肩部130上开设有用于嵌设横杆140上限位块150的限位孔160,且插接本体110上于临近第二肩部130的部位设有用于限定第二肩部130偏转量的限位件170,限位件170与第二肩部130之间设有避位空间18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扣件100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材料制作,如此,在拨动横杆140以及第二肩部130时,二者将产生一定的形变量,以调节横杆140与第二肩部130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横杆140末端的限位块150可以嵌入第二肩部130的限位孔160或脱离限位孔160的约束,实现扣件100的开合。具体的,第二肩部130在受到横杆140的推力时向限位件170偏转,且在限位块150嵌入限位孔160时复位回弹并与横杆140卡接;第二肩部130在受外部按压力时向限位件170偏转至限位块150离开限位孔160以打开横杆140。
请结合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限位孔160内远离插接本体110的内侧面间隔设置两个卡块161,限位块150包括一端与横杆140连接的横部151以及与横部151的另一端连接的竖部152,横部151在穿设限位孔160后嵌入两个卡块161之间,且竖部152分别与两个卡块161上背向第一肩部120的一面抵接。具体的,当将横杆140上的限位块150嵌入限位孔160内后,由于横杆140产生了一定的形变量,因此,横杆140具有恢复形变的趋势并使得限位块150与限位孔160内远离插接本体110的一个内侧面抵紧,在此情况下,限位块150的横部151嵌入两个卡块161之间,且限位块150的竖部152受两个卡块161的约束始终限制于限位孔160内,从而避免了横杆140上的限位块150从限位孔160内滑出问题的发生,提升了横杆140与第二肩部130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扣件100与外部待连接物体的带子配合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限位块150上于竖部152临近插接本体110的一边侧设有弧形过渡部153,即限位块150上具有与限位孔160边缘配合的弧面,用于减小限位孔160边缘对限位块150的阻力。具体的,当按压横杆140使得横杆140向靠近插接本体110的方向偏转时,限位块150上的弧形过渡部153与第二肩部130的自由端抵接,随着按压力的增大,弧形过渡部153上沿弧面弧长方向的不同部位依序与限位孔160的边缘接触,直至限位块150嵌入限位孔160中,该过程中,第二肩部130的自由端,即限位孔160的边缘对限位块150的阻力较小,有利于限位块150快速嵌入限位孔160中并与第二肩部130配合,降低了扣件100的使用难度。
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横杆140上于临近限位块150的部位设有按压部141。优选的,横杆140上背向插接本体110的边侧凸起以形成按压部141。通过设置按压部141,一方面增大了横杆140末端的宽度,避免横杆140负载过度时发生断裂破损等问题,另一方面,凸出的按压部141有利于用户快速找准按压点,利于用户以较小的按压力将限位块150压入限位孔160中,从而降低扣件100与外部带子连接的操作难度。
请进一步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第二肩部130的自由端处于背向第一肩部120的侧面设有拨动部131。优选的,第二肩部130的自由端向远离第一肩部120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拨动部131,且该拨动部131的外表面呈弧面状结构或波浪状结构,便于与用户的手部贴合并利于用户拨动第二肩部130偏转,以释放限位块150,实现横杆140与第二肩部130的断开。
请再次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第二肩部130上于背向第一肩部120的边侧设有限位台阶132,用于在第二肩部130受力偏转时与限位件170的末端抵接以限定第二肩部130的偏转量。进一步的,限位件170的形状与限位台阶132至第二肩部130与插接本体110连接部段的形状相适应。具体的,在第二肩部130受外部按压力向插接本体110偏转,即向远离第一肩部120的方向产生偏转量时,限位台阶132逐渐靠近限位件170的末端直至与限位件170的末端相抵接,在此情况下,第二肩部130受到限位件170末端的约束难以进一步偏移,如此,避免了第二肩部130因偏转量过大造成的疲劳损坏等问题,以延长扣件100的使用寿命。此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扣件100,在保持插接本体110上于第一肩部120一侧与于第二肩部130一侧的整体形状近似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限位件170,可减小第二肩部130的厚度,如此,用户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拨动第二肩部130,大大降低了扣件100在带子上的拆装难度。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插扣10,该插扣10包括两个上述扣件100,其中一个扣件100的插接部凸出形成的一对扣脚111嵌入另一个扣件100的插接部开孔形成的插孔112时,两个扣件100互锁连接,一个扣件100的扣脚111受按压从另一个扣件100的插孔112退出时,两个扣件100断开。可以理解为,当一个扣件100的插接部凸出形成一对扣脚111时,该扣件100用作插扣10的公扣;当一个扣件100的插接部开孔形成插孔112时,该扣件100用作插扣10的母扣,这样一来,可将预定的待连接物体的带子嵌入公扣的横杆140与插接本体110之间或嵌入母扣的横杆140与插接本体110之间,通过按压横杆140使限位块150嵌入限位孔160内,来实现公扣或母扣在带子上的装设。同样的,在需要取卸公扣或母扣时,仅需要拨动公扣或母扣上相应的第二肩部130,使限位块150从限位孔160内退出,即可将公扣或母扣从带子上移除,如此,降低了插扣10从相应的待连接物体上的拆装难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式扣件100及插扣10,通过在插接本体110上设置具有横杆140的第一肩部120以及设有限位孔160的第二肩部130,在待连接物体上的带子嵌入横杆140与插接本体110之间的区域时,将横杆140的末端卡入限位孔160内即实现扣件100在带子上的设置;按压第二肩部130,使第二肩部130向插接本体110偏转即可使横杆140的限位块150脱离限位孔160,以从带子上卸下扣件100,降低了扣件100乃至插扣10的拆卸难度,提升了插扣10使用的便捷性并扩大了插扣10的使用场景;且通过设置限位件170,限定了第二肩部130的偏转量,避免第二肩部130偏转过渡时造成的第二肩部130断裂失效的问题,延长了扣件100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扣件100使用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可拆式扣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插接部的插接本体(110),所述插接本体(110)上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边侧分别设有第一肩部(120)及可相对于所述插接本体(110)偏转的第二肩部(130),所述第一肩部(120)上设有末端具有限位块(150)、可相对所述插接本体(110)偏转的横杆(140),所述第二肩部(130)上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横杆(140)上限位块(150)的限位孔(160),且所述插接本体(110)上于临近所述第二肩部(130)的部位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二肩部(130)偏转量的限位件(170),所述限位件(170)与所述第二肩部(130)之间设有避位空间(180);
所述第二肩部(130)在受到所述横杆(140)的推力时向所述限位件(170)偏转,且在所述限位块(150)嵌入所述限位孔(160)时复位回弹并与所述横杆(140)卡接;所述第二肩部(130)在受外部按压力时向所述限位件(170)偏转至所述限位块(150)离开所述限位孔(160)以打开所述横杆(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60)内远离所述插接本体(110)的内侧面间隔设置两个卡块(161),所述限位块(150)包括一端与所述横杆(140)连接的横部(151)以及与所述横部(151)的另一端连接的竖部(152),所述横部(151)在穿设所述限位孔(160)后嵌入两个所述卡块(161)之间,且所述竖部(152)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161)上背向所述第一肩部(120)的一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0)上于所述竖部(152)临近所述插接本体(110)的一边侧设有弧形过渡部(153),用于减小所述限位孔(160)边缘对所述限位块(150)的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40)上于临近所述限位块(150)的部位设有按压部(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肩部(130)的自由端处于背向所述第一肩部(120)的侧面设有拨动部(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肩部(130)上于背向所述第一肩部(120)的边侧设有限位台阶(132),用于在所述第二肩部(130)受力偏转时与所述限位件(170)的末端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二肩部(130)的偏转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70)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台阶至所述第二肩部(130)与所述插接本体(110)连接部段的形状相适应。
8.一种插扣(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扣件(100),其中一个所述扣件(100)的插接部凸出形成的一对扣脚(111)嵌入另一个所述扣件(100)的插接部开孔形成的插孔(112)时,两个所述扣件(100)互锁连接,一个所述扣件(100)的扣脚(111)受按压从另一个所述扣件(100)的插孔(112)退出时,两个所述扣件(100)断开。
CN202022232763.2U 2020-10-09 2020-10-09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Active CN213281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763.2U CN213281777U (zh) 2020-10-09 2020-10-09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763.2U CN213281777U (zh) 2020-10-09 2020-10-09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81777U true CN213281777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1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2763.2U Active CN213281777U (zh) 2020-10-09 2020-10-09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81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16437B2 (ja) 紐端止め具
US7346965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KR100601259B1 (ko) 버클
EP1020131A2 (en) Binding band
CN102266152B (zh) 婴幼儿安全带扣具
US20200205528A1 (en) Side-release buckle
EP3827692A1 (en) Buckle
JP2007244543A (ja) バックル
US6088884A (en) Jewelry clasp
US10588383B2 (en) Buckle
CN213281777U (zh) 可拆式扣件及插扣
CN104519766B (zh) 带扣
CN206252012U (zh) 带扣结构改良
CA2438850A1 (en) Seatbelt with child resistant buckle
US20160198807A1 (en) Belt buckle
US6704977B1 (en) Strap buckle
CN212878015U (zh) 一种腕戴设备
EP3924629B1 (en) Sli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an inserted body, in particular to clothing or textiles
US20070272238A1 (en) Arrangement for releasably fastening mask strap to breathing tube of snorkel
CN211558997U (zh) 一种双边按压卡紧皮带扣及其皮带
JP3196242U (ja) クイックバックル
CN105686226A (zh) 一种带扣
TW200509828A (en) Buckle
CN210471193U (zh) 服饰及插扣
KR20070101973A (ko) 결속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