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81753U - 鞋底及鞋 - Google Patents

鞋底及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81753U
CN213281753U CN202022495038.4U CN202022495038U CN213281753U CN 213281753 U CN213281753 U CN 213281753U CN 202022495038 U CN202022495038 U CN 202022495038U CN 213281753 U CN213281753 U CN 21328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slip
block
blocks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5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key Zhuhai Hengqin New Area Commerc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key Zhuhai Hengqin New Area Commerc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key Zhuhai Hengqin New Area Commerc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key Zhuhai Hengqin New Area Commerc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95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8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8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8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底及鞋。其中,鞋底包括前脚掌部、后脚掌部以及设置在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之间的足弓部,前脚掌部的鞋头区域设置有第一防滑块,前脚掌部的两侧外缘设置有第二防滑块,第一防滑块与相邻的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防滑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前脚掌部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块,第三防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环形防滑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及鞋通过在前脚掌部设置的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以及具有环形防滑纹的第三方滑块,使得鞋底在正常行走以及旋转拐弯时,都具有了良好的抓地能力,整体上提升了鞋底的防滑性能,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Description

鞋底及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底及鞋。
背景技术
鞋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根据用途和适用地面的不同而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其中,鞋底是人体足部与地面相互接触的重要介质,鞋底的防滑性能直接决定鞋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鞋底都是将具有网格状或条纹状的防滑块沿鞋底宽度方向设置,这样只能够保证了鞋底在线性方向上的抓地能力。虽然,具有网格状或条纹状的防滑块沿鞋底宽度方向设置的鞋底,在使用者正常行走时,具有较优越的防滑性能;但是,当使用者在拐弯时,鞋底需要旋转,此时,鞋底表现出来的防滑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底及鞋,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底,包括前脚掌部、后脚掌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脚掌部和所述后脚掌部之间的足弓部,所述前脚掌部的鞋头区域设置有第一防滑块,所述前脚掌部的两侧外缘设置有第二防滑块,所述第一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前脚掌部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块,所述第三防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环形防滑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三防滑块间隔设置,且沿所述前脚掌部长度方向的相邻所述第三防滑块的形状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滑块沿所述前脚掌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条,所述第一防滑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前脚掌部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均设有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嵌设在所述第一排水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排水槽相配合连通,所述第一通槽沿所述前脚掌部宽度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所述第三方滑块与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三防滑块之间通过第一拱形块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拱形块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与所述第一排水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足弓部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呈弧形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两端分别向所述前脚掌部和所述后脚掌部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脚掌部的鞋跟区域设置有第四防滑块,所述后脚掌部的两侧外缘设置有第五防滑块,所述第四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后脚掌部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六防滑块,所述第六防滑块上设置有第二环形防滑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六防滑块间隔设置,且沿所述后脚掌部长度方向的相邻所述第六防滑块的形状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防滑块沿所述后脚掌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条,所述第二防滑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后脚掌部的外缘;所述第四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均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连接块嵌设在所述第二排水槽内,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排水槽相配合连通,所述第二通槽沿所述后脚掌部宽度方向设置;部分所述第六方滑块与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以及部分相邻第六防滑块之间通过第二拱形块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拱形块之间设置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与所述第二排水槽连通。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鞋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前脚掌部设置的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提升了鞋底的线性抓地性能;前脚掌部设置的具有环形防滑纹的第三方滑块,提升了鞋底的旋转抓地能力。鞋底的如此设计,使得鞋底在正常行走以及旋转拐弯时,都具有了良好的抓地能力,整体上提升了鞋底的防滑性能,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底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前脚掌部;110:第一防滑块;120:第二防滑块;121:第一防滑条;130:第三防滑块;131:第一环形防滑纹;140:第一连接块;141:第一通槽;150:第一排水槽;160:第一拱形块;170:第一集水槽;200:足弓部;210:防滑纹;300:后脚掌部;310:第四防滑块;320:第五防滑块;321:第二防滑条;330:第六防滑块;331:第二环形防滑纹;340:第二连接块;350:第二排水槽;351:第二通槽;360:第二拱形块;370:第二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该鞋底包括:前脚掌部100、后脚掌部300以及设置在前脚掌部100和后脚掌部300之间的足弓部200。前脚掌部100的鞋头区域设置有第一防滑块110,第一防滑块110上设置有条形防滑纹,条形防滑纹沿前脚掌部100的宽度方向设置。由于人体在行走过程中,一般都是前脚掌部100先行着地,特别是前脚掌部100的鞋头区域。因此,在前脚掌部100的鞋头区域设置具有条形防滑纹的第一防滑块110,可以提供较好的防滑性能,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能。另外,第一防滑块110上的条形防滑纹可以替换为网格防滑纹或拱形防滑纹等,此处不对第一防滑块110上的防滑纹做出具体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前脚掌部100的两侧外缘沿前脚掌部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防滑块120,多个第二防滑块120关于鞋底中线对称分布。并且,位于同一侧的多个第二防滑块120等间距分布。如此,在前脚掌部100支撑在地面时,可以使得地面作用于前脚掌部100的支撑力均匀地分布在多个第二防滑块120上,不仅可以提升人体足部的舒适感;还可以在行走过程中保证多个第二防滑块120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致相同,从而避免某个第二防滑块120因承受的摩擦力较大而磨损严重,导致鞋底在与地面接触时,偏向磨损严重的一侧。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防滑块110与相邻的第二防滑块12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防滑块12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40。用第一连接块140将第一防滑块110和第二防滑块120连接一起,通过第一连接块140增强了第一防滑块110和第二防滑块120负荷能力;还克制了因第一防滑块110和第二防滑块120受力不均导致的变形。第一连接块140的存在,有效地延长了第一防滑块110和第二防滑块120的使用寿命,间接的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示例中,前脚掌部100的中部还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块130,第三防滑块130被第一防滑块110以及第二防滑块120围在前脚掌部100的中间,使得鞋底整体上既保证了良好的防滑效果,又具有高强度,让鞋底更加耐用。另外,第三防滑块13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防滑纹131,该第一环形防滑纹131可以是三角第一环形防滑纹131、圆形防滑纹、椭圆形防滑纹和多边形防滑纹等,防滑纹的具体形状视第三防滑块130的形状而定,而第三防滑块130的形状、大小、尺寸根据产品的设计需要以及适应场景等进行调整选择,只要能够实现防滑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在第三防滑块130上设置第一环形防滑纹131,有效地提升鞋底旋转时候的防滑抓地能力,进一步地提升了鞋底的整体的防滑性能,使得鞋底不仅在线性方向上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同样保证了鞋底的旋转防滑抓地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三防滑块130间隔设置,且沿着前脚掌部100长度方向相邻的第三防滑块130的形状不同。通过将第三防滑块130设计成不同地形状,有效的保证了鞋底沿各个方向旋转时的防滑抓地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防滑块120沿前脚掌部100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条121,第一防滑条121的一端延伸至前脚掌部100的外缘。在第二防滑块120上设置第一防滑条121,使得第二防滑块120的防滑性能增加,从而进一步地提升鞋底的防滑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条121呈长条状,且第一防滑条121的长度方向与前脚掌部100的宽度方向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滑条121呈长条状,且第一防滑条121的长度方向与前脚掌部100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防滑条121还可以是弧形状或椭圆状等其他形状。另外,对于第一防滑条121的大小和尺寸不作限定,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滑块110与相邻的第二防滑块12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防滑块12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排水槽150。当鞋底与具有液体的地面相接触时,第一排水槽150能够及时地将前脚掌部100的液体排出,有效地保证了鞋底在具有液体的地面上行走时的防滑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块140上设置有第一通槽141,该通槽沿前脚掌部100宽度方向贯穿第一连接块140。第一连接块140嵌设在第一排水槽150内,且沿前脚掌部100长度方向穿过第一排水槽150。另外,第一连接块140上的第一通槽141与第一排水槽150相配合连通。第一连接块140在加强第一防滑块110和第二防滑块12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防滑块120之间稳定性,还不影响鞋底及时的排出液体。鞋底的如此设计,在保证了鞋底的防滑性能的同时,还大大地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第三防滑块130与第二防滑块120之间以及部分相邻的第三防滑块130之间通过第一拱形块160连接。第一拱形块160的存在,一方面克服了第三防滑块130在鞋底旋转时所受到的力不均匀而导致的变形;另一方面还增强了第三防滑块130的负荷能力,提升了第三防滑块130的强度,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拱形块160将部分第三防滑块130与第二防滑块120以及部分相邻的第三防滑块130连接在一起,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相邻的第一拱形块160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槽170,第一集水槽170与第一排水槽150连通。当鞋底与有液体的地面相接触时,前脚掌部100处所接触到的液体聚集在第一集水槽170内,然后通过第一排水槽150及时地将这些液体排出鞋底外,有效地保证了前脚掌部100的中间部分的防滑性能以及减震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足弓部200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呈弧形的防滑纹210,防滑纹210两端分别向前脚掌部100和后脚掌部300延伸。在足弓部200设置防滑纹210,增加了鞋底整体的防滑、耐磨性能,同时还起到了改善鞋底的外观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脚掌部300的鞋跟区域设置有第四防滑块310,第四防滑块310上设置有条形防滑纹,条形防滑纹沿后脚掌部30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后脚掌部300的鞋跟区域设置具有条形防滑纹的第四防滑块310,可以提供较好的防滑性能,有效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能。另外,第四防滑块310上的条形防滑纹可以替换为网格防滑纹或拱形防滑纹等,此处不对第四防滑块310上的防滑纹做出具体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后脚掌部300的两侧外缘沿后脚掌部3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五防滑块320,多个第五防滑块320关于鞋底中线对称分布。并且,位于同一侧的多个第五防滑块320等间距分布。如此,在后脚掌部300支撑在地面时,可以使得地面作用于后脚掌部300的支撑力均匀地分布在多个第五防滑块320上,不仅可以提升人体足部的舒适感;还可以在行走过程中保证多个第五防滑块320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致相同,从而避免某个第五防滑块320因承受的摩擦力较大而磨损严重,导致鞋底在与地面接触时,偏向磨损严重的一侧。
在一个示例中,第四防滑块310与相邻的第五防滑块32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五防滑块320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340。用第二连接块340将第四防滑块310和第五防滑块320连接一起,通过第二连接块340增强了第四防滑块310和第五防滑块320负荷能力;还克制了因第四防滑块310和第五防滑块320受力不均导致的变形。第二连接块340的存在,有效地延长了第四防滑块310和第五防滑块320的使用寿命,间接的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示例中,后脚掌部300的中部还设置有多个第六防滑块330,第六防滑块330被第四防滑块310以及第五防滑块320围在后脚掌部300的中间,使得鞋底整体上既保证了良好的防滑效果,又具有高强度,让鞋底更加耐用。另外,第六防滑块330上设置有第二环形防滑纹331,该第二环形防滑纹331可以是三角第二环形防滑纹331、圆形防滑纹、椭圆形防滑纹和多边形防滑纹等,防滑纹的具体形状视第六防滑块330的形状而定,而第六防滑块330的形状、大小、尺寸根据产品的设计需要以及适应场景等进行调整选择,只要能够实现防滑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在第六防滑块330上设置第二环形防滑纹331,有效地提升鞋底旋转时候的防滑抓地能力,进一步地提升了鞋底的整体的防滑性能,使得鞋底不仅在线性方向上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同样保证了鞋底的旋转防滑抓地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六防滑块330间隔设置,且沿着后脚掌部300长度方向相邻的第六防滑块330的形状不同。通过将第六防滑块330设计成不同地形状,有效的保证了鞋底沿各个方向旋转时的防滑抓地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防滑块320沿后脚掌部300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条321,第二防滑条321的一端延伸至后脚掌部300的外缘。在第五防滑块320上设置第二防滑条321,使得第五防滑块320的防滑性能增加,从而进一步地提升鞋底的防滑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滑条321呈长条状,且第二防滑条321的长度方向与后脚掌部300的宽度方向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防滑条321呈长条状,且第二防滑条321的长度方向与后脚掌部300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防滑条321还可以是弧形状或椭圆状等其他形状。另外,对于第二防滑条321的大小和尺寸不作限定,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防滑块310与相邻的第五防滑块32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五防滑块320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排水槽350。当鞋底与具有液体的地面相接触时,第二排水槽350能够及时地将后脚掌部300的液体排出,有效地保证了鞋底在具有液体的地面上行走时的防滑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连接块340上设置有第二通槽341,该通槽沿后脚掌部300宽度方向贯穿第二连接块340。第二连接块340嵌设在第二排水槽350内,且沿后脚掌部300长度方向穿过第二排水槽350。另外,第二连接块340上的第二通槽341与第二排水槽350相配合连通。第二连接块340在加强第四防滑块310和第五防滑块32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五防滑块320之间稳定性,还不影响鞋底及时的排出液体。鞋底的如此设计,在保证了鞋底的防滑性能的同时,还大大地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第六防滑块330与第五防滑块320之间以及部分相邻的第六防滑块330之间通过第二拱形块360连接。第二拱形块360的存在,一方面克服了第六防滑块330在鞋底旋转时所受到的力不均匀而导致的变形;另一方面还增强了第六防滑块330的负荷能力,提升了第六防滑块330的强度,延长了鞋底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二拱形块360将部分第六防滑块330与第五防滑块320以及部分相邻的第六防滑块330连接在一起,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相邻的第二拱形块360之间设置有第二集水槽370,第二集水槽370与第二排水槽350连通。当鞋底与有液体的地面相接触时,后脚掌部300处所接触到的液体聚集在第二集水槽370内,然后通过第二排水槽350及时地将这些液体排出鞋底外,有效地保证了后脚掌部300的中间部分的防滑性能以及减震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鞋,该鞋可以包括鞋面,以及以上所述的鞋底。其中,鞋面连接于鞋底远离地面的表面的外周缘。本实施例的鞋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本领域普通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脚掌部、后脚掌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脚掌部和所述后脚掌部之间的足弓部,所述前脚掌部的鞋头区域设置有第一防滑块,所述前脚掌部的两侧外缘设置有第二防滑块,所述第一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前脚掌部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滑块,所述第三防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环形防滑纹,部分所述第三防滑块与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三防滑块之间通过第一拱形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防滑块间隔设置,且沿所述前脚掌部长度方向的相邻所述第三防滑块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块沿所述前脚掌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条,所述第一防滑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前脚掌部的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均设有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嵌设在所述第一排水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排水槽相配合连通,所述第一通槽沿所述前脚掌部宽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拱形块之间设置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与所述第一排水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部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呈弧形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两端分别向所述前脚掌部和所述后脚掌部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掌部的鞋跟区域设置有第四防滑块,所述后脚掌部的两侧外缘设置有第五防滑块,所述第四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后脚掌部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第六防滑块,所述第六防滑块上设置有第二环形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六防滑块间隔设置,且沿所述后脚掌部长度方向的相邻所述第六防滑块的形状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防滑块沿所述后脚掌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条,所述第二防滑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后脚掌部的外缘;所述第四防滑块与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均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连接块嵌设在所述第二排水槽内,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排水槽相配合连通,所述第二通槽沿所述后脚掌部宽度方向设置;部分所述第六防滑块与所述第五防滑块之间以及部分相邻第六防滑块之间通过第二拱形块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拱形块之间设置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与所述第二排水槽连通。
10.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鞋底。
CN202022495038.4U 2020-11-02 2020-11-02 鞋底及鞋 Active CN21328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5038.4U CN213281753U (zh) 2020-11-02 2020-11-02 鞋底及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5038.4U CN213281753U (zh) 2020-11-02 2020-11-02 鞋底及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81753U true CN213281753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1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5038.4U Active CN213281753U (zh) 2020-11-02 2020-11-02 鞋底及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8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17828A1 (en) Sole for a golf shoe
US4404759A (en) Athletic shoe, especially jogging shoe
CN210630710U (zh) 一种橡胶制防滑防扎安全鞋
CN213281753U (zh) 鞋底及鞋
CN210783124U (zh) 一种耐磨防滑排水鞋底
KR102555764B1 (ko) 구두 밑창, 구두 및 미끄럼방지 부재
CN212994849U (zh) 鞋底及鞋
CN214283575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1833109U (zh) 止滑鞋底
CN213370247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雨鞋安全鞋
CN211984091U (zh) 鞋底及鞋
CN207678943U (zh) 一种防滑鞋底
CN207912192U (zh) 一种防滑劳保鞋
CN207912190U (zh) 一种耐磨劳保鞋
CN206227808U (zh) 一种可更换式防滑鞋底
CN202286531U (zh) 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
CN212814726U (zh) 鞋底及鞋
CN218650549U (zh) 防滑鞋底
CN211211655U (zh) 一种防滑鞋底
CN221059733U (zh) 一种防滑鞋底及其鞋
CN203290323U (zh) 减压防滑鞋底
CN213370267U (zh) 鞋底及鞋
CN214317192U (zh) 一种高尔夫球运动鞋
CN212014688U (zh) 防滑鞋底和具有其的防滑鞋
CN213247196U (zh) 一种钢包头可拆卸式劳保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