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80701U -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80701U
CN213280701U CN202021030758.7U CN202021030758U CN213280701U CN 213280701 U CN213280701 U CN 213280701U CN 202021030758 U CN202021030758 U CN 202021030758U CN 213280701 U CN213280701 U CN 213280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connecting piece
state
clamping pa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07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Dadeheng Bi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Dadeheng Bi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Dadeheng Bi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Dadeheng Bi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07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80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80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80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实收集装置,涉及果实采集领域,该果实收集装置包括承接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承接件的两端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离,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用于使果树通过的穿设空间,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贴合,承接件用于围绕果树,以承接从果树掉落的果实。在进行果实收集时,该果实收集装置不用移动位置,能够直接对果树周围的果实进行收集,能够有效地提高果实收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实采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果产区,水果的种植面积较大,在收获季节,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进行采摘。手工式采摘耗时耗工,尤其是有些水果成熟期较短,来不及采摘就容易发生掉落,从而影响了水果的品质,甚至浪费。一般地,为了提高采摘效率,使用果实采摘装置对果实进行收集。
但是,使用采摘装置对果实进行收集时,采摘装置的位置容易受到果树的影响。在收集果实时,采摘装置需要围绕果树移动,以在果树周围进行果实收集,这样,收集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实收集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改善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果实收集装置,包括承接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承接件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离,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用于使果树通过的穿设空间;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贴合,所述承接件用于围绕所述果树,以承接从所述果树掉落的果实。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沿所述承接件的边沿延伸的条状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件设置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另一端分离,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之间的区域与所述穿设空间连通;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全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全部贴合,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另一端贴合,以形成用于使所述果树穿过的穿设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持部的轮廓和所述第二卡持部的轮廓均为弧形,所述穿设孔为圆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件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使所述果实通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多个所述通孔绕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果实收集装置还包括回收袋,所述回收袋与所述承接件连接,且所述回收袋的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果实收集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接件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和挂钩,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挂钩挂设于所述承接件,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为锥形结构,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土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实收集装置,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离,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穿设空间,果树能够穿过穿设空间,然后再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贴合,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使得承接件能够围绕果树,从而承接从果树上掉落的果实。这样,在进行果实收集时,果实收集装置不用移动位置,能够直接对果树周围的果实进行收集,能够有效地提高果实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果实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承接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承接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果实收集装置;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承接件;14-穿设空间;15-第一卡持部;16-第二卡持部;17-穿设孔;18-通孔;19-回收袋;20-支撑杆;21-杆体;211-第一杆段;212-第二杆段;213-第一连接孔;214-第二连接孔;22-挂钩;23-锥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实收集装置1,该果实收集装置1包括承接件13、第一连接件11以及第二连接件12,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分别与承接件13的两端连接,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可拆卸连接,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结合图2,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分离,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之间形成穿设空间14。此时,穿设空间14能够供果树穿过。
结合图3,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贴合,承接件13能够围绕果树,然后能够收集从果树上掉落的果实。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果实收集时,该果实收集装置1的整体位置不用移动,能够直接持续收集从果树上掉落的果实,能够有效地提高收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可以是部分贴合,也可以全部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第一连接件11的全部与第二连接件12的全部贴合的方式,这样,能够增加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减少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非人为的作用下出现分离的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连接件11的全部与第二连接件12的全部贴合,会导致没有供果树穿过承接件13的空间。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状态下,承接件13还具有穿设孔17。该穿设孔17能够使得果树穿过,并且使得承接件13能够围绕果树,以便后续收集从果树上掉落的果实。
具体地,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承接件13设置第一卡持部15和第二卡持部16,第一卡持部15的一端与第二卡持部16的一端连接,第一卡持部15远离第二卡持部16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1连接,第二卡持部16远离第一卡持部1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2连接。
结合图2,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卡持部15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持部16的另一端分离,第一卡持部15与第二卡持部16之间的区域与穿设空间14连通。这样,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分离后,果树能够从穿设空间14进入到第一卡持部15与第二卡持部16之间的区域。
然后再将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贴合,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结合图3,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卡持部15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持部16的另一端贴合,此时,第一卡持部15与第二卡持部16之前形成上述的穿设孔17,穿过穿设孔17的果树被第一卡持部15与第二卡持部16卡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承接件13上也可以不用单独设置穿设孔17,可以在第二状态下,将第一连接件11的部分与第二连接件12的部分进行贴合,然后使得第一连接件11的另一部分与第二连接件12的另一部分之间形成供果树穿过的空间。这样,也能够使得承接件13围绕于果树的周围,使得该果实收集装置1在收集果实时,不用移动位置,有利于提高果实的收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5的轮廓和第二卡持部16的轮廓均为弧形,穿设孔17为圆孔。这样,穿设孔17与果树的外轮廓能够更好地适配,更有利于第一卡持部15和第二卡持部16卡住果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均为沿承接件13的边沿延伸的条状结构。这样,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连接后,贴合的部分更多,更不容易发生分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均为条状的魔术贴,方便贴合和分离。
请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承接件13还设置有通孔18,在第二状态下,承接件13承接的果实能够从通孔18通过,使得果实不会堆积在承接件13上,有效地降低了后续掉落的果实与已经位于承接件13上的果实发生碰撞的概率,减少果实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承接件13为柔性的篷布。承接件13围绕果树后,可以调节承接件13的局部位置高度,使得通孔18所在的区域相对于承接件13的其它区域的高度更低,这样,承接件13承接的果实更容易从通孔18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8的数量为多个,在第二状态下,多个通孔18绕穿设孔17的周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在第二状态下,果树穿过穿设孔17,多个通孔18绕果树的周向间隔设置。
这样,从不同方位掉落的不同果实落到承接件13后,能够从不同方位上的通孔18通过,提高了果实通过的效率,减少了果实在承接件13上停留的时间,进一步降低了后续掉落的果实与已经位于承接件13上的果实发生碰撞的概率。
请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果实收集装置1还包括回收袋19,回收袋19与承接件13连接,且回收袋19的开口与通孔18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果实通过通孔18后,经过回收袋19的开口进入到回收袋19内,进行储存。当然了,也可以在回收袋19的下方放置回收筐,回收袋19的出口对准回收筐,果实从回收袋19的开口进入回收袋19后,再从回收袋19的出口进入回收筐,这样,果实能够储存至回收筐内。
在本实施例中,回收袋19的数量与通孔18的数量相同,每个回收袋19均对应于一个通孔18。
请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果实收集装置1还包括支撑杆20,支撑杆20包括杆体21和挂钩22,杆体21的一端与挂钩22连接,挂钩22挂设在承接件13上。这样,方便杆体21与承接件13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杆体21远离挂钩22的一端为锥形结构23。这样,方便杆体21插入土壤中。
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承接件13为八边形结构。对应地,支撑杆20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支撑杆20中的挂钩22分别挂设在承接件13的八个角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杆体21的长度可调,工作人员可根据果实收集时的实际情况,调整杆体21的长度,使得承接件13能够在最佳的位置接收果实。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0还包括紧固件,杆体21包括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第二杆段212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沿第二杆段21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杆段211可滑动地套设在容纳腔内,第一杆段211上设置第一连接孔213,第二杆段212上设置有多个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14,紧固件穿过不同的第二连接孔214后,再与第一连接孔213连接时,第一杆段211伸出容纳腔的长度不同,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变杆体21的整体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挂钩22安装在第一杆段211上,锥形结构23设置在第二杆段212远离第一杆段211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杆体21也可以选用类似于鱼竿、可折叠雨伞等物体的结构,以实现整体长度可调。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果实收集装置1的工作原理:
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分离,移动承接件13,使得果树穿过穿设空间14,并且最终达到第一卡持部15与第二卡持部16之间的区域。然后将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完全贴合,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卡持部15远离第二卡持部16的一端与第二卡持部16远离第一卡持部15的一端贴合,第一卡持部15与第二卡持部16之间形成穿设孔17,果树穿过穿设孔17,承接件13围绕于果树,从而承接从果树上掉落的果实。果实掉落在承接件13后,从通孔18通过,进入回收袋19,并最终进入回收筐,完成收集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承接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接件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插入土壤;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离,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用于使果树通过的穿设空间;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贴合,所述承接件用于围绕所述果树,以承接从所述果树掉落的果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沿所述承接件的边沿延伸的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设置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卡持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另一端分离,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之间的区域与所述穿设空间连通;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全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全部贴合,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另一端贴合,以形成用于使所述果树穿过的穿设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的轮廓和所述第二卡持部的轮廓均为弧形,所述穿设孔为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使所述果实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多个所述通孔绕所述穿设孔的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实收集装置还包括回收袋,所述回收袋与所述承接件连接,且所述回收袋的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杆体和挂钩,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挂钩挂设于所述承接件,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为锥形结构,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土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实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CN202021030758.7U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Active CN213280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0758.7U CN213280701U (zh)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0758.7U CN213280701U (zh)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80701U true CN213280701U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0758.7U Active CN213280701U (zh)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80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46347B1 (ko) 과일 채집기
KR101178183B1 (ko) 사용의 편의성을 갖는 과일 수확 장대
CN110063131A (zh) 一种茶叶采摘及修剪装置
CN213280701U (zh) 一种果实收集装置
KR200487755Y1 (ko) 과실 낙하 방지 장치
CN104429343A (zh) 桂花采摘装置
CN107820835B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割草机
US68863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pine needles from a screen
CN210695176U (zh) 一种棉花株防倒防护装置
CN209845742U (zh) 一种高枝摘果器
CN208813777U (zh) 一种园林采摘用收集桶
CN214757968U (zh) 一种组装式多种水果用采摘器
CN213694888U (zh) 茶叶采摘辅助装置
CN213044222U (zh) 一种红辣椒采摘器
CN107624366A (zh) 一种山核桃采收装置
CN221010866U (zh) 简易伞形接料推车
CN217884492U (zh) 一种猕猴桃采摘设备
CN217644235U (zh) 果实采摘收集装置
CN219628378U (zh) 一种摘果器
CN219500009U (zh) 一种带收集功能的核桃采摘器
CN221488436U (zh) 一种温室打叶收纳清运装置
CN213094980U (zh) 一种林果机械振动采收机
CN211091023U (zh) 树木养护用辅助工装
CN207382940U (zh) 一种枸杞采摘装置
CN213586929U (zh) 一种李子采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