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5644U -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5644U
CN213275644U CN202022686955.0U CN202022686955U CN213275644U CN 213275644 U CN213275644 U CN 213275644U CN 202022686955 U CN202022686955 U CN 202022686955U CN 213275644 U CN213275644 U CN 213275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flow measuring
vehicle body
inclined strut
fold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69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869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5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5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5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有轮子,车体一端设置有配重,另一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有测流仪,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收绳盘上,收绳盘通过转轴连接在轮架上,轮架与支架相连,收绳盘设置有用于对收绳盘限位的限位机构;支架包括斜撑、横梁,斜撑的底部固定在车体上,横梁一端通过销轴与斜撑相铰接,销轴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斜撑外壁上设置有导轨,导轨配合滑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条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斜撑相连。本装置结构简单、占地较小,且方便实现测流仪在合适位置的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测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背景技术
现有水文测流技术设备中,主要有测深杆、测绳、测流缆道以及桥式测流车四种。其中,相比其它三种方式,桥式测流车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不受暴雨季节及严寒季节的的限制,但其成本较高,价格昂贵(15-16万元/辆),在灌区渠道测流,测流车达到不了河段,而灌区渠道流量不稳定,测流是一项经常性的重复工作,为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一种适合灌区渠道的测流设备是当务之急。经检索,申请号为2007200320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渠道手动桥式测流车,虽然该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收绳盘没有设置限位机构,当把流速仪调整到合适水深后,需要人工手持收绳盘或找其他工具对其限位,以保证流速仪在该深度位置不变,这就带来了操作不变、费时费力的问题;(2)由于支架是固定连接的且支架伸出车体外,在不使用时,伸出车体外的车架占用较多空间,使整个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的弊端,不方便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此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较低,横梁可旋转减少占地空间、利用限位机构可方便实现测流仪在合适位置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轮子,车体一端设置有配重,另一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有测流仪,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收绳盘上,收绳盘通过转轴连接在轮架上,轮架与支架相连,所述收绳盘设置有用于对收绳盘限位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车体还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开设有螺纹孔、导向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顶端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过所述导向孔,并与该导向孔滑动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斜撑、横梁,所述斜撑的底部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横梁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斜撑相铰接,所述销轴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斜撑外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配合滑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斜撑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摇柄。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计米器和滑轮,所述钢丝绳一端经计米器和滑轮与所述测流仪相连。
优选的,所述滑轮的数量设置有2组,其中一组滑轮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斜撑端部开设有槽口,该槽口内转动连接有所述销轴;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在该槽口中,横梁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槽口外。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连接有盘状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绳盘上设置有限位机构,当流速仪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利用限位机构实现对收绳盘的限位,进而使钢丝绳不再放线,使流速仪处在合适的水深中,无需人工在手持收绳盘的摇柄,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2.限位机构采用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的结构形式,在使用时,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齿条移动,实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的卡合/分离,便于操作;另外,手轮与摇柄位置相邻,这样仅需一名工人一只手转动第一螺杆、另一只手转动收绳轮即可完成测流工作,利于操作;
3.通过将支架设计成横梁与斜撑铰接的结构形式,横梁通过销轴可绕着斜撑旋转,并且在销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利用第二齿条的上下移动可带动第二齿轮的旋转,进而实现横梁的旋转,采用此种折臂式结构,在不测流时,可减少横梁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小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收纳状态)。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限位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横梁与斜撑铰接部分结构俯视图(省略第二螺杆)。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2车把;3轮子;4配重;5支架;51斜撑;511槽口;52横梁;6收绳盘;7第一齿轮;8轮架;9滑轮;10钢丝绳;11计米器;12测流仪;13铅鱼;14转盘;15第二螺杆;151连接板;1511螺孔;152盘状手柄;16第二轴承;17第二齿条;171导轨;18第二齿轮;181销轴;19立柱;191螺纹孔;192导向孔;20第一齿条;21第一轴承;22导向杆;23第一螺杆;24手轮;25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轮子3,轮子3可选用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车体1一端设置有配重4,另一端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设置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一端连接有测流仪12和铅鱼13,为了方便钢丝绳10的移动,支架5上设置有计米器11和滑轮9,滑轮9的数量可设置有2组,其中一组滑轮9设置在支架5的前端,钢丝绳10一端经计米器11和滑轮9与测流仪12相连,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收绳盘6上,收绳盘6通过转轴连接在轮架8上,轮架8与支架5相连。
为了方便转动收绳盘6,转轴一端连接有摇柄25,便于工作人员施力。
收绳盘6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绳盘6限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连接在转轴上,第一齿轮7随同收绳盘6一同转动;在车体1上方还连接有立柱19,立柱19开设有螺纹孔191、导向孔192,导向孔192设置在螺纹孔191上方,螺纹孔191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23,第一螺杆2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21,第一轴承21一侧连接有与第一齿轮7相适配的第一齿条20,第一齿条20的顶端连接有导向杆22,导向杆22穿设过导向孔192,并与该导向孔192滑动连接,导向杆22可沿着导向孔192左右移动。
为了方便转动第一螺杆23,在第一螺杆23的另一端连接有手轮24,手轮24与摇柄25的位置设计要保证二者相对挨着较近,且互不影响,这样就方便一人两手同时摇动。
为了解决支架5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采用以下结构,支架5包括斜撑51、横梁52,斜撑51的底部固定在车体1上,横梁52一端通过销轴181与斜撑51相铰接,横梁52连同销轴181可相对斜撑51进行旋转,销轴181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8;斜撑51端部开设有槽口511,该槽口511内转动连接有销轴181;横梁52的端部设置在该槽口511中,横梁52与销轴181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8设置在槽口511外。
斜撑51外壁上设置有导轨171,导轨171配合滑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17,第二齿条17可沿着导轨171上下移动,第二齿条17与第二齿轮18相啮合;第二齿条17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16连接有第二螺杆15,第二螺杆15螺纹连接在连接板151上,连接板151开设有螺孔1511,第二螺杆15设置在螺孔1511中,连接板151与斜撑51相连。
为了方便转动,第二螺杆15的底部连接有盘状手柄152。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测流时,当需要对收绳盘6限位时,转动手轮24,手轮24带动第一螺杆23旋转,因为第一轴承21及导向杆22的设置,第一螺杆23转动仅会带动第一齿条20移动,而第一齿条20不会跟随第一螺杆23旋转,随着第一齿条20的移动,第一齿条20会与第一齿轮7相啮合实现卡接,完成对第一齿轮7的限位,进而使收绳盘6无法旋转;当需要解决限位时,仅需反方向转动手轮24即可,使第一齿条20与第一齿轮7分离,解除限位。本装置通过在收绳盘6上设置有限位机构,当流速仪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利用限位机构实现对收绳盘6的限位,进而使钢丝绳10不再放线,使流速仪处在合适的水深中,无需人工在手持收绳盘6的摇柄25,省时省力,操作方便;限位机构采用第一齿条20、第一齿轮7的结构形式,在使用时,转动第一螺杆23带动第一齿条20移动,实现第一齿条20与第一齿轮7的卡合/分离,便于操作;另外,手轮24与摇柄25位置相邻,这样仅需一名工人一只手转动第一螺杆23、另一只手转动收绳轮即可完成测流工作,利于操作。
在装置闲置需要收纳时,旋转盘状手柄152,第二螺杆15上移带动第二齿条17上移,第二齿条17上移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18旋转,进而带动横梁52向下旋转,当横梁52转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旋转盘状手柄152即可。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将支架设计成横梁52与斜撑51铰接的结构形式,横梁52通过销轴181可绕着斜撑51旋转,并且在销轴181上设置有第二齿轮18,利用第二齿条17的上下移动可带动第二齿轮18的旋转,进而实现横梁52的旋转,采用此种折臂式结构,在不测流时,可减少横梁52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小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收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旋转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轮子,车体一端设置有配重,另一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有测流仪,另一端连接缠绕在收绳盘上,收绳盘通过转轴连接在轮架上,轮架与支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绳盘设置有用于对收绳盘限位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车体还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开设有螺纹孔、导向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顶端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过所述导向孔,并与该导向孔滑动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斜撑、横梁,所述斜撑的底部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横梁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斜撑相铰接,所述销轴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斜撑外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配合滑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斜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摇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计米器和滑轮,所述钢丝绳一端经计米器和滑轮与所述测流仪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的数量设置有2组,其中一组滑轮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端部开设有槽口,该槽口内转动连接有所述销轴;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在该槽口中,横梁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槽口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连接有盘状手柄。
CN202022686955.0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Active CN213275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6955.0U CN213275644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6955.0U CN213275644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5644U true CN213275644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3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6955.0U Active CN213275644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5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0399U (zh) 一种具有张力平衡作用的放线架
CN213275644U (zh) 一种灌区用折臂式测流车
CN208308120U (zh) 一种捆状绳圈快速量取装置
CN213481165U (zh) 一种楼面施工用测量装置
CN210920803U (zh) 一种高度及角度可调的智能终端用底座
CN110980442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收放设备
CN209651836U (zh) 一种升降机支架
CN218145050U (zh) 一种防雷检测自动收线装置
CN213274244U (zh) 一种灌区用可移动桥式测流车
CN213292279U (zh) 一种双索道测流装置
CN213770877U (zh) 一种防雷检测自动收线装置
CN212872507U (zh) 一种风速采集记录仪
CN212387502U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自动收放线装置
CN210558987U (zh) 一种电动吊臂机架
CN211338587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批发用吊装装置
CN208279078U (zh) 一种新型电缆线盘支架
CN215797722U (zh) 一种钢丝放线架
CN218382870U (zh) 一种水利检测用的便携式水流速测量装置
CN219708771U (zh) 一种卧式线缆盘
CN220723375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钢结构起吊设备
CN220223002U (zh) 一种电缆盘自动固定收卷设备
CN216447778U (zh) 一种新型水利施工的测量设备
CN211574679U (zh) 悬索线型测量控制系统
CN220283435U (zh) 一种水利工程规划用水深测量装置
CN218917438U (zh) 一种雷电防护设备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