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3343U -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3343U
CN213273343U CN202022460300.1U CN202022460300U CN213273343U CN 213273343 U CN213273343 U CN 213273343U CN 202022460300 U CN202022460300 U CN 202022460300U CN 213273343 U CN213273343 U CN 213273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denser
compressor
evaporator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03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松
刘旭东
罗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4603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3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3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3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模块化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之间通过软管拼接连通;每个模块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安装有截止阀,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可通过关闭截止阀实现相互独立。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结构尽可能实现冷量段的连续,并解决机组售后维修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背景技术
冷藏车制冷机组按结构形式分目前有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分体式机组由于其结构安装灵活等特点市场认可度非常高。为了适应各种车厢容积、不同地域气候环境下的需求,不管是一体式机组还是分体式机组都需要为数众多的机型才能满足需求,开发成本巨大。
冷藏车制冷机组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个机型对应一个制冷量,尽管目前市场上各冷量段的机型数量较多,但因客户需求差异,还是会在局部断层,使用环境与现有机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存在制冷量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另外,一体式机组和分体式机组在售后维修方面存在拆卸麻烦等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能提供更精细化冷量段的模块化制冷机组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通过模块化结构尽可能实现冷量段的连续,并解决机组售后维修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模块化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之间通过软管拼接连通;每个模块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安装有截止阀,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可通过关闭截止阀实现相互独立。
其中,压缩机模块包括压缩机和连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制冷排气支路,蒸发器模块包括蒸发器和连接于蒸发器的进口的制冷蒸发支路;制冷蒸发支路上安装有电子膨胀阀,制冷排气支路的出口通过第一软管连接于冷凝器模块的冷媒进口,冷凝器模块的冷媒出口通过第二软管连接于制冷蒸发支路的进口,蒸发器模块的冷媒出口通过第三软管连接于压缩机模块的冷媒进口。
优选的,压缩机模块还包括连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化霜排气支路,蒸发器模块还包括连接于蒸发器的进口的化霜蒸发支路;化霜蒸发支路上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开关阀,化霜排气支路的出口通过第四软管连接于化霜蒸发支路的进口。
优选的,压缩机的排气口安装有单向阀,制冷排气支路和化霜排气支路均与单向阀的出口连接。
优选的,蒸发器的进口安装有分液头,制冷蒸发支路和化霜蒸发支路均与分液头的进口连接。
优选的,冷凝器模块包括:冷凝器、依次串联在冷凝器的出口的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冷凝器的进口为冷凝器模块的冷媒进口,视液镜的出口为冷凝器模块的冷媒出口。
优选的,压缩机模块和冷凝器模块均安装于车顶,且冷凝器模块压缩机模块的迎风侧,蒸发器模块安装于车厢内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冷藏车,该冷藏车安装有上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之间通过软管拼接,且每个模块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安装截止阀,通过关闭截止阀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组装制冷机组时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三个模块进行拼接即可,实现更精细化的冷量段机型开发;
2、模块化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更高,降低产品成本;
3、各模块可以单独拆卸,解决现有制冷机组维修不便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机组安装在冷藏车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机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机组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分为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分别是压缩机模块1、冷凝器模块2和蒸发器模块3。
压缩机模块1、冷凝器模块2和蒸发器模块3之间通过软管拼接连通,软管的作用是传递冷媒,每个模块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安装有截止阀,软管的端部接在对应的截止阀上,压缩机模块1、冷凝器模块2和蒸发器模块3可通过关闭截止阀实现相互独立。安装时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三个模块进行拼接即可,比如长时间在环境温度高的地区运行的机组,可适当选用大换热面积的冷凝器模块。当需要维修时,可先简单判断是哪个模块出现问题,然后先将故障模块对应相关的截止阀关闭,再将故障模块单独拆下维修即可,方便快捷。
为了便于理解模块化制冷机组的连接结构,以下提供两个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压缩机模块1、冷凝器模块2和蒸发器模块3的具体构造可依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用新型对模块的具体构造不作限定。
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压缩机模块1包括压缩机模块外壳11、压缩机12、制冷排气支路、化霜排气支路和气液分离器13,压缩机12和气液分离器13均安装在压缩机模块外壳11的内部,制冷排气支路的进口和化霜排气支路的进口均与压缩机12的排气口连接,为了防止冷媒向压缩机12逆流,压缩机12的排气口安装有单向阀16,制冷排气支路和化霜排气支路均与单向阀16的出口连接。制冷排气支路的出口作为压缩机模块1的一个冷媒出口,化霜排气支路的出口作为压缩机模块1的另一个冷媒出口,制冷排气支路的出口安装有第一排气截止阀14,化霜排气支路的出口安装第一化霜截止阀17,压缩机12的吸气口连接气液分离器13的出口,气液分离器13的进口作为压缩机模块1的冷媒进口,气液分离器13的进口安装有第一吸气截止阀15。
蒸发器模块3包括蒸发器模块外壳31、蒸发器32、蒸发风机33、制冷蒸发支路和化霜蒸发支路,蒸发器32和蒸发风机33安装在蒸发器模块外壳31的内部,制冷蒸发支路的出口和化霜蒸发支路的出口均与蒸发器32的进口连接,制冷蒸发支路上安装有电子膨胀阀34,化霜蒸发支路上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开关阀38,开关阀38可选用电磁阀。制冷蒸发支路的进口作为蒸发器模块3的一个冷媒进口,化霜蒸发支路的进口作为蒸发器模块3的另一个冷媒进口,制冷蒸发支路的进口安装有第二供液截止阀35,化霜蒸发支路的进口安装有第二化霜截止阀39,蒸发器32的出口作为蒸发器模块3的冷媒出口,蒸发器32的出口安装有第二吸气截止阀36。为了使冷媒分配更均匀,蒸发器32的进口安装有分液头37,制冷蒸发支路和化霜蒸发支路均与分液头37的进口连接。
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进口安装有第二排气截止阀21,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出口安装有第一供液截止阀22。第一排气截止阀14和第二排气截止阀21通过第一软管4拼接连通,第一供液截止阀22和第二供液截止阀35通过第二软管5拼接连通,第一吸气截止阀15和第二吸气截止阀36通过第三软管6拼接连通。第一化霜截止阀17和第二化霜截止阀39通过第四软管7拼接连通。
制冷机组制冷运行时,化霜蒸发支路上的开关阀38关闭,压缩机模块1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排气截止阀14、第一软管4和第二排气截止阀21进入冷凝器模块2,冷凝器模块2流出的冷媒经过第一供液截止阀22、第二软管5和第二供液截止阀35进入蒸发器模块3,蒸发器模块3流出的冷媒经过第二吸气截止阀36、第三软管6和第一吸气截止阀15进入压缩机模块1,实现冷媒循环。
当需要化霜运行时,化霜蒸发支路上的开关阀38打开,压缩机模块1排出的气体流入化霜蒸发支路给车厢内部提供热量,起到化霜效果。
在可行实施例中,压缩机模块1中的化霜排气支路和蒸发器模块3中的化霜蒸发支路均去除。具体来说,压缩机模块1包括压缩机模块外壳11、压缩机12、制冷排气支路和气液分离器13,压缩机12和气液分离器13均安装在压缩机模块外壳11的内部,制冷排气支路的进口与压缩机12的排气口连接,制冷排气支路的出口作为压缩机模块1的冷媒出口,制冷排气支路的出口安装有第一排气截止阀14,压缩机12的吸气口连接气液分离器13的出口,气液分离器13的进口作为压缩机模块1的冷媒进口,气液分离器13的进口安装有第一吸气截止阀15。
蒸发器模块3包括蒸发器模块外壳31、蒸发器32、蒸发风机33和制冷蒸发支路,蒸发器32和蒸发风机33安装在蒸发器模块外壳31的内部,制冷蒸发支路的出口与蒸发器32的进口连接,制冷蒸发支路上安装有电子膨胀阀34,制冷蒸发支路的进口作为蒸发器模块3的冷媒进口,制冷蒸发支路的进口安装有第二供液截止阀35,蒸发器32的出口作为蒸发器模块3的冷媒出口,蒸发器32的出口安装有第二吸气截止阀36。为了使冷媒分配更均匀,蒸发器32的进口安装有分液头37,制冷蒸发支路与分液头37的进口连接。
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进口安装有第二排气截止阀21,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出口安装有第一供液截止阀22。第一排气截止阀14和第二排气截止阀21通过第一软管4拼接连通,第一供液截止阀22和第二供液截止阀35通过第二软管5拼接连通,第一吸气截止阀15和第二吸气截止阀36通过第三软管6拼接连通。
制冷机组制冷运行时,压缩机模块1排出的气体冷媒经过第一排气截止阀14、第一软管4和第二排气截止阀21进入冷凝器模块2,冷凝器模块2流出的冷媒经过第一供液截止阀22、第二软管5和第二供液截止阀35进入蒸发器模块3,蒸发器模块3流出的冷媒经过第二吸气截止阀36、第三软管6和第一吸气截止阀15进入压缩机模块1,实现冷媒循环。
如图2、3所示,以上两个实施例中,冷凝器模块2包括:冷凝器模块外壳23、冷凝器24、冷凝器风机25、储液器26、干燥过滤器27和视液镜28,储液器26、干燥过滤器27和视液镜28依次串联在冷凝器24的出口,冷凝器24、冷凝器风机25和干燥过滤器27均安装在冷凝器模块外壳23的内部,冷凝器24的进口为冷凝器模块1的冷媒进口,视液镜28的出口为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出口,即第二排气截止阀21安装在冷凝器24的进口,第一供液截止阀22安装在视液镜28的出口。当然,实际应用时,冷凝器模块2也可以仅包含冷凝器24,冷凝器24的进口为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进口,冷凝器24的出口为冷凝器模块2的冷媒出口。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冷藏车,该冷藏车安装有上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蒸发器模块3安装于车厢内部,压缩机模块1和冷凝器模块2均安装于车顶,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螺栓刚性连接实现固定。较优的,冷凝器模块2位于压缩机模块1的迎风侧,车辆前进时气流先经过冷凝器模块2带走大量热量,提高冷凝器模块2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模块化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冷凝器模块和所述蒸发器模块之间通过软管拼接连通;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安装有截止阀,所述压缩机模块、冷凝器模块和蒸发器模块可通过关闭所述截止阀实现相互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模块包括压缩机和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制冷排气支路,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蒸发器和连接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的制冷蒸发支路;
所述制冷排气支路的出口通过第一软管连接于所述冷凝器模块的冷媒进口,所述冷凝器模块的冷媒出口通过第二软管连接于所述制冷蒸发支路的进口,所述蒸发器模块的冷媒出口通过第三软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模块的冷媒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蒸发支路上安装有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化霜排气支路,所述蒸发器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的化霜蒸发支路;所述化霜排气支路的出口通过第四软管连接于所述化霜蒸发支路的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霜蒸发支路上安装有控制其通断的开关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制冷排气支路和所述化霜排气支路均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安装有分液头,所述制冷蒸发支路和所述化霜蒸发支路均与所述分液头的进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模块包括:冷凝器、依次串联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的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为所述冷凝器模块的冷媒进口,所述视液镜的出口为所述冷凝器模块的冷媒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模块和冷凝器模块均安装于车顶,且所述冷凝器模块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迎风侧,所述蒸发器模块安装于车厢内部。
10.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车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制冷机组。
CN202022460300.1U 2020-10-29 2020-10-29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Active CN213273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0300.1U CN213273343U (zh) 2020-10-29 2020-10-29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0300.1U CN213273343U (zh) 2020-10-29 2020-10-29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3343U true CN213273343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0300.1U Active CN213273343U (zh) 2020-10-29 2020-10-29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3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4090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该系统过冷和喷气增焓的方法
CN105408143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及其构成单元
CN102788447B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213273343U (zh) 模块化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CN106322802A (zh) 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CN211892770U (zh) 热管理系统
CN201069286Y (zh) 整体式水源热泵装置
CN208936370U (zh) 一种蓄冷式空调管理系统
CN111137102A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客车顶置空调机组
CN215850631U (zh) 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06969397B (zh) 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
CN104990296A (zh) 制冷系统
CN110312625A (zh) 多级分体式独立控制制冷系统
CN104713265A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9808448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202581953U (zh) 室外机冷凝器及空调器
CN102635984A (zh) 室外机冷凝器及空调器
CN208232748U (zh) 顶置式双回风客车空调
CN2362024Y (zh) 冰箱空调一体化制冷设备
CN202378888U (zh) 节能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CN201907657U (zh) 三系统飞机地面空调车
CN219727795U (zh) 客车电池温控系统
CN218722403U (zh) 数据中心制冷空调机组
CN217574789U (zh) Co2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01387422A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