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7473U - 一种组合梁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梁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7473U
CN213267473U CN202020306920.7U CN202020306920U CN213267473U CN 213267473 U CN213267473 U CN 213267473U CN 202020306920 U CN202020306920 U CN 202020306920U CN 213267473 U CN213267473 U CN 21326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low
upper flange
composite beam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69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志超
聂建国
董滨
陶慕轩
岳秀鹏
赵继之
许勇
庄亮东
韩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handong High Spee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handong High Spee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handong High Spee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3069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7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包括主梁,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至少一排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低弹模外包层;预制成型面板,固设于所述主梁上,所述预制成型面板上对应所述连接件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插的定位槽孔;填充层,填设于所述定位槽孔内,可与所述连接件、所述低弹模外包层、所述定位槽孔内壁及所述主梁之间固结为一整体结构。此结构的组合梁构造,通过在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一层低弹模外包层,将填充层与连接件隔开,低弹模外包层弹性模量低,易于变形,有效避免了收缩及温度效应造成填充层开裂,提高了组合梁的紧固性能及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梁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中组合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梁构造。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桥梁是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通过连接件组成整体,是可以共同受力、协调变形的桥梁;充分发挥了钢与混凝土材料各自的优势: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稳定性好;钢结构抗拉强度高、自重轻特性,具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延性好、造价相对较低、经济、施工方便的优点,因此该类桥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桥面板耗费时间较长,且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预制拼装施工可以极大地减小现场作业量,加快施工速度;现有的预制拼装组合梁结构主要包括预制桥面板和钢梁,在预制桥面板预留的剪力槽内如采用螺栓剪力连接件实现两者连接,之后再在剪力槽内填充后浇混凝土使得后浇混凝土与螺栓剪力连接件固结形成一体结构,由于后浇混凝土的收缩及温度效应,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开裂,从而影响组合梁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组合梁构造在预制桥面板预留的剪力槽内采用螺栓剪力连接件连接,后浇混凝土与螺栓剪力连接件连接后,由于收缩及温度效应,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从而影响组合梁的结构强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梁构造,包括:
主梁,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至少一排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低弹模外包层;
预制成型面板,固设于所述主梁上,所述预制成型面板上对应所述连接件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插的定位槽孔;
填充层,填设于所述定位槽孔内,可与所述连接件、所述低弹模外包层、所述定位槽孔内壁及所述主梁之间固结为一整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主梁呈凵字型,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朝向所述预制成型面板凸出的两侧板,任一所述侧板顶部设有上翼缘板,所述底板、两侧板及两上翼缘板之间围合成开口槽,所述预制成型面板跨设于所述开口槽上方。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主梁为开口钢箱梁,任一所述上翼缘板上设有至少两排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连接件包括:
钢锚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翼缘板上,另一端朝向所述预制成型面板凸出延伸且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低弹模外包层设置在所述钢锚杆的外表面;
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钢锚杆设有螺纹的一端上。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连接件焊接固定在所述上翼缘板上。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连接件的高度小于所述定位槽孔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连接件及所述定位槽孔均呈阵列排布设置。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定位槽孔沿其轴向方向分为靠近所述上翼缘板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通的远离所述上翼缘板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径且大于所述螺母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的内径与所述低弹模外包层的外径一致。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低弹模外包层为EVA泡棉。
可选的,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所述填充层至少包括后浇混凝土层,所述后浇混凝土层与所述预制成型面板的上表面相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包括:
主梁,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至少一排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置有低弹模外包层;
预制成型面板,固设于所述主梁上,所述预制成型面板上对应所述连接件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插的定位槽孔;
填充层,填设于所述定位槽孔内,可与所述连接件、所述低弹模外包层、所述定位槽孔内壁及所述主梁之间固结为一整体结构。
此结构的组合梁构造,通过在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一层低弹模外包层,将填充层与连接件隔开,低弹模外包层弹性模量低,易于变形,有效避免了收缩及温度效应造成填充层开裂,提高了组合梁的紧固性能及整体强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梁构造,低弹模外包层为EVA泡棉。弹性模量低,具有很好的弹性柔软性好、防震、抗压力性强,同时耐化学腐蚀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组合梁构造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组合梁构造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组合梁构造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梁;11-底板;12-侧板;13-支撑板;14-开口槽;
2-预制成型面板;
3-定位槽孔;
4-连接件;
5-低弹模外包层;
6-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主梁1、预制成型面板2、定位槽孔3、连接件4、低弹模外包层5和填充层6,其中预制成型面板2为一呈方形的整体板块结构;定位槽孔3开设于预制成型面板2上;连接件4固设于主梁1上,定位槽孔3与连接件4一一对应设置;低弹模外包层5设置在连接件4的外表面;填充层6填设于定位槽孔3内,可与定位槽孔3内壁、连接件4、低弹模外包层5及主梁1之间固结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梁构造。
对于主梁1而言,为但不局限于开口钢箱梁,本实施例以开口钢箱梁为例进行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主梁1呈凵字型,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上的两侧板12,任一侧板12上设有一上翼缘板13,侧板12和底板11垂直设置,上翼缘板13和侧板12垂直设置也即与底板11平行设置,每个上翼缘板13、对应的侧板12及底板11均呈工字型;具体地,如图2所示,左侧的上翼缘板13、左侧的侧板12及底板11呈工字型,右侧的上翼缘板13、右侧的侧板12及底板11也呈工字型;两个上翼缘板13之间间隔布置,底板11、两侧板12和两上翼缘板13之间围合成开口槽14,开口槽14的截面呈凸字形,预制成型面板2跨设于开口槽14上方并支持固定在两上翼缘板13上;每个上翼缘板13上设有至少一排连接件4,每排连接件4由多个连接件4构成。作为可选的,主梁1也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工字型主梁,此时,主梁的构成包括一块底板、一块侧板和一块上翼缘板,连接件4设置在该上翼缘板13上。
对于预制成型面板2而言,如图1所示,为一整体板块,呈方形结构;定位槽孔3包括四排,每排开设有十个定位槽孔3,每个上翼缘板13上均设有两排定位槽孔3共二十个定位槽孔3;对于定位槽孔3的数量而言,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比如一排、两排、三排、四个、五排、六排等等,每排设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等等,每个上翼缘板13上设有一排、两排、三排等等,具体不做限制,根据主梁1的长度及宽度而定;对于每个上翼缘板13上的两排定位槽孔3的设置,可以为两排定位槽孔3一一对应设置呈阵列排布,也可以错开设置,优选为一一对应也即并排呈阵列布置;对于两个上翼缘板13上的定位槽孔3也可以并排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具体不做限定,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对于定位槽孔3的长度及宽度而言,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预制成型面板2的尺寸和设置在主梁1上的连接件4的布置而定;对于定位槽孔3的深度而言,定位槽孔3为贯通预制成型面板2上下表面也即定位槽孔3的深度与预制成型面板2的厚度一致;对于定位槽孔3的形状而言,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方形槽孔,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异形等等,具体不做限定和描述;对于预制成型面板2的厚度而言,在此不做限定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对于连接件4的高度而言,连接件4的高度也即长度要小于定位槽孔3的深度也即预制成型面板2的厚度,使得在填设填充层6后连接件4不会外露;可选的,对于定位槽孔3而言,沿轴向方向也即如图2所示的竖向方向包括靠近上翼缘板13也即位于如图2所示的下端的第一段(未示出)和远离上翼缘板13也即位于如图2所示的上端的第二段(未示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径不同,第一段的内径要小于第二段,具体的,第一段的内径与低弹模外包层5的内径相当,第二段的内径大于低弹模外包层5的内径,更具体的,大于螺母42的外径。组装时,将预制成型面板2放置于主梁1顶部,使得钢锚杆41插设于定位槽孔3内,再将螺母42固定在钢锚杆41顶部,最后再于定位槽孔3内填设填充层6。
对于连接件4而言,一一对应设置于一个定位槽孔3内,具体的,如图2所示,包括钢锚杆41和螺母42,钢锚杆41的一端也即如图2所示的下端与上翼缘板1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为焊接,也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其他固定方式比如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等,另一端也即如图2所示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未示出),螺母42螺纹连接于钢锚杆41的上端;对于低弹模外包层5而言,采用低弹模材料制成,比如EVA泡棉等,具体不做限定和描述,低弹模外包层5套设于钢锚杆41的外表面,位于螺母42与上翼缘板13之间,目的在于使钢锚杆41与填充层6比如后浇混凝土层分隔,防止收缩及温度效应等引起后浇混凝土层开裂,从而大大提高了组合梁构造的整体强度,整体性能更好。对于低弹模外包层5的厚度而言,在此不做限定。作为可选的,连接件4可以与定位槽孔3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比如可以一个定位槽孔3内设置多个连接件4,本实施例优选为连接件4与定位槽孔3为一一对应关系,也即一个定位槽孔3内设置一个连接件4,便于定位,组装施工更加便捷。
对于填充层6而言,本实施例以后浇混凝土层为例进行说明,在将预制成型面板2吊装于开口钢箱梁顶部时,通过填充层6注满定位槽孔3,使得后浇混凝土层与连接件4、低弹模外包层5,定位槽孔3内壁及开口钢箱梁的上翼缘板13上表面之间固结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梁结构。可选的,填充层6与预制成型面板2的上表面相平。作为可选的,填充层6还可以包括后浇混凝土层及位于后浇混凝土层底部的灰浆层(未示出)或者砂石层(未示出),具体不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计。
本实施例的组合梁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实施例以开口钢箱梁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在工厂完成开口钢箱梁的加工,在两上翼缘板13上适当位置固设钢锚杆41;
b.采用吊装设备将预制成型面板2放置于开口钢箱梁顶部,使得开口钢箱梁上的钢锚杆41与定位槽孔3一一对应,将螺母42固定在钢锚杆41上;
c.往定位槽孔3内注满后浇混凝土层,使得后浇混凝土层与连接件4、低弹模外包层5、定位槽孔3内壁及开口钢箱梁的上翼缘板13的上表面之间固结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梁构造。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有至少一排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外表面设置有低弹模外包层(5);
预制成型面板(2),固设于所述主梁(1)上,所述预制成型面板(2)上对应所述连接件(4)位置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4)穿插的定位槽孔(3);
填充层(6),填设于所述定位槽孔(3)内,可与所述连接件(4)、低弹模外包层(5)、定位槽孔(3)内壁及主梁(1)之间固结为一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呈凵字型,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朝向所述预制成型面板(2)凸出的两侧板(12),任一所述侧板(12)顶部设有上翼缘板(13),所述底板(11)、两侧板(12)及两上翼缘板(13)之间围合成开口槽(14),所述预制成型面板(2)跨设于所述开口槽(1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为开口钢箱梁,任一所述上翼缘板(13)上设有至少两排连接件(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
钢锚杆(41),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翼缘板(13)上,另一端朝向所述预制成型面板(2)凸出延伸且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低弹模外包层(5)设置在所述钢锚杆(41)的外表面;
螺母(42),螺纹连接于所述钢锚杆(41)设有螺纹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焊接固定在所述上翼缘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高度小于所述定位槽孔(3)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及所述定位槽孔(3)均呈阵列排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孔(3)沿其轴向方向分为靠近所述上翼缘板(13)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通的远离所述上翼缘板(13)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径且大于所述螺母(42)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的内径与所述低弹模外包层(5)的外径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弹模外包层(5)为EVA泡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6)至少包括后浇混凝土层,所述后浇混凝土层与所述预制成型面板(2)的上表面相平。
CN202020306920.7U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组合梁构造 Active CN21326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6920.7U CN21326747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组合梁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6920.7U CN21326747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组合梁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7473U true CN213267473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4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6920.7U Active CN21326747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组合梁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7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65632A1 (en) Central column composite joints for folding floor slab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EP3865631B1 (en) Assembled floor slab-type steel/wood combination joint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210458941U (zh) 一种高性能钢桥面结构
CN106836645B (zh) 一种预制空腔式中薄壁混凝土柱
CN109853755B (zh) 一种增强刚度的装配式木结构连接节点
CN109610685B (zh) 外包承压不受拉混凝土内嵌阻尼夹层的双钢板组合剪力墙
CN109610654B (zh) 预制装配式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连接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13267473U (zh) 一种组合梁构造
CN110924522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柱的钢板界面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8622790U (zh) 一种抗震叠合墙
CN111155643A (zh) 一种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851737A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干式连接节点
CN111379436A (zh)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砌体填充墙及砌体填充墙加固方法
CN217759561U (zh) 高延性混凝土轻质复合墙板
CN110924426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基础的扩底杯口式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2714329U (zh) 一种插筋联顶式复合地基结构
CN213267474U (zh) 一种组合梁结构
KR101212877B1 (ko) 다각 트러스형 보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 보강 공법
CN211923210U (zh) 用于制作剪力墙的桁架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的剪力墙
CN210459515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07553359U (zh) 装配式加肋钢板剪力墙
CN111962686A (zh) 一种房建梁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84191U (zh) 一种型钢梁柱结构
CN216239152U (zh) 一种基于后浇齿槽的预制暗柱剪力墙结构
CN218292374U (zh) 一种装配式减震轻质复合填充墙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