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8910U -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8910U
CN213248910U CN202021040070.7U CN202021040070U CN213248910U CN 213248910 U CN213248910 U CN 213248910U CN 202021040070 U CN202021040070 U CN 202021040070U CN 213248910 U CN213248910 U CN 213248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ver plate
main body
clamp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00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邓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00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8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8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8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其中,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包括主体夹持结构,所述主体夹持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夹持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与第一盖板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夹持主体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组装结构通过设置主体夹持结构,可实现对内窥镜灌流器的快速组装,且组装完成后可将主体夹持结构与内窥镜灌流器分离,清洗时不需要该主体夹持结构,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灌流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在对软式内窥镜的消毒和灭菌时,由于内窥镜采用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耗时长,而在面临内窥镜检测病例多的情形下,常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解决内窥镜周转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内窥镜自动清洗机的价格问题,在许多中小型医院中没有条件配套使用内窥镜自动清洗机。因此传统的手工清洗内窥镜的方式还不能完全摒弃。
现有的内窥镜灌流器,如专利号为“201710288668.4”、名称为“内窥镜灌流器”,其两根进水软管和两根出水软管通过一个六通的单向阀连接,使用时,清洗液经进水软管流过该单向阀后从出水软管流出,该方式不易组装,且使用时必须含有该六通的单向阀,成本较高。又如专利号为“201920875080.3”、名称为“内窥镜清洗灌流器装置”,其两根进水软管和两根出水软管通过接头连接在一个灌流主体上,使用时,仍然必须含有该灌流主体,成本仍然较高,且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与灌流主体之间仍然具有组装不易的缺陷。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快速组装且成本较低的内窥镜灌流器组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内窥镜灌流器组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包括主体夹持结构,所述主体夹持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夹持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与第一盖板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夹持主体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为了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夹紧夹持主体的同时还容易拆装,所述第一盖板朝向夹持主体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磁柱,所述第二盖板朝向夹持主体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磁柱,所述夹持主体上设有可容纳所述第一磁柱和第二磁柱的定位孔,所述第一磁柱和第二磁柱位于所述定位孔中时相互吸引,可使所述夹持主体夹紧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
为了防止夹持主体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磁柱、第二磁柱和定位孔的位置对应,且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为了对三通接头定位,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夹持主体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夹持主体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槽和第四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三槽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槽和第四槽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二盖板朝向所述夹持主体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第五槽和第六槽,所述夹持主体朝向所述第二盖板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七槽和第八槽,所述第五槽和第七槽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三定位槽,所述第六槽和第八槽扣合形成所述的第四定位槽。
为了提高组装的精准度和效率,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出水软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进水软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为了避免三通接头与主体夹持结构之间的干涉,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夹持主体上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三让位槽。
为了方便组装软管紧固环,还包括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板、固定在所述压板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导向杆,所述压板的一侧设有可与两根出水软管或两根进水软管滑动配合的两个开口;
所述夹持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孔;
所述导向杆远离压板的一端端部与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软管紧固环的轴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组装结构,包括两个三通接头,还包括上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一个三通接头一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另一个三通接头二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较佳的,两个三通接头的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出水软管连接,两个三通接头的另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进水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组装结构通过设置主体夹持结构,可实现对内窥镜灌流器的快速组装,且组装完成后可将主体夹持结构与内窥镜灌流器分离,清洗时不需要该主体夹持结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中主体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中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中夹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中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中主体夹持结构与压紧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中三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与内窥镜灌流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中具有压紧结构时与内窥镜灌流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包括主体夹持结构100;主体夹持结构100包括第一盖板110、第二盖板130、夹持于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的夹持主体120;夹持主体120与第一盖板110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102;夹持主体120与第二盖板130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本实施例中,主体夹持结构100 呈方形;第一定位槽101、第三定位槽103和第二定位槽102、第四定位槽104 分别设置在该方形的两个侧面;且第一定位槽101、第二定位槽102、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位于方形主体夹持结构100的一个直角端。
第一盖板11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磁柱114;第二盖板 13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磁柱134;夹持主体120上设有可容纳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的定位孔124;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 位于定位孔124中时相互吸引,可使夹持主体120夹紧于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柱114、第二磁柱134和定位孔124的位置对应,且数量三个;三个第一磁柱114分别设置在该方形主体夹持结构的三个直角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夹持主体120朝向第一盖板11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第一槽111和第三槽121扣合形成的第一定位槽101,第二槽112和第四槽122扣合形成的第二定位槽102;
第二盖板13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第五槽131和第六槽 132;夹持主体120朝向第二盖板13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七槽127和第八槽128;第五槽131和第七槽127扣合形成的第三定位槽103;第六槽132和第八槽128扣合形成的第四定位槽104。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111、第二槽112、第三槽121、第四槽122、第五槽 131、第六槽132、第七槽127和第八槽128均为圆弧槽;圆弧槽的半径与三通接头310的接头部外径对应。
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三定位槽103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出水软管312 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定位槽102和第四定位槽10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进水软管311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该设置方式可以在组装三通接头310时,使两个三通接头310的对应接头部的中心线分别与两根进水软管311和两根出水软管312的中心线重合。
第一盖板110上设有第一让位槽113;夹持主体120上设有第二让位槽123;第二盖板130上设有第三让位槽133。本实施例中,第一让位槽113、第二让位槽123和第三让位槽133相互连通;有效避免组装时三通接头310与第一盖板 110、夹持主体120和第二盖板130发生干涉。
还包括压紧结构200;压紧结构200包括压板210、固定在压板210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导向杆220;压板210的一侧设有可与两根出水软管312或两根进水软管311滑动配合的两个开口211;
夹持主体120上设有与导向杆220滑动配合的导向孔125、126;
导向杆220远离压板210的一端端部与压板210之间的距离大于软管紧固环313、314的轴向宽度。
本实施例中,两根导向杆220靠近所述压板21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螺钉 240穿过压板210并与该连接孔固定连接;将两根导向杆220固定连接在压板 210上。组装时,压板210朝向主体夹持结构100的端面抵靠软管紧固环313、 314;可以将软管紧固环313、314压紧组装;有利于解决软管紧固环材质较软,不便将进水软管或出水软管很好的固定在接头上的问题。
如图8-图12所示,一种组装结构,包括两个三通接头310;还包括上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一个三通接头一310a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102;另一个三通接头二310b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本实施例中,三通接头为T形鲁尔接头;两个T形鲁尔接头安装在对应的定位槽中时,两个T形鲁尔接头的对应接头部的中心线分别与两根进水软管和两根出水软管的中心线重合。
两个三通接头310的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出水软管312连接;两个三通接头310另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进水软管311连接。
上述的组装结构可实现一种组装方法,提供第一盖板110、第二盖板130、夹持于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的夹持主体120;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与夹持主体120之间均设有相互连通的定位槽;
首先,将一个三通接头一的两个接头部安装在第一盖板110与夹持主体120 之间的定位槽中;
其次,将另一个三通接头二的两个接头部安装在第二盖板130与夹持主体 120之间的定位槽中;
最后,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夹紧夹持主体120;同时,使两个三通接头的对应接头部的中心线分别与两根进水软管和两根出水软管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组装时,先将三通接头一310a的两个接头部安装在第一盖板 110的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中;并将夹持主体120贴合第一盖板110;使夹持主体120朝向第一盖板110的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扣合三通接头一310a 的两个接头部;
然后,将三通接头二310b的两个接头部安装在夹持主体120的第七槽127 和第八槽128中;并将第二盖板130贴合夹持主体120;使第二盖板130的第五槽131和第六槽132扣合三通接头二310b的两个接头部;同时,让第一磁柱114 和第二磁柱134伸入定位孔124中;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相互吸引;使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夹紧夹持主体120;
最后,将两个三通接头310的对应接头部连接进水软管311和出水软管312;完成三通接头310与进水软管311和出水软管312的组装后;将主体夹持结构 100与三通接头310分离;开始清洗。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夹持结构(100),所述主体夹持结构(100)包括第一盖板(110)、第二盖板(130)、夹持于所述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的夹持主体(120),所述夹持主体(120)与第一盖板(110)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102),所述夹持主体(120)与第二盖板(130)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磁柱(114),所述第二盖板(130)朝向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磁柱(134),所述夹持主体(120)上设有可容纳所述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的定位孔(124),所述第一磁柱(114)和第二磁柱(134)位于所述定位孔(124)中时相互吸引,可使所述夹持主体(120)夹紧于所述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3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柱(114)、第二磁柱(134)和定位孔(124)的位置对应,且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0)朝向所述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所述夹持主体(120)朝向所述第一盖板(11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所述第一槽(111)和第三槽(121) 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一定位槽(101),所述第二槽(112)和第四槽(122)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二定位槽(102);
所述第二盖板(130)朝向所述夹持主体(12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第五槽(131)和第六槽(132),所述夹持主体(120)朝向所述第二盖板(130)的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七槽(127)和第八槽(128),所述第五槽(131)和第七槽(127)扣合形成所述的第三定位槽(103),所述第六槽(132)和第八槽(128)扣合形成所述的第四定位槽(1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三定位槽(103)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出水软管(31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102)和第四定位槽(10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两根进水软管(311)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10)上设有第一让位槽(113),所述夹持主体(120)上设有第二让位槽(123),所述第二盖板(130)上设有第三让位槽(133)。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结构(200),所述压紧结构(200)包括压板(210)、固定在所述压板(210)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导向杆(220),所述压板(210)的一侧设有可与两根出水软管(312)或两根进水软管(311)滑动配合的两个开口(211);
所述夹持主体(120)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220)滑动配合的导向孔(125、126);
所述导向杆(220)远离压板(210)的一端端部与压板(210)之间的距离大于软管紧固环(313、314)的轴向宽度。
8.一种组装结构,包括两个三通接头(3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一个三通接头一(310a)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102),另一个三通接头二(310b)的两个接头部分别设置于第三定位槽(103)和第四定位槽(1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三通接头(310)的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出水软管(312)连接,两个三通接头(310)的另两个对应接头部与两根进水软管(311)连接。
CN202021040070.7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Active CN213248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0070.7U CN213248910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0070.7U CN213248910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8910U true CN213248910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7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0070.7U Active CN213248910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8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2199B2 (ja) 液体回路用の洗浄容易な一組のコネクタ
US7017948B2 (en) Dialyzer connecting coupler
US8087702B2 (en) Connector for a dialysis port
US7163531B2 (en) User-friendly catheter connection adapters for optimized connection to multiple lumen catheters
US20080139950A1 (en) Multi-purpose connector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equipment
CA2490552A1 (en) Double membrane transducer protector
JP2018510690A (ja) 2つのシステム間の流体結合を確立するための医療用の差し込み及びスナップインコネクタ
US20060043021A1 (en) Port adapter for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CN213248910U (zh) 一种内窥镜灌流器辅助组装装置、组装结构
CN210033784U (zh) 一种用于蠕动泵的软管固定装置
CN113797760A (zh) 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JPH07299334A (ja) 分離膜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円筒体接続具
CN217659780U (zh)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CN210661833U (zh) 一种特别方便的快速接头
CN211847240U (zh) 一种紫外线杀菌器
CN215537129U (zh) 一种防止细菌反向滋生的血液透析废液管连接组件
CN218900393U (zh) 血透室血透管防溅血装置
CN219001233U (zh) 一次性无菌转换接头
CN219110627U (zh) 适配器、医疗设备以及中央供液系统
CN215608036U (zh) 一种可串联的负压三通接头
CN214789564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接头
JP2000005301A (ja) 防菌カプラー
CN217138787U (zh) 一种接腹腔引流管口渗液装置
CN214762516U (zh) 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
CN218739746U (zh) 密封过滤器及输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