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4719U -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4719U
CN213244719U CN202021846762.0U CN202021846762U CN213244719U CN 213244719 U CN213244719 U CN 213244719U CN 202021846762 U CN202021846762 U CN 202021846762U CN 213244719 U CN213244719 U CN 213244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conduction
copper pipe
radiator
conduction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67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贵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ing W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ing W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ing W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ing W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67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4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4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4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所述散热装置的后方设置有风冷装置,所述铝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导热铜管与第二导热铜管之间填充有硅脂介质,所述第二导热铜管的表面套设有菱形柱,所述菱形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的表面开设有波纹槽,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导热板的底部与发热元件的顶部之间填充有硅脂层,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该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利用菱形柱、翅片、波纹槽的配合,风冷装置吹进散热装置的冷风会带动散热装置表面的气流进入散热装置,使散热装置接触到冷风的面积增加,且进入散热装置的冷风被风板扰流,进一步增强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背景技术
将机械或其他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转移以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装置或仪器。常见的散热器依据散热方式可以分为风冷,热管散热器,液冷,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制冷等多种类型。
现有的智能设备中CPU往往在使用中释放大量的热能,然而狭小的空间内,空气流通不畅,散热的效果,难以让CPU稳定运转,往往会加入很多的风扇来提高散热效果,然而此种方法,浪费电力资源和成本,也会增大智能设备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解决了智能设备的CPU散热效果不理想,一味地增加风扇浪费电力和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中间贯穿有第一导热铜管,所述导热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后方设置有风冷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二导热铜管,且第二导热铜管靠近导热板的一侧套设有铝管,所述第二导热铜管与第一导热铜管之间通过铝管固定连接,所述铝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导热铜管与第二导热铜管之间填充有硅脂介质,所述第二导热铜管的表面套设有菱形柱,所述菱形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的表面开设有波纹槽。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底部与发热元件的顶部之间填充有硅脂层。
优选的,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短杆。
优选的,所述短杆的远离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热传导节能散热器,通过在,铝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导热铜管与第二导热铜管之间填充有硅脂介质,第二导热铜管的表面套设有菱形柱,菱形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翅片,翅片的表面开设有波纹槽,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导热板的底部与发热元件的顶部之间填充有硅脂层,利用菱形柱、翅片、波纹槽的配合,可以使风冷装置吹进散热装置的冷风会带动散热装置表面的气流进入散热装置,使散热装置接触到冷风的面积增加,且进入散热装置的冷风被风板扰流,进一步增强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2)、该热传导节能散热器,通过在散热装置包括第二导热铜管,且第二导热铜管靠近导热板的一侧套设有铝管,第二导热铜管与第一导热铜管之间通过铝管固定连接,风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风冷装置包括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短杆,短杆的远离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扣,卡扣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利用铝管可以改变散热装置和整个装置的形状,且散热装置和风冷装置分开,包装的时候更节省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相比传统的散热器,更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铺平状态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接结构侧视图。
图中:1、发热元件;2、导热板;3、第一导热铜管;4、散热装置;5、风冷装置;401、第二导热铜管;402、铝管;403、硅脂介质;404、菱形柱;405、翅片;406、波纹槽;6、散热片;7、硅脂层;501、壳体;502、扇叶;510、卡接结构;511、短杆;512、卡扣;5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包括发热元件1,发热元件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2,导热板2的中间贯穿有第一导热铜管3,导热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装置的后方设置有风冷装置5。
散热装置4包括第二导热铜管401,且第二导热铜管401靠近导热板2的一侧套设有铝管402,第二导热铜管401与第一导热铜管3之间通过铝管402固定连接,铝管402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导热铜管3与第二导热铜管401之间填充有硅脂介质403,第二导热铜管401的表面套设有菱形柱404,菱形柱40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翅片405,翅片405的表面开设有波纹槽406,导热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6,导热板2的底部与发热元件1的顶部之间填充有硅脂层7,风冷装置5包括壳体501,壳体5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502,风冷装置5包括卡接结构510,卡接结构510包括与壳体501固定连接的短杆511,短杆511的远离壳体5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扣512,卡扣512与壳体5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13,利用菱形柱404、翅片405、波纹槽406的配合,风冷装置5吹进散热装置4的冷风会带动散热装置4表面的气流进入散热装置4,使散热装置4接触到冷风的面积增加,且进入散热装置4的冷风被风板扰流,进一步增强散热装置4的散热效果,利用铝管402可以改变散热装置4和整个装置的形状,且散热装置4和风冷装置5分开,包装的时候更节省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相比传统的散热器,更适合推广,其中卡接结构510共有三组,分别在壳体501的上左右三面,其中翅片405倾斜安装在菱形柱404的前后面,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扭动铝管402,把散热装置4拼成一个圆形,然后拉开卡口,把壳体501安装在最靠近壳体501的风板上,然后把整个装置黏合在发热元件1的顶部。
开始工作后,发热元件1发热,热能传递到导热板2后传递到,散热片6、第一导热铜管3、第二导热铜管401、菱形柱404和翅片405风扇吹动冷风进入散热装置4内部,散热装置4外部的气流速度快,气压小,会把散热装置4周围的冷空气吸进散热装置4内部,冷空气吸收翅片405和散热片6表面的热能后,从散热装置4左侧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包括发热元件(1),所述发热元件(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的中间贯穿有第一导热铜管(3),所述导热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装置(4),所述散热装置(4)装置的后方设置有风冷装置(5);
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第二导热铜管(401),且第二导热铜管(401)靠近导热板(2)的一侧套设有铝管(402),所述第二导热铜管(401)与第一导热铜管(3)之间通过铝管(402)固定连接,所述铝管(402)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导热铜管(3)与第二导热铜管(401)之间填充有硅脂介质(403),所述第二导热铜管(401)的表面套设有菱形柱(404),所述菱形柱(40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翅片(405),所述翅片(405)的表面开设有波纹槽(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的底部与发热元件(1)的顶部之间填充有硅脂层(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5)包括壳体(501),所述壳体(5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5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5)包括卡接结构(510),所述卡接结构(510)包括与壳体(501)固定连接的短杆(5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511)的远离壳体(5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扣(512),所述卡扣(512)与壳体(5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13)。
CN202021846762.0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Active CN213244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6762.0U CN21324471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6762.0U CN21324471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4719U true CN213244719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90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6762.0U Active CN21324471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4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6477B (zh) 一种串联式cpu散热冷却装置
CN105845648A (zh) 一种微电子器件树形散热器
CN205405413U (zh) 散热器
CN2410678Y (zh) 一种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CN207304363U (zh) 双馈变频器用散热背板
CN213244719U (zh) 一种热传导节能散热器
CN202836292U (zh) 一种高效铝合金热管散热器
CN205648307U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水冷设备
CN114510135B (zh) 一种导热散热效果好的均温板
CN203133734U (zh)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全密封机箱
CN207066183U (zh) 一种塔式散热器
CN215872460U (zh) 镶片式电力电子元件用散热器
CN213302976U (zh) 一种计算机芯片水冷装置
CN212966082U (zh) 一种基于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vpx电源
CN204810177U (zh) 一种led路灯散热及蓄热发电装置
CN207799606U (zh) 一种电脑高效水冷散热系统
CN204065993U (zh) 一种自动液冷散热装置
CN2561975Y (zh) 可有效导热的散热器
CN211352881U (zh) 一种高效快速的散热模组
CN219039702U (zh) 具有双效cpu散热结构的电脑主机
CN220188939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电脑显卡
CN201127159Y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散热装置
CN21211237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
CN212160582U (zh) 一种人脸识别用主板的高效散热结构
CN210573634U (zh)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