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4306U - 一种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4306U
CN213244306U CN202022050597.4U CN202022050597U CN213244306U CN 213244306 U CN213244306 U CN 213244306U CN 202022050597 U CN202022050597 U CN 202022050597U CN 213244306 U CN213244306 U CN 213244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hargeable battery
battery
wireless headset
fixing
fix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505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孝龙
赵庆宏
魏继
冯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505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4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4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4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充电电池和安装板,壳体底部设置有开口,安装板具有可活动的端部,所述端部在使用状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并使得安装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端部在拆解状态下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并使得充电电池从所述壳体内取出。由此,方便电池的更换和拆解。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耳机中的电池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且不可拆卸。当耳机中的电池损坏时,无法更换电池。或者,一旦耳机中出现部分组件损坏,整组无线耳机便无法继续使用,电池也随之废弃。
因此,为了避免无线耳机中的电池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提高无线耳机中电池的回收率,提高电池和耳机的可持续使用,有必要设计一种无线耳机,方便及时更换和拆卸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以方便无线耳机电池的更换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壳体,包括下壳体、空腔部和上盖,所述下壳体和上盖分别连接在所述空腔部的两侧,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出音孔,所述空腔部内配置有扬声器和天线;
充电电池,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内;以及
安装板,以相对于所述壳体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安装板具有可活动的端部,所述端部在使用状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以使得所述安装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在拆解状态下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充电电池从所述壳体内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
主体电路部,设置在所述空腔部内;
电池固定部,包括所述可活动的端部,所述电池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充电电池,并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可活动的端部在拆解状态下向外翻折;以及
连接件,连接所述主体电路部和所述电池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柔性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固定部包括:
支撑部;以及
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配置有正极弹片,所述第二固定部上配置有负极弹片;
其中,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弹片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弹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充电部,所述充电部用于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耳塞,连接所述出音孔;以及
尾管,与所述下壳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扬声器与所述主体电路部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连接所述主体电路部和扬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固定部为柔性线路板;
所述尾管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时,所述尾管的内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以使得所述充电电池与电池固定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环形的突出部;
所述尾管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突出部嵌入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下壳体与尾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空腔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固定块,连接所述上盖的内壁和天线,用于固定所述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下壳底部设置开口,将安装板以相对于壳体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下壳体内,并通过安装板可活动的端部使安装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或者使充电电池从壳体内取出,进而方便电池的更换和拆卸,且操作简单省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耳机整体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耳机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板与充电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下壳体;101、突出部;11、空腔部;111、通孔;12、尾管;121、安装槽;13、上盖;131、出音孔;14、耳塞;15、固定块;16、天线;17、扬声器;2、充电电池;3、安装板;31、主体电路部;32、电池固定部;321、支撑部;322、第一固定部;323、第二固定部;33、连接件;331、充电部;34、正极弹片;35、负极弹片;351、第一水平部;352、竖直部;353、第二水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无线耳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子设备之一,其内部的电池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无线耳机壳体内部,且耳机外壳多为不可拆卸式的组装。当耳机内部出现损坏时,电池也随之废弃,不利于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和电池的可持续使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更换和拆卸电池的无线耳机,针对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带手持长柄结构的无线耳机,对其进行改进,以方便无线耳机的更换和拆卸,提高无线耳机中电池的回收率和可持续使用性,避免无线耳机中的电池使用异常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升无线耳机的使用体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耳机包括壳体1、充电电池2和安装板3,壳体1包括下壳体10、空腔部11和上盖13。下壳体10和上盖13分别连接在空腔部11的两侧,空腔部11内配置有扬声器17和天线16。下壳体10底部设置有开口。上盖13上设置有出音孔131。充电电池2配置在下壳体10内。安装板3具有可活动的端部323,所述端部323在使用状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以使得安装板3与充电电池2电连接。在拆解状态下,所述端部323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充电电池2从壳体1内取出。由此,通过安装板3可活动的端部323使安装板3与充电电池2电连接或者使充电电池2从壳体1内取出,进而方便充电电池2的更换和拆解。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耳机还包括耳塞14和尾管12。其中,耳塞14连接在出音孔131上。尾管12与下壳体1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由此,使得尾管12与下壳体10在拆解充电电池2时分离,进一步方便充电电池2从下壳体10内移出,提高充电电池的拆解和更换效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耳机还包括固定块15,固定块15连接上盖13的内壁和天线16,用于固定扬声器17,进而增强扬声器17与壳体1的整体连接强度和无线耳机的整体性。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板与充电电池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安装板3包括主体电路部31、电池固定部32以及连接主体电路部31和电池固定部32的连接件33。主体电路部31设置在空腔部11内,扬声器17与主体电路部31固定连接,天线16连接主体电路部31和扬声器17。电池固定部32包括可活动的端部323。使用状态下,电池固定部32用于固定充电电池2,电池固定部32的两端与充电电池2电连接。拆解状态下,可活动的端部323向外翻折,便于将电池移出电池固定部32,进而移出下壳体10,实现无线耳机电池的拆卸或更换。
优选地,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3采用柔性电路板,连接件33上设置有充电部331,充电部331用于为充电电池2充电。空腔部11的顶部设置有供充电部331穿过的通孔111。由此,方便充电部33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实现无线耳机中充电电池2的充电。
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电池固定部32包括支撑部321以及分别连接在支撑部321两端的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二固定部323,第一固定部322上配置有正极弹片34,第二固定部323上配置有负极弹片35。其中,充电电池2的正极与正极弹片34电连接,充电电池2的负极与负极弹片35电连接。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负极弹片35包括第一水平部351、平行于第一水平部351的第二水平部353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水平部351和第二水平部353之间的竖直部352。其中,第二水平部353的底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竖直部352垂直连接于第一水平部351,且竖直部352的底端连接第二水平部353靠近支撑部的一端。第一水平部351基本平行于第二水平部353设置,用于支撑充电电池,并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一水平部351的一端连接竖直部352,另一端悬空设置在支撑部与第二固定部围成的区域内。由于第二水平部353的底部全部贴合于第二固定部,能够增大负极弹片35与第二固定部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充电电池与电池固定部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一水平部351、竖直部352和第二固定部323之间形成为“Z”形结构,保证了负极弹片35本身结构的弹性性能,进一步方便充电电池在电池固定部内的放置和取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电池固定部为柔性线路板,尾管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时,尾管内的内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以使得充电电池与电池固定部电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电池固定部和连接件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由此,减少安装板组装需要的工序以及人力和时间成本,有利于无线耳机的大批量集中生产。
由于现有无线耳机的壳体多采用点胶工艺进行组装,组装时通过胶水来实现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为了简化无线耳机的组装工艺,避免胶水连接带来的胶水外溢问题,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壳体10底部设置有环形的突出部101,尾管12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21。当无线耳机处于使用状态时,突出部101嵌入安装槽121内,以使得下壳体10与尾管12固定连接。由此,通过安装槽121与突出部101的嵌入式安装,实现下壳体10与尾管12的固定连接,省去胶水外溢带来的清胶工序,使无线耳机的组装工艺更加简易快速。同时,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且稳定性好,有利于延长无线耳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盖13与空腔部11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由此,使得上盖13与空腔部11的连接更加灵活,进一步地方便无线耳机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无线耳机的组装时,首先将充电电池2安装至电池固定部32内,然后将天线16和固定块15固定至空腔部11内的相应位置,实现无线耳机内部结构的组装。再在空腔部11内将扬声器17、上盖13和耳塞14依次连接,并将扬声器17与安装板3的主体电路部31连接。最后,将充电部331通过空腔部11上的通孔111固定至连接件33上,完成无线耳机成品的全部组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充电部331与连接件33之间采用植件的方式连接,也即,通过回流焊的形式将充电部331与连接件3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无线耳机在安装充电电池时,首先将电池固定部32装入下壳体10内,并将主体电路部31和连接件33沿空腔部11装入壳体1内,直至连接件33的底端连接第一固定部322,实现安装板3在壳体1内的固定。再将第二固定部323向下翻折(翻折的角度可以是180°),并将充电电池2按正极朝向下壳体10内部的方向推送至下壳体10内,直至充电电池2的正极部与第一固定部322上的正极弹片34连接之后,将第二固定部323向上翻折至第一水平部351与充电电池2的负极连接。最后,将尾管12扣合在下壳体10底部,使尾管12与下壳体10固定连接,并使得尾管12内部与第二固定部323连接,进一步加强充电电池2与第二固定部323的连接强度,保证充电电池2在使用时与电池固定部32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当需要更换或者拆卸电池时,由于第二固定部323本身具有一定的软度,只需打开尾管12,在重力影响下,第二固定部323与充电电池2的负极之间产生间隙,拉动并翻折第二固定部323,使负极弹片35向下翻折,直至充电电池2能够从下壳体10内取出,完成充电电池2的拆卸。当需要更换充电电池时,只需采取上述的安装方法将新的充电电池2装入电池固定部32内,即可实现充电电池2的更换,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下壳体和安装板的底部分别设置开口和可活动的第二固定部,通过向上翻折第二固定部,使安装板与充电电池电连接,实现充电电池的安装。并通过向下翻折第二固定部,使充电电池从壳体内取出。由此,方便充电电池的更换或拆卸,且操作简单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壳体(1),包括下壳体(10)、空腔部(11)和上盖(13),所述下壳体(10)和所述上盖(13)分别连接在所述空腔部(11)的两侧,所述空腔部(11)内配置有扬声器(17)和天线(16);所述下壳体(10)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上盖(13)上设置有出音孔(131);
充电电池(2),配置在所述下壳体(10)内;以及
安装板(3),以相对于所述壳体(1)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0)内,所述安装板(3)具有可活动的端部,所述端部在使用状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以使得所述安装板(3)与充电电池(2)电连接;在拆解状态下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充电电池(2)从所述壳体(1)内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包括:
主体电路部(31),设置在所述空腔部(11)内;
电池固定部(32),包括所述可活动的端部,所述电池固定部(32)用于固定所述充电电池(2),并与所述充电电池(2)电连接,所述可活动的端部在拆解状态下向外翻折;以及
连接件(33),连接所述主体电路部(31)和所述电池固定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为柔性线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部(32)包括:
支撑部(321);以及
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部(321)两端的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二固定部(323),所述第一固定部(322)上配置有正极弹片(34),所述第二固定部(323)上配置有负极弹片(35);
其中,所述充电电池(2)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弹片(34)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2)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弹片(3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上设置有充电部(331),所述充电部(331)用于为所述充电电池(2)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耳塞(14),连接所述出音孔(131);以及
尾管(12),与所述下壳体(1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扬声器(17)与所述主体电路部(31)固定连接,所述天线(16)连接所述主体电路部(31)和扬声器(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部(32)为柔性线路板;
所述尾管(12)与下壳体(10)固定连接时,所述尾管(12)的内部与第二固定部(323)连接,以使得所述充电电池(2)与电池固定部(3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0)上设置有环形的突出部(101);
所述尾管(12)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21),所述突出部(101)嵌入安装槽(121)内,以使得所述下壳体(10)与尾管(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3)与空腔部(1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固定块(15),连接所述上盖(13)的内壁和天线(16),用于固定所述扬声器(17)。
CN202022050597.4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无线耳机 Active CN213244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0597.4U CN213244306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0597.4U CN213244306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4306U true CN213244306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50597.4U Active CN213244306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4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39695U (zh) 通过耳机金属头带作充电传递的耳机
CN110049398A (zh) 一种新型耳机结构及组装方法
CN209375872U (zh) 无线耳机及耳机盒
CN201878302U (zh) 蓝牙耳机
CN102447987B (zh) 蓝牙耳机
CN213244306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112165666B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充电盒
CN103051991B (zh) 具有备用电源的蓝牙耳机
CN217904629U (zh) 颈挂式蓝牙耳机
CN202261746U (zh) 具有备用电源的蓝牙耳机
CN211457346U (zh) 一种改进型无线耳机
CN104349236A (zh) 电源插头和带电源插头的蓝牙耳机
CN210225686U (zh)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CN108810726B (zh) 一种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人工智能音箱
CN219227753U (zh) 无线蓝牙照明音响
CN210428920U (zh) 多媒体教学用电子笔
CN21203637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套装和耳机盒
CN214707983U (zh) 一种拼接式耳机
CN218278700U (zh) 一种咪头结构
CN216391346U (zh) 一种可换电池麦克风
CN216217500U (zh) 一种头戴包耳式运动蓝牙耳机
CN218684046U (zh) 一种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和蓝牙播放音乐的智能纸巾架
CN217721482U (zh) 一种磁吸充电定制式助听器面板
CN219592611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头戴式耳麦
CN220732983U (zh) 一种耳挂式无线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