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1164U - 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41164U CN213241164U CN202022150981.1U CN202022150981U CN213241164U CN 213241164 U CN213241164 U CN 213241164U CN 202022150981 U CN202022150981 U CN 202022150981U CN 213241164 U CN213241164 U CN 213241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defense
- bim
- people
- detection module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BIM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包括后台处理器,其特征是,包括分别与后台处理器连接的BIM建模系统、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与BIM建模系统连接的人防墙体BIM模型、机电系统BIM模型、人防口部BIM模型,与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连接的综合调整处理器,与综合调整处理器依次连接的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和BIM模型显示系统。该系统在施工前期便能将图纸中的问题提前预知、提前更改并直观的进行展示,操作简便、可行性强、便于施工前设计院及现场施工人员对人防区的施工内容全面直观的了解,宜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BIM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已经逐步推行并受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在工程建筑行业又一革命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而在传统的人防地下室施工中,经常是根据施工蓝图对现场进行布置,容易造成现场情况与图纸不符,问题反馈滞后等不利影响;且人防地下室区域管线布置复杂,墙体口部交叉分布,极易出现施工错误、未提前发现设计缺陷等影响工期的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包括后台处理器,包括分别与后台处理器连接的BIM建模系统、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与BIM建模系统连接的人防墙体BIM模型、机电系统BIM模型、人防口部BIM模型,与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连接的综合调整处理器,与综合调整处理器依次连接的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和BIM模型显示系统。
在上述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中,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均采用欧特克的Naivsworks,BIM建模系统采用Revit软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让人防地下室施工图与BIM系统相互融合,采用人防墙体检测系统、机电碰撞检测系统、人防口部检测系统对各专业进行检测,进而将问题重新调整规划,在新的BIM模型上进行展示。在施工前期便能将图纸中的问题提前预知、提前更改并直观的进行展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可行性强、便于施工前设计院及现场施工人员对人防区的施工内容全面直观的了解,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让人防地下室施工图与BIM系统相互融合,使用前将人防区墙体、机电布置、口部位置通过BIM系统进行相应的专业检测,最终将已完成综合调整的模型进行BIM展示,从而在施工前期便能将设计中的问题提前预知、提前更改并直观的进行展示,以解决目前依靠施工蓝图进行布置预知性差、不够直观的问题。
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包括BIM建模系统、后台处理器、人防墙体分布检测系统、机电碰撞检测系统、人防口部尺寸检测系统、综合调整处理器、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及BIM模型显示系统。本实施例利用一种BIM建模系统,包括人防墙体BIM模型、机电系统BIM模型和人防口部BIM模型,将施工蓝图中的信息用BIM进行建模处理;采用后台处理器,与BIM建模系统和检测系统相连,保证了整个信息传达体系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利用人防墙体检测系统,对墙体已完成的模型进行分析,检测人防墙体不同部位的区别及其分布合理性;利用机电碰撞检测系统,将机电管线进行分专业排列检测,并与建筑模型进行融合检测,从而达到管线是否碰撞的直观反馈;利用人防口部检测系统,将人防的口部位置在模型中与建筑模型进行结合检测,直观的获得口部位置是否与结构有冲突或口部位置尺寸是否合适的信息;采用综合调整处理器,该处理器设置了人防区的相关规范及多个项目实例,可对检测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智能调整和重新规划;进而使用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将已调整确认的信息进行重新建模;采用BIM模型显示系统将施工模型通过BIM直观的展示给设计院及现场施工班组,从而达到提前预知、合理规划、直观反映的效果。本实施例操作简便、可行性强、且对于人防地下室的施工引导起到了作用,宜于推广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该系统前必须先对所属人防地下室进行全方位考察,并按照施工蓝图将人防区域的模型通过BIM建立起来,BIM建模系统采用Revit软件。
(2)将已完成的施工蓝图BIM模型分类别进行着重处理,分为人防墙体BIM模型、机电系统BIM模型、人防口部BIM模型三种基础模型,并通过BIM建模系统将信息传递给后台处理器。
(3)台处理器应选择性能良好,速度较快的处理器,并选择与BIM建模系统连接,将建模信息进行格式转化,进而将转化后的信息传递给各专业检测模块:人防墙体分布检测模块、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口部检测模块,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均采用欧特克的Naivsworks。
该集中后台处理器为整个系统体系的核心操作硬件,起到了信息枢纽传达和递送的作用。
(4)人防墙体检测模块,主要针对墙体已完成的模型进行分析,检测该人防墙体不同部位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同区域墙体的分布是否具有合理性。
(5)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主要将机电管线进行分专业排列检测,并与建筑模型进行融合检测,进行碰撞试验,从而获得管线是否碰撞的直观反馈。
(6)人防口部检测模块,将人防的口部位置在模型中与建筑模型进行结合检测,通过模型直观的获得口部位置是否与结构有冲突或口部位置尺寸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信息。
(7)综合调整处理器,设置了人防区的相关规范及多个项目实例,可针对检测系统(人防墙体分布检测系统、机电碰撞检测系统、人防口部检测系统)进行分析,将收集起来的直观BIM模型信息进行规范化系统调整,进而将调整信息传递给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
(8)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是所有信息汇合后的最终反应系统,当接收到综合调整处理器传来的调整报告后,将初始模型按照调整信息进行下一步的修改,进而完成了该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的模型建立。
(9)BIM模型显示系统,可为多样化展示,其目的在于让设计院及现场施工人员对人防区的施工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减少了后续的图纸会审及变更问题的出现。
本实施例利用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将人防地下室施工图纸利用BIM模型进行展示,实现了BIM技术在人防地下室方面的有效利用,更加直观的将施工内容分专业进行了展示,便于现场施工准备。利用检测系统(人防墙体检测系统、机电碰撞检测系统、人防口部检测系统),实现了对人防区各个专业的初步检测,利用BIM模型在施工前便对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有一个预知性的认识。利用综合调整处理器,可将调整信息通过其他格式传递给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实现了不同工作领域系统不兼容的作用,增加了该系统的智能性和可操性。利用BIM模型显示系统,并将其运用于现场施工,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学习能力,有效的减少了施工中的管线、口部、墙体位置错误的几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包括后台处理器,其特征是,包括分别与后台处理器连接的BIM建模系统、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与BIM建模系统连接的人防墙体BIM模型、机电系统BIM模型、人防口部BIM模型,与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连接的综合调整处理器,与综合调整处理器依次连接的人防地下室BIM施工模型调整系统和BIM模型显示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其特征是,机电碰撞检测模块、人防墙体检测模块和人防口部检测模块均采用欧特克的Naivsworks,BIM建模系统采用Revit软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50981.1U CN213241164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50981.1U CN213241164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41164U true CN213241164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78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50981.1U Active CN213241164U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41164U (zh) |
-
2020
- 2020-09-27 CN CN202022150981.1U patent/CN2132411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nsah et al. | A review and outlook for integrated BIM application in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 |
Malagnino et al.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ion for smart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s: A review | |
EP3559835B1 (en) | Bim modelling with flexibility attributes | |
CN112257160B (zh) | 一种基于bim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正向设计方法 | |
EP2369513A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struct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 model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CN103559562A (zh) | 电网智能运行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12366818B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自动验收方法及系统 | |
Lin et al. | Automating closed-loop structural safety management for bridge construction through multisource data integration | |
CN104268346B (zh) | 一种基于对象类交互图的仿真应用可视化集成环境的实现方法 | |
CN112733230A (zh)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电管线综合优化方法 | |
Jiang et al. | Semantic enrichment for BIM: Enabl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 |
CN110990914A (zh) |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锅炉安装方法 | |
CN116109042B (zh)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实施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
Li et al. | Issues in Bi-directional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BIM and BEM | |
CN213241164U (zh) | 一种基于bim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引导系统 | |
CN110764750A (zh) | 一种基于个体模型的能源经济仿真系统开发方法 | |
CN110674623B (zh) | 模型化埋件定位信息的读取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7707069A (zh) | 一种基于后台三维模型数据控制实体设备运作的操控系统 | |
CN109801480A (zh) | 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楼层监控管理系统 | |
CN112818562A (zh) | 铁路通信及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 | |
CN111105051A (zh) | 一种智能自动化系统轻量化主站及其信息核对方法 | |
CN116029018A (zh) | 一种基于bim的室内装饰设计及动态优化方法 | |
Mitchell et al. | Design collaboration using IFC | |
Huang et al. | Research on 4D Visual BIM Technology in Dynamic Decora-tion Building Site Construction | |
Andriamamonjy et al. | Sensor handling i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n a case stud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