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0750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40750U CN213240750U CN202022034037.XU CN202022034037U CN213240750U CN 213240750 U CN213240750 U CN 213240750U CN 202022034037 U CN202022034037 U CN 202022034037U CN 213240750 U CN213240750 U CN 2132407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backlight module
- guide plate
- light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本申请公开的背光模组通过侧入式和直下式方案相结合,在导光板的侧面设置第一光源,而导光板靠近背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光源,达到增加分区数,提升画质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电视行业的发展纷繁复杂,各种功能的电视都可以见到;不过,电视的本质依旧是一种显示设备,即指使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也叫电视接收机,电视作为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其画质的好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评判因素,而电视的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往往对画质有影响,常用的电视的背光模组包括有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类型。
但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其入光方式限制,灯条设置在背板的侧边上,所以分区较少,而且分区效果为条状,往往存在局部调光效果不佳,局部亮度和对比度不能做到很高,画质无法达到高要求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分区数不足,局部调光效果不好,所以无法提升画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背板、导光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网点,所述网点用于反射光线,使光线在所述导光板中沿背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射出;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与所述网点相对的位置。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网点的结构为凹槽,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背板限定的空间内。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球形或棱锥形。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网点,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多个所述网点与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光源安装在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二光源同层设置,且覆盖所述电路板上除与所述网点相对的位置以外的区域。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分别独立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灯珠、mini LED灯珠、Micro LED灯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的至少之一。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公开的背光模组工作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工作,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第一光源为侧入式光源,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射入导光板之后经过反射和折射可以从导光板背离背板的一侧射出,而设置第二光源,不但直接增加了射入和射出导光板的光线,改善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而且设置第二光源,达到增加分区数的目的,可以提升分区的效果,最终本申请的背光模组可以适用对画质有更高要求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部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部分截面图。
其中,100、背板;200、导光板;201、网点;300、第一光源;400、第二光源;401、电路板;500、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使用在现今社会中非常普遍,作为家家户户的常用电器,越来越需要满足人们对于画质的高要求。现有技术内,电视或者液晶显示器多用背光模组作为光源,所以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作为提供LCD面板的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传统的光源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有机发光半导体,随着科技的进步,mini LED和Micro LED等更小、发光效率更高、耗能更低的发光器件也一直不断被研发出来,使背光模组得以不断改进,逐渐适应平板式显示器,节省空间,节省能耗。
按照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可以将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如图1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发光件2、胶框3、光学膜片4、扩散板5等等部件,如图2所示,侧入式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6、发光件7、散热器8、导光板9、反射片10、量子膜11、光学膜片12等等部件,可见直下式的背光模组需要更多的光源铺满整个背板,而侧入式的背光模组可使用较少颗的光源,节省成本。但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侧向入光,所以也存在分区数少,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效果不佳,而且局部调光峰值亮度不够、整体显示屏的对比度无法做高等问题。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背板100、导光板200、第一光源300和第二光源400,所述导光板200设置于所述背板100上;所述第一光源300设置于所述背板100上,且与所述导光板200的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源400设置于所述背板100朝向所述导光板200的一侧上。
本申请公开的背光模组工作时第一光源300和第二光源400同时工作,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第一光源300为侧入式光源,第一光源300发出的光线射入导光板200之后经过反射和折射可以从导光上板背离背板100的一侧射出,而设置第二光源400,不但直接增加了射入和射出导光板200的光线,改善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而且设置第二光源400,达到增加分区数的目的,可以提升分区的效果,最终本申请的背光模组可以适用对画质有更高要求的显示装置。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背板的一侧边缘设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上。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正对导光板的侧面,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侧面射入导光板,经过导光板内的反射,从导光板背离背板的一侧射出,实现出光。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导光板200靠近所述背板100的一侧设有网点201,所述网点201用于反射光线,使光线在所述导光板200中沿背离所述背板100的方向射出;所述第二光源400设置于所述背板100上与所述网点201相对的位置。导光板200一般都选用一定厚度的透明平板状结构,而第一光源300射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200后大部分发生全反射,一直在导光板200内传播,设置网点201,光线射到网点201的侧壁上,光线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使经过网点201反射的光线再次传播到导光板200的边界时,可以折射穿过界面,射出导光板200;而且,第二光源400发出的光照射到导光板200上设置网点201的位置与其他位置,其与导光板200表面的接触角度不同,第二光源400发出的光照射网点201的侧壁时更容易进入导光板200并传播到导光板200的另外一侧,形成出射的光源,减少传播过程中光能的损失,所以第二光源400对应网点201设置可以减少导光板200的下表面光线的反射,减少反射光对第二光源400和背板100的伤害。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网点201的结构为凹槽,所述第二光源400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背板100限定的空间内。由于网点201一般都是在导光板200靠近背板100的一侧通过雕刻或者蚀刻等方法形成的凹槽,所以将第二光源400设置在与网点201相对的位置,相当于让第二光源400安装在凹槽内,减少第二光源400与导光板200的接触,在背光模组使用过程中减少第二光源400和导光板200的互相磨损,维持第二光源400与导光板200正常持久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球形凹槽或棱锥形凹槽。当光线从导光板200内照射到半球形的凹槽的侧壁上时,各个位置的接触角度不相同,所以光线均匀地散开,射出导光板200,使背光模组上整体的出光均匀,减少盲点;当光线从第二光源400射到半球形凹槽的侧壁上时,球形的侧壁类似凹面透镜,对光线有聚集作用,所以配合第一光源300的光线,可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正面出光亮度;同理棱锥形的凹槽的侧壁对第二光源400射出的光线也有汇聚作用,利于增加背光模组局部亮度。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导光板20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网点201,所述背板10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400,多个所述第二光源400与多个所述网点201一一对应设置。网点201与第二光源400一一对应设置,充分利用导光板200上的容纳空间,增加背光模组的出光强度。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光源400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401,所述电路板401设置于所述背板100朝向所述导光板200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光源400安装在所述电路板401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电路板401上可以印刷电路,减少背板100上的电路走线,在第二光源400周围设置电路走线,会持续受到高强度光线照射,容易氧化故障,而且电路走线也会遮挡第二光源400,所以设置电路板401更方便维持背光模组正常地工作。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路板401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个所述电路板401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400。制作背光模组时可以预先将多个第二光源400安装在电路板401上,集成制成灯带或者灯板,然后再将灯带或者灯板安装到背板100上,安装方便,快捷,同时可以一次性控制一块电路板401上的多个第二光源400,更便于控制背光模组的分区亮度、对比度。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500,所述反射片500与所述第二光源400同层设置,且覆盖所述电路板401上除与所述网点201相对的位置以外的区域。电路板401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容易氧化,所以在背光模组使用时,设置反射片50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401与所述导光板200之间,反射射向所述电路板401的光线,减少电路板401对光线的吸收,减少光损耗,同时也保护电路板401,延长电路板401的使用寿命。
当然了,当不设置电路板401,第二光源400直接设置在背板100上时,背板100与导光板200之间更需要设置反射片500,通过反射片500保护背板100,减少背板100漏光;背板100多为塑料材质的,减少光照直射可以减缓背板100老化,延长背板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光源300和所述第二光源400分别独立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灯珠、mini LED灯珠、Micro LED灯珠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网点201的半径一般比较小,所以使用这些体积较小、不占空间,而且发热少、使用寿命长的光源,有利于保持背光模组的长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200背离所述背板100的一侧设有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图中未示出)的至少之一。扩散板可以对光造成很大的干涉,实现光学扩散的效果;光学膜片也可以进一步均匀光线,防止过度聚光,并且汇聚大角度光供正面观看。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相对设置;以及
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网点,所述网点用于反射光线,使光线在所述导光板中沿背离所述背板的方向射出;
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与所述网点相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的结构为凹槽,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背板限定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球形或棱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网点,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多个所述网点与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光源安装在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二光源同层设置,且覆盖所述电路板上除与所述网点相对的位置以外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分别独立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灯珠、mini LED灯珠、Micro LED灯珠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的至少之一。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34037.XU CN213240750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34037.XU CN213240750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40750U true CN213240750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7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34037.XU Active CN213240750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4075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7479A (zh) * | 2022-02-09 | 2022-03-2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CN114253028A (zh) * | 2021-12-15 | 2022-03-29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0
- 2020-09-16 CN CN202022034037.XU patent/CN2132407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53028A (zh) * | 2021-12-15 | 2022-03-29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217479A (zh) * | 2022-02-09 | 2022-03-2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WO2023151599A1 (zh) * | 2022-02-09 | 2023-08-17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CN114217479B (zh) * | 2022-02-09 | 2024-05-07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78537C (zh) |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US11106081B2 (en) | Light-emitting mechanism and backlight module | |
KR101127581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 |
KR102461530B1 (ko) |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40104885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3240750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8506106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15576034U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KR20150077153A (ko) |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 |
US9116385B2 (en) | Light source unit base material,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CN114578617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EP2530375A1 (en) |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 |
CN210835519U (zh) | 一种显示屏背光模组 | |
KR100838332B1 (ko) | 평판 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구조 | |
US20210341665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 |
US9389356B2 (en) | LED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KR100664373B1 (ko) | 백색 발광다이오드를 채택한 백라이트 패널 | |
CN214669974U (zh) | 灯托、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20110009962A (ko) |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 |
KR20120075097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15769264U (zh) |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终端 | |
KR20070073505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213957804U (zh) | 一种灯条、背光源以及智能设备 | |
CN219872045U (zh) | 一种mini led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 |
KR102232058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