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0742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0742U
CN213240742U CN202021271797.6U CN202021271797U CN213240742U CN 213240742 U CN213240742 U CN 213240742U CN 202021271797 U CN202021271797 U CN 202021271797U CN 213240742 U CN213240742 U CN 213240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light
light emitting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17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玉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17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0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0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0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具体包括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还包括发光单元、导光板本体以及散热组件,发光单元位于导光板本体及散热组件之间,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二发光组件,其中,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装置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液晶显示装置通常由显示面板和带有铝背板的背光单元组成,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下侧边框一直受限于显示区(Active Area,AA区)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打件尺寸影响,难以达到客户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窄边框的显示面板,是设计开发阶段、生产调试阶段乃至成品使用阶段都要考虑和克服的事情,对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窄边框、高品位的显示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单元、导光板本体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及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发光组件等间距布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第二发光组件等间距布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本体入光侧具有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由多个突出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导光块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块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导光块底边与所述导光板本体相连接,相等的两条边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与第一发光组件或第二发光组件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所呈的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块相等的两条边上设置有第二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微结构为V-Cut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与多个导光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块散热板本体及多个突设与所述散热板本体的散热块。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块成等腰三角形,所述散热块底边与所述散热本体相连接,相等的两条边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与第一发光组件或第二发光组件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所呈的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呈矩形,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通过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单元、导光板本体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及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有效提升在设计开发阶段、生产调试阶段乃至成品使用阶段过程中的窄边框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局部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光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光路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0-背光模组;
10-发光单元;20-导光板本体;30-散热组件;
101-第一发光单元;102-第二发光单元;
1011-第一柔性电路板;1012-第一发光组件;1021-第二柔性电路板;1022- 第二发光组件;1031-第三柔性电路板;
301-散热本体;302-散热块;
401-第一微结构;402-第二微结构;201-导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中A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其中,关于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发光单元10、导光板本体20以及散热组件30,发光单元10位于导光板本体20及散热组件30之间。
具体地,发光单元1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01及第二发光单元102,第一发光单元101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11上表面的第一发光组件1012,第二发光单元102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上表面的第二发光组件1022,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1031电性连接。
将理解,虽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修饰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各种单元或组件,但是这些基板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例如,这种术语不限制相应基板的顺序和/或重要性。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基板彼此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发光单元可以被称作第二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可以被称作第一发光单元,类似地,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也可以称作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1012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第二发光组件1022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示例性地,第一发光组件1012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一柔性电路板 101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所呈角度为a,角度为a优选小于45°的锐角。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1012等间距布设于第一柔性电路板 1011上表面,第二发光组件1022等间距布设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上表面,同时,第一发光组件1012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上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二发光组件1022的宽度,在翻折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进行发光显示时,第一发光组件1012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上的空隙可以容纳第二发光组件1022,同理,在翻折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进行发光显示时,第二发光组件1022在第二柔性电路板1011上的空隙可以容纳第一发光组件1012,关于背光模组在发光显示时进行翻折的过程及作用将在后续详细说明。
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发光组件1012或第二发光组件1022 具体为发光二极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发光组件1012或第二发光组件1022 的类型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发光组件1012或第二发光组件1022的类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20的入光侧具有第一微结构401,第一微结构401由多个突出设置于导光板本体20的导光块201组成,具体地,导光块201成等腰三角形,导光块201底边与导光板本体20相连接,相等的两条边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与第一发光组件1012或第二发光组件1022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所呈的角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本体20可以与多个导光块201一体成型。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导光板20及导光块201均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或聚碳酸脂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制作。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发光单元10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从而使得从灯条的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
结合参照图1-图2所示,背光模组10中还设置有散热组件30,散热组件30包块散热板本体31及多个突设与散热板本体301的散热块302,具体地,散热块302成等腰三角形,散热块302底边与散热本体301相连接,相等的两条边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与第一发光组件1012或第二发光组件 1022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所呈的角度相同,从而达到与第一发光组件 1012、第二发光组件1022以及同样呈等腰三角形的导光块201的形状相互匹配,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的第一发光组件1012及第二发光组件1022较正常架构的发光组件的数量较多,因此,满足模组亮度的同时也会增加热量,散热组件30的设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发光组件的数量较多引起的温度异常。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及功用,现详细讲述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及组装过程,具体地,发光单元10可以设置于灯罩(图中未示出)内,在灯罩内设置发光单元10前可以在灯罩内先行填充散热组件 30,散热组件30与发光单元10填充好后再将具有微结构401的导光板本体 20插入进灯罩内,进一步地,发光单元10中第一发光组件1012远离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的上表面和/或第二发光组件及第二发光组件1022远离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的上表面设置有双面胶带,用以固定第一发光组件1012以及第二发光组件1022。如此,各个发光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或组装顺序可以根据背光模组的需求灵活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局部示意图,如图5 所示,导光块201相等的两条边上设置有第二微结构402,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及功用,现详细讲述第二微结构40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申请中的第二微结构402进一步设置为波浪状结构,本领域通称 V-Cut结构,以利于将发光单元10发射出的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提升显示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改变本案中微结的构成及各构成要素的具体设置,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光路示意图;具体如图6-图7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呈矩形,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在长度方向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1031固定连接,在背光模组组装工作过程中,在长度方向上第三柔性电路板103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分别通过骑缝线连接,在翻折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进行发光显示时以容纳第二发光组件1022,同理,在翻折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进行发光显示时以容纳第一发光组件1012,进一步的达到发光显示的效果。
在图6中,第一发光组件1012与第二发光组件1022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当在将发光单元10组装后,由于显示过程中,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或第二柔性电路板 1021的翻折动作,在将背光模组组装完成后,第二发光组件1022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光路示意图;具体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在结构上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呈矩形,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在宽度方向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1031固定连接,在宽度度方向上第三柔性电路板103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分别通过骑缝线连接,在翻折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进行发光显示时以容纳第二发光组件1022,同理,在翻折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及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进行发光显示时以容纳第一发光组件1012,进一步的达到发光显示的效果。
类似地,在图8中,第一发光组件1012与第二发光组件1022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当在将发光单元10组装后,由于显示过程中,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011或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的翻折动作,在将背光模组组装完成后,第二发光组件1022 的出光面垂直于第二柔性电路板1021上表面并与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的形状及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产品应用进行适当选择,并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其他类的电子产品,尤其是对静电要求较为严苛的电子装置,背光模组可根据的具体设计需求进行适当改进,本实施例对显示面板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亦不作限制,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 OLED)、电子纸显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EPD)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单元、导光板本体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及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有效提升在设计开发阶段、生产调试阶段乃至成品使用阶段过程中的窄边框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背板以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单元、导光板本体以及散热组件,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及所述散热组件之间,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及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及多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列布设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第三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出光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呈锐角夹角偏转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光组件等间距布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表面,第二发光组件等间距布设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本体入光侧具有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由多个突出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导光块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导光块底边与所述导光板本体相连接,相等的两条边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与第一发光组件或第二发光组件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所呈的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相等的两条边上设置有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二微结构为波浪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多个导光块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本体及多个突设与所述散热板本体的散热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成等腰三角形,所述散热块底边与散热本体相连接,相等的两条边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与第一发光组件或第二发光组件与第一方向所呈的夹角所呈的角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呈矩形,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通过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021271797.6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3240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1797.6U CN213240742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1797.6U CN213240742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0742U true CN213240742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1797.6U Active CN213240742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0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7103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19772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EP2811336B1 (e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4507062B2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JP2009245884A (ja) 面光源装置
JP2019061929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963398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JP2004349143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21259044A1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1020923B1 (ko) 광학 어셈블리,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970486B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KR2018011589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324074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8652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166349B1 (ko) 곡면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곡면 표시장치
CN216434600U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KR2013000164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1096522A (ja) 面状照明装置
US9022634B2 (en)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TWI503607B (zh) 背光模組之組裝方法、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12285975A (zh) 移动终端
JP4692458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KR20160059584A (ko) 백라이트용 광원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4084004U (zh) 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083903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