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7820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7820U
CN213237820U CN202020547252.7U CN202020547252U CN213237820U CN 213237820 U CN213237820 U CN 213237820U CN 202020547252 U CN202020547252 U CN 202020547252U CN 213237820 U CN213237820 U CN 213237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ctrode
tank
storage tank
water con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72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保平
王双华
梁健燊
吴太荣
陈云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Qing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72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7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7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7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通过在容水槽的水接触面设置电解水装置,以先水体释放用于杀菌消毒的有效成分,并在容水槽设置加湿装置,以此形成高湿气体,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加湿出口排出,以此在实现对周围环境空气进行加湿的同时还同时起到了杀菌消毒作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属于加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湿器通过输出高湿的气体对周围空气进行加湿,然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对空气进行加湿,还逐渐有对家居环境进行杀菌消毒的需求,以此希望在进行加湿的同时还能实现杀菌,现有的加湿器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加湿器只能进行加湿而无法实现杀菌消毒功能,提出一种同时具体杀菌消毒功能的加湿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出口,还包括容水槽,用于容置水体;在容水槽的水接触面设置有电解水装置,用于向水体释放有效成分;还包括加湿装置,用于使水体表面形成高湿气体;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加湿出口排出。
可选地,高湿气体包含有有效成分,加湿装置与电解水装置的间距范围为0.5至45CM,电解水装置包含至少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通电后,用于形成氧化性的有效成分,该第一电极距离水体的液面的间距为0.1至25CM。
可选地,电解水装置与容水槽可拆卸的连接,电解水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至少有浸入水体内的第一侧,本体浸入水体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第一电极设置在开口的位置,该第一电极形成的有效成分从开口的位置处流出至水体,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配合安装的密封连接部,用于密封连接容水槽。
可选地,本体在开口的腔体中部设置有凸台,第一电极对应凸台位置设置通孔,凸台穿过通孔;本体设置未浸入水体的第二侧,在第二侧设置有PCB板;PCB板设置有发光体,凸台包含有水平凸台面,该水平凸台面对应发光体设置,且该水平凸台面对应发光体处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可选地,发光体为深紫外灯,水平凸台面为石英玻璃,水平凸台面的厚度为0.5mm至 3mm;腔体内还设置有与第一电极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隔垫,第一电极、隔垫及第二电极对应凸台处分别设置有开孔,凸台向上延伸顺序穿过第二电极、隔垫及第一电极的开孔。
可选地,容水槽上部还设置有蓄水槽,该蓄水槽有盖体,盖体开启后,形成可以加水的蓄水槽的开口;加湿出口位于盖体上,且位于蓄水槽的开口的一侧;蓄水槽的底面设置有流水孔,该流水孔通过阀体连通,以控制蓄水槽的水流过流水孔的通断,从而控制容水槽中水体的液位。
可选地,容水槽包括环状安装面,蓄水槽下部设置有与环状安装面适配的筒体,其设置在环状安装面上;蓄水槽对应加湿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排出通道组件,该排出通道组件形成有排出通道,该排出通道一端靠近加湿装置,且位于加湿装置的所在处液面的上部,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加湿出口,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该排出通道排出。
可选地,排出通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蓄水槽的壳体内侧,排出通道组件包括通道主体,其一端形成有扩口端,排出通道组件靠近加湿出口侧形成有缩口,形成缩口的一端设置有与加湿出口适配连接的连接头,在形成缩口的端面设置有挡片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排出通道内。
可选地,容水槽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容水槽水体表面的进风口,进风口下游设置有风机,容水槽的侧壁形成有空气排出口,在容水槽上部的筒状壁面外侧与蓄水槽下部的筒体之间形成有半环状的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连通水体表面,且经过排出通道与加湿出口连通。
可选地,半环状的空气通道位于加湿装置的远端,容水槽对应排出通道组件处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位排出通道扩口端部位于加湿装置对应水面的上部;蓄水槽的底面设置有定位柱,与容水槽侧壁形成的限位部相适配,在该定位柱上设置有磁性材料,限位部内设置有磁性材料检测部,用于判定容水槽安装就位。
采用本实用新型加湿器,通过在容水槽的水接触面设置电解水装置,以先水体释放用于杀菌消毒的有效成分,并在容水槽设置加湿装置,以此形成高湿气体,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加湿出口排出,以此在实现对周围环境空气进行加湿的同时还同时起到了杀菌消毒作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电解水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去掉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蓄水槽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容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容水槽的另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湿器100,盖体10,加湿出口11,蓄水槽20,阀体24,定位柱25,容水槽30,空气排出口31,进风口32,风机33,安装面34,限位结构35,限位部38,排出通道组件40,扩口端41,底座50,电解水装置60,导电螺栓61,第一电极62,弯脚63,密封圈64,凸台65,第二电极66,隔垫67,台阶部68,本体69,加湿装置70,PCB板81,发光体8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结构或功能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根据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器,如图1至图9所示,加湿器100包括加湿出口11和容水槽30,容水槽30用于容置水体;在容水槽30的水接触面设置有电解水装置60,用于向水体释放有效成分;还包括加湿装置70,用于使水体表面形成高湿气体;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加湿出口11排出。其中电解水装置60可在水体中产生电解水反应,释放出包含电解成分的有效成分到水体中,此有效成分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从而水体中的水经过加湿装置 70形成高湿气体并混合空气从加湿出口11排出后,能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消毒,以此在实现对周围环境空气进行加湿的同时还同时起到了杀菌消毒作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高湿气体包含有效成分,加湿装置70与电解水装置60的间距范围为0.5至45CM,电解水装置60包含至少第一电极62,该第一电极62 通电后,用于形成氧化性的有效成分,该第一电极62距离水体的液面的间距为0.1至 25CM。加湿装置70和电解水装置60优选为设置于容水槽30的底部,如图4至图6所示。电解水装置60在工作时,通过对第一电极62通电,第一电极62与另外一个第二电极66之间产生电解水反应,第二电极66可设置于电解水装置60中,或者设置于容水槽 30的的其他位置,优选为设置于电解水装置60内,以此产生电解水反应。由电解水反应的原理可知,以第一电极62通正电,第二电极66通负电为例,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与水产生电解反应时,电解反应产生的氢根(H+)和氢氧根(OH-)分别在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的工作面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包含羟基自由基的气泡和包含氢根离子的微小气泡从容水槽30的底部上升,并被加湿装置70进行雾化形成高湿气体。加湿装置70和电解水装置60的间距应当设置一个合适的距离,如果二者的距离较远,会使得大量气泡上升后不经过加湿装置70雾化就直接从容水槽30的水面挥发到容水槽30内水面上方的空气中从而不能进入高湿气体中排出,导致降低消毒杀菌作用,而加湿装置70与电解水装置60距离太近会影响到二者的安装。通过实验发现二者的间距为3.5至45cm为合适的距离,进一步可优选为3.5至10CM,其中间距为二者的中心间距。而且第一电极62距离水体的液面也应当设置一个合适的距离,由于第一电极62 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效成分的气泡,如果第一电极62距离水面较远,则这些气泡的密度扩散到加湿装置70处时会降低较多以此使得高湿气体中的氧化成分减少,而如果第一电极62距离水面太近,则会使得大量的气泡直接从水面排出到空气中也降低高湿气体中的有效成分,同样影响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通过实验确定0.1至25CM为一个合适的距离,进一步可优选为0.5值5CM,以此高湿气体中的有效成分较多提升杀菌消毒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解水装置60与容水槽30可拆卸的连接,电解水装置60包括本体69,该本体69至少有浸入水体内的第一侧,本体69浸入水体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第一电极62设置在开口的位置,该第一电极62形成的有效成分从开口的位置流出至水体,还包括与本体69配合安装的密封连接部,用于密封连接容水槽30。本体69通过密封连接部与容水槽30密封连接,开口位于容水槽30内,从而第一电极62在电解水反应时产生的有效成分经开口进入到容水槽30中。在本实施例中,开口为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第一电极62为网状的圆形金属片,其上分布了大量通孔,在电解反应时生成的有效成分不断从通孔流出腔外并进入到容水槽30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密封连接部为密封圈64,在本体69的周壁设置环形的台阶部68,并在本体69的壁面以下设置多个向外的弯脚63,这些弯脚63设置有螺钉孔,电解水装置60安装在容水槽30中时,先将密封圈64安装在台阶部68,并将本体69中开口的一端穿过容水槽30的底壁上的通孔,在容水槽30的底壁对应螺钉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柱,通过螺钉穿过弯脚63固定柱固定连接,以此使得台阶部64 压紧密封圈68于容水槽30的底壁,从而将本体69固定于容水槽30并实现二者的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开口形成的腔体内还设置有与第一电极62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66,第二电极66与第一电极62均为平板状,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之间设置有隔垫67,通过隔垫67使得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维持在一个固定的间距,其中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可分别通过导电体连接,如通过导电螺栓61分别穿过隔垫67,本体69设置未浸入水体的第二侧,在第二侧设置有PCB板81,导电体与PCB 板81电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的供电以此实现电解水反应。
进一步地,本体69在开口的腔体中部设置有凸台65,第一电极62对应凸台65位置设置通孔,凸台65穿过通孔;PCB板81设置有发光体82,凸台65包含有水平凸台65面,该水平凸台65面对应发光体82设置,且该水平凸台65面对应发光体82处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在水平凸台65面的厚度相对凸台65其他部分要薄,以此更好的起到透光作用,发光体 82优选为LED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62、隔垫67及第二电极66对应凸台65处分别设置有开孔,凸台65向上延伸顺序穿过第二电极66、隔垫67及第一电极62的开孔。光线通过凸台65向上照射水体,由于凸台65上面的位置不具有电极,所以不会形成气泡,周围形成的环状气泡对于中心亮光的影响较小,利于从水面观察发光体82,从而确定工作状态。发光体82起到指示工作的作用,由于水平凸台65面处于第一电极62和第二电极66的中间的通孔位置,电解水装置60工作时,包含气泡的气水流在通孔的四周上升,而中间部分的不产生气泡,从而从容水槽30外查看发光体82的显示状态时,不会因气水流的波动而影响发光体82的显示状态的传输,特别是发光体82以不同的闪烁状态如不同的闪烁频率来指示电解水装置60的不同工种状态时,能清晰的识别出来而不会受到气水波动的干扰,以此能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其工作状态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体82为深紫外灯,水平凸台65面为石英玻璃,水平凸台65面的厚度为0.5mm至3mm。以此提升深紫外光的透射率。通过设置发光体82为深紫外灯,起到将容水槽30内的水和水雾进行杀菌作用,从而除去电解水有效成分本体69中的原有的病菌,以此消除这些有效成分从容水槽30排出后给本体69的病菌带来的有害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水槽30上部还设置有蓄水槽20,该蓄水槽20有盖体 10,盖体10开启后,形成可以加水的开口;加湿出口11位于盖体10上,加湿出口11位于开口的中部,如图1所示加湿出口11位于开口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出口11也可位于开口的一侧,在通过将加湿出口11设置为开口的一侧,以此方便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加湿器的位置调整高湿气体排出的位置,避免了加湿出口11位于开口中部时无法调整高湿气体排出位置带来的使用不便问题。
进一步地,蓄水槽20的底面设置有流水孔,该流水孔通过阀体24连通,以控制蓄水槽 20的水流过流水孔的通断,从而控制容水槽30中水体的液位。具体地,参考图7和图8所示,可在容水槽30对应阀体24的位置设置浮子(图中未示出),在蓄水槽20盛水后安装到容水槽30上时,容水槽30中没有水或者水位极低,使得浮子上的突出部抵顶阀体24,使得阀体24连通,蓄水槽20中的水通过流水孔排出到容水槽30中,使得容水槽30中的水位上升,浮子随之上升,使得突出部逐渐下降最后不再抵顶阀体24,从而使得阀体24关闭,以此关闭流水孔。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加湿装置70不断产生高湿气体排出至外,容水槽 30中的水位会降低,浮子的突出部再随之升高,最后抵顶阀体24使其连通,从而使得流水孔导通,蓄水槽20中的水排出到容水槽30中,直至水位上升至浮子控制阀体24关闭。以此实现了将蓄水槽20分钟的液位控制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容水槽30包括环状安装面34,蓄水槽20下部设置有与环状安装面34适配的筒体,其设置在环状安装面34上;通过环状的圆形安装面34,方便蓄水槽20的筒体放置于安装面34上并可将蓄水槽20进行转动以调整合适的二者的安装位置,其中容水槽30的本体的形状可以与安装面34相同也可以不同,图8 中与安装面34相同也为圆筒状,当然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蓄水槽20对应加湿出口11的一侧,设置有排出通道组件40,该排出通道组件40形成有排出通道,该排出通道一端靠近加湿装置70,且位于加湿装置70的所在处液面的上部,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加湿出口11,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该排出通道排出。排出通道组件40设置于蓄水槽20筒体内部空间的中部或一侧,并于蓄水槽20的盛水腔体隔离,以此从外观上实现隐藏于筒体之内,增强了增额加湿器的外观美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出通道组件40可拆卸的设置在蓄水槽20的壳体内侧,其中排出通道组件40可位于蓄水槽20的壳体的中部,排查通道组件40的出口与设置与盖体 10的中部的加湿出口11配合,排查通道组件40的入口位于加湿装置70的上方,以将加湿装置70参数的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加湿出口11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8所示,容水槽30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容水槽30水体表面的进风口32,进风口32下游设置有风机33,容水槽30的侧壁形成有空气排出口31,在容水槽30上部的筒状壁面外侧与蓄水槽20下部的筒体之间形成有半环状的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连通水体表面,且经过排出通道与加湿出口11连通。如图6所示,容水槽30从其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中空的腔体,并与底座50之间形成安装腔室,其中电解水装置60的未浸入水体的一侧、加湿装置70的未浸入水体的一侧均密封安装于此安装腔室内,该安装腔室内还安装有电控板,以为电解水装置60和加湿装置70提供工作所需的可控电源,并进一步可在该安装腔室内安装按键显示板,其可贴合于侧壁面,从而方便用户通过容水槽 30的侧壁面进行操作。在安装腔室内进一步设置了风机33,其风机33设置于与进风口32连通的风道中,通过容水槽30上部的筒状壁面形成的口径相对容水槽30的下部口径小,二者之间通过台阶面连接,蓄水槽20下部的筒体口径与容水槽30下部口径大小相同,从而使得蓄水槽20安装到容水槽30时,整个壁面外部平整,实现加湿器的整体外观美感。并在容水槽30上部的筒状壁面外部与蓄水槽20下部的筒体之间形成环状的空气通道,空气排出口31设置于加湿器的相对一侧,使得风机33工作时产生的高速气流从空气排出口31排出后,经该环状的空气通道从排出通道组件40的扩口端41与加湿装置70之间的空隙处进入排出通道组件40,并将加湿装置70产生的雾气混合该高速气流形成高湿空气,最终经加湿出口11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半环状的空气通道位于加湿装置70 的远端,容水槽30对应排出通道组件处设置有限位结构35,用于限位排出通道扩口端41部位于加湿装置70对应水面的上部;蓄水槽20的底面设置有定位柱25,与容水槽30侧壁形成的限位部38相适配,在该定位柱25上设置有磁性材料,限位部38内设置有磁性材料检测部,用于判定容水槽30安装就位。排出通道的扩口端41设置为非弧形,在容水槽30的壁面对应扩口端41设置为与之适配的形状,以此形成限位结构35,在安装蓄水槽20时,通过二者的配合定位准确的将扩口端41对准加湿装置70。为了更加方便安装定位,可在蓄水槽20 和容水槽30的壁面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对齐的标识,用户安装蓄水槽20时,只要将这两个标识稍对齐,并借助与上述的限位结构35非常方便的将蓄水槽20放下即可准确的安装与容水槽30上。并进一步通过在蓄水槽20相对容水槽30的限位结构35相对的一侧设置定位柱25,与容水槽30的侧壁的限位部38相适配,因而形成相对限位结构35的另外一侧的限位,从而通过这两侧的限位实现蓄水槽20安装时的更好定位,而进一步在定位柱25中设置磁性材料如磁铁,在限位部38内设置有磁性材料检测部如水银开关,能在蓄水槽20安装到位时,磁铁使得水银开关动作导通,以此实现蓄水槽20的安装到位的检测。该水银开关与容水槽30 的安装腔室内的电控板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控板在检测到蓄水槽20安装到位后,才允许加湿装置70和电解水装置60工作,避免了这两个部件处于无水的工作状态下对这两个部件的损坏,从而增强了加湿器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出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容水槽,用于容置水体;在所述容水槽的水接触面设置有电解水装置,用于向所述水体释放有效成分;还包括加湿装置,用于使所述水体表面形成高湿气体;所述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所述加湿出口排出,所述电解水装置与所述容水槽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本体,该本体至少有浸入水体内的第一侧,所述本体浸入水体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电解水装置包含至少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通电后,用于形成氧化性的有效成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位置,该第一电极形成的有效成分从所述开口的位置流出至所述水体,还包括与所述本体配合安装的密封连接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容水槽,第一电极为网状的圆形金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湿气体包含有所述有效成分,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电解水装置的间距范围为0.5至45CM,该第一电极距离所述水体的液面的间距为0.1至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所述开口的腔体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电极对应所述凸台位置设置通孔,所述凸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本体设置未浸入水体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二侧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有发光体,所述凸台包含有水平凸台面,该水平凸台面对应所述发光体设置,且该水平凸台面对应所述发光体处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深紫外灯,所述水平凸台面为石英玻璃,所述水平凸台面的厚度为0.5mm至3mm;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有隔垫,所述第一电极、所述隔垫及第二电极对应所述凸台处分别设置有开孔,所述凸台向上延伸顺序穿过所述第二电极、所述隔垫及所述第一电极的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槽上部还设置有蓄水槽,该蓄水槽有盖体,所述盖体开启后,形成可以加水的蓄水槽的开口;所述加湿出口位于所述盖体上,且位于所述蓄水槽的开口的一侧或者中部;所述蓄水槽的底面设置有流水孔,该流水孔通过阀体连通,以控制所述蓄水槽的水流过所述流水孔的通断,从而控制所述容水槽中水体的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槽包括环状安装面,所述蓄水槽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安装面适配的筒体,其设置在所述环状安装面上;所述蓄水槽对应所述加湿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排出通道组件,该排出通道组件形成有排出通道,该排出通道一端靠近所述加湿装置,且位于加湿装置的所在处液面的上部,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加湿出口,所述高湿气体混合空气后从该排出通道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通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蓄水槽的壳体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槽的侧面设置有连通所述容水槽水体表面的进风口,进风口下游设置有风机,所述容水槽的侧壁形成有空气排出口,在所述容水槽上部的筒状壁面外侧与所述蓄水槽下部的筒体之间形成有半环状的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连通所述水体表面,且经过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加湿出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状的空气通道位于所述加湿装置的远端,所述容水槽对应所述排出通道组件处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位排出通道扩口端部位于所述加湿装置对应水面的上部;所述蓄水槽的底面设置有定位柱,与所述容水槽侧壁形成的限位部相适配,在该定位柱上设置有磁性材料,所述限位部内设置有磁性材料检测部,用于判定所述容水槽安装就位。
CN202020547252.7U 2020-04-14 2020-04-14 加湿器 Active CN213237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252.7U CN213237820U (zh) 2020-04-14 2020-04-14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252.7U CN213237820U (zh) 2020-04-14 2020-04-14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7820U true CN213237820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6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7252.7U Active CN213237820U (zh) 2020-04-14 2020-04-14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78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2901B1 (ja) 2022-11-11 2023-07-21 ▲蘇▼州▲貝▼昂智能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2901B1 (ja) 2022-11-11 2023-07-21 ▲蘇▼州▲貝▼昂智能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5787B2 (en) Combination salt lamp and oil diffuser
US8329007B2 (en) Hearing aid dehumidifier and disinfectant chamber
KR101515153B1 (ko) 투명창을 가지고 살균력이 증가된 살균수 에어워셔
CN213237820U (zh) 加湿器
JP2016090179A (ja) 噴霧装置および噴霧システム
TW202124781A (zh) 電解水生成方法、電解水生成噴霧器及電解水生成噴霧裝置
JP3160820U (ja) 照明兼用オゾン発生器
CN213514308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6694134U (zh) 净化装置及冰箱
CN212640180U (zh) 电解水组件、加湿器和水槽
KR102296602B1 (ko) 플라즈마-증기 방출 가습기
CN106924793B (zh) 一种空气消毒器
KR101798913B1 (ko) 살균 기능을 가진 조명 장치
CN111729458A (zh) 一种空气处理器
CN113310163B (zh) 一种新风除臭装置
WO2018177319A1 (zh) 纳米光触媒祛毒清菌除味器
CN219735546U (zh) 一种筒型消杀装置
CN217347427U (zh) 一种空气循环消毒器
CN111472150A (zh) 一种多功能护衣机
CN212756599U (zh) 一种具有灭菌功能的护衣宝
CN216346820U (zh) 一种新风系统用杀菌消毒装置
KR102380108B1 (ko) 스프레이형 살균수기
CN215780264U (zh) 一种空气消毒除味器
CN216716735U (zh) 储物盒及制冷设备
CN220771283U (zh) 一种无雾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