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4577U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4577U
CN213234577U CN202021300848.3U CN202021300848U CN213234577U CN 213234577 U CN213234577 U CN 213234577U CN 202021300848 U CN202021300848 U CN 202021300848U CN 213234577 U CN213234577 U CN 213234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and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ngue
spr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08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宝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la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la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la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la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08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4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4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4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该锁具包括:锁体,转动连接于锁体的执手、锁芯,设于锁体内与执手固定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可活动地穿设锁体与锁扣盒插接配合且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的锁舌机构,锁芯与传动机构相邻设置且能够与传动机构抵接;锁舌机构包括:钩舌组件以及补偿组件,钩舌组件包括呈框形结构的锁舌以及转动连接于锁舌内的两个钩舌,两个钩舌能够穿设并露出于锁舌的上、下端面或缩回锁舌内,锁舌的侧面开设有贯通的安装槽,补偿组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安装槽内,另一端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锁舌机构,解决了单纯使用锁舌安全性差的问题,在锁舌上下两侧设置了两个钩舌,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具及玻璃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门锁,一般需要先需转动门内把手来驱使主锁舌上锁,再转动旋钮来驱使保险锁舌上锁,若使用者忘记转动旋钮而导致未反锁,转动把手即可从室外打开门扇,门锁易用性较差且操作繁琐。
传统的玻璃门锁,一方面,现有的门锁安全性能差,很容易发生撬锁;另一方面,在门扇处于开锁状态时,进行快速关门时,锁舌由于快速关门的惯性力,易从锁体的内腔摔出。最后,由于执手同时具有下压开锁功能和上提锁止功能,这样功能的执手,长时间使用后,执手易发生下垂问题,执手下垂后既会导致下压开锁性能下降,又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门锁安全性差,易发生撬锁,且解决了快速关门时能够防止锁舌摔出的问题,又解决了执手下压开锁性能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与门框上的锁扣盒配合,包括:锁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锁体的执手、锁芯,设于所述锁体内与所述执手固定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可活动地穿设所述锁体与锁扣盒插接配合且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的锁舌机构,所述锁芯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邻设置且能够与所述传动机构抵接;
所述锁舌机构包括:钩舌组件以及补偿组件,所述钩舌组件包括呈框形结构的锁舌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舌内的两个钩舌,两个所述钩舌能够穿设并露出于锁舌的上端面、下端面或缩回所述锁舌内,所述锁舌的侧面开设有贯通的安装槽,所述补偿组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
门扇处于锁止状态时,转动所述锁芯使其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驱动所述锁舌机构向远离所述锁扣盒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从锁扣盒回于锁体内及两个所述钩舌缩回所述锁舌内,完成解锁;
门扇处于解锁状态时,上提所述执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驱动所述锁舌机构向靠近所述锁扣盒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从锁体内伸向锁扣盒内及两个所述钩舌分别凸出于所述锁舌的上、下端面以与所述锁扣盒插接配合,完成锁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解决了单纯使用锁舌安全性差的问题,在锁舌上下两侧设置了两个钩舌,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门,包括:
门框;
门扇,转动连接于门框;
如上述的锁具,锁体固定于门扇;以及
锁扣盒,安装于门框,锁扣盒设有锁舌槽,锁舌机构可活动地插接于锁舌槽,以使门扇及门框锁止或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锁舌的上下两侧设置钩舌,能够加固锁舌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玻璃门门框与门扇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锁具的组合示意图(此时门扇处于解锁状态);
图3为图2所示锁具的部分爆炸图;
图4a、图4b为图3所示锁具中呆舌拨动件、呆锁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锁具的组合示意图(此时门扇处于未完全锁止状态一);
图8为一实施例中锁具的组合示意图(此时门扇处于未完全锁止状态二);
图9为一实施例中锁具的组合示意图(此时门扇处于完全锁止状态);
图10为图9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锁舌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锁具;20、中心轴;60、门扇;70、门框;80、锁扣盒;81、锁舌槽;100、锁体;101、容腔;110、限位柱;111、第一限位柱;112、第二限位柱;120、定位块;121、插槽;200、执手;300、传动机构;310、执手拨动件;311、第一本体;312、第一伸出部;313、第二伸出部;320、呆舌拨动件;321、导向柱;322、凸块;323、勾形部;324、连接部;330、呆锁固定板;331、滑槽;331a、初始位;331b、锁止位;332、定位槽; 333、导向槽;334、倒勾槽;340、锁芯;340a、锁孔;341、第二本体; 342、第三伸出部;400、锁舌机构;410、呆舌;411、安装槽;412、内腔;420、补偿组件;421、补偿条;422、支杆;423、第二弹性件;430、钩舌组件;431、钩舌;432、第一弹性件;500、第三弹性件;510、第一扭转部;520、第二扭转部;530、第三扭转部;600、执手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能能够防止呆舌摔出的锁具10的示意图,上述锁具10安装于门扇60并与门框70上的锁扣盒80 插接配合,以将门扇60锁止于门框70。请结合参考图2,该锁具10包括锁体100、执手200、锁芯340、传动机构300及锁舌机构400,锁体100 固定连接于门扇60,执手200、锁芯340转动连接于锁体100,传动机构 300设于锁体100内并与锁舌机构400固定连接,锁舌机构400可活动地穿设锁体100与锁扣盒80插接配合。
通过上提执手200,执手200带动传动机构300转动,传动机构300 可以驱使锁舌机构400向靠近锁扣盒80的方向滑动,并将锁舌机构400 推入锁扣盒80中,从而将门扇60锁止于门框70。其中,当执手200位于室内时,通过上提执手200,即可实现锁具10从解锁状态到锁止状态的切换,完成从室内快速上锁的过程;当执手200位于室外时,通过上提执手 200,即可实现锁具10从解锁状态到锁止状态的切换,完成从门外上锁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锁体100为执手200、锁芯340、传动机构300及锁舌机构400的承载体,锁体100与门扇60固定连接,锁体100设有容腔101,传动机构300及锁舌机构400均设于容腔101内。通过该结构设置,便于锁具10拆装,及时更换锁体100,以与不同的执手 200、传动机构300及锁舌机构400装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体100的形状为长方形,锁体1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门扇60。锁舌机构400活动设于锁体100的容腔101内,当上提执手200时,执手200能够驱动锁舌机构400向靠近锁扣盒80的一侧移动至容腔101外并与锁扣盒80插接配合,从而将门扇60锁止。
请参考图2,传动机构300包括执手拨动件310、呆舌拨动件320及呆锁固定板330。其中,执手拨动件310能够往复转动且固定连接于执手 200,执手拨动件310与呆舌拨动件320相邻设置,呆舌拨动件320往复转动连接于锁体100,呆锁固定板330与锁舌机构400固定连接,呆锁固定板330及呆舌拨动件320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执手拨动件310是通过方轴固定连接于执手200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通过方轴实现执手200的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异形轴实现执手200的固定连接。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4a及图4b,呆舌拨动件320凸设有导向柱321,结合图3及图7所示,呆锁固定板330设有滑槽331,滑槽331包括初始位331a及锁止位331b,导向柱321能够在滑槽331内往复滑动并在初始位331a及锁止位331b之间切换。
当门扇60及门框70处于解锁状态时,如图5所示,通过外作用力上提执手200(执手200沿图7所示箭头方向转动),执手200带动执手拨动件310逆时针从启动位(即图6中执手拨动件310的当前状态,此时亦对应执手200的水平状态)转动,在启动位时,执手拨动件310的第一伸出端312与呆舌拨动件320的凸块322抵接;在执手拨动件310转动过程中,执手拨动件310始终与呆舌拨动件保持抵接;执手拨动件310转动带动呆舌拨动件320顺时针转动,使得呆舌拨动件320的导向柱321从初始位 331a滑入锁止位331b,并驱动呆锁固定板330带动锁舌机构400向靠近锁扣盒80的一侧方向滑动,以使呆舌410插设于锁扣盒80内,如图9所示,从而将门扇60及门框70切换至完全锁止状态,操作方便快捷。
门扇60及门框70处于完全锁止状态时,如图9所示,机械钥匙插设于锁芯340并转动锁芯340,带动呆舌拨动件320转动,呆舌拨动件320 的导向柱321从锁止位331b滑入初始位331a,并驱动呆锁固定板带动锁舌机构400向远离锁扣盒80的一侧方向移动,以使锁舌机构400从锁扣盒80回于锁体100内,完成解锁,参见图5,从而讲门扇60及门框70 切换至完全解锁状态,操作方便快捷。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2所示,呆舌拨动件320与呆锁固定板330为叠置设置,叠置设置可以理解为叠放且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a及图4b,呆舌拨动件320具有三个伸出端,其中,呆舌拨动件320靠近呆锁固定板330的一侧(后侧)凸设有导向柱321,呆舌拨动件320远离导向柱321的一侧的其中一端凸设有凸块 322,且导向柱321及凸块322呈纵向错开设置,纵向错开可以理解为凸块322及导向柱321连线与纵向方向形成偏置角。通过该设置,使得执手拨动件310与呆舌拨动件320、呆舌拨动件320与呆锁固定板330的传动能够顺畅进行,且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手拨动件310包括第一本体311及沿第一本体311 径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3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311通过方轴连接于执手200,转动执手200能够带动第一伸出部312转动,以使第一伸出部312带动呆舌拨动件320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凸块322呈圆柱形,第一伸出部312靠近导向柱321 的一侧呈弧形,这样设置,不易刮损凸块322及第一伸出部312,以使呆舌拨动件320及执手拨动件310更好地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块322 也可以呈棱柱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处于解锁状态时,参考图5,执手拨动件310处于启动位,此时第一伸出部312、凸块322均处于启动位,此时执手拨动件310的第一伸出端 312(处于启动位)与呆舌拨动件320的凸块322(处于启动位)抵接,此时导向柱321处于导向槽333的初始位331a。
处于完全锁止状态时,参见图9,第一伸出部312复位至启动位(目的是使执手200复位至水平状态),呆舌拨动件320的凸块322处于抵接位,此时执手拨动件310的第一伸出端312(位于启动位)与呆舌拨动件 320的凸块322(位于抵接位)不抵接,呆舌拨动件320的导向柱322处于锁止位331b。
在完成锁止的瞬间,参考图8的未完全锁止状态,第一伸出部312处于抵接位(对应执手200的上提状态),呆舌拨动件320的凸块322亦处于抵接位,此时执手拨动件310的第一伸出端312与呆舌拨动件320的凸块322仍保持抵接。在完成瞬间锁止后,参考图9,由于执手复位弹簧600 的作用,执手复位弹簧600带动执手拨动件310复位至启动位,即带动执手拨动件的第一伸出部312由抵接位复位至启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手拨动件310还包括第二伸出部313和与其间隔设置的第三伸出部314,第二伸出部313、第三伸出部314沿第一本体311 径向延伸且与第一伸出部312间隔设置。该实施例中,锁体100上设有限位柱110,执手拨动件310处于启动位时,第二伸出部313与限位柱110 抵接,上提执手200时,第二伸出部313从启动位进行逆时针转动远离与其抵接的限位柱110,第三伸出部314也逆时针转动靠近以抵接该限位柱 110,限制执手拨动件310继续转动,以完成执手200的上提锁止动作。
执手200完成上提锁止动作后,执手拨动件310受到执手复位弹簧600 的回弹力,促使执手拨动件310处于启动位时,即促使执手200复位至水平状态,即第一伸出部312、第二伸出部313、第三伸出部314均复位至启动位,呆舌拨动件320保持在抵接位。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柱110的数量为1个,限位柱110位于第二伸出部313、第三伸出部314位于之间。当门扇60处于解锁状态时,如图5 所示,限位柱110与第二伸出部313抵接,导向柱321位于初始位331a,目的是维持执手200处于水平状态,使得执手200不产生下垂问题。当门扇60处于完全锁止状态时,如图9所示,执手拨动件310转动以使限位柱110与第三伸出部314抵接,导向柱321由初始位331a滑动至锁止位 331b,目的是完成上提锁止动作,即通过上提执手200完成锁门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a及图4b,滑槽331包括顺次连通的定位槽332、导向槽333及倒勾槽334。该实施例中,导向槽333相对于水平线呈倾斜设置,定位槽332与导向槽333呈夹角且位于锁止位331b,倒勾槽334与导向槽333大致垂直且位于初始位331a。
参考图2及图5,当门扇60处于解锁状态时,导向柱321卡持于倒勾槽334内。在解锁状态下,为了防止快速关门时惯性摔出呆舌410的问题,设置倒勾槽334。具体地,当呆锁完全缩回锁壳内时(即解锁状态下,参见图5),呆舌拨动件320的导向柱321在呆锁固定板330的导向槽333滑向倒勾槽334内,限制呆锁固定板330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即有效防止呆舌410在开启状态跑出锁体100外。当有外作用力(一般是转动锁芯340) 旋转呆舌拨动件320时,其导向柱321刚好以圆弧角度脱离倒勾槽334,在导向槽333内滑动,从而带动呆舌410向靠近锁扣盒80的方向运动。
请结合图7,通过外作用力上提执手200,带动执手拨动件310沿图7 所示箭头方向逆时针转动,由于解锁状态时执手拨动件310与呆舌拨动件 320是抵接状态,执手拨动件310转动带动呆舌拨动件320沿顺时针方向 (与图7所示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导向柱321从倒勾槽334(即初始位331a)沿导向槽333滑入定位槽332(即锁止位331b),以使门扇60处于锁止状态,如图9所示。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6、图7、图8、图9及图10,传动机构300还包括执手复位弹簧600,执手复位弹簧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体100及执手拨动件310。如此,在上提执手200以将门扇60锁止后,松开执手200,可以依靠执手复位弹簧600的扭力作用使得执手200 以及执手拨动件310回复到初始状态(启动位),初始状态即为执手复位弹簧600处于未发生扭曲的状态。此时,如图9所示,执手拨动件310的第二伸出端313抵接于限位柱110,此时给执手下压力无法转动执手200 而将门扇60解锁,目的是防止通过下压执手200而随意打开门扇60,影响使用的安全性,且防止长时间下压执手200,出现执手200下垂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上述锁具1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500,第三弹性件5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体100及呆舌拨动件320。该实施例中,当上提执手200时,导向柱321能够从倒勾槽334(即初始位331a)滑入导向槽333,以使第三弹性件500发生扭曲,参见图8,此时,呆舌410 插入锁扣盒80中但并未锁止,第三弹性件500通过扭力使导向柱321能够从导向槽333滑入定位槽332(即锁止位331b),此时,呆舌410与锁扣盒80锁止,参见图9。即通过外力使导向柱321能够从倒勾槽334滑入导向槽333,在撤掉外力后,第三弹性件500通过扭力使导向柱321能够从导向槽333滑入定位槽332,实现锁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呆舌拨动件320具有三个伸出端,其远离导向柱321的另外一端凸设有连接部324。
例如,请参考图3、图6、图7、图8,第三弹性件500为三圈簧,具体地,第三弹性件50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扭转部510、第二扭转部520 及第三扭转部530,第二扭转部520位于第一扭转部510及第一扭转部510 之间,第一扭转部510、第二扭转部520固定连接于锁体100,第三扭转部530固定连接于呆舌拨动件320的连接部324。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三弹性件500在有外作用力(一般是转动锁芯340)旋转呆舌拨动件320时,其导向柱321刚好以圆弧角度脱离倒勾槽334,同时第三弹性件500的弹簧力带动呆舌拨动件320脱离倒勾槽334向导向槽333内滑动,从而带动呆舌410向靠近锁扣盒80的方向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三弹性件500,直接通过外力上提执手200,使导向柱321从倒勾槽334沿导向槽333滑入定位槽332,而实现锁止。
当通过上提执手200将门扇60从门内锁止后,可以通过转动锁芯340,锁芯340能与呆舌拨动件320抵接,带动呆舌拨动件320转动,使导向柱 321从锁止位331b滑入初始位331a,并驱动呆锁固定板330带动呆舌410 滑动复位到容腔101内,将门扇60从锁止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即锁芯340上设有锁孔340a,可以通过机械钥匙插设于锁孔340a并转动锁芯340。锁芯340包括第二本体341及沿第二本体341径向延伸的第三伸出部342,呆舌拨动件320远离导向柱321的一端设有勾形部323。该实施例中,转动锁芯340,第三伸出部342能够卡接勾形部323,并带动呆舌拨动件320转动,操作方便。
请参考图3,锁舌机构400还包括补偿组件420,补偿组件420夹设于呆舌410及锁扣盒80之间,以提高呆舌410及锁扣盒80的密封性,避免呆舌410在锁扣盒80内晃动而发出噪音。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1及图12,补偿组件420包括补偿条421、支杆422及第二弹性件423,补偿条421凸设于呆舌410的侧面,支杆422 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补偿条421,支杆422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于锁体100 且固定连接于呆锁固定板330,第二弹性件423套设于支杆422且抵持于呆舌410的端面及锁体100之间。当呆舌410滑动超出容腔101外时,补偿条421在第二弹性件423的作用下也会伸出于容腔101外,并卡持于呆舌410及锁扣盒8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锁体100内设有定位块120,定位块 120上设有插槽121,支杆422的第二端插设于插槽121,以使支杆422 的第二端能够相对于插槽121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呆舌410的侧面设有安装槽411,补偿条421连接于支杆422且卡设于安装槽411,当呆舌410滑动超出容腔101外时,补偿条421在第二弹性件423的作用下也随呆舌410同步伸出于容腔101外。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锁舌机构400还包括钩舌组件430,钩舌组件430可活动地穿设呆舌410的上端面、下端面。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1及图12,钩舌组件430包括具有内腔 412的呆舌410,两个钩舌431及设置于钩舌431内的第一弹性件432,请结合图2,两个钩舌431转动连接于呆舌410的内腔412,两个第一弹性件432分别抵持于两个钩舌431之间,当第一弹性件432处于自然态时,两个钩舌431分别穿设并露出于呆舌410的上端面、下端面,当第一弹性件432处于压缩态时,两个钩舌431依靠第一弹性件432的弹簧的转向控制力收容于内腔412,现有技术中单纯使用锁舌安全性差,本实施例在呆舌410上下两侧设置了两个钩舌431,提高了锁具的使用安全性。
钩舌431具有勾部431a和限位部431b,在解锁状态时,参见图5,限位部431b突出呆舌410的上端面、下端面,勾部431a藏于呆舌410的内腔412。在完全锁止状态时,参见图9,限位部431b均突出呆舌410的上端面、下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32为弹簧,钩舌431依靠弹簧力的转向控制限位部431b的伸缩。本实施例仅通过弹簧就能实现限位部431b的伸缩,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部件,降低成本。
参见图7,当上提执手200时,连动执手拨动片310逆时针旋转,传动呆舌拨动件320在中心轴20上旋转运动。此时呆舌拨动件320的导向柱321旋出倒勾槽334并在导向槽333上传动,因而呆舌拨动件320在中心轴20的导向下向前运动,并带动整个呆舌410慢慢向外打出。
参见图8,执手拨动件310旋转到限位柱110,停止旋转运动,此时的钩舌431的限位部431b碰到锁体100,在其内弹簧力的作用下发生受力方向的转变,即可将钩舌431从呆舌里面打出,此时,呆舌410还未完全打出。
参见图9,在三圈簧的弹力下,呆舌拨动件320继续旋转直到其导向柱321滑入呆锁固定板330的定位槽332内,此时呆舌410为完全打出,即完全锁止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锁扣盒80设有锁舌槽81,当门扇60 处于解锁状态时,呆舌410位于锁体100的容腔101内,锁体100与钩舌 431抵持而使钩舌431收容于呆舌410的内腔412;当门扇60切换至锁止状态时,呆舌410带动钩舌431滑出容腔101外但并未插设于锁舌槽81 时,钩舌431穿设并露出于呆舌410的端面,当呆舌410带动钩舌431滑入锁舌槽81时,钩舌431滑过锁舌槽81的槽壁并露出于钩舌431的端面外,此时,钩舌431凸伸露出于内腔412外并卡持于锁舌槽81的槽壁,可防止撬锁行为。
请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的玻璃门包括门扇60、门框70、锁扣盒80 及上述锁具10,门扇60转动连接于门框70,锁具10锁体100固定于门扇60,锁扣盒80安装于门框70,锁舌机构400可活动地插接于锁舌槽81,以使门扇60及门框70锁止或解锁。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5)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与门框上的锁扣盒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锁体的执手、锁芯,设于所述锁体内与所述执手固定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可活动地穿设所述锁体与锁扣盒插接配合且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的锁舌机构,所述锁芯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邻设置且能够与所述传动机构抵接;
所述锁舌机构包括:钩舌组件以及补偿组件,所述钩舌组件包括呈框形结构的锁舌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锁舌内的两个钩舌,两个所述钩舌能够穿设并露出于锁舌的上端面、下端面或缩回所述锁舌内,所述锁舌的侧面开设有贯通的安装槽,所述补偿组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
门扇处于锁止状态时,转动所述锁芯使其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驱动所述锁舌机构向远离所述锁扣盒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从锁扣盒回于锁体内及两个所述钩舌缩回所述锁舌内,完成解锁;
门扇处于解锁状态时,上提所述执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驱动所述锁舌机构向靠近所述锁扣盒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从锁体内伸向锁扣盒内及两个所述钩舌分别凸出于所述锁舌的上、下端面以与所述锁扣盒插接配合,完成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分别抵持于两个所述钩舌与所述锁舌之间;
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态时,两个所述钩舌分别穿设并露出于所述锁舌的上、下端面,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态时,两个所述钩舌能够依靠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簧转向控制力收容于所述锁舌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具有至少两个端,一端凸设有用于勾住所述锁扣盒的勾部,另一端凸设形成限位部,所述勾部与限位部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限位部用于在勾部凸设出上、下端面时,以限制所述锁舌继续向靠近所述锁扣盒的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件包括补偿条、支杆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补偿条连接于所述锁舌的安装槽内且活动设于所述锁体,所述支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补偿条,所述支杆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杆且抵持于所述补偿条的端面及所述锁体之间。
5.一种玻璃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
门扇,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框;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具,所述锁体固定于所述门扇;以及
锁扣盒,安装于所述门框,所述锁扣盒设有锁舌槽,所述锁舌机构可活动地插接于所述锁舌槽,以使所述门扇及所述门框锁止或解锁。
CN202021300848.3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Active CN213234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0848.3U CN213234577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0848.3U CN213234577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4577U true CN213234577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0848.3U Active CN213234577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4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5375B2 (en) Reach out lock
US8966947B2 (en) Latches for gates and doors
US4288944A (en) Security door
US8522582B2 (en) Dual lock apparatus
US8523247B2 (en) Cylinder lock with pivotally-mounted bolt
US20200056403A1 (en) Lock with a lockable push-through latch
KR950010293B1 (ko) 관상의 자동 데드볼트 래치(Deadbolt Latch)
KR101895216B1 (ko) 도어록용 모티스
CN21323457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锁具及玻璃门
CN212271832U (zh) 一种能够防止呆舌摔出的锁具及玻璃门
EP2665878A2 (en) Mortise lock with deadbolt and magnetic latch
US11408207B2 (en) Lock with a long-travel deadbolt
CN114450457A (zh) 锁定装置和系统
CN111648662A (zh) 一种能够防止呆舌摔出的锁具及玻璃门
US6928844B2 (en) Latching device for a lock
CN112814480B (zh) 一种锁芯及锁具
CN212716222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被动锁
KR101777640B1 (ko) 개선된 내부구조를 갖는 디지털 도어락
EP2148029A1 (en) Automatic lock
EP3653816A1 (en) Lock with replaceable modules
KR101735752B1 (ko) 개폐방향의 전환을 가능케 하는 디지털 도어락
CN213980297U (zh) 锁具及玻璃门
US20240102315A1 (en) Lock case with an anti-pick function
US3765710A (en) Dual action night latch and lock
GB2584100A (en) Lock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