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2699U -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2699U
CN213232699U CN202021417657.5U CN202021417657U CN213232699U CN 213232699 U CN213232699 U CN 213232699U CN 202021417657 U CN202021417657 U CN 202021417657U CN 213232699 U CN213232699 U CN 213232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ver plate
plate
transverse
groov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76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亮
陈勇
崔纪锋
赵波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enzhou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enzhou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enzhou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enzhou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76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2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2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2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coration Of Texti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并列设置的两第一横向通槽部和两第一纵向通槽部;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第一盖板上设有并列设置的两第二横向通槽部和两第二纵向通槽部,两第一横向通槽部分别与两第二横向通槽部相正对,两第一纵向通槽部分别与两第二纵向通槽部相正对;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转动连接,第二盖板上设有两第三横向通槽部,两第三横向通槽部分别与两第二横向通槽部相正对;第三盖板,第三盖板与第一盖板转动连接,第三盖板上设有两第三纵向通槽部,两第三纵向通槽部分别与两第二纵向通槽部相正对。本实用新型提高贴穿帽绳带扣的缝制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饰样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设计师们现在设计的服饰也越来越复杂,加工织造难度也越来越高。对于设计复杂的服饰,一般的电子缝纫无法胜任,必须进行人工缝纫,一般的缝纫工人无法良好的对复杂服饰进行缝纫,经常出现各种走偏跑线,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的缝纫效果。
为此现有技术上这类复杂的服饰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缝纫,比如贴穿帽绳带扣的缝制,但是老师傅的精力有限,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出现问题,并且老师傅人数稀少,只让老师傅进行这类工作,会拖累整个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贴穿帽绳带扣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通过本模板能够大幅度提高贴穿帽绳带扣的缝制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减少人工缝制过程中的废品率,使得原材料使用率高,同时由手工改为模板织造,使得贴穿帽绳带扣缝制后位置一致,极大的改善了位置差异过大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井字形通槽,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第一横向通槽部和两第一纵向通槽部;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二井字形通槽,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与所述第二井字形通槽相正对,所述第二井字形通槽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第二横向通槽部和两第二纵向通槽部,两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横向通槽部相正对,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纵向通槽部相正对;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两第三横向通槽部,两所述第三横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横向通槽部相正对;
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盖板上设有两第三纵向通槽部,两所述第三纵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纵向通槽部相正对。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还包括:两第一压板,两所述第一压板分别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的侧壁相齐平。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位于两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之间。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还包括: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侧,两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上,每一所述固定板靠近另一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两第四通槽部,一所述固定板上的两所述第四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的一端相正对,另一所述固定板上的两所述第四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的另一端相正对。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该一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壁与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远离所述另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的一侧壁相齐平,另一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壁与另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远离所述该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的一侧壁相齐平。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间隙内。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所述间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间隙、通过间隙和第二安装间隙,所述通过间隙位于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间隙内。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柔性粘布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盖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上述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两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均呈透明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模板能够大幅度提高贴穿帽绳带扣的缝制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减少人工缝制过程中的废品率,使得原材料使用率高,同时由手工改为模板织造,使得贴穿帽绳带扣缝制后位置一致,极大的改善了位置差异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和两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两第一压板、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和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板;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第三盖板;5、第一井字形通槽;6、第二井字形通槽;7、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固定板;10、间隙;11、第一横向通槽部;12、第一纵向通槽部;13、第二横向通槽部;14、第二纵向通槽部;15、第三横向通槽部;16、第三纵向通槽部;17、第四通槽部;21、第一安装间隙;22、通过间隙;23、第二安装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和两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两第一压板、第一盖板和第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和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在底板上设置固定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包括:底板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和第三盖板4,底板1上设有第一井字形通槽5,第一井字形通槽5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第一横向通槽部11和两第一纵向通槽部12,第一盖板2与底板1转动连接,第一盖板2上设有第二井字形通槽6,第一井字形通槽5与第二井字形通槽6相正对,第二井字形通槽6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第二横向通槽部13和两第二纵向通槽部14,两第一横向通槽部11分别与两第二横向通槽部13相正对,两第一纵向通槽部12分别与两第二纵向通槽部14相正对,第二盖板3与第一盖板2转动连接,第二盖板3上设有两第三横向通槽部15,两第三横向通槽部15分别与两第二横向通槽部13相正对,第三盖板4与第一盖板2转动连接,第三盖板4上设有两第三纵向通槽部16,两第三纵向通槽部16分别与两第二纵向通槽部14相正对。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贴穿帽绳带扣模板还包括:两第一压板7,两第一压板7分别与底板1转动连接,两第一压板7的一侧分别与两第一纵向通槽部12的侧壁相齐平。
优选的,一第一压板7的一侧与一第一纵向通槽部12远离另一第一纵向通槽部12的一侧相齐平,另一第一压板7的一侧与另一第一纵向通槽部12远离该一第一纵向通槽部12的一侧相齐平。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贴穿帽绳带扣模板还包括:第二压板8,第二压板8与底板1转动连接,第二压板8位于两第一横向通槽部11之间。优选的,第二压板8可用于在制扣小布片的两侧的折叠处的缝制的时候,压在两侧的折叠处上,且第二压板8的侧壁有毛边。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贴穿帽绳带扣模板还包括:两固定板9,两固定板9设于底板1上的两侧,两固定板9之间形成有间隙10,间隙位于第一井字形通槽5上,每一固定板9靠近另一固定板9的一侧设有两第四通槽部17,一固定板9上的两第四通槽部17分别与两第一纵向通槽部12的一端相正对,另一固定板9上的两第四通槽部17分别与两第一纵向通槽部12的另一端相正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该一固定板9靠近间隙10的一侧壁与一第一横向通槽部11远离另一第一横向通槽部11的一侧壁相齐平,另一固定板9靠近间隙10的一侧壁与另一第一横向通槽部11远离该一第一横向通槽部11的一侧壁相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压板8位于间隙10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间隙1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间隙21、通过间隙22和第二安装间隙23,通过间隙22位于第一井字形通槽5的上方,第二压板8位于第二安装间隙23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底板1的一侧通过柔性粘布与第一盖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盖板3的一侧通过柔性粘布与第一盖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三盖板4的一侧通过柔性粘布与第一盖板2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两第一压板7的一端分别通过柔性粘布与底板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压板8的一端通过柔性粘布与底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底板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第三盖板4、两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均呈透明设置。优选的,便于缝制时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
步骤S1:先将制扣小布片放置于底板2的第一井字形通槽5上,并将制扣小布片的两端向内折叠,直至两端的折叠处与第一纵向通槽部12的侧壁相齐平;
步骤S2:将两第一压板7分别压在制扣小布片的两折叠处上;
步骤S3:将第一盖板2和第三盖板4盖上;
步骤S4:沿两第三纵向通槽部16的方向,分别与制扣小布片的两端的折叠处进行缝制;
步骤S5:打开第一盖板2、第三盖板4和两第一压板7,并对制扣小布片的两侧向内折叠,且在制扣小布片上覆盖衣片布料,直至两侧的折叠处与第一横向通槽部11的侧壁相齐平;
步骤S6:将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盖上;
步骤S7:沿两第三横向通槽部15的方向,分别将衣片布料与制扣小布片的两侧的折叠处进行缝制;
步骤S8:缝制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模板能够大幅度提高贴穿帽绳带扣的缝制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减少人工缝制过程中的废品率,使得原材料使用率高,同时由手工改为模板织造,使得贴穿帽绳带扣缝制后位置一致,极大的改善了位置差异过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井字形通槽,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第一横向通槽部和两第一纵向通槽部;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二井字形通槽,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与所述第二井字形通槽相正对,所述第二井字形通槽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第二横向通槽部和两第二纵向通槽部,两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横向通槽部相正对,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纵向通槽部相正对;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两第三横向通槽部,两所述第三横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横向通槽部相正对;
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盖板上设有两第三纵向通槽部,两所述第三纵向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二纵向通槽部相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第一压板,两所述第一压板分别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的侧壁相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位于两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两侧,两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上,每一所述固定板靠近另一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两第四通槽部,一所述固定板上的两所述第四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的一端相正对,另一所述固定板上的两所述第四通槽部分别与两所述第一纵向通槽部的另一端相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该一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壁与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远离所述另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的一侧壁相齐平,另一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壁与另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远离所述该一所述第一横向通槽部的一侧壁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间隙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间隙、通过间隙和第二安装间隙,所述通过间隙位于所述第一井字形通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间隙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柔性粘布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盖板的一侧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两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柔性粘布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贴穿帽绳带扣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两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均呈透明设置。
CN202021417657.5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Active CN213232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7657.5U CN213232699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7657.5U CN213232699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2699U true CN213232699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7657.5U Active CN213232699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2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2619A (zh) * 2021-10-18 2021-12-24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订倾钮模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2619A (zh) * 2021-10-18 2021-12-24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订倾钮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32699U (zh) 一种贴穿帽绳带扣模板
CN213232700U (zh) 一种双止口贴袋和袋盖模板
CN206721471U (zh) 一种服装开衩底料的自动缝纫装置
CN211112555U (zh) 一种门襟贴与拉链组合模板
CN213232702U (zh) 一种前片三贴条模板
CN207919104U (zh) 橡筋回缩折辅助缝纫模板
CN211713366U (zh) 一种四周贴鼠袋模板
CN212669992U (zh) 一种无缝圆弧拉链袋模板
CN210747332U (zh) 一种缕空压褶皱面料牛仔服装
CN211112575U (zh) 一种拉链水门襟模板
CN211112557U (zh) 一种套结贴纱带插笔袋模板
CN216776157U (zh) 一种仿梭织线连服装
CN114836907A (zh) 西服前片缝制组合模板
CN206721472U (zh) 裤腿下摆三折开叉辅助缝纫模板
CN114507950A (zh) 一种组合袖口加橡筋一次成型模板及成形方法
CN207567447U (zh) 半开襟拉链辅助缝纫模板
CN211112578U (zh) 一种三角针贴袖贴块模板
CN207567439U (zh) 内袋辅助缝纫模板
CN110592827A (zh) 一种四周贴鼠袋模板
CN212426383U (zh) 一种新型的拉链模板
CN111648054A (zh) 一种无缝圆弧拉链袋模板
CN209024758U (zh) 半开襟拉链定位缝制模板
CN212164939U (zh) 一种便于添加衣服内胆的毛衫
CN214736577U (zh) 一种贴袋暗褶缝纫模板
CN217509959U (zh) 一种弹力面料西服塑型带版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