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1778U -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1778U
CN213231778U CN202120752663.4U CN202120752663U CN213231778U CN 213231778 U CN213231778 U CN 213231778U CN 202120752663 U CN202120752663 U CN 202120752663U CN 213231778 U CN213231778 U CN 21323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tank
pipe
lifting
sewage treatme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26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晓雷
马小兰
杨大伟
赵长明
尚庆娜
苟伟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y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y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y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y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26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1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将待处理水提升的提升部、用于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净化的吸附罐和用于将饱和料提取的提料部;所述吸附罐设置于所述提升部的侧边,所述吸附罐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所述第二吸附罐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入口端与所述提升部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上部设置提料口,分别连接所述提料部;所述提料部包括空压机、连接空压机和吸附罐的反洗管、提料管和微滤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完全去除河道中COD、氨氮、有机磷、浊度等污染物,同时不产生污泥、浓水等二次污染物,利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导致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的对河道污水进行治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河道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其中,物理法利用向河道污水中投加混凝剂对污染物进行固液分离,该方法对无水物的去除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控制水污染问题,同时产生大量沉淀污泥,增加了河道废水处理成本及难度。
化学法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对河道污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工艺复杂同时向河道环境中投入大量的化学药剂严重破坏河道生态环境;
而生物处理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或水生植物对河流中污染物进行净化,但是该方法受季节影响较大,处理效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完全去除河道中污染物,同时不产生污泥、浓水等二次污染物,利于推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将待处理水提升的提升部、用于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净化的吸附罐和用于将饱和料提取的提炭部;
所述吸附罐设置于所述提升部的侧边,所述吸附罐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所述第二吸附罐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入口端与所述提升部相连;
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上部设置提料口,分别连接所述提料部;
所述提料部包括空压机、连接空压机和吸附罐的反洗管、提料管和微滤机;
所述提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附罐的提料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微滤机,所述微滤机的下游端连接出水管和饱和出料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附罐的侧边设置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升部包括提升泵、提升管和输水管,所述提升泵一端连接提升管接入河道上游,另一端连接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水管的外部设置流量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外壁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沿所述第二吸附罐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外壁上端设置反洗溢流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吸附罐的下部设置收集弧,所述收集弧的外壁设置净水出管,所述净水出管的外壁设置电磁阀,净水管出水排入河道下游。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将待处理水提升的提升部、用于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净化的吸附罐和用于将饱和料提取的提料部;所述吸附罐设置于所述提升部的侧边,所述吸附罐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所述第二吸附罐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入口端与所述提升部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上部设置提料口,分别连接所述提料部;所述提料部包括空压机、连接空压机和吸附罐的反洗管、提炭管和微滤机;所述提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附罐的提料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微滤机,所述微滤机的下游端连接出水管和饱和出料管;基于以上机构,利用第一吸附罐对河道污水COD、色度、有机氮、有机磷等污染物进行去除,利用第二吸附罐对河道污水中氨氮及总氮进行进一步去除,从而满足河道污水污染治理目标,同时不产生污泥、浓水等二次污染物,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吸附罐的侧边设置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基于以上机构,利于对第一次废水的加压,便于进行进一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提升部包括提升泵、提升管和输水管,所述提升泵一端连接提升管接入河道上游,另一端连接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基于以上机构,利于将污水提升至所述第一吸附罐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水管的外部设置流量计;基于以上机构,利于控制污水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外壁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沿所述第二吸附罐的长度方向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利于查看所述吸附罐的内部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外壁上端设置反洗溢流口;基于以上机构,便于对所述吸附罐反洗水进行收集引入河道上游进行自然沉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吸附罐的下部设置收集弧,所述收集弧的外壁设置净水出管引入河道下游,所述净水出管的外壁设置电磁阀;基于以上机构,避免处理后的清水残留在所述第二吸附罐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完全去除河道中污染物,处理效果佳且稳定,同时不产生污泥、浓水等二次污染物,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提升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提料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附罐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提升部,11、提升泵,12、提升管,13、输水管,2、吸附罐,21、第一吸附罐,211、提料口,22、第二吸附罐,3、提料部,31、空压机,32、反洗管,33、提料管,34、微滤机,35、出水管,36、饱和出料管,4、加压泵,5、流量计,6、观察窗,7、反洗溢流口,8、收集弧,81、净水出管,8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将待处理水提升的提升部1、用于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净化的吸附罐2和用于将饱和料提出的提料部3,提升部一般设置于河道侧边;
吸附罐2设置于提升部1的侧边,吸附罐2包括第一吸附罐21和第二吸附罐22,第一吸附罐21、第二吸附罐22依次连接,第二吸附罐22出水端一般接入河道下游;第一吸附罐21装有活性炭,进行COD、色度、有机氮、有机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第二吸附罐22装有靶向吸附材料,进行氨氮及总氮的去除。
第一吸附罐21的侧边设置加压泵4,加压泵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吸附罐21和第二吸附罐22,利于对第一次废水的加压,便于进一步处理;
第一吸附罐21入口端与提升部1相连;提升部1包括提升泵11、提升管12和输水管13,提升泵11一端连接提升管12,另一端连接输水管13;输水管13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吸附罐21;利于将污水提升至第一吸附罐21内;
输水管13的外部设置流量计5,利于控制污水的流量;
第一吸附罐21和第二吸附罐22的上部提料口211,分别连接提料部3;提料部3在日常过滤过程中不启动,当吸附罐中的填料吸附饱和后进行启动;
提料部包括空压机31、连接空压机31和吸附罐2的反洗管32、提料管33和微滤机34;
提料管33的一端连接吸附罐2的提料口211,另一端连接微滤机34,微滤机34的下游端连接出水管35和饱和出料管36,微滤机34用于饱和填料与水的分离操作,分离后的水沿出水管35循环至河道;
第二吸附罐22的外壁设置观察窗6,观察窗6沿第二吸附罐22的长度方向设置;利于查看吸附罐2的内部操作;
提料部3可用于第一吸附罐21和第二吸附罐22的日常反冲洗,第二吸附罐22的外壁上端设置反洗溢流口7,便于第二吸附罐22反冲洗时反洗废水收集并引入河道上游进行自然沉降;第一吸附罐21和第二吸附罐22的填料吸附饱和后均可利用提料部自动提出饱和填料,进行燃烧再生。
第二吸附罐22的下部设置收集弧8,收集弧8的外壁设置净水出管81,净水出管81的外壁设置电磁阀82,避免处理后的清水残留在第二吸附罐22内;
上述污水处理的过程是:
日常过滤:根据废水污染特征,本次采用新型活性炭吸附+新型靶向吸附的处理工艺,通过提升管12将污水从河道进入提升泵11内,提升泵11将污水提升至第一吸附罐21内;第一吸附罐21内设置活性炭,活性炭有效的对废水中有机物、有机氮、有机磷及色度进行去除,进行一次污水处理操作后,通过加压泵4将污水加压至第二吸附罐22内,第二吸附罐22进行二次吸附,第二吸附罐22内装有靶向吸附填料,对氨氮及总氮进行进一步吸附及去除,处理后的清水沿收集弧8外壁的净水出管81排入河道下游。
定时反冲洗:吸附过程中进行定时反冲洗,活性炭长时间使用吸附饱和后,对吸附饱和的吸附材料活性炭进行反冲洗;
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SS会进入到吸附罐,需要定时进行清洗,启动空压机31,通过反洗管32进入第一吸附罐21内,通过第一吸附罐21内部的清洗装置进行清洗,通过定时反复的清洗,保障活吸附填料的性能;
饱和再生:当填料吸附饱和后,启动空压机31,空气通过反洗管32进入第一吸附罐21内,产生的上升湍流将吸附罐内的吸附材料与水的整体沿提料管33进入微滤机34内,微滤机34用于饱和填料与水的分离操作,饱和填料通过饱和出料管36排出进行收集处理燃烧再生,饱和填料再生后的吸附性能稳定,可反复使用,同时产生的水沿出水管35循环至河道上游,下沉处理。
第一吸附罐21和第二吸附罐22内部的结构均可参照专利名称为:一种靶向吸附材料去除氨氮的工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101664.9中的相关结构。
上述污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色度,出水水质稳定,受水质波动及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小;
同时可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确定不同的吸附材料组合方式,饱和的吸附材料可选择现场再生,工艺设备简单,全自动运行,再生后的吸附材料能稳定,可反复使用;本工艺不在水中投加任何药物,整个过程不产生污泥、浓水等二次污染物,不会增加出水的TDS,是典型的绿色水处理工艺,利于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待处理水提升的提升部、用于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净化的吸附罐和用于将饱和料提取的提料部;
所述吸附罐设置于所述提升部的侧边,所述吸附罐包括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所述第二吸附罐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入口端与所述提升部相连;
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的上部设置提料口,分别连接所述提料部;
所述提料部包括空压机、连接空压机和吸附罐的反洗管、提料管和微滤机;
所述提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附罐的提料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微滤机,所述微滤机的下游端连接出水管和饱和出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罐的侧边设置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和所述第二吸附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部包括提升泵、提升管和输水管,所述提升泵一端连接提升管,另一端连接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的外部设置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外壁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沿所述第二吸附罐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罐的外壁上端设置反洗溢流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罐的下部设置收集弧,所述收集弧的外壁设置净水出管,所述净水出管的外壁设置电磁阀。
CN202120752663.4U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Active CN21323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2663.4U CN213231778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2663.4U CN213231778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1778U true CN213231778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2663.4U Active CN213231778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1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80707U (zh) 一种生态湿地的过滤沉淀池
CN103623627A (zh) 一种用生物活性砂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1417187A (zh) 自动反冲洗、再生过滤器
CN103803698A (zh) 一种生物膜活性砂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5668792A (zh) 生物接触氧化过滤沉淀池
CN105152494A (zh) 印染业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3231778U (zh)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再生循环系统
CN204779191U (zh)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CN214936783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CN213112937U (zh) 基于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的河湖水体原位净化系统
CN21317195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和具有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403883U (zh)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CN211733898U (zh) 一种含油废水连续吸附系统
CN211078800U (zh) 一种靶向脱氮除磷树脂再生废液处理的系统
CN209759210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114315020A (zh) 一种设置有超滤反渗透系统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9740942U (zh)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站
CN206751617U (zh) 一种地下水修复处理系统
CN201560142U (zh) 一种可控式过滤膜处理装置
CN219326668U (zh) 一种生物化学与过滤工艺相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20012389U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管网的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0030334U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水质零排放净化一体化设备
CN216513360U (zh) 一种脱氮树脂再生废液处理系统
CN212293066U (zh) 一种复合式潜流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211004754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