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8456U -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8456U
CN213228456U CN202021041227.8U CN202021041227U CN213228456U CN 213228456 U CN213228456 U CN 213228456U CN 202021041227 U CN202021041227 U CN 202021041227U CN 213228456 U CN213228456 U CN 213228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sliding
mounting structure
mounting
link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12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周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li Lishu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li Lish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li Lishu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li Lish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12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8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8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8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原链接件的安装结构是通过链接卡件固定。在装配过程中,涉及到细小零部件增多,增加了材料耗损的成本,对安装精度要求也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安装架和插接在安装架上的链接件,所述链接件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架上,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对链接件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安装架直接设置在壳体上,省去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常用的链接卡件,有效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材料开发成本,节省了空间,简化了安装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链接件是不可或缺的电子元件间的连接单元。原链接件的安装结构是通过链接卡件固定。也就是说,在机壳与链接件间还额外设置有一固定部件。在装配过程中,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安装时涉及到细小零部件增多,容易丢失,增加了材料耗损的成本。链接卡件的设置,使工人在安装时的安装工序更加的繁琐,需要精确的对准,很难实现机械化安装。与此同时,单独连接部件的设置增加了材料的开发成本,并降低了原本就较为拥挤的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安装架和插接在安装架上的链接件,所述链接件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架上,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对链接件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安装时,将链接件滑动连接到固定设置的安装架上,通过导向斜面对链接件安装时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滑动路径对链接件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滑动至所需的安装位后,通过设置卡扣固定链接件的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安装架直接设置在壳体上,省去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常用的链接卡件,有效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材料开发成本,节省了空间,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这样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并通过导向斜面进行了安装时的导向,使安装时放置位置不必很精确,安装过程更加便利快捷,便于实现机械化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链接件与所述安装架其中一个上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另一个上对应的两侧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滑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一滑槽可设置在链接件的两侧,当第一滑槽设置在链接件的两侧时,在安装架上与滑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凸棱。第一滑槽也可设置在安装架上,当第一滑槽设置在安装两侧时,链接件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凸棱。这两种设置方法都可通过第一滑槽和凸棱的配合,达到对链接件进行限位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在两侧凸棱或两侧第一滑槽间还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链接件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主要作用是对链接件的安装左右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使安装更容易对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卡块第一接触面为斜面,卡块第二接触面为直角面;所述滑块上对应设置有滑块第一接触面和滑块第二接触面,所述滑块第一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滑块第二接触面为直角面。安装时,所述卡块第一接触面与滑块第一接触面通过斜面导向越过卡块到达安装位,受到外力时,卡块第二接触面与滑块第二接触面通过直角面进行卡位,完成卡接,防止链接件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链接件分上下两层设置,下层为滑接部,上层为链接部,所述链接部设置在滑接部正上方并向水平方向伸出设置,所述链接部内设置有容纳插接件的腔体和容纳连接导线的通腔。链接件是汽车装配过程中常见的电子链接配件,常常链接有许多电线,因此链接件的上层设链接部,电连接的配件可插接在腔体内,向外伸出的部分内设置有连接导线的通腔,可以给电连接部件完成连接所需的电线以支撑,给链接件与灯壳的电链接提供了部件空间;链接件的下层通过机械构造的设置完成链接件与机壳的机械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上方设有用于卡接插接件的卡接槽。腔体上方的卡接槽使点连接配件插接在腔体内时可通过卡接槽限位并固定,在受到外力时不容易脱出断链。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从壳体上伸出设置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支撑部远端的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链接件的链接部向外伸出的部分上下相抵。当安装架水平伸出灯壳设置时,由于伸出长度较长,远端受力力矩较大,在远端受到外力时,支撑部受力很大,容易折断。当支撑部与链接部向外伸出的部分相抵时,支撑部厚度变大,不易发生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链接件的链接部向外伸出的部分上下相抵的相抵面前端。导向斜面设置在这个位置还能起到上下分力的效果,支撑部和链接部向外伸出部分其中一个在受力时,能够将力均匀分给另一个,使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减少发生折断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底部设置有加强筋。安装架底部的加强筋加强了安装架的强度,更进一步减少了安装架折断的风险。
一种汽车灯壳,所述灯壳上设置有如上述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上述的链接结构可以设置在汽车的灯壳上,以完成链接件与灯壳的链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斜面以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设置,使安装的精度要求下降,让链接件的安装变的更加便利;通过加强部件的设置,使得即使是横向伸出设置时,仍能提供很好的抗弯折能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安装时的零部件,节省了安装时的成本和空间,使得安装过程更加便捷,链接强度更好,解决了传统链接方式产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安装完成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安装完成状态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链接件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链接件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安装架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件的安装结构安装架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安装架1和插接在安装架1上的链接件2,所述链接件2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架1上,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安装架1上还设有对链接件2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3。所述链接件2上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所述安装架1在第一滑槽4对应的两侧设置有凸棱5,所述凸棱5滑接在所述第一滑槽4内。所述安装架1在两侧凸棱5间还设置有第二滑槽6,所述链接件2在所述第二滑槽6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滑块7,所述滑块7沿所述第二滑槽6滑动。所述第二滑槽6上设置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卡块第一接触面为斜面,卡块第二接触面为直角面;所述滑块7上对应设置有滑块第一接触面和滑块第二接触面,所述滑块第一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滑块第二接触面为直角面。所述链接件2分上下两层设置,下层为滑接部,上层为链接部,所述链接部设置在滑接部正上方并向水平方向伸出设置,所述链接部内设置有容纳插接件的腔体23和容纳连接导线的通腔24。所述腔体23上方设有用于卡接插接件的卡接槽25。所述安装架1包括从壳体上伸出设置的支撑部11以及设置在支撑部远端的连接部12,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链接件的链接部22向外伸出的部分上下相抵。所述导向斜面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链接件的链接部22向外伸出的部分上下相抵的相抵面前端。所述安装架1底部设置有加强筋9。
安装时,将链接件2滑动连接到固定设置的安装架1上,通过导向斜面3对链接件2安装时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滑动路径对链接件2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滑动至所需的安装位后,通过设置卡扣固定链接件2的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安装架1直接设置在壳体上,省去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常用的链接卡件,有效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材料开发成本,节省了空间,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这样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并通过导向斜面3进行了安装时的导向,使安装时放置位置不必很精确,安装过程更加便利快捷,便于实现机械化安装。
第一滑槽4可设置在链接件2的两侧,当第一滑槽4设置在链接件2的两侧时,在安装架1上与滑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4内滑动的凸棱5。第一滑槽4也可设置在安装架1上,当第一滑槽4设置在安装两侧时,链接件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4内滑动的凸棱5。这两种设置方法都可通过第一滑槽4和凸棱5的配合,达到对链接件2进行限位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4设置在链接件2两侧,凸棱5设置在安装架1的两侧。第二滑槽6和第二滑块7的主要作用是对链接件2的安装左右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使安装更容易对准。安装时,设置在安装架1上的卡块第一接触面与链接件2滑块第一接触面通过斜面导向越过卡块8到达安装位,受到外力时,卡块第二接触面与滑块第二接触面通过直角面进行卡位,完成卡接,防止链接件2脱出。链接件2是汽车装配过程中常见的电子链接配件,常常链接有许多电线,因此链接件2的上层设链接部22,电连接的配件可插接在腔体23内,向外伸出的部分内设置有连接导线的通腔24,可以给电连接部件完成连接所需的电线以支撑,给链接件2与灯壳的电链接提供了部件空间;链接件2的下层通过机械构造的设置完成链接件2与机壳的机械链接。腔体23上方的卡接槽25使点连接配件插接在腔体23内时可通过卡接槽25限位并固定,在受到外力时不容易脱出断链。当安装架1水平伸出灯壳设置时,由于伸出长度较长,远端受力力矩较大,在远端受到外力时,支撑部11受力很大,容易折断。当支撑部11与链接部22向外伸出的部分相抵时,支撑部11厚度变大,不易发生折断。导向斜面3设置在这个位置还能起到上下分力的效果,支撑部11和链接部22向外伸出部分其中一个在受力时,能够将力均匀分给另一个,使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减少发生折断的风险。安装架1底部的加强筋9加强了安装架1的强度,更进一步减少了安装架1折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斜面3以及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6的设置,使安装的精度要求下降,让链接件2的安装变的更加便利;通过加强部件的设置,使得即使是横向伸出设置时,仍能提供很好的抗弯折能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安装时的零部件,节省了安装时的成本和空间,使得安装过程更加便捷,链接强度更好,解决了传统链接方式产生的问题。
实施例2
一种汽车灯壳,所述灯壳上设置有如上述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上述的链接结构可以设置在汽车的灯壳上,以完成链接件与灯壳的链接。这样的连接方式能够使汽车灯壳上安装链接件的步骤和方式更加便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安装架(1)和插接在安装架上的链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件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架上,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对链接件滑动路径进行导向的导向斜面(3);
所述链接件分上下两层设置,下层为滑接部(21),上层为链接部(22),所述链接部(22)设置在滑接部(21)正上方并向水平方向伸出设置,所述链接部(22)内设置有容纳插接件的腔体(23)和容纳连接导线的通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件与所述安装架其中一个上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4),另一个上对应的两侧设置有凸棱(5),所述凸棱(5)滑接在所述第一滑槽(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在两侧凸棱(5)或两侧第一滑槽(4)间还设置有第二滑槽(6),所述链接件在所述第二滑槽(6)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滑块(7),所述滑块(7)沿所述第二滑槽(6)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6)上设置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卡块第一接触面为斜面,卡块第二接触面为直角面;所述滑块上对应设置有滑块第一接触面和滑块第二接触面,所述滑块第一接触面为斜面,所述滑块第二接触面为直角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方设有用于卡接插接件的卡接槽(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从壳体上伸出设置的支撑部(11)以及设置在支撑部远端的连接部(12),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链接件的链接部(22)向外伸出的部分上下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链接件的链接部(22)向外伸出的部分上下相抵的相抵面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底部设置有加强筋(9)。
9.一种汽车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CN202021041227.8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228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227.8U CN21322845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227.8U CN21322845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8456U true CN213228456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1227.8U Active CN213228456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8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52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623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185220B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562815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1556743U (zh) 卡缘连接器
US11978973B2 (en) Connector
US777121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retainer
US20180183168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KR20120100736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KR101166230B1 (ko) 커넥터
JP2019033037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228456U (zh) 一种汽车灯壳及其链接件的安装结构
CN201259980Y (zh) 一种外扣式连接器接头
CN104158012A (zh) 贴片式usb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870593B2 (en) Camera socket connector
KR101218245B1 (ko) Hdmi 커넥터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217239816U (zh) 电连接器
CN201294275Y (zh) 一种排线贴合式连接器接头
JP2019033035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8904330U (zh) 屏蔽件、屏蔽体组件、插接件以及连接器
KR101651653B1 (ko) 와이어 투 와이어 커넥터 조립체
CN208923460U (zh) 一种电线连接端子
CN108232490B (zh) 弹片固定件
KR200458463Y1 (ko) 피씨비기판의 전원연결용 인렛소켓
JPH1167386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