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0679U - 灭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灭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0679U
CN213220679U CN202020951844.5U CN202020951844U CN213220679U CN 213220679 U CN213220679 U CN 213220679U CN 202020951844 U CN202020951844 U CN 202020951844U CN 213220679 U CN213220679 U CN 21322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ing
fire
container
fire suppression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18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佳
王祺
张俊峰
李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andu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andu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andu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andun F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18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0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系统。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灭火容器,其内容纳液体灭火剂,灭火容器具有喷口,喷口与至少一灭火区域连通;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容器及至少一个电引发器,灭火容器与至少一个驱动容器连通,驱动容器内设有产气剂,产气剂被构造为通过启动电引发器引燃后产生气体,并在气体进入灭火容器后达到预设压力时,迫使液体灭火剂从喷口喷出至对应的灭火区域;控制器,控制器与至少一个电引发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启动对应的电引发器。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在灭火系统启动之前,其内的驱动装置及灭火装置均处于无压状态,可避免灭火系统因存储高压驱动气体而使制作工艺繁琐,且保证了灭火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灭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灭火系统通常由存储有驱动气体的驱动瓶驱动存储有液体灭火剂的存储瓶对指定灭火区域进行灭火。
而驱动瓶中的驱动气体通常为高压备压状态,一方面,驱动瓶内部封装高压气体的工序较为繁琐,另一方面,驱动瓶内存储高压气体存在泄压及引发爆炸的风险。因此,灭火系统存在制作繁琐及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灭火系统存在制作繁琐及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制作高效且安全的灭火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高一种灭火系统,用于对多个独立的灭火区域进行灭火,所述灭火系统包括:
灭火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灭火容器,所述灭火容器内容纳液体灭火剂,所述灭火容器具有喷口,所述喷口与至少一所述灭火区域连通;
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容器及至少一个电引发器,所述灭火容器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容器连通,所述驱动容器内设有产气剂,所述产气剂被构造为通过启动所述电引发器引燃后产生气体,并在所述气体进入所述灭火容器后达到预设压力时,迫使所述液体灭火剂从所述喷口喷出至对应的所述灭火区域;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引发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启动对应的所述电引发器。
上述的灭火系统,可控地对多个灭火区域进行高效地灭火,并且由于驱动装置为产气剂引燃后产生气体,再施压于液体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因此,在灭火系统启动之前,灭火系统内的驱动装置及灭火装置均处于无压状态,因此,可避免灭火系统因存储高压驱动气体而使制作工艺繁琐,且保证了灭火系统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多个探测器,至少一个所述探测器设置于对应一个所述灭火区域,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对应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探测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所述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以控制启动对应的所述电引发器。设置探测器可实时监控多个灭火区域的火情,以快速反馈至控制器以控制对应的驱动装置驱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连通阀,每一个所述第一连通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灭火容器的所述喷口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灭火区域之间的连通路径上,所述第一连通阀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喷口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灭火区域;
所述多个第一连通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所述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以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阀导通。可对第一连通阀对应的灭火区域进行导通,以释放液体灭火剂,并且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定点灭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通阀,每一个所述第二连通阀设置于一个所述灭火容器的所述喷口处,所述第二连通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喷口;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通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所述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以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阀导通。可在灭火系统没有启动之前,避免外部环境对灭火容器内的液体灭火剂及产气剂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及可燃气体探测器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探测器的多种探测形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灭火容器与同一个所述驱动容器连通。在同一驱动容器下加快了对同一灭火区域的灭火速度或者可实现对多个灭火区域的灭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驱动容器,多个所述驱动容器与多个所述灭火容器一一对应连通。可实现对每一灭火容器的单独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虹吸管,每一个所述虹吸管分别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灭火容器内;
所述灭火容器的所述喷口开设于所述灭火容器的顶部,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体灭火剂,另一端与所述喷口连通,所述喷口与所述液体灭火剂之间的空间与所述驱动容器连通。使用虹吸管的方式简单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气剂包括气溶胶产气剂。可快速地对灭火容器内的液体灭火剂进行施压,且气溶胶作为灭火物质,产生气体同样具有灭火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灭火剂包括液体全氟己酮。液体全氟己酮是一种高效无毒、洁净环保的灭火剂,可扑灭A、B、C、E、F类火灾,安全适用于有人场所,且灭火后无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灭火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灭火系统100,包括灭火装置 10、驱动装置20及控制器30。灭火系统100用于对多个独立的灭火区域200进行灭火。
灭火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灭火容器11,灭火容器11内容纳液体灭火剂111,灭火容器10具有喷口112,喷口112与至少一灭火区域200连通。具体地,喷口112与灭火区域200之间可以通过管道进行连通。
驱动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容器21及至少一个电引发器,灭火容器11 与至少一个驱动容器21连通,驱动容器21内设有产气剂211,产气剂211被构造为通过启动电引发器引燃后产生气体,并在所述气体进入灭火容器11后达到预设压力时,迫使液体灭火剂111从喷口112喷出至对应的灭火区域200。
控制器30与至少一个电引发器电连接,控制器30用于控制启动对应的电引发器。具体地,控制器可以是工控机、PLC控制器或MCU控制器等,在此不作限制。
如此,当某一灭火区域200发生火情时,可根据灭火区域200的实际情况,例如可考虑火情大小,灭火区域大小等,使用控制器30控制启动对应的至少一个电引发器,使得对应的至少一个驱动容器21内的产气剂211被引燃,产气剂 211产生的气体引入至对应的至少一个灭火容器11内,在达到预设压力时,迫使该灭火容器11内的液体灭火剂111从喷口112喷出至对应的灭火区域200,从而完成灭火。
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100,可控地对多个灭火区域200进行高效地灭火,并且由于驱动装置10为产气剂211引燃后产生气体,再施压于液体灭火剂111 喷出进行灭火,因此,在灭火系统100启动之前,灭火系统100内的驱动装置 20及灭火装置10均处于无压状态,因此,可避免灭火系统100因存储高压驱动气体而使制作工艺繁琐,且保证了灭火系统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系统100还包括多个探测器40,至少一个探测器40 设置于对应一个灭火区域200,探测器40用于探测对应的灭火区域200的火情,控制器30与多个探测器40电连接,控制器30用于响应探测器探测的灭火区域 200的火情以控制启动对应的电引发器。设置探测器40可实时监控多个灭火区域200的火情,以快速反馈至控制器30以控制对应的驱动装置20驱动灭火装置10进行灭火。
进一步地,探测器40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及可燃气体探测器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具体地,探测器40为感温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可以通过感知灭火区域200 的温度而检测火情的发生。火情信号为温度异常信号。当感温探测器感知到温度异常时,具体可为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将温度异常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30,控制器30控制启动对应的电引发器,从而电引发器点燃产气剂211。
探测器40为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可以通过感知灭火区域200内的烟雾浓度而检测火情的发生。火情信号为烟雾浓度异常信号。当感烟探测器感知到烟雾浓度异常时,具体可为当烟雾浓度值达到预设烟雾浓度值时,将烟雾浓度异常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0,控制器30控制启动对应的电引发器,从而电引发器点燃产气剂211。
探测器还可以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可以通过感知灭火区域200 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而检测火情的发生。火情信号为可燃气体浓度异常信号。当可燃气体探测器感知到可燃气体浓度异常时,具体为可燃气体浓度值达到预设可燃气体浓度值时,将可燃气体浓度异常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0,控制器30控制启动对应的电引发器,从而电引发器点燃产气剂211。
灭火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通阀50,每一个第一连通阀50分别设置于灭火容器11的喷口112与对应的一个灭火区域200之间的连通路径上,第一连通阀50用于导通或断开喷口112与对应的一个灭火区域200。
多个第一连通阀50与控制器30电连接,控制器30用于响应探测器30探测的灭火区域200的火情以控制对应的第一连通阀50导通。具体地,第一连通阀50可为电磁阀。
应当理解的是,喷口112与对应的一个灭火区域200之间的连通路径是指,喷口112与对应的灭火区域200之间设置的连通管道具有连通路径,或者是其他设备使得喷口112与对应的灭火区域200之间产生连通路径,在此不作限制。
通过设置第一连通阀50,可对第一连通阀50对应的灭火区域200进行导通,以释放液体灭火剂111,并且通过控制器30可实现定点灭火。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系统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通阀,每一个第二连通阀设置于一个灭火容器11的喷口112处,第二连通阀用于打开或关闭喷口 112。
至少一个第二连通阀与控制器30电连接,控制器30用于响应探测器30探测的灭火区域200的火情以控制对应的第二连通阀导通。具体地,第二连通阀可为电磁阀。
通过设置第二连通阀,可在灭火系统100没有启动之前,也就是灭火区域 200未发生火情之前,可避免外部环境对灭火容器11内的液体灭火剂111及产气剂121的影响,导致液体灭火剂111或产气剂121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改变,从而导致后续启动灭火系统100后,液体灭火剂111的灭火效果差或无法灭火,或者影响驱动容器21中的产气剂121的产气效果。例如,产气剂121受液体灭火剂111影响受潮而无法引燃等。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10包括多个灭火容器11,多个灭火容器11与同一驱动容器21连通。也就是说,可通过引燃一驱动容器21内的产气剂211,即可对多个灭火容器11进行施压,故在同一驱动容器21下加快了对同一灭火区域200的灭火速度或者可实现对多个灭火区域200的灭火。
请再次参阅图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10包括多个灭火容器11,驱动装置20包括多个驱动容器21,多个驱动容器21与多个灭火容器11一一对应连通。如此,可实现对每一灭火容器11的单独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灭火容器11的喷口112与对应的灭火区域200之间的连通路径相互连通。如此,可使每一灭火容器11对每一灭火区域200都具备灭火能力,保证灭火系统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虹吸管12,每一个虹吸管 12分别对应设置于一个灭火容器11内,灭火容器11的喷口112开设于灭火容器11的顶部,虹吸管12的一端伸入液体灭火剂111,另一端与喷口112连通,喷口112与液体灭火剂111之间的空间与驱动容器21连通。
通过虹吸管12可在产气剂121产生气体进入灭火容器11的喷口112与液体灭火剂111之间后,对液体灭火剂111的表面施压,迫使液体灭火剂111进入虹吸管12并流向喷口112。如此,使用虹吸管12的方式简单可靠。
具体地,灭火容器11呈瓶状,瓶口为喷口112,喷口112处设有瓶塞或瓶口阀,虹吸管12的一端穿过瓶塞与灭火区域200连通,或者虹吸管12的一端通过瓶口阀与灭火区域200连通。同样的,驱动容器21也可呈瓶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产气剂211包括气溶胶产气剂,气溶胶产气剂在被引燃后可快速地产生气体,气体一方面可快速地对灭火容器11内的液体灭火剂111 进行施压使其喷出,另一方面,气溶胶作为灭火物质,产生气体同样具有灭火效果,因此,可与液体灭火剂111一同参于灭火,增强灭火系统100的定点灭火能力与全密闭空间内的全淹没灭火能力。
具体地,气溶胶产气剂呈粉末状、颗粒状、片状或块状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灭火剂111包括液体全氟己酮。液体全氟己酮是一种高效无毒、洁净环保的灭火剂,可扑灭A、B、C、E、F类火灾,安全适用于有人场所,且灭火后无残留。
在一优选地实施例中,产气剂211包括气溶胶产气剂,且液体灭火剂111 包括液体全氟己酮。气溶胶产气剂在引燃后能够产生大量热量,液体全氟己酮沸点为49.2度,大量的热量会使部分液体全氟己酮汽化,因此,液体灭火剂111 在喷出时处于气液混合状态,较重的水雾适合扑灭保护空间内的下层火焰,在火场的高温和热空气的扰动下,气态的全氟己酮更适合扑灭上层火焰。如此,可提高灭火效果。
另外,气溶胶产气剂在经过液体全氟己酮的冷却后,喷放温度会很低,并且气溶胶产气剂因燃烧产生的杂质在这种结构下,不易从灭火剂容器11内喷出,大大的提高了气溶胶产气剂的洁净程度,使得整个灭火系统100在具有非常高的灭火能力下,同样适用于洁净度较高的灭火区域200的灭火。
上述灭火系统100,可控地对多个灭火区域200进行高效地灭火,并且由于驱动装置10为产气剂引燃后产生气体,再施压于液体灭火剂111喷出进行灭火,因此,在灭火系统100启动之前,灭火系统100内的驱动装置20及灭火装置10 均处于无压状态,因此,可避免灭火系统100因存储高压驱动气体而使制作工艺繁琐,且保证了灭火系统100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灭火系统,用于对多个独立的灭火区域进行灭火,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包括:
灭火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灭火容器,所述灭火容器内容纳液体灭火剂,所述灭火容器具有喷口,所述喷口与至少一所述灭火区域连通;
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容器及至少一个电引发器,每一所述灭火容器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容器连通,所述驱动容器内设有产气剂,所述产气剂被构造为通过启动所述电引发器引燃后产生气体,并在所述气体进入所述灭火容器后达到预设压力时,迫使所述液体灭火剂从所述喷口喷出至对应的所述灭火区域;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引发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启动对应的所述电引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多个探测器,至少一个所述探测器设置于对应一个所述灭火区域,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对应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探测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所述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以控制启动对应的所述电引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连通阀,每一个所述第一连通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灭火容器的所述喷口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灭火区域之间的连通路径上,所述第一连通阀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喷口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灭火区域;
所述多个第一连通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所述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以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阀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通阀,每一个所述第二连通阀设置于一个所述灭火容器的所述喷口处,所述第二连通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喷口;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通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所述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灭火区域的火情以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阀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及可燃气体探测器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灭火容器,多个所述灭火容器与同一个所述驱动容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驱动容器,多个所述驱动容器与多个所述灭火容器一一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多个灭火容器,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多个虹吸管,多个所述虹吸管分别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灭火容器内;
所述灭火容器的所述喷口开设于所述灭火容器的顶部,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体灭火剂,另一端与所述喷口连通,所述喷口与所述液体灭火剂之间的空间与所述驱动容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剂包括气溶胶产气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灭火剂包括液体全氟己酮。
CN202020951844.5U 2020-05-29 2020-05-29 灭火系统 Active CN21322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1844.5U CN213220679U (zh) 2020-05-29 2020-05-29 灭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1844.5U CN213220679U (zh) 2020-05-29 2020-05-29 灭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0679U true CN213220679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8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1844.5U Active CN213220679U (zh) 2020-05-29 2020-05-29 灭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0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8915B2 (en) Extinguish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liquid synthetic extinguishing agent and water
US498636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explosions and fires
RU2595990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й системы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CN106924914A (zh)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应急处置系统及方法
EP291691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avoid fire of an electrical device
CN201211404Y (zh) 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JP2005185835A (ja) 消火装置および消火方法、特に航空機の貨物室での消火装置および消火方法
CN110404208A (zh) 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
US11771934B2 (en) Fire-safety device and system
CN111111060A (zh) 灭火剂释放方法和非贮压灭火装置
CN213220679U (zh) 灭火系统
CN213220681U (zh) 灭火系统
CN212416775U (zh) 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
CN210044730U (zh) 自动灭火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舱
CN115300847B (zh) 灭火装置
CN218944200U (zh) 电池储能装置及其火灾控制系统
CN202751713U (zh) 温、烟双控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
CN213941939U (zh) 背负式灭火装置
CN102247683B (zh) 一种无电自启动灭火装置
CN201862184U (zh) 一种新型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CN202070058U (zh) 无电自启动灭火装置
CN103933689B (zh) 一种灭火消防装置及灭火消防方法
CN213031729U (zh) 灭火器
CN211986779U (zh) 非贮压灭火装置
CN220306396U (zh) 储能箱、储能装置和集装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Pledgee: Bank of Hankou Limited by Share Ltd. Yichang branch

Pledgor: Hubei and Andun Fi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