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3245U -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3245U
CN213213245U CN202021946821.1U CN202021946821U CN213213245U CN 213213245 U CN213213245 U CN 213213245U CN 202021946821 U CN202021946821 U CN 202021946821U CN 213213245 U CN213213245 U CN 213213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otor
liquid tank
main part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68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翠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luo Ji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luo Ji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luo Ji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luo Ji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68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3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3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3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水泵,所述电机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降噪防护壳,所述降噪防护壳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长槽,所述降噪防护壳的顶端设置有盖子,所述防护主体的左端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封盖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槽右端的内壁开设有圆弧槽。本实用新型避免电机主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耳朵造成损坏,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掉落在电机主体的表面,影响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避免电机主体过热而造成其内部的损伤,提高了电机主体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机的种类众多,可以按照其工作电源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启动和运作方式、用途、转子的结构和运转速度来进行分类,目前现有的部分电机,并没有降温的结构,由于长时间的运转,会使得其表面产生较高的温度,当电机的表面温度过高时,会使得电机的内部被损坏,导致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前现有的部分电机,并没有降温的结构,由于长时间的运转,会使得其表面产生较高的温度,当电机的表面温度过高时,会使得电机的内部被损坏,导致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水泵,所述电机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降噪防护壳,所述降噪防护壳顶端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长槽,所述降噪防护壳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长槽,所述降噪防护壳的顶端设置有盖子,所述防护主体的左端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液箱,所述液箱的顶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前侧连通有吸液管,且吸液管的底端穿过液箱延伸至液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右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底端的右侧连通有缠绕吸热铜管,且缠绕吸热铜管环绕在电机主体的表面,所述缠绕吸热铜管底端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左端穿过液箱延伸至液箱的内部,所述液箱左侧的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内部插设有橡胶塞,所述液箱左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液仓,所述加液仓左侧的顶端铰接有封盖,所述加液仓右侧的底端贯穿开设有连口,所述液箱顶端的左侧开设有插槽,所述封盖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的底端延伸至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杆的右端开设有抵槽,所述插槽右端的内壁开设有圆弧槽,所述抵槽的内部设置有抵杆。
优选的,所述液箱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液箱底端的左侧低于右侧。
优选的,所述橡胶塞顶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的顶端与液箱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液仓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加液仓底端的右侧低于左侧。
优选的,所述抵杆的右端呈圆弧状,所述抵杆的右端穿过抵槽延伸至圆弧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抵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左端与抵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避免电机主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耳朵造成损坏,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掉落在电机主体的表面,影响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避免电机主体过热而造成其内部的损伤,提高了电机主体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通过设置有防护主体,当用户在使用本装置时,防护主体可对电机主体进行防护,同时又可将电机主体运转产生的噪音进行消耗,避免电机主体运作时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耳朵造成损坏,电机主体表面的降噪防护壳和盖子可极大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掉落在电机主体的表面,影响电机主体的散热效果;
2、通过设置有降温机构,当用户在使用本装置时,液箱内部的冷却液通过水泵、吸液管、出液管、缠绕吸热铜管和进液管可不断带走电机主体表面的热量,实现对电机主体进行降温的目的,避免电机主体过热而造成其内部的损伤,同时也可降低电机主体内部润滑剂的消耗,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了电机主体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A-A处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B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电机主体;200、防护主体;210、底座;211、降噪防护壳;212、第一长槽;213、第二长槽;214、盖子;300、降温机构;310、液箱;311、水泵;312、吸液管;313、出液管;314、缠绕吸热铜管;315、进液管;316、出液口;317、橡胶塞;318、加液仓;319、封盖;320、连口;321、插杆;322、抵槽;323、圆弧槽; 324、抵杆;325、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0和水泵311,电机主体100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主体200,防护主体200 包括底座210,底座210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降噪防护壳211,降噪防护壳211顶端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长槽212,降噪防护壳21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长槽213,降噪防护壳211的顶端设置有盖子214,防护主体200的左端设置有降温机构300,降温机构300包括液箱310,液箱310的顶端安装有水泵311,水泵311的前侧连通有吸液管312,且吸液管312的底端穿过液箱310延伸至液箱310的内部,水泵311 的右端连通有出液管313,出液管313底端的右侧连通有缠绕吸热铜管314,且缠绕吸热铜管314环绕在电机主体100的表面,缠绕吸热铜管314底端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315,且进液管315的左端穿过液箱310延伸至液箱310的内部,液箱310左侧的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液口316,出液口316的内部插设有橡胶塞317,液箱310左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液仓318,加液仓318左侧的顶端铰接有封盖319,加液仓318右侧的底端贯穿开设有连口320,液箱310顶端的左侧开设有插槽325,封盖319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321,且插杆321 的底端延伸至插槽325的内部,插杆321的右端开设有抵槽322,插槽325右端的内壁开设有圆弧槽323,抵槽322的内部设置有抵杆324;
进一步的,液箱310的底端呈倾斜状,液箱310底端的左侧低于右侧,当用户想要更换液箱310内部的冷却液时,液箱310底端的左侧低于右端,可使得液箱310底端的冷却液向左端进行移动,使得液箱310的内部不会存有大量的冷却液;
进一步的,橡胶塞317顶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的顶端与液箱310的表面固定连接,当用户将橡胶塞317取下时,便可直接将橡胶塞317放下,橡胶条可避免用户将橡胶塞317随处丢弃,防止用户找不到橡胶塞317;
进一步的,加液仓318的底端呈倾斜状,加液仓318底端的右侧低于左侧,当用户向加液仓318的内部倒入冷却液时,由于加液仓 318底端的左侧高于右端,可使得加液仓318内部的冷却液向右侧进行移动,使得冷却液不会存留在加液仓318的内部;
进一步的,抵杆324的右端呈圆弧状,抵杆324的右端穿过抵槽 322延伸至圆弧槽323的内部,抵杆32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左端与抵槽322的内壁固定连接,插杆321带动抵杆324进行移动,抵杆324的圆弧面与圆弧槽323相互抵触后,可使得抵杆324向抵槽322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并对弹簧进行压缩,当插杆321完全脱离出插槽325的内部时,在第一弹簧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
工作原理:首先,用户将出液管313的控制端与本装置的控制总端电连接,然后外接电源,当用在使用电机主体100前,用户向坐上发拉动封盖319,封盖319做圆周运动,移动的封盖319带动插杆321 进行移动,插杆321带动抵杆324进行移动,抵杆324的圆弧面与圆弧槽323相互抵触后,可使得抵杆324向抵槽322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并对弹簧进行压缩,当抵杆324的右端不在处于圆弧槽323的内部时,用户便可继续移动封盖319,当插杆321完全脱离出插槽325 的内部时,在第一弹簧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抵杆324进行复位,打开封盖319后,用户便可将冷却液倒入加液仓318的内部,由于加液仓318底端呈倾斜状,可使得加液仓318底端的冷却液向右侧进行移动,穿过连口320移动至液箱310的内部,用户便可将冷却液加入至液箱310的内部,用户反之上述的操作可将封盖319进行卡和,当电机主体100运作时,电机主体100运作产生的噪音在穿过降噪防护壳211时,降噪防护壳211内部不规则的连孔不断与噪音发生碰撞,将声能不断额转化为内能,从而到达降噪的目的;
然后,电机主体100正常运作产生的热量,存在电机主体100的表面,水泵311使得液箱310内部的冷却液穿过吸液管312和水泵311进入出液管313的内部,然后在经过缠绕吸热铜管314,缠绕吸热铜管314缠绕在电机主体100的表面,可将电机主体100表面大部分的热量带走,然后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穿过进液管315进入液箱 310的内部,不断重复此过程,实现循环,当用户想要随冷却液进行更换时,用户只需将橡胶塞317取下即可,将液箱310内部的冷却液排出更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0)和水泵(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100)的表面设置有防护主体(200),所述防护主体(200)包括底座(210),所述底座(210)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降噪防护壳(211),所述降噪防护壳(211)顶端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长槽(212),所述降噪防护壳(21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长槽(213),所述降噪防护壳(211)的顶端设置有盖子(214),所述防护主体(200)的左端设置有降温机构(300),所述降温机构(300)包括液箱(310),所述液箱(310)的顶端安装有水泵(311),所述水泵(311)的前侧连通有吸液管(312),且吸液管(312)的底端穿过液箱(310)延伸至液箱(310)的内部,所述水泵(311)的右端连通有出液管(313),所述出液管(313)底端的右侧连通有缠绕吸热铜管(314),且缠绕吸热铜管(314)环绕在电机主体(100)的表面,所述缠绕吸热铜管(314)底端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315),且进液管(315)的左端穿过液箱(310)延伸至液箱(310)的内部,所述液箱(310)左侧的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液口(316),所述出液口(316)的内部插设有橡胶塞(317),所述液箱(310)左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液仓(318),所述加液仓(318)左侧的顶端铰接有封盖(319),所述加液仓(318)右侧的底端贯穿开设有连口(320),所述液箱(310)顶端的左侧开设有插槽(325),所述封盖(319)底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杆(321),且插杆(321)的底端延伸至插槽(325)的内部,所述插杆(321)的右端开设有抵槽(322),所述插槽(325)右端的内壁开设有圆弧槽(323),所述抵槽(322)的内部设置有抵杆(3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310)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液箱(310)底端的左侧低于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317)顶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的顶端与液箱(310)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仓(318)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加液仓(318)底端的右侧低于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324)的右端呈圆弧状,所述抵杆(324)的右端穿过抵槽(322)延伸至圆弧槽(32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32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左端与抵槽(322)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2021946821.1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Active CN213213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6821.1U CN21321324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6821.1U CN21321324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3245U true CN213213245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6821.1U Active CN21321324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3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13245U (zh) 一种具有防过热保护的电气自动化用电机
CN218569552U (zh) 一种厂区调电用高低压组合式开关柜
CN201332331Y (zh) 一种有刷牵引电机内置冷却装置
CN210927276U (zh) 一种新型高效率电动机
CN201536279U (zh) 直流电机
CN212033849U (zh) 电机风水混合高效冷却装置
CN210274952U (zh)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CN210787214U (zh) 一种热能供电驱动器
CN209881593U (zh) 一种高功率电机
CN20920071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手机电池万能充
CN206890985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冷柜散热口
CN215265808U (zh)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感器
CN216490011U (zh) 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电机
CN2097680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
CN21769290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机
CN216290398U (zh) 定子线圈防护装置
CN215896517U (zh) 一种海军舰艇通信用防水封装电池壳体
CN2206006Y (zh) 全封闭式交流发电机
CN214228019U (zh) 一种感应式单相电容电机
CN211351893U (zh)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CN212015478U (zh) 一种带有水箱的清洁装置及用于清洁装置的水箱
CN217508463U (zh) 三相异步降噪电动机
CN210423114U (zh) 一种小型涡轮风扇
CN214228000U (zh) 一种电风扇电机用散热壳体结构
CN219642698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集成开关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