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0840U -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0840U
CN213210840U CN202021790516.8U CN202021790516U CN213210840U CN 213210840 U CN213210840 U CN 213210840U CN 202021790516 U CN202021790516 U CN 202021790516U CN 213210840 U CN213210840 U CN 213210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flexible screen
notebook computer
gea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05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i Zhuoyi Hengt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Zhuoyi Hengt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Zhuoyi Hengt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Zhuoyi Hengt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05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0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0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0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包括:壳体、柔性屏、卷轴、主拉杆、副拉杆及横杆;所述卷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边缘,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拉杆的一端及所述副拉杆的一端,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所述主拉杆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卷轴及横杆;所述卷轴正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外平移至壳体内,并使得柔性屏收卷至卷轴上,所述卷轴反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内平移至壳体外,并使得柔性屏在卷轴与横杆之间展开,在笔记本电脑关机时所述柔性屏能收卷至卷轴上,从而减少笔记本电脑厚度及重量,改善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凭借其小巧便携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大量使用。
笔记本电脑与传统的台式电脑一样由显示器、键盘/鼠标、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硬件组成,但在组成相同的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一般说来,便携性是笔记本相对于台式机电脑最大的优势,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只有2公斤左右,无论是外出工作还是旅游,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通常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的面壳、安装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面壳的一侧的键盘和触摸板、安装于所述面壳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显示屏以及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主板、设有所述主板上的处理器及显卡等部件。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显示屏一般是不可卷曲的刚性显示器件,如刚性液晶显示器件及刚性OLED显示器件,尽管刚性液晶显示器件及刚性OLED显示器件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诸如柔性OLED显示器件之类的柔性显示器件是目前新一代显示技术追求的方向,柔性显示器件相比于刚性显示器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可卷曲性,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产品竞争力。柔性显示器件因兼具轻薄、可柔、抗摔、可折叠等优点,受到面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热捧。
但如何将柔性显示器件与笔记本电脑结合,既能够充分发挥柔性显示器件的优势,又能够保证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使用体验,丰富笔记本电脑的产品类型,提升用户体验,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能减少笔记本电脑厚度及重量,改善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包括:壳体、柔性屏、卷轴、主拉杆、副拉杆及横杆;
所述卷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边缘,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拉杆的一端及所述副拉杆的一端,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所述主拉杆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卷轴及横杆;
所述卷轴正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外平移至壳体内,并使得柔性屏收卷至卷轴上,所述卷轴反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内平移至壳体外,并使得柔性屏在卷轴与横杆之间展开。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第一齿轮,所述卷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主拉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卷轴的一端并能够随着卷轴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主拉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角度调整机构,所述主拉杆连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
所述柔性屏在卷轴与横杆之间展开时,所述角度调整机构能带动主拉杆及副拉杆旋转,调整柔性屏与壳体的之间的夹角。
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内齿圈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所述内齿圈的外端面形成有一滑槽及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出入槽,所述出入槽延伸至所述内齿圈的外周面;
所述主拉杆的另一端形成有一钩把;
所述柔性屏在卷轴与横杆之间展开时,所述钩把经由所述出入槽伸入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二齿轮旋转能带动所述内齿圈旋转,所述内齿圈旋转能带动主拉杆及副拉杆旋转;
所述柔性屏收卷至卷轴上时,所述钩把经由所述出入槽与所述内齿圈分离。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卷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卷轴旋转。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屏展开按键及屏收起按键。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屏上升按键及屏下降按键。
所述壳体的一侧形成有一台阶部,所述卷轴安装于所述台阶部上,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横杆平行的侧面上分别对应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形成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能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进出所述壳体。
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及触摸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包括:壳体、柔性屏、卷轴、主拉杆、副拉杆及横杆;所述卷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边缘,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拉杆的一端及所述副拉杆的一端,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所述主拉杆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卷轴及横杆;所述卷轴正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外平移至壳体内,并使得柔性屏收卷至卷轴上,所述卷轴反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内平移至壳体外,并使得柔性屏在卷轴与横杆之间展开,在笔记本电脑关机时所述柔性屏能收卷至卷轴上,从而减少笔记本电脑厚度及重量,改善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柔性屏收卷至卷轴上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柔性屏部分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柔性屏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柔性屏角度调整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隐去壳体顶面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经过角度调整后的柔性屏背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8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隐去壳体后主拉杆与卷轴配合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内齿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包括:壳体10、柔性屏20、卷轴30、主拉杆40、副拉杆50及横杆60;
请参阅图1至图4,并结合图5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中,所述卷轴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一侧边缘,所述横杆6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拉杆40的一端及所述副拉杆50的一端,所述卷轴30的一端与所述主拉杆40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卷轴30及横杆60;
所述卷轴30正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从壳体10外平移至壳体10内,并使得柔性屏20收卷至卷轴30上,所述卷轴30反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从壳体10内平移至壳体10外,并使得柔性屏20在卷轴30与横杆60之间展开。
具体地,请参阅图9及图10,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第一齿轮70,所述卷轴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70与所述主拉杆40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70固定连接所述卷轴30的一端并能够随着卷轴30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主拉杆4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轮70配合的第一齿条41;
所述第一齿轮70与所述第一齿条41啮合。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3,所述卷轴30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齿轮70随之正向旋转,所述第一齿条41随着第一齿轮70的正向旋转向壳体10内部移动,同时柔性屏20随着卷轴30的旋转被收卷到卷轴30上,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向壳体10内部移动时,副拉杆50也随之向壳体10内部移动,横杆60向靠近所述卷轴30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3,所述卷轴30反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齿轮70随之反向旋转,所述第一齿条41随着第一齿轮70的反向旋转向壳体10外部移动,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向壳体10外部移动时,副拉杆50也随之向壳体10外部移动,横杆60向远离所述卷轴30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柔性屏20从卷轴30上展开,最终使得柔性屏20在卷轴30和横杆60之间展开。
具体地,请参阅图8至图11,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角度调整机构80,所述主拉杆40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80传动连接;
所述柔性屏20在卷轴30与横杆60之间展开时,所述角度调整机构80能带动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旋转,调整柔性屏20与壳体10的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所述角度调整机构80包括:内齿圈81及第二齿轮82,所述第二齿轮82与内齿圈81啮合;
请参阅图11,所述内齿圈81的外端面形成有一滑槽811及与所述滑槽811连通的出入槽812,所述出入槽812延伸至所述内齿圈81的外周面;
请参阅图8,所述主拉杆40的另一端形成有一钩把42;
所述柔性屏20在卷轴30与横杆60之间展开时,所述钩把42经由所述出入槽812伸入所述滑槽811中,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能带动所述内齿圈81旋转,所述内齿圈81旋转能带动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旋转;
所述柔性屏20收卷至卷轴30上时,所述钩把42经由所述出入槽812与所述内齿圈81分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至图11并结合图3和图4,所述第二齿轮82安装于一齿轮轴821上,所述齿轮轴821安装于机座822上,角度调整时,齿轮轴821旋转带动第二齿轮82旋转,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带动所述内齿圈81旋转,所述内齿圈81旋转带动所述滑槽811的位置改变,所述滑槽811又带动所述钩把42转动,最终带动所述主拉杆40旋转,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旋转时,横杆60及副拉杆50也随之旋转,进而改变柔性屏20与壳体10之间夹角,以便于用户将柔性屏20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使用,通过所述第二齿轮82的旋转方向的不同,使得所述柔性屏20与壳体10之间夹角随之增大或减小。
具体地,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壳体10的一侧形成有一台阶部105,所述卷轴30安装于所述台阶部105上,所述台阶部105与所述横杆60平行的侧面上分别对应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形成有第一开口103及第二开口104;
当所述第一齿轮70旋转带动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平移时,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能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03及第二开口104进出所述壳体10。
具体地,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未图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卷轴3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卷轴30旋转,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卷轴30正向或反向旋转。
具体地,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屏展开按键101及屏收起按键102,按下所述屏展开按键10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轴30反向旋转,按下所述屏收起按键10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轴30正向旋转。
具体地,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未图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齿轮8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
具体地,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屏上升按键201及屏下降按键202,按下屏上升按键20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82正向旋转,按下屏下降按键20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82反向旋转。
具体地,所述柔性屏笔记本电脑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键盘300及触摸板400。
优选地,所述柔性屏20为OLED显示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按下所述屏展开按键10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轴30反向旋转,所述第一齿轮70随之反向旋转,所述第一齿条41随着第一齿轮70的反向旋转向壳体10外部移动,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向壳体10外部移动时,副拉杆50也随之向壳体10外部移动,横杆60向远离所述卷轴30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柔性屏20从卷轴30上展开,最终使得柔性屏20在卷轴30和横杆60之间展开;
接着,按下屏上升按键20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82正向旋转,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带动所述内齿圈81旋转,所述内齿圈81旋转带动所述滑槽811的位置改变,所述滑槽811又带动所述钩把42转动,最终带动所述主拉杆40旋转,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旋转时,横杆60及副拉杆50也随之旋转,进而减小柔性屏20与壳体10之间夹角,使得柔性屏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逐渐抬起;
用户使用完之后,按下屏下降按键20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82正向旋转,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带动所述内齿圈81旋转,所述内齿圈81旋转带动所述滑槽811的位置改变,所述滑槽811又带动所述钩把42转动,最终带动所述主拉杆40旋转,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旋转时,横杆60及副拉杆50也随之旋转,进而减小柔性屏20与壳体10之间夹角,使得柔性屏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逐渐下降至与所述壳体10平齐;
最后,按下屏收起按键10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轴30正向旋转,所述卷轴30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一齿轮70随之正向旋转,所述第一齿条41随着第一齿轮70的正向旋转向壳体10内部移动,同时柔性屏20随着卷轴30的旋转被收卷到卷轴30上,所述副拉杆50与主拉杆40均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0,主拉杆40向壳体10内部移动时,副拉杆50也随之向壳体10内部移动,横杆60向靠近所述卷轴30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采用柔性屏显示,且柔性屏能够收卷至卷轴上,能减小了整机厚度及重量,提升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且柔性屏展开后能够调整柔性屏20与壳体10之间的夹角,保证用户能够以舒适的角度观看屏幕,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包括:壳体、柔性屏、卷轴、主拉杆、副拉杆及横杆;所述卷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边缘,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拉杆的一端及所述副拉杆的一端,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所述主拉杆传动连接;所述卷轴正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外平移至壳体内,并使得柔性屏收卷至卷轴上,所述卷轴反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及副拉杆从壳体内平移至壳体外,并使得柔性屏在卷轴与横杆之间展开,在笔记本电脑关机时所述柔性屏能收卷至卷轴上,从而减少笔记本电脑厚度及重量,改善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柔性屏(20)、卷轴(30)、主拉杆(40)、副拉杆(50)及横杆(60);
所述卷轴(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一侧边缘,所述横杆(6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拉杆(40)的一端及所述副拉杆(50)的一端,所述卷轴(30)的一端与所述主拉杆(40)传动连接,所述柔性屏(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卷轴(30)及横杆(60);
所述卷轴(30)正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从壳体(10)外平移至壳体(10)内,并使得柔性屏(20)收卷至卷轴(30)上,所述卷轴(30)反向旋转能够带动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从壳体(10)内平移至壳体(10)外,并使得柔性屏(20)在卷轴(30)与横杆(60)之间展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齿轮(70),所述卷轴(3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70)与所述主拉杆(40)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70)固定连接所述卷轴(30)的一端并能够随着卷轴(30)的旋转而旋转;
所述主拉杆(4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轮(70)配合的第一齿条(41);
所述第一齿轮(70)与所述第一齿条(41)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整机构(80),所述主拉杆(40)连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80);
所述柔性屏(20)在卷轴(30)与横杆(60)之间展开时,所述角度调整机构(80)能带动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旋转,调整柔性屏(20)与壳体(10)的之间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机构(80)包括:内齿圈(81)及第二齿轮(82),所述第二齿轮(82)与内齿圈(81)啮合;
所述内齿圈(81)的外端面形成有一滑槽(811)及与所述滑槽(811)连通的出入槽(812),所述出入槽(812)延伸至所述内齿圈(81)的外周面;
所述主拉杆(40)的另一端形成有一钩把(42);
所述柔性屏(20)在卷轴(30)与横杆(60)之间展开时,所述钩把(42)经由所述出入槽(812)伸入所述滑槽(811)中,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能带动所述内齿圈(81)旋转,所述内齿圈(81)旋转能带动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旋转;
所述柔性屏(20)收卷至卷轴(30)上时,所述钩把(42)经由所述出入槽(812)与所述内齿圈(81)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卷轴(3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卷轴(30)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屏展开按键(101)及屏收起按键(10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齿轮(8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第二齿轮(82)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的屏上升按键(201)及屏下降按键(20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一侧形成有一台阶部(105),所述卷轴(30)安装于所述台阶部(105)上,所述台阶部(105)与所述横杆(60)平行的侧面上分别对应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形成有第一开口(103)及第二开口(104),所述主拉杆(40)及副拉杆(50)能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03)及第二开口(104)进出所述壳体(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键盘(300)及触摸板(400)。
CN202021790516.8U 2020-08-24 2020-08-24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213210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0516.8U CN213210840U (zh) 2020-08-24 2020-08-24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0516.8U CN213210840U (zh) 2020-08-24 2020-08-24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0840U true CN213210840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2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0516.8U Active CN213210840U (zh) 2020-08-24 2020-08-24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0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17331A1 (zh) 电子设备
US11169575B2 (en) Retractable feet for computing devices
WO2016085439A1 (en) Kickstand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EP3161579A1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WO2023125596A1 (zh) 电子设备
CN213210840U (zh) 柔性屏笔记本电脑
WO2024067577A1 (zh) 电子设备
US20170220075A1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TWM439832U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ing component thereof
CN101763143A (zh) 笔记本电脑
CN210594486U (zh) 一种收卷装置、电视及计算机
CN215729498U (zh) 电子设备
CN214504408U (zh) 一种会计用智能化计算器
CN210109673U (zh) 一种卷轴笔记本
CN213186169U (zh) 一种屏幕三折叠的手机
CN114461023A (zh) 电子设备
CN215268379U (zh) 一种可折叠伸缩的手机平板电脑支架
US9933814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ble display member
CN207133698U (zh) 一种高清可调节笔记本摄像头
EP2610712A1 (en) Novel folding keyboard structure
CN219738068U (zh) 一种可调屏幕高度的智能笔记本电脑
CN111219576B (zh) 一种多屏幕组合工作的显示器
CN220340607U (zh) 一种双屏幕显示装置
US9927844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CN215729480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电池的平板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046011 No. 50, Hesen East Street, Zhangze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i Zhuoyi Hengt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in Yunhai Road Industrial Park, 176 Yuner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Zhuoyi Hengt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