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1857U -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1857U
CN213201857U CN202022167412.8U CN202022167412U CN213201857U CN 213201857 U CN213201857 U CN 213201857U CN 202022167412 U CN202022167412 U CN 202022167412U CN 213201857 U CN213201857 U CN 213201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se
bridge
fabric
fram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74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东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i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i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74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1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1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1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主架上固定安装有鼻梁铁丝上料盘,副架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鼻梁引导轮和两个以上面料引导件,面料引导件之间设有第二鼻梁引导轮,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面料引导辊和第三鼻梁引导轮,与第三鼻梁引导轮相比第二面料引导辊设置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所述主架顶部设有第四鼻梁引导轮。本实用新型通过鼻梁铁丝依次从第三鼻梁引导轮和第一鼻梁引导轮上穿过能够实现鼻梁铁丝外置的工艺方式,当通过鼻梁铁丝依次筒第四鼻梁引导轮和第二鼻梁引导轮穿过能够实现鼻梁铁丝内置的工艺方式,一个上料机构实现两种不同的上料方式,满足不同制造设备的上料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制造口罩的的生产过程中,上料装置是重要的设备,现有的平面口罩上料结构不便调节上料轮的调节和张紧,并且无法监控面料是否有用完,此外,由于口罩具有外置鼻梁铁丝和内置鼻梁铁丝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而对于现有上料结构只能对应一种生产工艺,如果需要更换生产工艺则需重新更换上料结构,具有众多不便之处,因此,需要研制一款新型的口罩机上料机构,解决上述众多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支持两种不同工艺输送鼻梁铁丝的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主架和副架,所述底部支撑架为长方形承重架,所述主架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撑架上,所述副架固定安装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主架上,所述主架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梁,安装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原料轴架,所述主架顶部设有第一面料引导辊,远离制造设备一侧的主架上固定安装有鼻梁铁丝上料盘,远离制造设备一侧的副架上设有第二原料轴架,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副架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鼻梁引导轮和两个以上面料引导件,面料引导件之间设有第二鼻梁引导轮,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面料引导辊和第三鼻梁引导轮,与第三鼻梁引导轮相比第二面料引导辊设置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所述主架顶部设有第四鼻梁引导轮。
具体的,所述鼻梁铁丝上料盘靠近制造设备一侧设有辅助上料盘。
具体的,所述主架为“冂”型架,安装梁的数量有三根,所述安装梁竖直设置,安装梁一端固定在主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底部支撑架上,每个安装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原料轴架,所述面料引导件的数量也为三件,所述第二鼻梁引导轮设置在上面的面料引导件和中间的面料引导件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原料轴架包括第一卡接块和原料转轴,第一卡接块上转动连接有原料转轴,所述原料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与第一限位盘相比,第二限位盘设置在靠近第一卡接块上,所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限位盘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住原料转轴,弹簧另一端抵住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盘设有用以固定第二限位盘的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盘上设有用以固定第一限位盘的第一限位螺栓,所述第二原料轴架与第一原料轴架结构相同。第一限位盘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穿过螺纹孔抵住原料转轴,第二限位盘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穿过螺纹孔抵住原料转轴。
具体的,所述面料引导件包括第二卡接块和引导台,所述引导台固定安装在第二卡接块上,所述引导台两侧设有限制面料位置的折角,在面料输送方向的引导台两侧设有导向辊,导向辊与第二卡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引导台上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下方设有光电感应模块。
具体的,第一面料引导辊的数量与第一原料轴架相同。
具体的,所述底部支撑架底面设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鼻梁铁丝依次从第三鼻梁引导轮和第一鼻梁引导轮上穿过能够实现鼻梁铁丝外置的工艺方式,当通过鼻梁铁丝依次筒第四鼻梁引导轮和第二鼻梁引导轮穿过能够实现鼻梁铁丝内置的工艺方式,一个上料机构实现两种不同的上料方式,满足不同的上料需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卡接块和第二限位盘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对第二限位盘产生压力,使得面料盘紧紧固定在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导台上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下方设有光电感应模块,当面料用完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更换面料,防止面料用完机器空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主架2和副架3,所述底部支撑架1为长方形承重架,底部支撑架1还可以为三角形承重支撑架,现有承重结构设计均可替换本底部支撑架1,所述主架2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撑架1上,主架2用以固定安装第一原料轴架4,并且主架2用以承接副架3,所述副架3固定安装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主架2上,副架3用以安装各种引导件以及第二原料轴架5,所述主架2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梁6,所述主架2为“冂”型架,安装梁6的数量有三根,所述安装梁6竖直设置,安装梁6一端固定在主架2上,另一端固定在底部支撑架1上,安装梁6将主架2分隔成多个小型“冂”型架,有利于增强主架2的稳定性,每个安装梁6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原料轴架4,面料引导件7的数量也为三件,所述主架2顶部设有第一面料引导辊8,远离制造设备一侧的主架2上固定安装有鼻梁铁丝上料盘9,第一面料引导辊8的数量与第一原料轴架4的数量一致,每个第一面料引导辊8对应为与其最相近的第一原料轴架4,远离制造设备一侧的副架3上设有第二原料轴架5,第一原料轴架4上安装的是封装面料卷和内部面料卷,第二原料轴架5上安装的为边部封装面料卷,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副架3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鼻梁引导轮10和两个以上面料引导件7,第一鼻梁引导轮10用以引导鼻梁铁丝的运动,引导件用以引导面料运动并且防止面料发生偏移,面料引导件7之间设有第二鼻梁引导轮11,第二鼻梁引导轮11也是用以引导鼻梁铁丝进行运动,鼻梁铁丝从鼻梁上料盘运动沿第四鼻梁引导轮12和第二鼻梁引导轮11引出为一种鼻梁引导方式,鼻梁铁丝从鼻梁上料盘运动沿第三鼻梁引导轮13和第一鼻梁引导轮10引出为二种鼻梁引导方式,采用第一种鼻梁引导方式时鼻梁铁丝在封装面料内侧,采用第二种鼻梁铁丝引导方式是鼻梁铁丝在封装面料外侧,副架3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面料引导辊14和第三鼻梁引导轮13,第二面料引导辊14用以引导第二原料轴架5的面料,与第三鼻梁引导轮13相比第二面料引导辊14设置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所述主架2顶部设有第四鼻梁引导轮12。所述第二鼻梁引导轮11设置在上面的面料引导件7和中间的面料引导件7之间。所述鼻梁铁丝上料盘9靠近制造设备一侧设有辅助上料盘15。辅助上料盘15用以拉直鼻梁铁丝。
具体的,所述第一原料轴架4包括第一卡接块41和原料转轴42,第一卡接块41固定安装在安装梁6上,第一卡接块41上转动连接有原料转轴42,所述原料转轴42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盘43和第二限位盘44,与第一限位盘43相比,第二限位盘44设置在靠近第一卡接块41上,所述第一卡接块41和第二限位盘44之间设有弹簧45,弹簧45一端抵住原料转轴42,可以预想的是,原料转轴42上设置有用以安装弹簧45的限位槽,弹簧45一端抵住原料转轴42的限位槽上,另一端抵住第二限位盘44,将原料卷套装在第一限位盘43和第二限位盘44之间时弹簧45会抵住第二限位将第二限位盘44紧紧贴住原料卷,使得原料卷与原料转轴42共同转动,所述第二限位盘44设有用以固定第二限位盘44的第二限位螺栓441,所述第一限位盘43上设有用以固定第一限位盘43的第一限位螺栓431,通过设置第一限位螺栓431和第二限位螺栓441能够在弹簧45将第二限位盘44紧贴在原料卷后分别将第一限位盘43和第二限位盘44固定,放置原料转轴42在转动时,第二限位盘44将原料卷限制不牢固,此外,第一限位螺栓431和第二限位螺栓441还提供另一种限位方式,即当需要将原料卷与第一限位盘43和第二限位盘44之间存留间隙时,通过第一限位螺栓431和第二限位螺栓441分别将第一限位盘43和第二限位盘44固定,完成第二种安装方式,所述第二原料轴架5与第一原料轴架4结构相同,在此就不加进行赘述。第一限位盘43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螺栓431穿过螺纹孔抵住原料转轴42,第二限位盘44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441穿过螺纹孔抵住原料转轴42。
具体的,所述面料引导件7包括第二卡接块71和引导台72,所述引导台72固定安装在第二卡接块71上,第二卡接块71固定安装在副架3上,所述引导台72两侧设有限制面料位置的折角73,折角73用以限制面料发生偏移,在面料输送方向的引导台72两侧设有导向辊74,当然,导向辊74也可以只设置在一侧,起到辅助作用,导向辊74用以引导面料进入引导台72上,导向辊74与第二卡接块71转动连接,所述引导台72上设有透光孔75,所述透光孔75下方设有光电感应模块(图中未示出),当有面料在引导台72上时光电感应模块(图中未示出)无法感应到有光线的进入,当无面料在引导台72上时光电感应模块(图中未示出)能够感应到有光线的进入,因此能够及时发现面料用完,光电感应模块(图中未示出)会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所述底部支撑架1底面设有支撑脚。用以调节底部安装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实施例1:当第一原料轴架4数量为三个时,第二原料轴架5为两个时,这是最常见的制作无纺布-熔喷布-无纺布控口罩,第一原料轴架4中有一个是备用原料轴架,靠近制造设备一侧起的第一个第一原料轴架4中的面料卷拉出面料经过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第一个第一面料引导辊8,最后沿最下方的面料引导件7进入制造设备中,靠近制造设备一侧起的第二个第一原料轴架4中的面料卷拉出面料经过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第二个第一面料引导辊8,最后沿中间的面料引导件7进入制造设备中,靠近制造设备一侧起的第三个第一原料轴架4中的面料卷拉出面料经过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第三个第一面料引导辊8,最后沿中间的面料引导件7进入制造设备中,鼻梁铁丝上料盘9经过辅助上料盘15后沿第三引导轮和第一引导轮进入制造设备中。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鼻梁铁丝上料盘9经过辅助上料盘15后沿第四鼻梁引导轮12和第二鼻梁引导轮11进入制造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鼻梁铁丝依次从第三鼻梁引导轮13和第一鼻梁引导轮10上穿过能够实现鼻梁铁丝外置的工艺方式,当通过鼻梁铁丝依次筒第四鼻梁引导轮12和第二鼻梁引导轮11穿过能够实现鼻梁铁丝内置的工艺方式,一个上料机构实现两种不同的上料方式,满足不同的上料需求,并且通过在第一卡接块41和第二限位盘44之间设有弹簧45,弹簧45对第二限位盘44产生压力,使得面料盘紧紧固定在第一限位盘43和第二限位盘44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导台72上设有透光孔75,所述透光孔75下方设有光电感应模块(图中未示出),当面料用完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更换面料,防止面料用完机器空转。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的平面口罩机制造需求,具有广泛的使用效益,除此之外也能直接替换到其他形式的口罩制造机,例如N95型口罩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架、主架和副架,所述底部支撑架为长方形承重架,所述主架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撑架上,所述副架固定安装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主架上,所述主架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梁,安装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原料轴架,所述主架顶部设有第一面料引导辊,远离制造设备一侧的主架上固定安装有鼻梁铁丝上料盘,远离制造设备一侧的副架上设有第二原料轴架,靠近制造设备一侧的副架上由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鼻梁引导轮和两个以上面料引导件,面料引导件之间设有第二鼻梁引导轮,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面料引导辊和第三鼻梁引导轮,与第三鼻梁引导轮相比第二面料引导辊设置在靠近制造设备一侧,所述主架顶部设有第四鼻梁引导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铁丝上料盘靠近制造设备一侧设有辅助上料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为“冂”型架,安装梁的数量有三根,所述安装梁竖直设置,安装梁一端固定在主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底部支撑架上,每个安装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原料轴架,所述面料引导件的数量也为三件,所述第二鼻梁引导轮设置在上面的面料引导件和中间的面料引导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轴架包括第一卡接块和原料转轴,第一卡接块上转动连接有原料转轴,所述原料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与第一限位盘相比,第二限位盘设置在靠近第一卡接块上,所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限位盘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住原料转轴,弹簧另一端抵住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盘设有用以固定第二限位盘的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盘上设有用以固定第一限位盘的第一限位螺栓,所述第二原料轴架与第一原料轴架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引导件包括第二卡接块和引导台,所述引导台固定安装在第二卡接块上,所述引导台两侧设有限制面料位置的折角,在面料输送方向的引导台两侧设有导向辊,导向辊与第二卡接块转动连接,所述引导台上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下方设有光电感应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面料引导辊的数量与第一原料轴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底面设有支撑脚。
CN202022167412.8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Active CN213201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7412.8U CN213201857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7412.8U CN213201857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1857U true CN213201857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5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7412.8U Active CN213201857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18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7601A (zh) * 2021-05-28 2021-08-31 浙江敏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7601A (zh) * 2021-05-28 2021-08-31 浙江敏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CN113317601B (zh) * 2021-05-28 2022-11-22 浙江敏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01857U (zh) 一种平面口罩机的上料机构
CN211619440U (zh) 一种应用于布料成品的输送机构
CN207724254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手机生产用工作台
TWI580949B (zh) Test area CCD line scanning mechanism
CN210618551U (zh) 一种蔬菜裹膜机的进料机构
CN212630022U (zh) 口罩机的对折机构
CN108636707A (zh) 手机零件点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8218659U (zh) 一种生产超白光伏玻璃用的压延机
CN209356455U (zh) 一种用于放置多块tofd对比试块的支撑架
CN208715660U (zh) 打标封口机
CN208233473U (zh) 一种基于工型安装架包装机拉膜装置的伺服送膜装置
CN109823776A (zh) 自动流线式uv固化设备
CN220846418U (zh) 一种缝纫线生产用并条机的防缠绕装置
CN216836533U (zh) 一种具有拉紧功能的纺织用排线装置
CN217417626U (zh) 平移式对中校正装置
CN110921394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导带机
CN212725342U (zh) 一种层压机辅助上料装置
CN218024502U (zh) 一种冲切机送料装置
CN216543665U (zh) 一种多层纸张切割机
CN208036793U (zh) 一种基于工型安装架的包装机拉膜装置
CN208960631U (zh) 一种冷轧带钢检查台
CN207618128U (zh) 一种包装机用工型安装架
CN212097952U (zh) 一种高效的无纺布生产设备
CN213570996U (zh) 一种熔喷布成网机用网下吸风装置
CN218888745U (zh) 一种绒皮加工除静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