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5186U -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5186U
CN213195186U CN202021230080.7U CN202021230080U CN213195186U CN 213195186 U CN213195186 U CN 213195186U CN 202021230080 U CN202021230080 U CN 202021230080U CN 213195186 U CN213195186 U CN 213195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inforcing rib
forming device
reinforcing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00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meng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meng Electr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meng Electr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meng Electr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00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5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5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5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板、分别垂直布设于支撑板上下端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相对平行布设,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上内凹加强筋;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下内凹加强筋;上内凹加强筋与下内凹加强筋结构相同,并且相对应布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在底座的上下端对应布设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底座的增强作用的实现,利用有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结构的底座能够有效地维持一定的强度。

Description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加强筋作为机械领域中的常用部件,通常形成为角板,分别焊接到需要相互连接的部件上,以提高连接强度。
在一些精密机床,精密磨床设备底部经常利用三角形加强筋结构,即两块相邻钢板之间通过三角板焊接支撑来提高底座的连接强度。但是,由于三角形加强筋所承受的力主要集中在三角形的夹角处,从而容易在焊缝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而导致焊缝的撕裂,不但容易造成加强筋的失效,还可能对底座本身造成破坏;同时,采用三角板对于箱体底座的空间会受到限制,空间利用率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增强产品的强度和刚性、简化了产品的加工工艺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板、分别垂直布设于支撑板上下端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相对平行布设,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上内凹加强筋;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下内凹加强筋;上内凹加强筋与下内凹加强筋结构相同,并且相对应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另一端垂直固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相对平行布设,顶板与连接板之间呈圆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支撑板、底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内凹加强筋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相对应的,下内凹加强筋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支撑板、底板、连接板、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内凹加强筋内凹于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其中,上内凹加强筋包括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垂直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连接处底部为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弧结构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L与支撑板的厚度D相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支撑板、底板、连接板上均布设有若干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在底座的上下端对应布设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底座的增强作用的实现,利用有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结构的底座能够有效地维持一定的强度;
2.通过在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上内凹加强筋;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下内凹加强筋,在保证了整个底座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增大了底座的空间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的顶板、支撑板、底板、连接板、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固定连接,一体成型;采用一次成型模具设计技术:通过设计折弯顶板和压槽底板,支撑板和压制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的一次成型组合模具,经一次冲压就能够一次性成型一整条折弯加强筋;结构更加牢固;
4.本实用新型的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 根据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的高度和大小,下加强板模具由标准分割成不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折弯的工件的加强筋的长度调整上加强板模具和下加强板模具的长度;
5.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底座结构,在同种板厚在不加焊任何配件的前提下,通过在折弯边处压2至3处加强筋来增强产品的强度和刚性,简化了产品的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外观度;
6.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底座材料特点,在不加大产品厚度的条件下,增强产品的强度和刚性,以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支撑板1,顶板2, 底板3,上内凹加强筋4,上加强板4-1,下加强板4-2,下内凹加强筋5,圆弧结构6,安装孔7,连接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板1、分别垂直布设于支撑板1上下端的顶板2和底板3;顶板2和底板3相对平行布设,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上内凹加强筋4;支撑板1与底板3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下内凹加强筋5;上内凹加强筋4与下内凹加强筋5结构相同,并且相对应布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在底座的上下端对应布设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底座的增强作用的实现,利用有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结构的底座能够有效地维持一定的强度;通过在支撑板与顶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上内凹加强筋;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下内凹加强筋,在保证了整个底座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增大了底座的空间利用率。
顶板2、支撑板1、底板3、连接板8上均布设有若干安装孔7;设置安装孔7,方便与设备的其他构件连接;顶板2的另一端垂直固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与支撑板1之间相对平行布设,顶板2与连接板8之间呈圆弧过渡;提高了整体美观度,方便底座的连接便捷。
其中,顶板2、支撑板1、底板3和连接板8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提高了整个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
具体的,上内凹加强筋4内凹于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其中,上内凹加强筋4包括上加强板4-1和下加强板4-2;上加强板4-1与下加强板4-2垂直布设;上加强板4-1与顶板2之间呈45°角度,下加强板4-2与支撑板1之间呈45°角度,这样上内凹加强筋4从而能够相应于通过顶板2与底板3传递而来的力而变形。也就是说,由于上内凹加强筋4结构中具有受力使允许变形的垂直部分,因而能够保持有一定的弹性,避免应力集中到加强筋结构的连接部的连接处。
由于本实用新型上内凹加强筋4和下内凹加强筋5结构具有弹性,因而能够使加强筋抗拉刚度相对较小,能够更好地与支撑板1、顶板2和底板3的刚度相配合,使刚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加强作用。
本实施例中,上内凹加强筋4或下内凹加强筋5所受到的力度均来自顶部或者底部,上加强板4-1与下加强板4-2连接处底部为圆弧结构6;其圆弧结构6能够发生微变形而吸收部分应力即可;圆弧结构6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L与支撑板的厚度D相一致;具体地,其圆弧结构6能够使受力部发生比连接部较大的弹性变形而使应力最大区位于或靠近弧形结构中部即可。
另外,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 根据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的高度和大小,下加强板模具由标准分割成不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折弯的工件的加强筋的长度调整上加强板模具和下加强板模具的长度;从而利用截面的变化而减少中部和端部的应力差,降低最大应力值。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底座结构,在同种板厚在不加焊任何配件的前提下,通过在折弯边处压2至3处加强筋来增强产品的强度和刚性,简化了产品的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外观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上内凹加强筋4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相对应的,下内凹加强筋5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支撑板1与底板3连接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的受力更加均衡,从而使来自顶板2或底板3上的力,能相对均匀地传递到上内凹加强筋4或下内凹加强筋5上,并在上内凹加强筋4或下内凹加强筋5的中央处形成最大应力处,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由于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支撑板1与底板3连接处呈圆弧过渡;从而能够利用支撑板1与顶板2之间设置的上内凹加强筋4和支撑板1与底板3设置的下内凹加强筋5的结构的弹性,避免应力过渡集中在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或者支撑板1与底板3处,改善受力状态,有效地保证上内凹加强筋4和下内凹加强筋5的连接可靠性。
顶板2、支撑板1、底板3、连接板8、上内凹加强筋4和下内凹加强筋5固定连接,一体成型;采用一次成型模具设计技术:通过设计折弯顶板和压槽底板,支撑板和压制上内凹加强筋和下内凹加强筋的一次成型组合模具,经一次冲压就能够一次性成型一整条折弯加强筋;结构更加牢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支撑板1,顶板2, 底板3,上内凹加强筋4,上加强板4-1,下加强板4-2,下内凹加强筋5,圆弧结构6,安装孔7,连接板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分别垂直布设于支撑板(1)上下端的顶板(2)和底板(3);顶板(2)和底板(3)相对平行布设,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上内凹加强筋(4);支撑板(1)与底板(3)连接处形成有若干下内凹加强筋(5);上内凹加强筋(4)与下内凹加强筋(5)结构相同,并且相对应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另一端垂直固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与支撑板(1)之间相对平行布设,顶板(2)与连接板(8)之间呈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支撑板(1)、底板(3)和连接板(8)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凹加强筋(4)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相对应的,下内凹加强筋(5)设置有3个,等距布设于支撑板(1)与底板(3)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支撑板(1)与底板(3)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支撑板(1)、底板(3)、连接板(8)、上内凹加强筋(4)和下内凹加强筋(5)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凹加强筋(4)内凹于支撑板(1)与顶板(2)连接处,其中,上内凹加强筋(4)包括上加强板(4-1)和下加强板(4-2);上加强板(4-1)与下加强板(4-2)垂直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4-1)与下加强板(4-2)连接处底部为圆弧结构(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结构(6)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L与支撑板的厚度D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支撑板(1)、底板(3)、连接板(8)上均布设有若干安装孔(7)。
CN202021230080.7U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Active CN213195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0080.7U CN213195186U (zh)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0080.7U CN213195186U (zh)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5186U true CN213195186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0080.7U Active CN213195186U (zh)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5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8669U (zh) 围框及电池模组
CN213195186U (zh) 设备底座加强筋成型装置
CN208646603U (zh) 一种纯电动车变速箱与悬置总成连接支架
CN21021194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卡车用空气弹簧支架
CN204992320U (zh) 一种配电箱侧板拼接结构
CN208332621U (zh) 一种钣金件壳体和空调
CN216398819U (zh) 一种连接轴镗孔工装
CN211331847U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的激光器设备上罩结构
CN214265165U (zh) 一种用于车辆零件加工支撑校验装置
CN212421077U (zh) 一种35孔usb产品组装治具
CN112928398A (zh) 电池模组
CN213519745U (zh) 一种温度开关金属组件定位结构
CN218750417U (zh) 一种汇流排悬挂线夹
CN215707889U (zh) 箱板连接件以及箱体
CN212205873U (zh) 一种链片钻孔划线检具
CN210847957U (zh) 一种镀锡板高效成型加工模具
CN210640388U (zh) 一种带保护母座的公头支架
CN201805162U (zh) 电网用箱柜
CN215035316U (zh) 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机床架
CN114233344A (zh) 一种液压支架的底座及液压支架
CN214866484U (zh) 立式三旋轮旋压机的基座
CN214103679U (zh) 一种咖啡桌上框
CN216213520U (zh) 一种led支架
CN213343046U (zh) 一种通讯机柜走线槽
CN209988928U (zh) 别墅电梯连接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200 no.2688 Xinkai Road, Ping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Aimeng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200 no.2688 Xinkai Road, Ping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imeng Electr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