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0379U -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0379U
CN213190379U CN202020904064.5U CN202020904064U CN213190379U CN 213190379 U CN213190379 U CN 213190379U CN 202020904064 U CN202020904064 U CN 202020904064U CN 213190379 U CN213190379 U CN 213190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arm
shoulder joint
hand
head
inn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4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平
王彦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040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0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0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03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套设有伸缩连接管杆体,所述外套管一端设置前臂支撑板,所述前臂支撑板上设有束缚带孔,所述束缚带孔内插入前臂束缚带,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靠近前臂支撑板一端设置内芯推进头,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远离前臂支撑板一端通过万向头与腋托相连,所述内芯推进头与外套管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内芯推进头靠近前臂支撑板一端与摇把配合。具有牵引力均匀、方便、快捷实现肩关节复位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和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
肩关节脱位是全身大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有的报道占45%---50%。人类对肩关节脱位可追溯到4000年前就有记载,但目前医疗行业在治疗肩关节脱位方面还没有很好的器械可辅助,普遍采用传统的脚蹬手拽复位法。医师需要脱鞋后用脚跟蹬踏患者的腋窝,再使劲牵引患肢,行患肢内收、外展,内外旋等动作使其复位。此治疗方法既不文明,又不卫生,牵引力量不均匀,容易损伤臂丛神经、血管、肩袖;或导致肩关节周围骨折等,形成医疗事故;医师操作起来费力不方便。如患者体质强健,医师患有腰疾等情况,疗效极其不理想。除此之外的其它复位法,需2-3人共同完成,人力要求多,设备复杂,技术难度大,复位耗时长。医师、患者痛苦大,效果也不理想。甚至需进一步麻醉下进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肩关节复位不便捷、现有工具复位用力不均匀技术问题。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套设有伸缩连接管杆体,所述外套管一端设置前臂支撑板,所述前臂支撑板上设有束缚带孔,所述束缚带孔内插入前臂束缚带,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靠近前臂支撑板一端设置内芯推进头,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远离前臂支撑板一端通过万向头与腋托相连,所述内芯推进头与外套管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内芯推进头靠近前臂支撑板一端与摇把配合。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芯推进头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套管内壁的内螺纹与内芯推进头外壁的外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万向头的球体一体成型设置在伸缩连接管杆体与腋托相连的一端,所述万向头的球窝设置在腋托上。
优选的,所述内芯推进头下端设有与摇把相配合的方形盲孔。
优选的,所述伸缩连接管通过万向头行内收、外展、内外旋活动。因为在使用过程中,腋托相对固定,夹在腋窝,只有伸缩连接管和固定的上臂完成上述动作。
优选的,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包括伸缩连接管内芯和内芯推进头,所述内芯推进头通过可动关节连接在伸缩连接管内芯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翼板包括左翼板和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设有插孔,所述前臂支撑板通过左翼板或右翼板的插孔与外套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前臂支撑板设有插头,所述插头和左翼板或右翼板插孔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腋托置于患者脱位肩关节腋下,所述前臂束缚带束缚前臂。
优选的,所述束缚带孔成对、对称设置在前臂支撑板上,前臂束缚带通过束缚带孔环形固定前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伸缩连接管杆体、内芯推进头和外套管组成的伸缩连接管通过万向头连接腋托,并在外套筒下端设置前臂支撑板,在前臂支撑板上插入前臂束缚带将前臂绑定束缚,腋托抵在腋下,通过摇把旋转内芯推进头,通过外套管内壁螺纹配合调节伸缩连接管的长度,并通过伸缩连接管的摆动实现肩关节的复位,具有操作简单,牵引力均匀,方便、快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的腋托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的腋托万向球窝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的摇把顶端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在图1-4中,腋托1;万向头2;伸缩连接管内芯3;内芯推进头4;外套管5;前臂支撑板6;前臂束缚带7;摇把8;插孔9;把套10;束缚带孔11;外螺纹12;内螺纹13;球窝14;翼板15;球体16;插头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包括外套管5,所述外套管5内套设有伸缩连接管杆体,所述外套管5一端侧翼设置前臂支撑板6,所述前臂支撑板6上设有束缚带孔11,所述束缚带孔11内插入前臂束缚带7,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靠近前臂支撑板6一端设置内芯推进头4,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远离前臂支撑板6一端通过万向头2与腋托1相连,所述内芯推进头4与外套管5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内芯推进头4靠近前臂支撑板6一端与摇把8配合。
外套管5内壁设有内螺纹13,所述内芯推进头4外壁设有外螺纹12,外套管5内壁的内螺纹13与内芯推进头4外壁的外螺纹12配合。万向头2的球体16一体成型设置在伸缩连接管与腋托1相连的一端,所述万向头2的球窝14设置在腋托1上。内芯推进头4下端设有与摇把8相配合的方形盲孔。伸缩连接管通过万向头2完成患肢的内收、外展、内外旋活动。伸缩连接管包括伸缩连接管内芯3和内芯推进头4,所述内芯推进头4通过可动关节固定在伸缩连接管内芯3的端部。
翼板15包括左翼板和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设有插孔9,所述前臂支撑板6通过左翼板或右翼板的插孔9与外套管5相连。所述前臂支撑板6设有插头17,所述插头17和插孔9配合连接。使用时将前臂支撑板6的插头17插入固定在翼板15的插孔9内。
腋托1置于患者脱位肩关节腋下,所述前臂束缚带7束缚前臂。束缚带孔11成对对称设置在前臂支撑板6上,成对对称设置的束缚带孔环形穿插前臂束缚带固定前臂。
腋托1通过万向头2与伸缩连接管内芯3相连接,伸缩连接管内芯3与内芯推进头4组合后置于外套管5内共同组成伸缩连接管,外套管5下端的翼板15左右侧可分别与前臂支撑板6通过插孔、插头连接。前臂支撑板6通过束缚带孔11与前臂束缚带7组合。其中万向头2球体16、伸缩连接管内芯3、内芯推进头4构成伸缩连接管杆体,伸缩连接管杆体与外套管5组合成伸缩连接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的效果。腋托1通过万向头2与伸缩连接管杆体相连,可满足在复位过程中患肢的内收、外展和内外旋活动。通过摇把8旋转联动推进头推动伸缩连接管内芯3在外套管5内上下移动。摇把8旋转推动推进头在外套管5内面螺纹助力下上下移动,产生推力。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传统方法人力要求多,技术难度大,设备复杂,易发生医疗事故,花费高,耗时长,医师、患者痛苦大等缺点。研制了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使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的一种理想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医疗工具。
内芯与推进头通过可动关节连接。本专利使用时患者取平卧位,亦可坐立位,体位舒适,可防止坠床等意外情况发生,便于操作,便于危重症的急救处置。伸缩连接管牵引力量均匀可控,一般无需麻醉,复位时间短,患者痛苦小,花费少,医师无痛苦,成功率高。复位时避免暴力,保护肩袖、臂丛神经、血管等,防止牵拉伤发生;避免肩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可能,防止医疗事故,安全可靠。复位时万向头2活动灵活,有利于患肢内外旋、内收、外展等活动,便于复位成功。复位器结构简单合理,可伸缩,体积小,便于收纳、保养、保存。工作原理:患者取平卧位(亦可坐立位),先调整复位器长度,将腋托1置于患侧肩关节腋下,让患侧前臂置于前臂支撑板6上,并用前臂束缚带7固定,转动摇把8旋转推进头可使内芯上下移动,调节伸缩连接管长度,起到牵引患肢的目的。同时通过万向头2活动将患肢行外展、外旋,等待肩部肌肉逐渐松弛满意后,行患肢内收、内旋,有弹跳或响声后,提示复位成功。
腋托1的设置实现便于置于腋下,进行支撑。万向头2的设置能够实现患肢的姿态变化,便于适应于复位需求,伸缩连接管内芯3、内芯推进头4及外套管5组成伸缩连接管,便于实现长度调节,满足复位需求,前臂支撑板6与前臂束缚带7的设置便于实现对前臂的束缚,摇把8的设置实现伸缩连接管内芯3相对于外套管5的转动,进而通过螺纹配合实现移动,通过螺旋传动,力度均匀,便于保护患肢,摇把8上设有把套10便于把持,束缚带孔11的设置便于插入束缚带进而实现对前臂的束缚,外螺纹12和内螺纹13的设置实现螺纹传动,进而实现伸缩杆长度的调节,伸缩杆长度调节与腋托1摆动配合,进而实现肩关节的复位,球窝14和球体16构成万向头2。摇把顶端截面为正方形,内芯推进头4下端盲孔也为正方形盲孔,二者配合。螺纹配合传动,牵引力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套设有伸缩连接管杆体,所述外套管一端设置前臂支撑板,所述前臂支撑板上设有束缚带孔,所述束缚带孔内插入前臂束缚带,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靠近前臂支撑板一端设置内芯推进头,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远离前臂支撑板一端通过万向头与腋托相连,所述内芯推进头与外套管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内芯推进头靠近前臂支撑板一端与摇把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芯推进头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套管内壁的内螺纹与内芯推进头外壁的外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头的球体一体成型设置在伸缩连接管杆体与腋托相连的一端,所述万向头的球窝设置在腋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推进头下端设有与摇把相配合的方形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管通过万向头行内收、外展、内外旋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管杆体包括伸缩连接管内芯和内芯推进头,所述内芯推进头通过可动关节连接在伸缩连接管内芯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包括左翼板和右翼板,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设有插孔,所述前臂支撑板通过左翼板或右翼板的插孔与外套管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支撑板设有插头,所述插头和插孔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置于患者肩关节腋下,所述前臂束缚带束缚前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孔成对对称设置在前臂支撑板上,前臂束缚带通过束缚带孔环形固定前臂。
CN202020904064.5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90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064.5U CN21319037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064.5U CN21319037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0379U true CN213190379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40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9037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0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6140U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护理装置
CN213190379U (zh) 一种手持式肩关节复位器
CN100539960C (zh) 万向式桡骨远端骨外固定器
CN208229283U (zh) 一种足踝肌力康复训练器
CN208160686U (zh) 一种多功能骨科护理手臂固定装置
CN211611455U (zh) 一种卧床患者手部肌力训练器
CN211485532U (zh)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用腿托
CN213284145U (zh) 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用拉伸器
CN210542337U (zh) 一种icu患者早期床上功能锻炼架
CN214157628U (zh) 一种肩袖关节固定装置
CN208785032U (zh) 医用替代约束指套
CN202920429U (zh) 体外正骨机
CN214019088U (zh) 一种孕产妇髋关节锻炼装置
CN211244372U (zh) 手术台用托手架
CN213048002U (zh) 一种使患者应用床上脚踏车双下肢处于功能位的装置
CN205867010U (zh) 可调式下肢抬高架
CN114795623B (zh) 一种肩关节脱位辅助复位装置
CN211409585U (zh) 一种带有肢体固定保护装置的多功能手术牵引床
CN214073980U (zh) 腿部减压垫
CN215459886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康复锻炼装置
SE1100136A1 (sv) Anordning och metod för reponering av radiusfrakturer
CN214910093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CN216603366U (zh) 一种上肢抬高消肿及功能锻炼康复装置
CN215192711U (zh) 一种智能可调节肩关节支具
CN217611292U (zh) 一种心胸外科用穿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