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8493U -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8493U
CN213188493U CN202021899241.1U CN202021899241U CN213188493U CN 213188493 U CN213188493 U CN 213188493U CN 202021899241 U CN202021899241 U CN 202021899241U CN 213188493 U CN213188493 U CN 213188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eat
cavity
wireless
earphon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9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方
邓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9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8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8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8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耳机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包括壳体、上耳机座、下耳机座,上耳机座、下耳机座均设置于壳体内部,上耳机座盖设于下耳机座上,上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头的第一凹腔,第一凹腔彼此连通,下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柄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彼此连通,使得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合拢时能够容置耳机且相邻的两个耳机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受到挤压时,上耳机座和下耳机座受到挤压并在两个耳机的间隙位置发生变形,从而耗散挤压作用力,减少无线耳机损坏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耳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耳机收纳盒为了提高便携性,在不断压缩内部空间缩小无线耳机收纳盒的外部尺寸。由于其尺寸较小,易于被使用者忽视,在收纳时易受到挤压。然而,无线耳机收纳盒内的无线耳机会被耳机座完全包裹,导致无线耳机被挤压,易损坏无线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在无线耳机收纳盒受到挤压时,减小损坏无线耳机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包括壳体、上耳机座、下耳机座,所述上耳机座、所述下耳机座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上耳机座盖设于所述下耳机座上,所述上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头的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彼此连通,所述下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柄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凹腔彼此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合拢时能够容置耳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耳机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无线耳机收纳盒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凹腔内设置有充电柱,所述充电柱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口。
可选的,所述充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耳机座背离所述上耳机座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铰接,使得所述上壳能够在所述下壳上开合。
可选的,所述上耳机座设置于所述上壳内部,所述下耳机座设置于所述下壳内部。
可选的,所述上耳机座上设有引导柱,所述下耳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引导柱插设的引导孔。
可选的,所述下耳机座上设有引导柱,所述上耳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引导柱插设的引导孔。
可选的,所述引导柱和与所述引导柱相对应的所述引导孔设置于所述耳机远离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的铰接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包括壳体、上耳机座、下耳机座,上耳机座、下耳机座均设置于壳体内部,上耳机座盖设于下耳机座上,上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头的第一凹腔,第一凹腔彼此连通,下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柄的第二凹腔,第二凹腔彼此连通,使得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合拢时能够容置耳机且相邻的两个耳机之间具有间隙。当无线耳机收纳盒受到挤压时,上耳机座和下耳机座受到挤压并在两个耳机的间隙位置发生变形,从而耗散挤压作用力,避免压力直接传递给无线耳机,进而减少无线耳机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耳机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耳机座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上耳机座;3、下耳机座;4、电路板;11、上壳;12、下壳;21、第一凹腔;31、第二凹腔;32、充电柱;33、引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包括壳体1、上耳机座2、下耳机座3,上耳机座2、下耳机座3均设置于壳体1内部,上耳机座2盖设于下耳机座3上,上耳机座2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头的第一凹腔21,第一凹腔21彼此连通,下耳机座3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柄的第二凹腔31,第二凹腔31彼此连通,使得第一凹腔21和第二凹腔31合拢时能够容置耳机且相邻的两个耳机之间具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21和第二凹腔31均为两个。当无线耳机收纳盒受到挤压时,上耳机座2和下耳机座3受到挤压,但不会将压力直接传递给耳机,由于两个耳机之间设有空隙,两个第一凹腔21彼此连通以及两个第二凹腔31也彼此连通,上耳机座2和下耳机座3均会在两个耳机之间的间隙位置发生变形,从而耗散挤压作用力,避免压力直接传递给耳机,减少无线耳机损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耳机收纳盒还包括电路板4,电路板4设置于壳体1内,第二凹腔31内设置有充电柱32,充电柱32与电路板4电连接,电路板4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口。在壳体1上设置通孔,电源线可穿过通孔与接口相连接,从而为耳机充电。电路板4上还设置有电池,接口连通电源时,电源可为电池供电。在接口不与电源连接时,电池也可为电路板4供电,并通过充电柱32为耳机充电。请参照图3,充电柱32设置于第二凹腔31的底部。这样设置,能够依赖耳机自身重力,让耳机的充电触点抵紧充电柱32,保证耳机能够顺利充电。电路板4位于下耳机座3背离上耳机座2的一侧。这样设置,更方便实现充电柱32位于第二凹腔31的底部。
请参照图1-2,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与下壳12相铰接,使得上壳11能够在下壳12上开合。上耳机座2设置于上壳11内部,下耳机座3设置于下壳12内部。这样设置,当上壳11被打开时,上耳机座2能够随上壳11运动,而下耳机座3不会随上壳11运动,从而露出第一凹腔21和第二凹腔31,便于取放耳机。在本实施例中,下耳机座3上设有引导柱33,上耳机座2上设有供引导柱33插设的引导孔。当上壳11带动上耳机座2合在下壳12上时,引导柱33能够插进引导孔,并在引导孔内运动,确保上耳机座2和下耳机座3能够对准,保证上耳机座2和下耳机座3能够顺利合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上耳机座2上设有引导柱33,下耳机座3上设有供引导柱33插设的引导孔。具体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此外,引导柱33和与引导柱33相对应的引导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引导柱33和与其对应的引导孔可设置为一对,分别设置在两个耳机相对的两侧。引导柱33和与引导柱33相对应的引导孔设置于耳机远离上壳11与下壳12的铰接处。这样也能够方便上壳11和下壳12的合拢。在本实施例中,下耳机座3上还设有第三个引导柱33,该引导柱33位于两个耳机之间,上耳机座2上同样设有与该引导柱33相对应的引导孔。这样设置,能够加强下耳机座3和上耳机座2中部的强度,在受到挤压时,该引导柱33还能够提供一定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上壳11打开,上耳机座2会随上壳11共同运动,露出第一凹腔21和第二凹腔31进行取放耳机,将上壳11盖合回下壳12上,上耳机座2与下耳机座3能够合拢。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其受到挤压时,上耳机座2和下耳机座3受到挤压并在两个耳机的间隙位置发生变形,从而耗散挤压作用力,减少无线耳机损坏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包括壳体、上耳机座、下耳机座,所述上耳机座、所述下耳机座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上耳机座盖设于所述下耳机座上,所述上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头的第一凹腔,所述下耳机座上设有用于容置耳机柄的第二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彼此连通,所述第二凹腔彼此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合拢时能够容置耳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耳机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凹腔内设置有充电柱,所述充电柱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下耳机座背离所述上耳机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铰接,使得所述上壳能够在所述下壳上开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机座设置于所述上壳内部,所述下耳机座设置于所述下壳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机座上设有引导柱,所述下耳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引导柱插设的引导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耳机座上设有引导柱,所述上耳机座上设有供所述引导柱插设的引导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线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柱和与所述引导柱相对应的所述引导孔设置于所述耳机远离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的铰接处。
CN202021899241.1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Active CN213188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241.1U CN213188493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241.1U CN213188493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8493U true CN213188493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9241.1U Active CN213188493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8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7490U (zh) 充电式手机保护壳
CN206341364U (zh) 一种新式蓝牙耳机、充电盒组合结构
CN204498327U (zh) 耳机及其折叠结构
CN208890858U (zh) 一种内置蓝牙耳机的手机
CN213188493U (zh)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CN210248782U (zh) 一种充电眼镜盒
CN215816207U (zh) 背负式电源组件及壳体
CN212752589U (zh) 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组件
CN213242941U (zh) 一种防尘性能好的电源适配器
EP4123772A1 (en) Backpack power supply assembly
CN210298033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盒翻转结构
CN213152332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09930479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0431817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2258447U (zh) 一种配备风扇的移动电源
CN209562746U (zh) 蓝牙耳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9608811U (zh) 蓝牙耳机无线充电组件
CN210518765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4256582U (zh) 带充电功能的无线耳机收纳盒
CN205986192U (zh) 一种手机充电电池万用背夹
CN207743719U (zh) 一种手机充电背夹及充电电池
CN219980458U (zh) 一种小型移动电源
CN206471873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CN103728417A (zh) 一种可与86盒配合安装使用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CN213152331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以及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