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2456U -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2456U
CN213172456U CN202021840972.9U CN202021840972U CN213172456U CN 213172456 U CN213172456 U CN 213172456U CN 202021840972 U CN202021840972 U CN 202021840972U CN 213172456 U CN213172456 U CN 213172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quenching
cooling towe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09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寿安
李帅权
何茂勋
张军让
吴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g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09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2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2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2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包括:淬火池、板式换热器、第一冷却塔和第一冷却塔组。板式换热器与淬火池相连;第一冷却塔通过蓄冰制冷机组与板式换热器相连;第一冷却塔组与淬火池相连;蓄冰制冷机组包括相互连接的双工况冷水装置和外融冰蓄冷装置;双工况冷水装置与第一冷却塔相连,外融冰蓄冷装置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本方案采用第一冷却塔组在气温低的时候直接给淬火池里的水进行降温,在气温高的时候通过第一冷却塔配合蓄冰制冷机组在外融冰蓄冷装置中进行蓄冰,然后通过淬火池的水在外融冰中装置中进行水体交换后降温冷却,达到冷却效果,达到了节省冷却成本提高冷却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淬火是热处理中常规的处理步骤,是用于改变金属的金相,以获得不同性能的金属制品,在淬火的过程中,对水温的控制是特别关键的,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大工件进行淬火时,经常会造成热累积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工件各处的水温不均衡,而由于不均衡的温度原因,工件的质量也就不能得到保证,容易导致金属加工不完全,给金属的加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解决了大工件淬火时水温不平衡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
淬火池;
第一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却塔通过蓄冰制冷机组与淬火池相连;
第一冷却塔组,所述第一冷却塔组与所述淬火池相连;所述第一冷却塔组包括第二冷却塔和第三冷却塔;
所述蓄冰制冷机组包括相互连接的双工况冷水装置和外融冰蓄冷装置;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与所述第一冷却塔相连,所述外融冰蓄冷装置与所述淬火池相连。
优选地,所述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外融冰蓄冷通过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淬火池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融冰蓄冷装置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经过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板换冷冻水泵;所述板换冷冻水泵位于板式换热器的上游。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换冷冻水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板换冷冻水泵并联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外融冰蓄冷装置还设置有第二循环管路,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经过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设置有乙二醇泵,所述乙二醇泵位于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的上游。
优选地,乙二醇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乙二醇泵并联在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乙二醇补液箱,所述乙二醇补液箱通过补液水泵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塔设置有第三循环管路,所述第三循环管路经过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泵位于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水泵并联在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淬火池包括第一淬火池和第二淬火池,所述第一淬火池与第二淬火池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分布管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冷却塔组相连。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第一冷却塔组在气温低的时候直接给淬火池里的水进行降温,在气温高的时候通过第一冷却塔配合蓄冰制冷机组在外融冰蓄冷装置中进行蓄冰,然后通过淬火池的水在外融冰中装置中进行水体交换后降温冷却,达到冷却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针对不同室外温度、对淬火水池的水温以及热处理的时间进行自动切换,达到了节省冷却成本提高冷却效果的目的。
同时,第一冷却塔组中的第二冷却塔和第三冷却塔相互备用,当其中一个冷却塔失效,另一个冷却塔则开始运行,保证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淬火池;2:第二淬火池;3:板式换热器;4:第一冷却塔;5:第一冷却塔组;6:双工况冷水装置;7:外融冰蓄冷装置;8:板换冷冻水泵;9:乙二醇泵;10:乙二醇补液箱;11:补液水泵;12:冷却水泵;13:冷却水分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淬火池、板式换热器3、第一冷却塔4和第一冷却塔组5。
板式换热器3与淬火池相连;板式换热器3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在本实施方案中,板式换热器用于将蓄冰制冷机组中的冷水与淬火池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对淬火池中的冷却水进行降温,进而保证淬火池中冷却水的温度恒定。
第一冷却塔4通过蓄冰制冷机组与板式换热器3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塔4用于冷却蓄冰制冷机组中的冷却剂,进而保证与淬火池冷却水热交换的冷水的温度。
蓄冰制冷机组包括相互连接的双工况冷水装置6和外融冰蓄冷装置7;双工况冷水装置6与第一冷却塔4相连,外融冰蓄冷装置7与板式换热器3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塔4用于冷却双工况冷水装置6的制冷剂,同时双工况冷水装置6制冷产生冷量,并将冷量存储在外融冰蓄冷装置7中。
第一冷却塔组5与淬火池相连;所述第一冷却塔组包括第二冷却塔和第三冷却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室外温度比较低时,通过第一冷却塔组5直接冷却淬火池中的冷却水,来保证淬火池中冷却水的温度恒定不变。同时,第一冷却塔组中的第二冷却塔和第三冷却塔相互备用,当其中一个冷却塔失效,另一个冷却塔则开始运行,保证冷却效果。
当室外温度过高时,双工况冷水装置6在夜晚的时候开启制冷,并将制冷的冷量储存在外融冰蓄冷装置7中,在白天的时候,外融冰蓄冷装置7将冷量通过板式换热器送入淬火池,同时双工况冷水装置6也不断产生制冷产生冷量,进而保证淬火池中冷却水的温度恒定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由于采用第一冷却塔组5在气温低的时候直接给淬火池里的水进行降温,在气温高的时候通过第一冷却塔4配合蓄冰制冷机组在外融冰蓄冷装置7中进行蓄冰,然后通过淬火池的水在外融冰中装置中进行水体交换后降温冷却,达到冷却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针对不同室外温度、对淬火水池的水温以及热处理的时间进行自动切换,达到了节省冷却成本提高冷却效果的目的。
其中,外融冰蓄冷装置7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路经过板式换热器3,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板换冷冻水泵8;板换冷冻水泵8位于板式换热器3的上游。第一循环管路用于外融冰蓄冷装置7的冷量输送至制冷板换器中,板换冷冻水泵8用于调整第一循环管路上冷却剂的循环速度,进而调整板式换热器换热的速度。
进一步地,板换冷冻水泵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板换冷冻水泵并联在第一循环管路上。多个并联的换冷冻水泵8可以更精确调整调整第一循环管路上冷却剂的循环速度,同时也能够加大第一循环管路上冷却剂的循环速度。
其中,外融冰蓄冷装置7还设置有第二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经过双工况冷水装置6,第二循环管路设置有乙二醇泵9,乙二醇泵9位于双工况冷水装置6的上游。第二循环管路通过乙二醇泵9往双工况冷水装置6添加乙二醇,防止双工况冷水装置6往外融冰蓄冷装置7输送冷量的管路结冰。
进一步地,乙二醇泵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乙二醇泵9并联在第二循环管路上。多个并联的乙二醇泵9可以更精确也能更大剂量的调整往双工况冷水装置6添加乙二醇的计量。
其中,第二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乙二醇补液箱10,乙二醇补液箱10通过补液水泵11与第二循环管路相连。通过补液水泵11往第二循环管路上输送乙二醇,防止双工况冷水装置6往外融冰蓄冷装置7输送冷量的管路结冰。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塔4设置有第三循环管路,第三循环管路经过双工况冷水装置6,第三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12,冷却水泵12位于双工况冷水装置6的上游。第三循环管路通过第一冷却塔4来对双工况冷水装置6中冷却剂进行降温,冷却水泵12调整第三循环管路中冷却水的循环速度,针对不同制冷情况调整不同循环的速度。
其中,冷却水泵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冷却水泵12并联在第三循环管路上。多个冷却水泵12能够更精确调整调整第三循环管路上冷却剂的循环速度,同时也能够加大第三循环管路上冷却剂的循环速度。
进一步地,淬火池包括第一淬火池1和第二淬火池2,第一淬火池1与第二淬火池2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分布管13分别与板式换热器3和第一冷却塔组5相连。冷却水分布管13将冷却后的冷却水平均到多个淬火池内,进而可以满足多个淬火池中冷却水的冷却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
淬火池;
第一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却塔通过蓄冰制冷机组与淬火池相连;
第一冷却塔组,所述第一冷却塔组与所述淬火池相连;所述第一冷却塔组包括第二冷却塔和第三冷却塔;
所述蓄冰制冷机组包括相互连接的双工况冷水装置和外融冰蓄冷装置;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与所述第一冷却塔相连,所述外融冰蓄冷装置与所述淬火池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外融冰蓄冷通过板式换热器与所述淬火池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融冰蓄冷装置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经过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板换冷冻水泵;所述板换冷冻水泵位于板式换热器的上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换冷冻水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板换冷冻水泵并联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融冰蓄冷装置还设置有第二循环管路,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经过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所述第二循环管路设置有乙二醇泵,所述乙二醇泵位于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的上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醇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乙二醇泵并联在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乙二醇补液箱,所述乙二醇补液箱通过补液水泵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相连。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塔设置有第三循环管路,所述第三循环管路经过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所述冷却水泵位于所述双工况冷水装置的上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泵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水泵并联在所述第三循环管路上。
10.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包括第一淬火池和第二淬火池,所述第一淬火池与第二淬火池的进水口通过冷却水分布管分别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冷却塔组相连。
CN202021840972.9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Active CN213172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972.9U CN21317245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972.9U CN21317245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2456U true CN213172456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9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0972.9U Active CN21317245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2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3824Y (zh) 冰蓄冷空调装置
CN215477246U (zh) 一种多温区冷板和冷藏集装箱
CN213172456U (zh) 一种淬火池水循环冷却系统
CN207113093U (zh) 板管冰蓄冷装置
CN210801490U (zh) 蓄冷供冷一体化装置
CN218677322U (zh) 液冷电池多功能节能储能系统
CN216048498U (zh) 换热器及存储设备
CN216204594U (zh) 一种无霜冷冻冷藏库系统
CN213901575U (zh) 冷水机组与储能系统
CN107131694A (zh) 一种空调冰蓄冷系统
CN112629123A (zh) 一种无霜冷冻冷藏库系统
CN204880497U (zh) 一种冰蓄冷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18993559U (zh) 供冷系统
CN215724473U (zh) 一种新型的双系统管的顶排管
CN219319161U (zh) 水冷式冷水机组
CN219550919U (zh) 一种盐水制冷冷冻机
CN21878149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冷柜除霜结构
CN218972963U (zh) 一种应用于区域供冷的直膨式冰蓄冷系统
CN219141160U (zh) 一体式蛇形管直冷沉浸式蒸发器
CN220750545U (zh) 一种能够满足半导体工艺需求的温度快速切换装置
CN212618909U (zh) 提高盘管式冰蓄冷结冰融冰效率的装置
CN212961966U (zh) 一种中央空调蓄冷装置
CN211400477U (zh) 一种冲霜水冷系统
CN216790396U (zh) 食品加工用多温度工况的空调集成系统
CN215260721U (zh) 一种固定冷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