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1954U -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1954U
CN213171954U CN202021563179.9U CN202021563179U CN213171954U CN 213171954 U CN213171954 U CN 213171954U CN 202021563179 U CN202021563179 U CN 202021563179U CN 213171954 U CN213171954 U CN 213171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ewage treatment
treatment plant
box body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31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桦
何家华
魏星光
肖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n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n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n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631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1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1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1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装置,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搅拌箱体的左侧连接有衔接筒,所述搅拌箱体的上方放置有电机,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衔接壳,所述皮带的左侧内部连接有衔接盘,所述搅拌箱体的下方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抽水泵的下方连接有过滤装置。该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在吸附、沉淀过程中,能够使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净化吸附的效果,便于对沉淀后的杂质进行收集,防止了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内造成清理不便,提高了实用性,能够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净化过滤,去除水中的杂质,去除污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从而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是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商业废水和表面径流,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经过生物降解池,在吸附过程中需要加入混凝剂混合,这时需要用到污水处理装置。
一般的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在吸附、沉淀过程中,难以使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导致净化吸附的效果差,并且难以对沉淀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导致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内造成清理不便,降低了实用性,难以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降低了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吸附、沉淀过程中,难以使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导致净化吸附的效果差,并且难以对沉淀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导致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内造成清理不便,降低了实用性,难以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箱体和衔接筒,所述搅拌箱体的左侧连接有衔接筒,且衔接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搅拌箱体的上方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衔接壳,且衔接壳的内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左侧内部连接有衔接盘,且衔接盘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并且搅拌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箱体的下方连接有收集箱,且搅拌箱体的右侧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下方连接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的下方连接有生物分解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搅拌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搅拌杆关于衔接壳的竖直中垂线对称安装,且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的单体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搅拌杆的单体之间通过皮带构成传动结构,且皮带与衔接杆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搅拌叶的内部开设有孔洞,且孔洞在搅拌叶上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无烟煤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烟煤过滤层,无烟煤过滤层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在吸附、沉淀过程中,能够使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净化吸附的效果,便于对沉淀后的杂质进行收集,防止了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内造成清理不便,提高了实用性,能够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净化过滤,去除水中的杂质,去除污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从而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提高了实用性;
1、设有搅拌杆和搅拌叶,通过搅拌杆的单体之间通过皮带构成传动结构,使搅拌叶能够对与混凝剂混合的污水进行搅拌,再通过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的单体交错设置,使得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净化吸附的效果,最后再通过搅拌叶的内部开设有孔洞,使搅拌的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吸附的效果;
2、设有收集箱和导流板,通过导流板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使沉淀后的杂质便于进入收集箱内进行收集,防止了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内造成清理不便,提高了实用性;
3、设有无烟煤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烟煤过滤层,无烟煤过滤层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无烟煤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能够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净化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杂质、颜色和异味,从而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衔接杆与皮带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衔接盘和搅拌杆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箱体和导流板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箱体;2、衔接筒;3、过滤网;4、电机;5、衔接杆;6、衔接壳;7、皮带;8、衔接盘;9、搅拌杆;10、搅拌叶;11、收集箱;12、抽水泵;13、过滤装置;1301、壳体;1302、无烟煤过滤层;1303、活性炭过滤层;14、生物分解池;15、导流板;16、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箱体1、衔接筒2、过滤网3、电机4、衔接杆5、衔接壳6、皮带7、衔接盘8、搅拌杆9、搅拌叶10、收集箱11、抽水泵12、过滤装置13、壳体1301、无烟煤过滤层1302、活性炭过滤层1303、生物分解池14、导流板15和孔洞16,搅拌箱体1的左侧连接有衔接筒2,且衔接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搅拌箱体1的上方放置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5,搅拌箱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衔接壳6,且衔接壳6的内部连接有皮带7,皮带7的左侧内部连接有衔接盘8,且衔接盘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9,并且搅拌杆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搅拌箱体1的下方连接有收集箱11,且搅拌箱体1的右侧连接有抽水泵12,抽水泵12的下方连接有过滤装置13,且过滤装置13的下方连接有生物分解池14。
如图1和图4中搅拌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15,且导流板15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使沉淀后的杂质便于进入收集箱11内进行收集,防止了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1内造成清理不便,提高了实用性。
如图1、图2和图3中搅拌杆9关于衔接壳6的竖直中垂线对称安装,且搅拌杆9上的搅拌叶10的单体交错设置,使得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净化吸附的效果,搅拌杆9的单体之间通过皮带7构成传动结构,且皮带7与衔接杆5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使搅拌叶10能够对与混凝剂混合的污水进行搅拌,搅拌叶10的内部开设有孔洞16,且孔洞16在搅拌叶10上等间距设置,使搅拌的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吸附的效果。
如图4中过滤装置13包括壳体1301、无烟煤过滤层1302和活性炭过滤层1303,壳体1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烟煤过滤层1302,无烟煤过滤层1302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303,无烟煤过滤层1302和活性炭过滤层1303能够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净化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杂质、颜色和异味,从而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提高了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时,首先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将污水通过衔接筒2左侧的进水管进入衔接筒2内,通过过滤网3预先对污水中的大颗粒进行过滤,然后再排入搅拌箱体1内,同时通过搅拌箱体1上方的进料管放入混凝剂,启动电机4,电机4将带动衔接杆5转动,衔接杆5再通过皮带7带动衔接盘8进行转动,使得搅拌叶10能够对与混凝剂混合的污水进行搅拌,再通过搅拌杆9上的搅拌叶10的单体交错设置,使得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净化吸附的效果,最后再通过搅拌叶10的内部开设有孔洞16,使搅拌的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吸附的效果,混合完成后,关闭电机4,混凝剂将杂志吸附沉淀后;
最后再结合图1和图4所示,启动抽水泵12,将对搅拌箱体1内的污水吸取经过过滤装置13,无烟煤过滤层1302和活性炭过滤层1303能够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净化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杂质、颜色和异味,从而将沉淀、过滤等功能组合,提高了实用性,最后打开连接搅拌箱体1与收集箱11管道上的阀门,通过导流板15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使沉淀后的杂质便于进入收集箱11内进行收集,防止了沉淀的杂质堆积在搅拌箱体1内造成清理不便,提高了实用性,最后经过过滤装置13过滤的污水将进入生物分解池14内,这就是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使用的整个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箱体(1)和衔接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体(1)的左侧连接有衔接筒(2),且衔接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所述搅拌箱体(1)的上方放置有电机(4),且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5),所述搅拌箱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衔接壳(6),且衔接壳(6)的内部连接有皮带(7),所述皮带(7)的左侧内部连接有衔接盘(8),且衔接盘(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9),并且搅拌杆(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0),所述搅拌箱体(1)的下方连接有收集箱(11),且搅拌箱体(1)的右侧连接有抽水泵(12),所述抽水泵(12)的下方连接有过滤装置(13),且过滤装置(13)的下方连接有生物分解池(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板(15),且导流板(15)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关于衔接壳(6)的竖直中垂线对称安装,且搅拌杆(9)上的搅拌叶(10)的单体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的单体之间通过皮带(7)构成传动结构,且皮带(7)与衔接杆(5)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0)的内部开设有孔洞(16),且孔洞(16)在搅拌叶(10)上等间距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3)包括壳体(1301)、无烟煤过滤层(1302)和活性炭过滤层(1303),壳体(1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烟煤过滤层(1302),无烟煤过滤层(1302)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303)。
CN202021563179.9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171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3179.9U CN213171954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3179.9U CN213171954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1954U true CN213171954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3179.9U Active CN213171954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1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421A (zh) * 2022-04-28 2022-07-29 烟台东洁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热泵精馏的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421A (zh) * 2022-04-28 2022-07-29 烟台东洁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热泵精馏的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3730B (zh) 一种多级分级分层可处理颗粒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27752U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1181384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213171954U (zh)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1311156U (zh) 一种多级处理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5962546U (zh) 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
CN211394149U (zh) 一种连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1644808U (zh) 一种多级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CN211078671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05133284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2187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
CN215439966U (zh) 一种可提高反应效果的工业废水净化装置
CN213680142U (zh) 一种矿山生活污水过滤装置
CN211497296U (zh) 一种基于mbr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28839U (zh) 一种用于橡胶制造设备的多级过滤装置
CN208852539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15667448U (zh) 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220827315U (zh) 一种基于化学药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2476468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用净化槽装置
CN218910088U (zh) 一种村镇生活废水除杂装置
CN213865693U (zh) 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4654324U (zh) 一种园林生态氧化塘
CN214004296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220078747U (zh) 一种废水深度净化器
CN219885847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污废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